液氨制冷系统改造

液氨制冷系统改造

一、液氨制冷系统的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史磊蕾,陈仁海,孙赫颖,杨伟华[1](2021)在《历经427天!武汉江岸区摘除居民楼边的“不定时炸弹”》文中指出9月29日8时55分,位于武汉市江岸区的武汉仁和冷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和冷冻)进入"高度紧张状态",一辆液氨回收槽罐车正在进行液氨抽取作业,一辆消防救援车和数名消防员、医疗救护车及现场警戒组严阵以待。4个小时后,仁和冷冻制冷机房储存的5吨液氨,成功回收至槽罐车,制冷装置"正式停运"。

贾璐[2](2021)在《氨制冷机房储罐泄漏扩散规律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国民生产生活水平飞速进步,化工和食品行业也飞速发展,成为热门行业。大多数化工食品企业厂房内采用氨制冷系统,相应设置氨储罐,在经过长时间运作或操作不当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储罐泄漏的事故,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以及企业的财产造成一定损失。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在气体的泄漏扩散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与研究工作,主要方向为数值模拟以及对氨泄漏事故的预防及应急措施的研究。本文针对制冷机房内氨储罐区中储罐的氨泄露事故,基于FLUENT软件建立储罐区氨气泄漏扩散模型,研究不同泄漏口位置、不同环境风速以及泄露口流量对氨气泄漏气云空间位置和浓度分布的规律,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整理了近年来我国所发生氨泄漏事件、国内外对氨制冷系统安全防护问题现状、气体泄漏扩散规律研究现状、氨制冷机房发生泄漏的原因及危害,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气体泄放过程的实验与模拟研究,选取本文所研究的具体变量;建立氨扩散模型、数值模拟所需条件,对制冷机房内氨储罐泄漏扩散数值计算。通过选取不同的泄漏位置设置储罐的泄漏口,设定不同工况模拟氨气扩散情况,对模拟结果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当泄漏位置处于储罐顶部时,在同一泄漏位置、同一泄漏流量下,随着环境风速的加大,高浓度阀值的氨气气云被吹向更远的范围;在同一泄漏位置、同一环境风速下,在近罐区位置随着泄漏流量的增加高浓度氨气气云的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在远罐区位置氨气气云面积以及浓度均随泄漏流量增大而减小。2、当泄漏位置处于储罐底部时,在同一泄漏位置、同一泄漏流量下,泄漏口沿X正方向各位置的氨气浓度随着环境风速的加大,空气的输送作用加强,氨气气云浓度及面积均呈现降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同一泄漏位置、同一环境风速下,泄漏口底部位置由于处于上风向处,其所在平面的氨气气云的扩散相对较为良好,而在泄漏口向右的下风向处,如果增大泄漏流量不改变环境风速大小,对泄漏氨气的扩散影响较小。3、当泄漏口位于储罐侧边时,泄漏口与风向同侧或异侧时,在同一泄漏位置、同一泄漏流量下,当风速越大,空气的外力作用越强,下风向上氨气气云的扩散距离越远,在空气中的稀释程度越大,超出安全阀值浓度的氨气气云聚集程度越小;在同一泄漏口位置、同一环境风速下,从侧面看氨气气云呈圆形,随着泄漏流量越大时,氨气气云积聚面积越大,不易扩散。基于数值模拟计算的结果,根据不同氨浓度对人体安全健康影响为标准,在保证氨制冷机房内的要求空气品质、温湿度的前提下,应当在机房上方屋顶、四周墙壁设置多个自然通风口,设置至少两台事故排风机,一台作为制冷系统正常运作时的日常排风工作,另一台(或其余几台)作为发生泄漏事故后备用风机。在适当的位置安装氨泄漏事故报警仪以及建立合理的储罐区的防护体系。

黄永贤[3](2020)在《广州白云冷冻厂制冷系统改造》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广州白云冷冻厂氨制冷系统的改造情况。制冷系统的选择受属地管理政策和环保安全多重因素影响。最终采用R507A制冷与载冷剂间接制冷方案。制冷系统转换过程实现不停产改造。通过对比改造前三年与改造后二年制冷系统用电,发现动力耗电平均增加18%。在库容率增加和生活用电增加的情况下,通过有效利用波谷电价,改造后年度平均电费减少12.65%。同时,改造后可减少维护和操作人员数量而节约人力成本,实现减员增效。

唐思明[4](2020)在《氨制冷压力容器更换升级改造时如何安全快捷抽空氨》文中指出针对氨制冷系统部分达到使用年限的压力容器根据法规务必更换,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升级改造,为保证安全,务必对系统的氨抽干净才能施工,谈谈如何安全、快捷抽空氨的方法。

张子为[5](2020)在《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整体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但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当前风险管控的薄弱环节。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等环节与城市交织在一起,风险管控难度相对较高。目前,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评估方法主要是将定量风险评价(QRA)方法应用于化工园区,虽然解决了如何开展区域风险评价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等问题,但未结合各危化品行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区分,不便于对同一危化品行业内的企业风险程度进行排序和差异化风险控制。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的基础上,辨识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风险构成,划分出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区域事故风险评估单元,建立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的风险评估方法,最后选取国内某城市区域进行实例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城市区域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对国内外的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城市区域事故总体趋势及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特点,剖析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2)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构成研究对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构成进行分类,分别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重点对涉氯和氨气两个领域的事故风险构成进行辨识。(3)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单元划分分析城市区域不同的危险化学品风险单元,分别对城市区域人员密集场所和城市区域公共设施风险进行风险分析。(4)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生产行业风险评估方法研究对大型化工企业、油漆、涂料类企业、黏胶剂类企业和工业气体类企业风险特点进行分析,并对行业的危险源按定量风险计算方法、事故后果模拟法和危险指数法进行分级,研究建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涉氯和涉氨企业的风险评估方法。(5)实例应用以国内某一城市区域为例,使用本论文中提出的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对危险化学品从生产到使用过程的事故风险进行评估应用。该论文有图14幅,表26个,参考文献80篇。

郭晶晶[6](2020)在《NHD改造项目制冷技术方案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NHD改造项目配套制冷技术选择问题,介绍了吸收制冷、压缩制冷几种常用的制冷技术方案,分析了氨吸收制冷方案利旧的可行性,对氨压缩制冷和丙烯压缩制冷的技术参数、消耗、可利用公辅设施及投资等方面进行经济技术比较,最终选用投资省、消耗低、运行安全的丙烯压缩制冷作为该项目的配套制冷系统,为其他项目制冷系统的选择提供参考。

陈文亮[7](2020)在《传统氨制冷系统的技术改造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以某冷库漏氨事故后应急大修和技术改造为例,提出了氨制冷系统的若干技术改进措施。通过压力容器互为备用的设计改造、基于释压抑漏理念增加泄氨站释压阀组、增加喷淋水系统、针对螺杆压缩机组油冷却器对冷却水的需求创新设计了双水泵系统蒸发式冷凝器、改进设备和管道保温层的隔汽性能等,提高氨制冷系统的能效和安全性,同时提出一些便于日常操作的改进。

唐俊杰,柳琳,李鹏,陈木春[8](2019)在《氨制冷剂应用与冷链可持续发展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库作为农产品冷链物流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促进我国冷链产业升级、农民持续增收、居民"菜篮子"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本文总结了我国氨制冷行业专项治理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建议。

任哲[9](2019)在《炼厂余热驱动氨吸收制冷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文中认为能源和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有着巨大的依赖性,但在消耗能源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因此,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是各大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围绕炼厂余热资源丰富但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的现状,针对酮苯装置冷冻系统氨压缩制冷高能耗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余热驱动氨水吸收制冷的改造设计方案,既充分利用炼厂的余热资源,又减少制冷过程中高品位电能的消耗,大幅度降低制冷成本,同时在提高装置运行本质安全水平、稳定酮苯装置加工负荷、降低噪声污染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以酮苯脱蜡装置冷冻系统为改造对象,在保证装置加工能力的前提下,以实际制冷量需求、所需的制冷温度以及冷却介质温度为基础,建立了氨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的分析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改造后系统的制冷性能系数COP可以达到0.621。同时,对氨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关键设备单元-吸收器进行了吸收方式的对比分析选择最优的设计,通过中试实验装置对循环流程及性能进行了验证。本文还从改造投资、运行效益、管理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对制冷系统技术改造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改造后每年能够减少电力成本消耗1400多万元,投资回报期仅为1.46年,可以迅速回收成本,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有显着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的研究顺应节能减排的社会形势,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对酮苯装置冷冻系统技术改造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设计,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李碧巧[10](2019)在《生物质氨吸收制冷冷库的可行性研究和经济效益分析》文中提出为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环境问题,不仅要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要尽可能的使用可再生能源和低品位热源。吸收扩散式制冷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利用热能驱动,适用于多种不同的能源,在无电和缺电的广大农村地区,用丰富的生物质能来驱动吸收扩散式制冷冷库是一种理想的选择。本文主要研究在制冷冷库系统中利用生物质氨吸收制冷系统制冷冷库来实现绿色节能,解决无电和缺电的广大农村地区(而沼气和农作物秸秆产量充足地区)瓜果蔬菜及肉类制品的存放问题。建立了生物质氨吸收制冷系统制冷冷库工作原理图;建立了生物质氨吸收制冷系统制冷冷库总体结构图;建立了秸秆燃烧生物质氨吸收制冷系统制冷冷库总体结构图。设计了广东省揭阳市瓜果、蔬菜生物质氨吸收制冷系统冷库。提出了氨吸收制冷系统的设计流程图,将氨吸收制冷冷库的设计流程化,该冷库位于广东省揭阳市,冷库仅有冷却物冷藏间,主要用于冷藏水果、蔬菜。根据揭阳市农村地区现状,冷库分散设计,单个冷库设计规模350吨,揭阳市总设计10000个350吨的冷藏库。模拟了生物质新能源利用效率的实验分析方法及氨吸收制冷系统热能效率COP实验方法,重点对氨吸收制冷系统的COP进行了实验分析:分析了发生室里蒸汽温度对系统热能效率COP的作用;周围的环境温度对系统热能效率COP的作用;地下冷却循环水温度对系统热能效率COP的作用;精馏塔流入原料的温度对系统热能效率COP的作用;精馏塔的流入原料的浓度对系统热能效率COP的作用;液态氨的过度冷却温度对系统热能效率COP的作用;冷凝器和吸收器出口温度的变化对系统热能效率COP的作用;换热效率的变化对系统热能效率COP的作用;浓度差的变化对系统热能效率COP的作用。进行了广东省揭阳市瓜果、蔬菜生物质氨吸收制冷系统制冷冷库的经济效益分析。冷库容量350万吨,冷库占地面积416.7万平方米约6250亩,冷库单位面积成本3000元/平方米,冷库建设金额125亿,销售量350万吨/年,销售单价2.5元/斤,销售收入170亿/年。本项目资金总投资为125 0000万元,资金来源为自筹解决。其中25 0000万元为自有资金,100 0000万元为贷款。设备费及安装费用51 0000万元;建筑工程费用60 0000万元。建设期一年,运营期20年。财务净现值FNPV=10285737.3万元,内部收益率50%,项目收益成本比1.26,利息备付率最低18.35,偿债备付率最低4.15。综上,本项目的应用可以解决无电和缺电的广大农村地区(而沼气和农作物秸秆产量充足地区)瓜果蔬菜的存放问题,从而解决当地当季农产品卖不上价格的问题,为当地农民带来显着的经济收益。

二、液氨制冷系统的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氨制冷系统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历经427天!武汉江岸区摘除居民楼边的“不定时炸弹”(论文提纲范文)

“满目疮痍”———设备锈迹斑斑、管理极端弱化、距居民楼50米
“科学备战”———事故模拟分析显示,1300人将受液氨泄漏威胁
“果敢出战”———每一次协调之旅,就是一场“战役”
“全面决战”——液氨抽尽,系统关停,“炸弹”摘除了

(2)氨制冷机房储罐泄漏扩散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氨制冷系统安全防护问题研究现状
        1.2.2 气体泄漏扩散规律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氨泄漏扩散的数学模型
    2.1 制冷机房氨泄漏成因及危害分析
    2.2 气体泄漏影响因素
    2.3 气体泄漏扩散模型归纳
        2.3.1 高斯模型(Gauss Model)
        2.3.2 B&M模型
        2.3.3 Sutton模型
        2.3.4 箱式模型
        2.3.5 板块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泄漏扩散数学模型的建立
    3.1 氨扩散模型
        3.1.1 湍流模型
        3.1.2 多组分输运模型
    3.2 基本假设
    3.3 控制方程
        3.3.1 质量守恒定律
        3.3.2 动量守恒定律
        3.3.3 能量守恒定律
    3.4 数值模拟方法
        3.4.1 计算模型
        3.4.2 网格划分
        3.4.3 边界条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冷机房氨泄漏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4.1 泄漏口位于储罐顶部
        4.1.1 环境风速对氨气扩散过程的影响
        4.1.2 泄漏流量对氨气扩散过程的影响
    4.2 泄漏口位于储罐底部
        4.2.1 环境风速对氨气扩散过程的影响
        4.2.2 泄漏流量对氨气扩散过程的影响
    4.3 泄漏口位于储罐侧边与进风口同向
        4.3.1 环境风速对氨气扩散过程的影响
        4.3.2 泄漏流量对氨气扩散过程的影响
    4.4 泄漏口位于储罐侧边与进风口异向
        4.4.1 环境风速对氨气扩散过程的影响
        4.4.2 泄漏流量对氨气扩散过程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急处理及预防措施研究
    5.1 泄漏事故排风机的设置
    5.2 氨泄漏事故报警仪的安装
    5.3 建立储罐区泄漏的防护体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广州白云冷冻厂制冷系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背景
2 制冷系统改造内容
    2.1 项目改造内容
    2.2 系统改造施工过程
3 改造成果
4 给冷藏行业带来的启示
5 结束语

(4)氨制冷压力容器更换升级改造时如何安全快捷抽空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抽空”问题的提出
2“抽空”的难点分析
    2.1“由抽氨空的”理的化特难性点决分定析
    2.2由更换升级改造的容器与相关的管道阀门、设备的特性决定
    2.3由生产经营的要求决定
3“抽空”方案的制定
    3.1抽空方案的整体思路
    3.2抽空的基本步聚
    3.3计算当前氨制冷系统的总液氨量及拟转移到槽车的液氨量
    3.4停制冷前的准备工作
4“抽空”方案的具体实施
    4.1停冷后需将高压贮液桶的氨转移到槽车内
    4.2抽空高压系统余氨工作的具体实施
    4.3冷机排气总管及油冷却器进液管和回气管的抽空
    4.4系统残留余氨的抽空方法
5结束语

(5)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辨识
    2.1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2.2 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构成
    2.3 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辨识
3 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评估单元划分研究
    3.1 单元划分原则及意义
    3.2 单元风险分析方法
4 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4.1 方法选择基本原则
    4.2 危险化学品生产行业风险评估方法
    4.3 危险化学品储存行业风险评估方法
    4.4 危险化学品使用行业风险评估方法
    4.5 涉氯行业风险评估方法
    4.6 涉氨行业风险评估方法
5 应用研究
    5.1 区域概况
    5.2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行业风险评估
    5.3 涉氯行业风险评估
    5.4 涉氨行业风险评估
    5.5 风险评价结论
6 结论及创新点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NHD改造项目制冷技术方案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制冷技术简介
    1.1 氨吸收制冷
    1.2 压缩制冷
2 制冷方案技术选择
    2.1 氨吸收制冷利旧的可行性分析
        2.1.1?吸收制冷的改造分析
        2.1.2 压缩制冷与氨吸收制冷能耗对比
        2.1.3 制冷压缩机的机型比选
    2.2 氨压缩制冷与丙烯压缩制冷对比
        2.2.1 丙烯压缩机、氨压缩机的技术参数对比
        2.2.2 消耗对比
        2.2.3 可利用公辅设施对比
        2.2.3.1 丙烯压缩制冷
        2.2.3.2 氨压缩制冷
        2.2.4 投资对比
        2.2.5 其他方面对比
3 结束语

(8)氨制冷剂应用与冷链可持续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涉氨冷库专项治理取得的成效
2涉氨冷库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3氨制冷剂的替代案例及分析
    3.1采用R0制冷系统替代氨制冷系统
    3.2采用间接制冷系统替代氨制冷系统
4发展建议
    4.1发挥制冷社团组织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4.2发挥市场主体积极性,加强企业自治

(9)炼厂余热驱动氨吸收制冷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酮苯脱蜡装置简介
    1.3 氨吸收式制冷研究
        1.3.1 制冷和氨吸收式制冷
        1.3.2 制冷循环理论研究
        1.3.3 制冷工质对研究
        1.3.4 循环优化研究
        1.3.5 制冷系统实验研究
        1.3.6 制冷系统主要部件研究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2 氨吸收制冷系统的分析模型
    2.1 制冷循环基本模型
        2.1.1 循环流程模型
        2.1.2 建模基本假设
        2.1.3 系统平衡模型
        2.1.4 热力学评价指标参数
    2.2 状态参数确定
    2.3 热平衡计算参数
    2.4 物料平衡参数
    2.5 主要消耗指标参数
    2.6 小结
3 余热驱动氨吸收式制冷系统设计
    3.1 热力计算
    3.2 物料平衡计算
    3.3 设备热负荷计算
    3.4 主要消耗指标计算
    3.5 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3.6 小结
4 吸收器不同设计方案比较
    4.1 水平降膜吸收
        4.1.1 传质计算
        4.1.2 传热计算
    4.2 鼓泡吸收
    4.3 螺旋管降膜吸收
    4.4 不同吸收方案比较
5 小试实验装置运行结果
    5.1 实验平台设备布置与安装
    5.2 实验研究
        5.2.1 实验数据采集
        5.2.2 实验数据处理
    5.3 实验结果与结论
6 技术与经济分析
    6.1 成本分析
    6.2 能耗分析
    6.3 收益分析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生物质氨吸收制冷冷库的可行性研究和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生物质新能源
        1.1.2 国外氨吸收制冷系统
        1.1.3 国内生物质氨吸收制冷系统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2.1 项目依托
        1.2.2 特色和创新性
        1.2.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生物质氨吸收制冷系统制冷冷库基本理论
    2.1 生物质氨吸收制冷系统制冷冷库设计流程
        2.1.1 生物质氨吸收制冷系统制冷冷库工作原理
        2.1.2 生物质氨吸收制冷系统制冷冷库设计流程
    2.2 秸秆燃烧生物质氨吸收制冷系统制冷装置
        2.2.1 秸秆燃烧生物质氨吸收制冷系统制冷冷库设计构架图
        2.2.2 秸秆燃烧生物质氨吸收制冷系统制冷冷库工作原理
    2.3 生物质新能源系统的基本理论
        2.3.1 生物质新能源的定义
        2.3.2 生物质新能源的分类
        2.3.3 生物质新能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3.4 生物质新能源的政策支持
        2.3.5 生物质新能源的发展建议
        2.3.6 秸秆生物质新能源发展现状
    2.4 生物质新能源的优势
        2.4.1 生物质新能源的利用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2.4.2 生物质新能源利用效率
    2.5 氨吸收制冷系统的基本理论
        2.5.1 氨吸收式制冷机的功能
        2.5.2 氨吸收式制冷机的原理
    2.6 生物质氨吸收制冷系统制冷冷库的基本理论
        2.6.1 生物质氨吸收制冷系统制冷冷库的功能
        2.6.2 生物质氨吸收制冷系统制冷冷库的工作原理
        2.6.3 生物质氨吸收制冷系统制冷冷库的分类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冷库循环介质
    3.1 氨的性质
    3.2 水的性质
    3.3 氢气的性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省揭阳市瓜果蔬菜冷库的设计
    4.1 冷库设计资料
        4.1.1 冷库基本情况介绍
        4.1.2 瓜果蔬菜的最佳存储温度
        4.1.3 揭阳的蔬菜、水果产量
        4.1.4 揭阳的气象资料
    4.2 氨吸收制冷冷库设计流程
        4.2.1 设计流程图
    4.3 氨吸收制冷冷库设计过程
        4.3.1 冷库的规模和布置图
        4.3.2 冷库的设计方案
        4.3.3 蔬菜水果冷藏库设计计算过程
    4.4 氨吸收制冷冷库的设备选型计算
        4.4.1 制冷设备计算流程
        4.4.2 单位时间消耗液氨量的计算
        4.4.3 精馏室、冷凝室、蒸发室容积的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物质氨吸收制冷系统制冷冷库的实验分析
    5.1 生物质新能源利用效率的实验分析
        5.1.1 试验前提
        5.1.2 试验要求
        5.1.3 试验方法
    5.2 氨吸收制冷系统热能效率COP的实验分析
        5.2.1 发生室蒸汽温度对系统热能效率COP的作用
        5.2.2 环境温度变化对冷库系统热能效率COP的作用
        5.2.3 地下冷却循环水温度对系统热能效率COP的作用
        5.2.4 精馏塔流入原料的温度对系统热能效率COP的作用
        5.2.5 液态氨的过度冷却温度对系统热能效率COP的作用
        5.2.6 冷凝器和吸收器出口温度的变化对系统热能效率COP的作用
        5.2.7 换热效率的变化对系统热能效率COP的作用
        5.2.8 氨水溶液浓度差的改变对系统热能效率 COP 的作用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物质氨吸收制冷系统制冷冷库的经济效益分析
    6.1 建立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6.2 项目概况
        6.2.1 项目拟解决的问题及建设环境和规模
    6.3 投资估算
        6.3.1 工程建设投资组成
        6.3.2 项目开发总投资估算结果
    6.4 经济效益分析
        6.4.1 资金来源
        6.4.2 项目运营情况
        6.4.3 项目相关财务报表
        6.4.4 项目社会费用效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液氨制冷系统的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历经427天!武汉江岸区摘除居民楼边的“不定时炸弹”[J]. 史磊蕾,陈仁海,孙赫颖,杨伟华. 湖北应急管理, 2021(11)
  • [2]氨制冷机房储罐泄漏扩散规律研究[D]. 贾璐.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3]广州白云冷冻厂制冷系统改造[J]. 黄永贤. 冷藏技术, 2020(02)
  • [4]氨制冷压力容器更换升级改造时如何安全快捷抽空氨[J]. 唐思明. 中外酒业·啤酒科技, 2020(11)
  • [5]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D]. 张子为. 华北科技学院, 2020(01)
  • [6]NHD改造项目制冷技术方案选择[J]. 郭晶晶. 化工设计通讯, 2020(03)
  • [7]传统氨制冷系统的技术改造探讨[J]. 陈文亮. 冷藏技术, 2020(01)
  • [8]氨制冷剂应用与冷链可持续发展建议[J]. 唐俊杰,柳琳,李鹏,陈木春. 冷藏技术, 2019(02)
  • [9]炼厂余热驱动氨吸收制冷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任哲.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10]生物质氨吸收制冷冷库的可行性研究和经济效益分析[D]. 李碧巧.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液氨制冷系统改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