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专业音乐教师的教学之路论文_高丽平

非专业音乐教师的教学之路论文_高丽平

山东省平度市实验中学香店校区 266700

我从事历史教学26年,去年学校因音乐教师短缺,领导安排我教音乐。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我,从没学过音乐,可我从小酷爱音乐,善唱京剧,凭借这点我欣然接受。强烈的责任心和浓厚的兴趣,使我的从教之路收获颇丰。

一、情感交流,共同提升

音乐老师也需要与学生真诚交流,只有用爱心感化每个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成为学生的朋友。刚改音乐课时,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学音乐。例如,班上有个叫王强的学生,一堂课不知道站起多少回,抖抖裤子再坐下。开始我以为天热裤子粘到腿上不舒服了,抖抖无所谓。后来我发现不是那会事,他是想找茬挑衅。我把心中的怒火压下去面带微笑说:“王强同学,天气是挺热的,要不你先到屋外凉快一会儿再回来?”他说不用。我说:“如果没有其它问题干扰,我希望你集中精力用心听讲,实在听不懂我单独教你,我们成为朋友好吗?”他的挑衅不但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还得到了老师和风细雨的关爱。之后他老老实实跟老师配合,每堂音乐课他都是大显身手,积极参与合唱和领唱,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在他的积极协助下,市艺术节上,我们的节目获得了一等奖。对那些长期不开口的学生,我注意观察,发现一点优点就大加表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和老师产生了亲切感,融洽了师生感情,音乐课变成了欢乐课、情感交流课,教学任务也在愉快和谐中顺利完成了。

二、师生互动,享受美感

“参与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是培养其能力的重要手段,音乐这门课改革之后,课堂上每个环节都能让每位学生享受参与的快乐。例如,学习《当兵的人》一课时,为达到熟练程度,我试着分组进行演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歌曲很快就唱熟练了。熟练之后我又同学生们一起,模仿军姿,打着敬礼唱:“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以先声夺人之势,唱出了战士的军威,仿佛自己就是军人,英姿飒爽。接着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一曲,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辨别哪是大小号的声音;然后随着音乐,学生跟我一起模拟大小号的吹奏方式。虽然学生不会真的吹,却在参与中感受到了快乐,好像那威武的军乐就是自己吹出来的,那种快感也是无法形容的。模拟完之后,我又让学生采用高抬腿、轻落脚的方式,在教室里跟着军乐走军步,口里喊着:“一二三——四,敬礼!”师生互动真是美极了。一堂课本来内容很多,经我们不断地变换方式,在轻松欢乐中顺利完成了,陶冶了学生情操。

三、示范演唱,激发兴趣

教师认真做好示范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让学生在老师的演唱中直接感受音乐。京剧是教学中的难点,专业老师都感到是有难度的一个单元,学生学习就更不感兴趣了。放录音,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感受。于是我便拿出我的绝活,走上讲台自己演唱。在学习《智斗》一课时,我一人演唱了三个角色。我压低嗓音清唱了刁德一的反西皮流水,接着用亮丽的假声演唱了阿庆嫂的西皮慢板,最后用粗犷的声音演唱了胡传魁的花腔。学生听后都喊“哇塞”,都想尝试一人唱仨,学生的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了。接着我把传统京剧里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的视频给学生看,并让学生听其唱腔特点,辨别《智斗》里的三个人物各属于哪个行当,让学生辨别三个人物的唱腔谁是真声谁是假声,学生们顺利答出了。最后讲解真假声的发声技巧,让学生模仿我的口型、气流、舌头的变化。学生掌握了原理以后,也有模有样地唱起来了。最后我让学生每人扮演一个角色,上台感受一下,学生们很有成就感。在元旦汇演中,他们演的《智斗》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实践证明,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更能直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人虽从教若干年,但在音乐教学方面还是一个新兵,以上所做的,不能说是成功的经验,只能说是一个非专业音乐老师走了一段朴实的教学之路。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让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并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为了提高音乐学科的教学质量,我一定会继续努力。

论文作者:高丽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1月总第2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非专业音乐教师的教学之路论文_高丽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