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剂量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论文_王灏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麻醉科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 745000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240例待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A、B、C三组各80例,将舒芬太尼分为3ug(A组)、5ug(B组)、10ug(C组),分别注入罗哌卡因5mg,进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三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结果:B组、C组的镇痛的起效时间快于A组,P<0.05;镇痛维持时间均长于A组,P<0.05;三组感觉阻滞平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低于A、B两组,P<0.05。C组并发症率为15.0%,明显高于A组的5.0%、B组的7.5%,P<0.05。结论:5.0ug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罗哌卡因注射液10ml+舒芬太尼45ug混合液硬膜外自控镇痛泵产妇镇痛效果明确,且该用药配比对产妇和婴儿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

对大多数产妇来说,分娩疼痛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疼痛,故此分娩镇痛一直是国内外产科医师和麻醉医师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分娩镇痛的药物和使用方法较多,但却各有利弊,为进一步促进分娩能顺利进行,又不影响母婴安全,本文将对近年我院产科入住的240例产妇在硬联合麻醉时,予以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其宗旨为临床选择合理的用药配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待产产妇240例,年龄21~43岁,平均(30.5±2.4)岁;妊娠37~41周,平均(39.2±2.7)周。均为单胎妊娠,拟行阴道分娩;ASA分级Ⅰ~Ⅱ级。排除明显头盆不称、阴道分娩禁忌症、凝血功能障碍、椎管内麻醉禁忌症、妊娠合并症及产科并发症者。所有产妇均自愿接受分娩镇痛,且均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A、B、C三组各80例,三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妊娠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三组均于产程潜伏期,即宫口开2~4cm时,予以腰硬联合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具体操作如下:协助常规取侧卧位,常规消毒,经L2~3或L3~4椎间隙行硬膜外腰穿刺,穿刺成功且回抽无血后,分别于蛛网膜下腔注射3.0ug(A组)、5.0ug(B组)、10.0ug(C组)的舒芬太尼,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当腰麻作用开始消退,产妇VAS>3分时,经硬膜外腔予以自控镇痛泵(PCA)给药,镇痛泵药物为1%罗哌卡因注射液10ml+舒芬太尼45ug+生理盐水配置成100ml的稀释液,以8ml/h持续泵入直至分娩结束。分娩过程中严密监控产妇心率、血压、胎心的变化,分娩后2h将硬膜外导管拔出。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三组整个分娩镇痛的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并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对镇痛后5、10、30min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记录各组感觉阻滞平面;采用新生儿Apgar评分法,记录各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将相关的数据均导入到SPSS18.0软件包中,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若P<0.05,具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三组镇痛阻滞情况比较

B组、C组的镇痛的起效时间快于A组,P<0.05;镇痛维持时间均长于A组,P<0.05;B、C两组在镇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感觉阻滞平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分娩镇痛有助于减轻正常分娩时所承受的疼痛,理想的分娩镇痛不仅仅需要满足整个产程镇痛需要、起效快、易于给药,阻滞效果确切,而且还需对母婴影响小,围术期安全可靠[1]。目前,腰硬联合麻醉结合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不但麻醉用药剂量较少,且起效速度快,麻醉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少,常被应用于分娩镇痛中,其主要镇痛药物有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但因用药配比不同,往往得到不同的麻醉效果和用药后反应[2~3]。

本文研究中,B、C两组镇痛起效时间较快,且维持时间较A组长,此外,两组镇痛后5、10、30min后的疼痛评分均低于A组,结果提示,B、C两组药物剂量配比在分娩镇痛中的镇痛效果较明显。

由于舒芬太尼随剂量增加,其神经感觉阻滞效果也会增强,但有饱和现象和封顶效应,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剂量增加而增加[4]。本文研究中,三组感觉阻滞平面比较无显著差异,但C组并发症率为15.0%,明显高于A组的5.0%、B组的7.5%。该研究结果证实,尽管C组感觉阻滞平面相较于B组明显提高,但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大剂量舒芬太尼对胎儿呼吸和HR有抑制作用,C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低于A、B两组。

综上所述,5.0ug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罗哌卡因注射液10ml+舒芬太尼45ug混合液硬膜外自控镇痛泵产妇镇痛效果明确,且该用药配比对产妇和婴儿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袁宝洁.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4,12(11):1278-1279.

[2]梁富华.盐酸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4,7(22):136-137.

[3]杜立华,张军.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3):83-84,87.

[4]郑磊,吴利君.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J].安徽医药,2016,20(3):576-577,578.

作者简介:

王灏(1974年),男,汉族,甘肃省庆阳市人, 麻醉主治医师,大学本科学士学位,1999年参加工作,致力于麻醉工作17年,尤其在疼痛治疗方面有较深研究和体会。

论文作者:王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  ;  ;  ;  ;  ;  ;  ;  

三种剂量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论文_王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