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高专院校男护生职业认同感的调查研究论文_吴淑娴, 宣佳利

关于某高专院校男护生职业认同感的调查研究论文_吴淑娴, 宣佳利

(安徽人口职业学院;安徽池州247100)

摘要:[目的]了解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高专院校男护生100人进行职业认同感问卷调查。[结果]根据调查,自愿选择护理专业、专科学历的男护生职业认同感明显高于非自愿选择、本科学历的男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生总体的职业认同不高,其影响因素较多。

关键词:某高专院校;男护生;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0 引言

职业认同感是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一致。随着职业的发展及对职业研究的深入,职业认同感的概念也愈来愈朝着社会化、多元化、人性化的持续状态发展,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心理角度。职业认同感高的学生,对自己的学校、课程更满意,往往对他们所选的领域有着更准确的了解,并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更少。组织换届、教育背景和个人性格特色影响着他们当前的工作满意度、职业认同感。有调查发现,有较高学历学生的个人和职业认同感更积极。影响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专业的包容性和社会的排他性。护士职业认同感直接影响着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由于其职业本身的特点,如压力大、社会地位低等,护理人员流失率高,直接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尤其是护生在进入护理职业前的职业认同感直接决定着是否从事护理专业。为了解护生职业认同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从教育源头抓起,做好其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本次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16年1~12月在某校男护生100人,年龄20--24岁。全为高专学生。

1.2 调查工具

本研究自行设计了职业认同感调查表,调查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关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学校、学历、出生地、是否独生子女等;另一部分是有关护生对护理工作选择情况和职业认同状况,其中对护理工作选择包括4个条目,职业认同包括10个条目。采用利克特5级计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生的职业认同感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3.1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男女护生对今后护理工作选择情况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男女护生对职业认同感条目得分、不同条件下男护生职业认同感评分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根据调查,自愿选择护理专业、专科学历的男护生职业认同感明显高于非自愿选择、本科学历的男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出生地是农村或是城市、是独生子女或不是独生子女的男护生职业认同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高专院校男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与其人文关怀能力呈正相关

护生职业认同感被认为是现代护理人才素质的首要组成成分,在素质优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职业认同感呈正相关,这与孙樱韬等的研究结果一致。从其职业认同感的评分比较来看,实习前护生职业认同感为(3.82±0.52)分,总体水平较高,这可能与其在学校接受的职业前景和职业理想的教育、对未来发展有美好憧憬有关。实习3个月时高专院校男护生职业认同总体水平为(3.79±0.56)分,较实习前有所降低,这可能与其实习过程中,所接触、感受的职业现状与其理想存在较大落差,一时难以适应职业所面对的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有关。实习结束时护生的职业认同感评分为(3.92±0.73)分,较实习后3个月时有所提高,略高于实习前评分,这可能与护理人文关怀临床教学方案的实施有关,也有可能与护生适应临床工作,心态逐渐平和有关。

3.2 引导学生在反思中成长

《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本次研究中,研究者还要求护生在实习后3个月、实习结束时根据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情况书写反思报告,反思在临床实习中的人文护理行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有男生护士在实习中感受到了:患者在生病的时候给他份心的温暖,不是让患者感觉到医院只是一个能看病、冰冷的地方,而是一个当他身体不适可以依靠的温暖的港湾”“发现人文关怀让我们的护患关系更为和谐,其次我们还有一种很充实和成就感”“我们的工作很辛苦,有些时候会因为一些患者而变得更加辛苦。但是,我们要记住,我的工作就是让患者不仅能治好病,还能在医院住的舒心”。让护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护生的反思意识才会逐步形成,反思的价值才能逐步体现,这样可以让护生在反思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

3.3 高专院校男护生的临床护理教育需加强

高专院校男护生职业认同感教育高专院校男护生正处于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过渡期,即处于职业探索阶段,需在此阶段确定工作类型、明确具体职业并开始职业生涯。首先要经历护士职业角色的认同过程,即从角色认知到情感接受角色,再到行为实践角色。只有形成角色认同,才能充分将人文关怀知识和人文关怀感知内化为人文关怀理念,并在临床实践中外化为对患者的专业关怀。本研究显示,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及其职业认同感随着中医护理人文关怀临床教学方案的实施而有所提高。但从基本资料调查结果和护生教学反馈意见来看,本次研究中76.39%的学生表示在进入实习前并未接受过人文关怀方面的培训,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情感教育。提示护理教育者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加强院校联动,实施系统的、连续的职业情感教育。

4 小结

综上所述,护生总体的职业认同不高,其影响因素较多。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护生职业认同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高考志愿、暑期社会实践、护理人员地位、态度、家庭人均收入、毕业后是否会改行、独生子女、社区实习、是否从事护理、父亲职业、兼职、是否学生干部。提示护理专业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护理教育者等应予重视。从护生入校起,就应重视护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将职业认同教育寓于护理各种教学内容和活动中;另外在护生临床实习的整个过程中,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用积极的态度影响护生,在重视护理知识、技术带教的同时,还应重视护生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其热爱护理专业,提升护生的职业认同,为护理事业输送更多品学兼优的人才,稳定护理队伍,促进护理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汤红日,李玉洁.导致男护生职业认同感低的因素分析[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4,27(4):280-281.

[2]曹丹,彭薇薇,高峰等.在校男护生自尊、压力与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4):430-433.

[3]高娟,王金冬,王静等.同伴教育在男护生《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0):2558-2561.

[4]周桂菊.临床实习带教过程对男护生职业角色认同感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6):4567-4570.

论文作者:吴淑娴, 宣佳利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8

标签:;  ;  ;  ;  ;  ;  ;  ;  

关于某高专院校男护生职业认同感的调查研究论文_吴淑娴, 宣佳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