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和西班牙语人体隐喻对比论文

汉语和西班牙语人体隐喻对比论文

汉语和西班牙语人体隐喻对比

林 茹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摘要: 隐喻不但是修辞手段,而且还是人类用来组织概念系统的不可或缺的认知方式。人体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媒介,汉语和西班牙语中都存在人体隐喻现象。由于人类的生理结构是相同的,对自身器官的体验是一致的,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使得汉语和西班牙语中某些人体隐喻高度相似。但由于各个民族文化有其自身鲜明、独特的个性,思维方式也有区别,汉语和西班牙语中人体隐喻也存在一些差异。汉语中崇尚天人合一、讲究对称及音域之美,西班牙语则简单、直白,较之西语,汉语中的人体隐喻更为突出、更加丰富、多样化。

关键词: 隐喻;人体隐喻;认知;对比

一、人体隐喻

在生活中,隐喻无处不在。“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本质上讲是隐喻方式的。隐喻的本质是根据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1]

二、西汉人体器官隐喻对比

(一) “头”

头是人体的主要器官,首先在两种语言中,头部都喻指我们人类本身,代指“个体”以及“生命”,例如身首异处、万头攒动,dos cabezas piensan más que una(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por cabeza(按人头,每人)、cabeza cuadrada(一根筋)。大脑位于头颅内部,传统认知观告诉我们头是人类身体中唯一具有思维功能的器官,因此头部也喻指人类的才能、思维方面。笨头笨脑、三头六臂、quebrarse la cabeza(绞尽脑汁)、tener una buena cabeza(有才能),这些用语中头部喻指人类的才智、才能。晕头转向、痛心疾首、perder la cabeza(失去理智)、tener la cabeza en su sitio(很理智),这些用于中头部喻指人类的思想、理智。

概念的掌握不等同于记忆名词,原理、概念表达的简洁性、正确性,结论的准确性尤其重要。所以地理教师要弄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概念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只有概念精准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才能得到透彻的理解。

此外,通过头部的动作来表示人类情感或态度的情况也尤为常见,如垂头丧气、翘首以盼、俯首甘为孺子牛、con la cabeza alta(有尊严的)、metersele en la cabeza(专心于)等等。

四大工程:给长城贴瓷砖、给赤道镶金边、给太平洋装栏杆、给喜马拉雅山安电梯间;四小工程:给苍蝇戴手套、给蚊子戴口罩、给蟑螂戴避孕套、给老鼠戴脚镣。

由于汉语词语的组合特征,手与其他动词结合时,能够组成新的工具性名词,体现手作为人类工具的这一性能,如把手、扶手、拉手、扳手等等,而西语中这些词汇都有固定的名词,不能体现出手的工具性。西语中手有时喻指事情的时间性、工序性,可作为量词一轮、一盘、一道(图层),但是在汉语中有类似的用法较少,而是用固定的量词搭配。

人类的认识是基于自身和空间的理解之上的。人首先感知到的是空间方位,身体和空间互动产生一些新的概念。在汉语中“头”作为方位词后缀构成空间隐喻的现象很常见,如里头、外头、前头、后头等等。“和头结合的名词逐渐从实体名词逐渐过渡到地点名词,而后再扩展到方位词,这些都是头作为人体部位的实义不断虚化、抽象的结果”[2]。而西语中较少有类似用法。

(二)“手”

人类多用于通过肢体来表达情感、态度,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用各个器官喻指情感,此类的隐喻也不尽相同。

汉语讲究对称及音域之美,有大量成语使用双人体词汇作为始源域映射同一个目标,如口是心非、七手八脚、交头接耳、手舞足蹈、苦口婆心、迫在眉睫、血肉相连、赤胆忠心、面目全非等等,虽然也有很少的双人体名词的表达方式例如de boca en boca(口口相传)、de pelo en pecho(铁石心肠),但较之比较大多都是单一人体部位的隐喻,例如no tener corazon(铁石心肠)、ensenar los dientes(张牙舞爪)、con ojos caidas(垂头丧气)。不过,在西语习语中,是存在不少双人体名词隐喻,如no tener pelo en la lengua (直言不讳)、barriga llena,corazon contento(肚子饱了才开心)等等[4]

除了代指人类的本体及人类产生的情感、思想,头部也喻指实体及抽象事物,头代指事情的开端、秩序,也经常用来喻指主次关系,把头部喻为主要的、重要的。

(三)“眼”

眼睛是人类的视觉器官,是人类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通过双眼感知世界,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世界,众目睽睽、有目共睹、眼皮底下,这些词语中把眼喻指为人本身,有时也指“人的目光”。除了注意力,眼睛也喻指人的洞察力,如别具慧眼、一叶障目、眼光、buen ojo(好眼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比语言学之间的共同点的研究证实为了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3]。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影响人们的认知体验、选取对象及表达方式等等。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呈现出其鲜明、独特的个性,而这种文化形态上的特异性不可避免地会体现在语言的具体表达上。例如汉语中人体词汇有很多双人体名词构成名名复合词代指人体自身部位,如手腕、手心、手背、脚脖 ,而西语中这种现象虽有,例如dedo corazon(中指),但鲜为少见。

西、汉两种语言,在人体隐喻表达方面存在着许多共性。这种共性首先是由于人类的生理结构是相同的,对自身器官的了解、体验是一致的,因此在两种语言中,根据各个器官的位置、形状、大小、功能对事物的指代也是一致的。嘴巴是我们进食的器官,口通常喻指事物的入口,汉语中的洞口、门口,西语中有boca de mar(入海口)等等。脚部位于人体的最下方,主要功能为使人体移动,主要喻指下方或者行动,例如汉语里的山脚下、页脚,西语中的pie de la montana(山脚)、nota de pie(脚注)、a pie(步行)等等。

三、西、汉人体隐喻异同原因

(一)共性及原因

汉语中眼与空间方位结合构成目前、眼前、眼下表示现在、当下,但西语并非如此,仅用直观的en la actualidad(目前)、en este momento(当时)来表示。西语习语中眼睛也喻指昂贵的、重要的事物。

人体器官中,手的作用举足轻重,手也代表了人的行为,用手的动作来转喻行动力的用法比比皆是,如袖手旁观、拱手让人、唾手可得,juego de manos,juego de villanos(君子动口不动手)、llegar a las manos(动起手)。

由于各个民族的文化交流,很多习语、熟语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因此两种语言中基于人体部位的谚语,有很多相似甚至一致。例如以眼还眼,以牙还牙(dientes por diente,ojo por ojo)、鸡蛋里面挑骨头(buscar el pelo en el hueso)、眨眼之间(en un abrir y cerrar de ojos)等等。

(二)差异性及原因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能够反映人类的内心想法,因此能够看到许多“眼”结合动词或形容词修饰来表达人类情感、态度的隐喻。

在两种语言中,手结合修饰的词语,用来表示人的做事风格、态度也很常见,如下黑手等。

写完这封信的时候,她哭了,一边哭一边笑。她知道自己正在挥手同那个叫阮小棉的女子告别,同那段缠了她十年的灰色的过去告别。

很多惯用语、习语来自历史典故或者前人著作,在两种语言带有人体部位的习语中,有些虽然表达的意思一致但作为原始域的部位却不一样,而有些却无法在另一种语言中对应。例如汉语里的鼠目寸光、画蛇添足,分别出自清代蒋士铨的《临川梦》及汉代刘向的《战国策·齐策》,在西语中找不到相近的用人体部位隐喻的表达方法,而西语中的costar un ojo de la cara(非常昂贵)和poner mano en el fuego(上刀山下火海),分别源自征服者阿尔马格罗与君主的对话,及日耳曼和北欧民族的古老宣判仪式[5]

固始鸡在鸡舍内养殖至120 d,鸡胸肉和腿肉中无抗养殖与有抗养殖比较,总氨基酸无差异,呈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无抗养殖高于有抗养殖。至180 d,鸡胸肉中总氨基酸无抗养殖略高于有抗养殖,但差异不显著;呈鲜味和必需氨基酸无抗养殖低于有抗养殖,非必需氨基酸则无抗略高,鸡腿肉中差异不明显。肝脏中总氨基酸、呈鲜味、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有抗养殖组更高。

选取质地、色泽、厚度较为均匀的凤尾鱼片,裁剪成规格为20 mm×20 mm大小,舍去峰值(鱼骨的硬度),选择3.5 s时的触发力值为鱼肉的硬度。将样品置于测试平台上,刀具垂直于肌肉纤维的方向进行切割实验。每测一个样品后均需对探头以及测试平台进行清洁[11]。TPA测试条件见表3。

总的来说,汉语和西班牙语中人体隐喻大多都是以多身体的认知如形状、位置、功能及身体经验作为基础,因此经过对比研究,其同质性大于异质性,基本可分为完全对应、基本相似和无对应。除此之外,汉语中崇尚天人合一,汉语讲究对称及音域之美,西班牙语则简单、直白,较之西语,汉语中的人体隐喻更为突出、范围更广、更加丰富、多样化。

参考文献:

[1] 莱考夫,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 .何文忠,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3-5.

[2] 王寅.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中图分类号: H19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734(2019)01-0096-02

作者简介: 林茹(1989~),女,山东济南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班牙语言文学。

收稿日期: 2018-12-28

标签:;  ;  ;  ;  ;  

汉语和西班牙语人体隐喻对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