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爆钓波纹鳜论文

“五一”爆钓波纹鳜

文/图 江西·抚州侧卫

这一次,我很小心地跳动着铅头钩,认真感受水底的任何细微的变化。很快,我又抓到一口。那是钩子在完成了一次上挑下落后再次挑起时,我手上接收到的一股轻微的沉重感。我当即抽竿,竿尖立马颤抖起来。我快速收线绷竿,一条乌黑的家伙被我飞了起来。没错,这就是我此次作钓的目标鱼——波纹鳜。

5月2日上午的钓场

期待已久的“五一”小长假终于来了,干什么去呢?大多人都会想到举家自驾旅游,可我一想到高速路免费后的情景就觉得可怕,再想到旅游景点人山人海的盛况更全无兴致,对于喜欢钓鱼的我来说,找个清静的地方钓钓鱼,释放一下疲惫的身心更合我意。为此,我决定回老家县城过“五一”。

老家宜黄,位于江西省东部,地处武夷山山脉与雩山山脉向抚河平原过渡的地带,因设县于宜水、黄水汇合处而得名宜黄县。

家乡境内水系发达,溪流众多,分布均匀,主要支流有宜水、黄水、曹水、梨水、蓝水,所有水系水质干净,是军鱼和马口生长繁殖的好地方,更有难得一见的波纹鳜出没于急流水坝乱石间。

波纹鳜,鳜鱼的一种,各地叫法不同,有叫癞头鳜的,有叫铁鳜鱼、花鳜鱼的,也有叫母猪壳的,我的老家土话叫石鳜、牛屎鳜。波纹鳜主要分布于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多栖息于底质为砾石或沙滩的高氧淡水水域,它最明显的特点是身体呈暗黑色,体侧有五六条金黄色波纹状条纹,故名波纹鳜。波纹鳜常见体长10~15厘米,最大的不超过28厘米,自然水域中数量较少,能遇到它也可算是一种缘分。

钓马口的装备

我用米诺偶遇一尾公马口

5月2日上午偶遇马口

5月1日当天,因母亲和岳母去泰国旅游刚好返回,我去省城接机,所以当天未回老家。5月2日8点,我拉上两位母亲直奔宜黄老家,一路高速,9点不到就到了宜黄。将两位老人安全送到家后,我便驱车来到县城的那座橡胶坝,从后备厢中取出准备好的装备直奔电站出水口正前方——那是我去年“十一”踩好的点,刚走几步就看到一位路亚钓友提着鱼桶上来。我走进一看,鱼桶中有三条“20+”的大马口和两条小马口。我心想来晚了,加紧几步来到电站出水口正前方,那里还有一位钓友正站在我去年作钓的点位抛投,他身边也插着一个鱼扣,上面有几条小马口。上前攀谈几句得知,刚才那位钓友清晨6点就来了,这么一个点位被两位钓友轮番轰炸,怕是马口早被钓猾了,眼前这位还在用亮片作钓,咬口当然会稀少。

我的目标虽然是波纹鳜,但被刚才那三条漂亮的大马口所吸引,于是直接挂上7克的VIB跳底试试,半个小时下来结果让我大失所望,VIB、马口亮片、铅头钩,钓浮钓底也都试过了,没口。凭经验判断,这里正前方30米内没有几条马口,马口应该都跑远了。

循着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思路[20-21],本文应用多元回归模型依次检验,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建立方程(1),检验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对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效应是否显著(α1是否显著)。

我所处的这个钓场非常适合用这种钓组。电站出水口对面也是一块水泥石壁,之前那两位钓友在出水口正前方作钓三个多小时,鱼大多都会跑到对面的那片石壁下。使用20克的坠下铅头钩,我能轻松地将钓组抛到对面出水口根部,然后等待其沉底。

他们很少离开小镇。除了Ian有假期,一起携带孩子去国外度假旅行。隔壁邻居交往稀松,这里也有华人,但她不爱与人交际。混血孩子使用英文说话,对中文完全不感兴趣。她试图跟孩子们说中文,教他们认字,收效甚微最终难以继续。她试图教会他们背唐诗,现在看来不过是幻想。她想起以前贞谅书架里密密麻麻的书籍。在她决定离开临远放弃那里的一切的时候,就已明白什么都无法带走。

我继续抛投,米诺在急水中持续摆动了十多分钟,和我预想的结果差不多,马口没再出现,军鱼也没撞上。我果断转移钓位,去电站出水口的侧上方。

5月2日下午,我转战大港钓场

5月2日上午钓获的第二条大马口,足有20厘米长,颜色已接近“婚姻妆”

该标点高出水面近10米,我打算居高临下作钓,不仅可以轻松地将饵抛到出水口根部,还能垂直作钓脚下石壁边缘水域,这些标点都是波纹鳜的理想藏身处。我换了一支较硬的路亚竿,将钓组改装成坠下铅头钩钓组,它类似于卡罗莱纳钓组,只不过我用的不是滑铅,而是固定铅组。

关于这四首钢琴小曲的音乐分析,我们曾在《中国钢琴音乐的拓荒者—新发现的早期钢琴家李树化的照片史料》一文③中有简单的艺术分析,可供读者参考。

3.教、康、保整合服务模式运用在6位孤残儿童(分别为多重障碍2名、脑瘫1名、自闭症1名、唐氏症1名、发育迟缓1名)身上,通过多专业的评估,召开个案研讨会议,制定个别化支持计划,开展专业服务,为他们找到了学习、康复和生活的目标。各专业工作人员按照计划目标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目前在培养孤残儿童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学习成绩,提升康复或治疗效果等诸多方面成效显著。

马口希望不大,我便换上米诺,看看能不能撞上军鱼。我的策略是在急水区逆水抛饵,顺水收饵,要想米诺展现出泳姿,收线的速度就必须快,不然所做的就是无用功。没想到米诺收到一半时,顿感突然传来,看来军鱼中钩了,可当我快速收线回绷时却发现力道不大,我判断下边可能是一条胆大的马口。我那类似于CC-60的米诺是专门用来打军鱼的,那两个三本钩都是四倍加强的血槽钩,沾钩必中。我三两下就将其提上岸,好家伙!被腹钩正口挂中,敢情这小家伙玩的是仰攻。目侧这是一条“20+”的大公马口,身上的花纹非常漂亮。我在这个标点玩熟了,发现这儿的马口都是“敢死队”,视觉疲劳后喜欢攻击比较另类的饵。

水流还是太急了,我能感觉到20克的铅坠刮到水底的石头往下漂。这种逆抛顺漂的情况对于作钓乱石区的波纹鳜是很难取得成效的,原因很简单,水太急,没法长时间让饵在乱石区做过多的跳底动作。我钓了十来分钟,没遇到波纹鳜,却又有一条泳速如箭般的马口追上了我的钓组并咬中铅头钩。

由于今年雨水较多,坝上存水丰富,故五个电站全部在工作,五个出水口翻江倒海一般喷出浪花,然后汹涌地往下游排放,水流很急。我虽然能将钓组准确地打到对面石壁处的死角区,但风线一落入急水区便被冲向下游,带着刚下沉的钓组往下游漂去,因此我必须保持鱼线紧绷,吊着快要沉底的钓组,并且做好挑竿尖让饵做出跳跃动作的准备。

水花之中蕴藏着获鱼的希望

大港拦河水坝因闸门关闭不严而产生小瀑布

对面即为电站出水口

水花下即为好标点

我转移作钓方向,垂直钓脚下的石壁区。这边的水流也一样快,我原地站立做“钟摆式”尝试,没想到还真有一条波汶鳜中钩,从传递来的手感判断是一条“巨鳜”,但水流太快,鱼刚被拉出水面就挣扎脱钩了,之后一直到12点再无收获,我先收工回丈母娘家吃饭。

小瀑布落入的坝坎下就是波纹鳜理想的藏身点

5月2日下午终获“巨鳜”

午饭后,我于1点出发,直奔距县城北面15公里处的大港水电站。这是一座小型拦河水坝,四台发电机组同时在工作,坝下河道并不宽,出水口水流太大无法作钓,我只能爬到拦河闸门下去作钓。去年“十一”期间,我曾在这个标点钓获过波纹鳜和军鱼,现在这个季节的鳜鱼活性普遍很高,如果有波纹鳜或军鱼在这个坝下出没,钓获的几率是很大的。

我的作钓用饵

它主要用来作钓军鱼

我站在奔腾的水花边作钓

我先来到坝上的人行桥上观察坝下的水情,整个坝长约150米左右,由于坝上水位较高,闸门与闸门闭合不严,导致许多水从闸门缝中喷出,形成一片片小瀑布,小瀑布前方有几块倒塌的大水泥块横在水中,其中一块只露出一点在水面,它的前面是一片大水面,上面漂着好几个塑料瓶,我一看便知水下有很多地笼子,看来这也是一块不平静的钓场。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在《史记》任何一个部分中都有述及,可以说是贯穿于《史记》整个结构中的,体现了一种完整性。此外,述及孔子的部分在《史记》中分布比较均匀,虽然在书、世家和本纪等部分中所占比例较大,但若以全部述及孔子的卷数占《史记》总卷数的比例作参照,则差距尚不是很大,这又体现了一种普遍性,可见《史记》注重孔子绝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设计的,表现了司马迁对孔子的倾心关注。

通过观察水面看不出任何鱼情,能躲藏波纹鳜的标点唯有那片倒塌的大水泥块周围和小瀑布正下方的坝坎根下了。

我先来到电站出水口位置,站立点离那两片水泥块大概35米左右,先试试用CC-60能不能遇到军鱼,钓了二十来分钟无果。我又换上铅头钩探底慢拖,这种手法很容易挂饵,也很容易中波纹鳜鱼。挂了几个铅头钩后,我发现这两片水泥块后方的水下全是石头障碍,水深4米多,看来必须爬到闸门下去做近距离跳底了。

钓鳜鱼用的长舌板米诺

用来敲波纹鳜的T尾

我很顺利地爬到闸门下,来到两片大水泥块跟前,挂上5克的铅头钩小尾沉底作钓。此时这两片大水泥块离我只有2米多的距离,我可以好好敲一敲水下的石头缝了,如果这下面躲了波纹鳜,只要反复磨、反复跳,总会把它们逗上来咬饵的。不过,我又估计错了,跳了接近一小时,挂了四五个钩,一个咬口信号也没收到。

我停竿休息了一下,反复思考对策。这时,一个大姐来到出水口处钓手竿,左一条右一条拉小鱼拉得不亦乐乎。我不解地看着眼前的这片水泥块,这么好的标点难道没鱼?既然水泥块下没敲到,那就试试瀑布坝正下方的坝坎根吧。

夕阳西下,大姐满意地收竿走了。时间已经5点半了,我回到刚才中鱼的坝坎前又钓了半小时。我挂上CC-60想会会军鱼,便朝着水中那两片水泥块区抛饵,一边回收着拟饵一边回想着刚刚沿着整条坝底跳底的过程。我发现唯有中鱼的位置乱石多,其他坎下几乎都是平整的。我想不通,两片水泥块的水下一样是好标点,为什么没鱼?我望了一眼前方的大水面,突然明白了:人为因素——地笼、渔网造成了坝坎下流水淤阻,加之对象鱼本就不多,造成了无鱼。

我重新挂上一个铅头钩小T尾,沿着坝坎接着跳。这一次,我很小心地跳动着铅头钩,认真感受水底的任何细微的变化。很快,我又抓到一口。那是钩子在完成了一次上挑下落后再次挑起时,我手上接收到的一股轻微的沉重感。我当即抽竿,竿尖立马颤抖起来。我快速收线绷竿,一条乌黑的家伙被我飞了起来。没错,这就是我此次作钓的目标鱼——波纹鳜。

在急水区钓底层乱石中的鳜鱼要做到两点:一是快速到底,因此我用20克的坠子,不仅能快速到底,而且重铅落底的感觉能清晰地传回手中,便于做跳底动作,二是尽量减少挂饵,鳜鱼都是从水底乱石中敲出来的,要做到不挂饵不可能,尽量减少挂饵是成功敲到鳜鱼的前提。

对面的大姐见状问我钓的什么鱼,我抓住鱼嘴,提起鱼来给她看,笑而答之:“波纹鳜!”

坠下铅头钩钓组,我使用3.5克或更小的铅头钩,连着20克的铅坠。钓组落入急水区,20克的铅坠沉得快,先触底,三四十厘米的子线上系着的铅头钩还没到底,此时挑竿尖做跳底动作,可使铅头钩保持贴着底层运动的状态,减少挂饵的发生。用这样的钓组,我不需要很精细的装备也能很好地感知水下的细微变化,2.4米MH快调直柄路亚竿搭配2500型纺车轮即可,线可以用1.2或1.5号的九编PE线,子线可以用5~6号尼龙线。这看似笨重的装备可以钓50多米外的石壁乱石区,挂饵了可以将钩子直接拉直,饵还能回来,将钩子弯好后可以接着钓。这是一种非常经济的钓法,最主要的是可以大胆地沉底打结构区,中鱼的概率也能增大。

所谓功夫不付有心人,几经转辗之下,我终于再次体会到那微妙的手感,成功钓获波纹鳜,这让我信心大增。看来不是没有鱼,而且我对鱼情的掌握还不够。

我快马加鞭继续坝坎下垂直跳底作钓,很快又挑起来一条波纹鳜,连竿上鱼让我心花怒放,看来鱼都躲在坝坎下,做出这一判断后,我沿着坝坎一路往前推进,将整条坝坎都敲了一遍,竟然再没得口,这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现在随处都有许多资讯,所以清楚了解问题,有助于决定哪些是相关的资料。如果正在试着选择一种改善你应该的食谱,可以请教专家的建议,或者其他有经验的人的帮助,收集资料可以帮助衡量不同的选择,更贴近符合目标的决定。

钓军鱼的装备

我重新挂上一个5克的铅头钩,将路亚竿伸直,让饵垂直落在我的站立点左侧的一处瀑布坝坎根下,到底后发现水深约2米,跳饵几次后发现坎下乱石较多,我便一直在此原地上下跳着铅头钩。几分钟后,当我散漫地往上挑动竿尖时,一股强大的力道突然将我的铅头钩往下拉,我本能把住竿子想往上提,可是根本提不动。我知道肯定是大物咬钩钻进了乱石缝,又往上抽了几下,还是不动。我干脆将线松开,静观其变。两三分钟之后,我又往上提了提,还是稳如泰山!我尝试着从各个方向和角度拔它出来,均未成功。我前思后想,料想中钩的不是波纹鳜,个体最大的波纹鳜不过二十七八厘米,体重400克左右,眼下这家伙咬钩的速度及力道远非波纹鳜所及。我虽兴奋,但更失落,好不容易守到一口,却是这样的结局,根本拽不出来。为了节省时间,我无奈地断线了。

要钓坝坎下就必须横向抛饵

波纹鳜会根据周围环境的颜色而改变自身的体色,以便它们隐蔽自身,捕食小鱼小虾

5月2日钓获下午的“巨鳜”足有25厘米长

5月3日上午钓获的“大眼妹”。明明不是路亚对象鱼,却咬了我的小T尾

“巨鳜”的体色已经和背景色融为一体

5月3日上午钓获的一条船丁鱼,它的嘴巴在下方

它也咬了我的T尾,可能是把我的T尾当成小蚯蚓了。注意看它眼睛上的黑纹,像不像睫毛?

想到这里,我估计作钓军鱼是没戏了,于是还在刚才中鱼的位置跳底,不用抛竿,上下垂直跳饵,左右平移接着跳,倒是很节省体力。就在我打算收竿时,我再次感受到一股阻力传来,抽起竿尖时发现很重,随后就感受到了鱼的挣扎,竿尖在颤抖。我大喜,这是一条大家伙!我不能容许遗憾再次发生,这次我必须把鱼快速绷到水面来。我当即发力,强势将其绷起,直接将它挑上岸。眼前的鱼让我大喜过望——足有手掌宽,25厘米左右长的波纹鳜,这样的个体绝对称得上“巨鳜”。我继续作钓,想再下一城,但没能如愿,看来鱼还是不多。此时天色已晚,我只好收竿结束了当天的钓行。

据初步调研,我们发现游学人员来到中国,来到某座城市、某所大学之后,接待方往往只安排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游览项目,偶尔也作一些零碎的讲座、交流。很少有系统、直观形象地了解中国和这座城市的出版物,更难找到一组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双语课程类出版物和教辅视频节目。另外,我们的教师去国外讲学、访问、交流时,除专业交流外,若要较客观、系统地介绍中国政治经济或所在城市的风土人情等,也缺乏这方面的文字及视频读物。尽管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也做过类似节目,但它的传播对象只适宜国人,且篇幅较长、程度较深,又用中文讲述,对外国人传播指向性不强,普适性差。因此,这方面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存在不少问题,现状并不乐观。

这个拟饵就是为“大眼妹”量身准备的

我与船丁鱼合影

5月3日下午,我在右边坝坎下跳底钓获一条巨鳜

5月3日下午的第一条巨鳜

5月3日的坚守和收获

5月3号是个大晴天,我睡了个懒觉,上午10点出发,接着去大港电站守波纹鳜,同时也想试试能不能斩获军鱼。

通过昨天下午的作钓基本可以确定,该标点鱼的数量不多,它们都是从大坝下游随机上来的过路鱼,这就需要耐心和时间坚守作钓。虽然这是一种消极的作钓方式,但为了25厘米的“巨鳜”,我愿意坚守。

Alyn Wallace曾经研修天文学、工程学与物理学,现在是一位全职天文摄影师,他在家附近的威尔士及其他地区开办摄影讲习班。

10点半,我到达钓场,水情和昨天一样。我直接爬到闸门下,迅速挂上铅头钩跳底作钓,结果跳了一个多小时,一口没得,这充分验证了我对鱼情的判断。无奈之下,我只好到坝对面那片石壁下看看,好不容易爬到石壁下,却发现水特别浅,基本不藏鱼。我照旧沿着脚下的坝坎跳底,看看这片坝坎脚下有没有波纹鳜,没想刚跳几下手感就来了,拉起来一看,一条“大眼妹”正口我的小T尾。我接着跳底,小惊喜又来了,手感还不错,拉起来一看,以为是小军鱼,仔细一分辩,是船丁鱼。难道它也是路亚对象鱼?看来溪河路亚真是其乐无穷。

5月3日下午钓获的第二条波纹鳜

第三条巨鳜出水

波纹鳜的斑纹很美

圆满结束,收竿后与鱼合影

正午时分,我休息片刻,补充点能量后继续守钓。也许是窗口期到了,我再次沿着坝坎跳底作钓时,竟然连中两条波纹鳜,个体虽不大,但让我的守候得到了回报,之后又是漫长的坚守,到下午3点左右时,我在水泥块边的坝坎区迎来了和昨天一样的沉重手感,拔起一看,又是一条25厘米的“巨鳜”。随后,我还是在左侧坝坎区,又连拔两条同样大小的“巨鳜”。

对照组:给予患者临床常规的慢阻肺治疗,即给予盐酸氨溴索、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同时配合家庭氧疗等,其中家庭氧疗方法为:每天给予患者吸氧12—15h,氧浓度设置为30%,流量则控制在1—2L/min。

4点左右,昨天钓手竿的大姐两口子又来了。正在此时,我看到水泥块区有鱼翻水,这个身影我太熟悉了——军鱼!我赶紧换上CC—60,几竿之后收到一个轻微顿感,但没有中鱼,之后无口,我赶紧换其他饵试试,仍无结果,这让我很郁闷。很快,水面又有军鱼翻水,但仍旧不咬钩,我只好作罢,继续钓波纹鳜。到下午5点时,我又中得两条波纹鳜。

通过一天的坚守,我总共钓获七条波纹鳜——其中包括三条“巨鳜”,还有“大眼妹”和船丁鱼各一条。船丁鱼首开纪录、“大眼妹”二次相会,25厘米的尺寸开创了我的波纹鳜纪录,此行意义非凡。

标签:;  ;  ;  

“五一”爆钓波纹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