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的“V得了”与“V得成”论文

现代汉语中的“V得了”与“V得成”论文

现代汉语中的 “V得了”与 “V得成”

窦淳冉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0)

摘 要: 现代汉语中的“V得了”“V得成”虽然是两种表示可能意义的述补结构,但是其在具体运用中却存在交叉及不交叉的情况,通过对二者的考察及分析发现,两种结构在句法功能及语义表达两方面都存在一些不对等的方面。

关键词: 现代汉语 “V得成” “V得了” 句法功能 语义

现代汉语中的“V得了”“V得成”是两种表示可能意义的述补结构,语法学界对其使用的名称较多,有“能性述补结构”“可能补语”“补语的可能式”及“动词的可能态”。因为可能意义是包括“V”在内的整个结构所表达的意义,所以使用“能性述补结构”更明确合理,本文以“能性述补结构”指称“V得了”“V得成”两种述补结构。

构图上,从漫画2的版面布局所构建的信息值来看,为富人准备的大餐处于整幅漫画的上方,属于理想信息; 而中产阶级的外卖占据漫画的下方,为实际信息。 服务生右手托起一个外形精美的大托盘,由上面刻有“富人”的文字可知这是专为富人准备的大餐。 而他的左手拎着为中产阶级准备的外卖。 大餐与外卖无论在尺寸还是容器精美程度上显著性区别明显,体现了特朗普减税政策的本质。

“V得了”“V得成”属于同一个句法结构,都是表示“可能”语义的述补结构,二者在所表达的语义和用法方面都存在交叉现象,但是它们所表达的语义却不完全相同,在一些情况下是不能相互替换的。因此,对其进行句法功能、语义特征及对举用法等方面所存在异同的考察尤为重要。目前语法学界对“V得了”及其否定形式“V不了”讨论得比较多,但是对“V得成”及其否定形式“V不成”讨论得却比较少,缺乏对两者的对比分析及考察。本文将在前人研究成果及相关语料的基础上,从句法功能及语义表达两个方面对“V得了”与“V得成”进行对比分析和考察(语料主要来源为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部分为自编语料)。

一、两种格式的句法功能分析

“V得了”与“V得成”二者结构很紧密,不能再进行划分和扩展,是谓词性短语,故在句子中主要发挥谓词的功能,较多地作为谓语使用,但有作为其他句子成分的情况。二者在句法功能上并无多大差异,其主要句法功能如下:

(一)作谓语

在此种句法功能中,整个结构有时被加在一些能愿副词、语气副词、时间副词等状语成分后面,充当句子的谓语;有时则独立充当句子的谓语。

1.带状语(通常后加宾语或补语成分)

首先是加宾语的情况:

无土栽培基质蒸汽消毒机消毒效率高,消毒效果好,而且不需要施用化学药品,保证设施农产品品质,符合环保需要;提高基质的通透性和持水保肥能力,改变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基质板结和水气不调的状况,提高设施农产品产量;高温高压的蒸汽能烫死杂草种子,达到人工除草的功能,还能彻底杀死幼虫和致病细菌等[4]。无土栽培基质蒸汽消毒机采用拖拉机牵引,可以进行跨区作业服务,从而对对不同地区的温室种植户的基质进行蒸汽消毒作业。农民可以购买该设备进行社会化服务能够达到增收的目的,市场前景广阔。

(28)比如说,要写的话,就算一秒钟写一个数目字,每天连续不停地足足写十个钟头也得要二十八年多才写得成。

1.2 方法 由两名专业的皮肤科医生在自然光线下对儿童的皮肤状况进行检验,并作相关记录,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诊断病种、发病部位、病变程度、病程、治疗情况,纳入的主要皮肤病包括湿疹、单纯糠疹、寻常型鱼鳞病、丘疹性荨麻疹、感染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等,并进行动态的随访,随访时间为28 d。

在此种情况下,句子一般为由判断祠“是”作为谓语中心词,“是”及其之后的判断部分,对“V得了”或“V得成”充当的主语所陈述的事或事实,进行进一步的判断、陈述或说明。

其次是加补语的情况(“V得成”结构中无此情况):

(29)他再三向逢博宣扬这个道理:只要下决心,一定学得成,这就叫“有志者事竟成”。

(4)少东家都对付不了的军棍,我齐沛能对付得了……

(5)要不是你五爹带头捐献板门,大家的情绪早就冷下来了,车子化还闹得成呀!

2.独立作谓语(通常不加宾语或补语成分)

(6)傅金香说:“你一个人拿得了啊?”

(9)老乐善直出了一身虚汗:哑叭气喘吁吁进门的那一刻间,他只怕是哑叭的箭误伤人了——天哪,谁负得了这个责!

也有例外,即后面加了宾语或补语成分的,如:

(8)我还是希望他俩做得成夫妻。

(7)咳,一大堆工作等着,我休息得成吗!

式中SOC团储为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储量,t/hm2;SOC团为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g/kg;W团为团聚体质量比例(W团=M团/M土;M团为团聚体质量;M土为土壤质量);r为土壤容重,g/cm3;H为土壤厚度,cm。

(二)作定语

(10)在这个世界上,吃得了苦的人方能成大事。

(11)写得成好文章的同志,是值得嘉奖的。

(三)做主语

(2)为了今晚上能吃得成饭,下午表哥已抽出去晒、又去砻谷子、捣白米了。

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详见表3。由表3可知,单株毛质量多宝最高为2.13 kg/株,其次是小宝为2.03 kg/株,大绿黄迷你最低为1.53 kg/株。净重小宝最高为1.25 kg/株,其次是多宝为1.22 kg/株,大绿黄迷你最低为0.79 kg/株。净菜率小宝最高为61.6%,其次是多宝为57.3%,大绿黄迷你最低为51.6%。结球率小宝最高为94.2%,其次是多宝为93.6%,大绿黄迷你最低为85.7%。产量多宝最高为170 384 kg/hm2,其次是小宝为 162 383 kg/hm2,大绿黄迷你最低为122 381 kg/hm2。另据田间观察,试验期间各参试品种均没有出现抽薹现象。

(12)你正在长身体,吃得了是好事情呀。

(13)这个案子,做得成是一回事,做不成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二、两种格式的语义分析

在埋设沉降板时,相应的观测人员应当以四等水准对首节管顶,以及底板的具体标高进行详细观测,将其走位初始观测数据,完成相应的观测后,应当依据实际情况绘制一张水准点,以及沉降点观测位置图,将其作为每次对固定仪器位置进行观测的主要依据[3]。进行接管观测时,应当对接管的上顶管和下顶管的标高就行详细观测,下节管顶标高主要用于对第一次沉降量进行计算,而上节管顶面表格要则用作对下一次沉降量的初始值进行计算,依次循环,逐节升高,不断重复上述各项操作,直到完成最终的观测为止。

(一)“V得了1”的语义分析

关于“V得了”,李宗江根据“了”语义指向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种不同的结构:“V得了1”“V得了2”。 在“V得了1”中,“了”的意义未虚化,表示“完、尽”等意义,在结构中的语义指向V的受事,整个结构表示动作V的结果实现的可能性。“V得了1”是比较常用的结构,如:

(14)我一个小姑娘哪吃得了那么多饭?

(15)做一件连衣裙哪用得了这么多布料呢?

其次,一到“双十一”,大学生之间的互动语就变成了“你剁手了吗?”、“有没有抢到?”、“秒没!”、“接下来的日子我要吃土了。”等等;在“双十一”结束之后,接踵而至的一个环节就是晒单,届时,大家纷纷在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的“掠夺成果”。所以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选择在群体内部相互影响,不断循环,最终在购买行为中显现出来。

(16)钱多得花不了了。

那么,“V得了1”在句中能否用“能V”来替换呢?

(17)我一个小姑娘哪能吃那么多饭?

(18)做一件连衣裙哪能用这么多布料呢?

(19)钱多得不能花了。 (*)

通过对三个例句的简单替换能够看到,由于能愿动词“能”在语义上有丰富的用法,“V得了1”的肯定式一般能够被“能V”替换,这里的“能V”依旧表示“完、尽”等意义;但“V得了1”的否定式却不能被“不能V”替换,这是因为能愿动词“能”虽然有多种义项,但其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之间却存在不对称现象,“不能V”并不能表示“完、尽”等意义,故无法实现替换。但若是在“不能V”后加上表示“完、尽”的补语,情况是否有变,则值得进一步探讨。

(二)“V得了2”的语义分析

在“V得了2”中,“了”的意义虚化,其语义指向动作V,整个结构表示动作V实现的可能性,也即“了”没有“完、尽”等实意。“V得了2”也是比较常用的结构,如:

(20)到时候,这贻误军机之罪,可不是赦免得了的。

(21)弯弯的短镰,砍得了翱翔云空的猛雕吗?

(22)在酒席上建立不了真正的信任和友谊。

试用“能V”进行替换:

(23)到时候,这贻误军机之罪,可不是能赦免的。

稳定型战略是企业期望当下经营状况能够基本保持已有经济效益或有小幅增长的一种战略。这是一种以安全经营为宗旨、不希望冒太大风险的经营战略。稳定型战略适合企业处于成熟期与衰退期时的发展需求。

随着临床医疗管理模式的改变,围术期医学的发展成为必然,作为“幕后英雄”的麻醉医生即将走向“台前”,向围手术期医生转变,因此人文关怀精神将成为麻醉医生的必备素养。让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减少乃至无痛苦,是我们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24)弯弯的短镰,能砍翱翔云空的猛雕吗?

(25)在酒席上不能建立真正的信任和友谊。

通过对三个例句的简单替换能够看到,“V得了2”的肯定与否定形式基本都能进行替换。这是因为“V得了2”与“能”的主要语义之一——“某事或某动作实现的可能性”相吻合,例如(25)中的“建立不了”,即不可能建立。然而,替换前后句子所表达的基本语义虽然相同,但其具体的语义表达效果是否完全一致,却有待使用更多的例句进行考察。在以上三个例句中,“V得了2”表示“V”是否能够达到的效果比“能V”强,特别是在疑问句中,“V得了2”表现明显的反问效果,例如(24),言下之意即“砍不了”,而被替换后的句子,则失去了此种表达效果,变成了一般的疑问句。

(三)“V得成”的语义分析

“V得成”更多地出现在方言的使用中,故相关语料及研究都较少。以下是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所有关于“V得成”的语料:

(26)昨天两老还为这门亲事痛哭流涕,今天却要为办不办得成而忧心忡忡了。

(27)稀饭呢,是要钱去买了米才弄得成的。

2013年,《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出台,提出了推进电子投标招标的必要性,从而减少政府采购的成本,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2016年,《“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2017~2019年)》出台,提出通过互联网推进电子投标招标的发展,使得招标过程更加智能化、透明化,提高招标效率,从而能推进招标代理行业的发展。

(1)正在火头上的连队干部也不示弱:“不除名可以,但如果这个战士出了问题,你能负得了责任吗?”

刘月华将可能意义“V得/不C”的语义概括为:“表示主、客观条件是否容许实现某种动作的结果或趋向”。能性述补结构在句中表示能性语义,所以语法学界常用能愿动词“能”来解释其语义。但是,能性述补结构所表示的能性语义是否与“能”之语义完全一样?特别是“V得了”“V得成”与“能V”之间在语义上存在什么差别,以及两个能性述补结构之间有何语义差别?这些都是需要结合具体例句进行对比和考察的。

(3)我就算吃得了那么多,你也不能无限制地给我加饭呀。也有例外,即后面不加宾语或补语成分的,如:

(30)所以明年的海军会议,就是开得成,也不知有没有结果。

(31)反正只要写得成字就算事的。

(32)为了今晚上能吃得成饭,下午表哥已抽出去晒、又去砻谷子、捣白米了。

(33)咳,一大堆工作等着,休息得成吗!

(34)要不是你五爹带头捐献板门,大家的情绪早就冷下来了,车子化还闹得成呀!

(35)写得成好文章的同志,是值得嘉奖的。

后来,孟丽从一本科学画报上看到,日本有位科学家通过多年研究发现,水是有感知的,水能听话,能对不同的声音作出不同的反应。

通过以上语料可以看到,“V得成”并不像“V得了”一样能表“完、尽”等意义。但“V得成”也能表达两种不同的语义,只是两种“V得成”的语义差别不大,都表示动作V实现的可能性,差别在于“成”的意义是否虚化,“成”虚化与否又与“V”及具体语境有关。

首先是“V得成1”:在例句(26)—(31)中,“成”的意义都未虚化,有“完成”“实现”义,突出动作“V”实施后结果的实现,“成”指向动作“V”的宾语(通常“V”的宾语会出现在句中)。 如例句(27),“V得成1”突出了“用钱买米”这一必要条件对“弄成稀饭”这一结果的影响;而例句(29)中,虽然句中缺少“学”的宾语,但“成”还是指向“学习某件事”的结果,表示“学成……”的达成。 这也是“V得成1”和“V得了2”的最大区别所在,“V得成1”的语义包含“V得了2”,但又比“V得了2”更多地突出“完成”“实现”义。要突出“完成”“实现”义时,“V得成1”一般不能被“V得了2”替换,如例句(28),句子突出的是“写成数目字”这一结果实现的不易,故无法用“V得了2”替换。

国庆长假前,下游采购变得小心翼翼,更多厂家开始观望。秋收尽管进行中,小麦底肥只有少量采购,市场支撑明显不足。国庆长假归来,山东、两河工厂主流报价2120-2170元/吨,成交低的2050元/吨左右。本次跌价情理之中,前面一波波疯狂涨价主要受国际市场影响,尤其印度招标带来的那波涨价,绝对锦鲤附身;中国中标今年以来单次最大成交量,绝对锦鲤在手。

其次是“V得成2”:“成”意义虚化,其语义指向动作V,整个结构表示动作V实现的可能性,也即“成”没有“完成、实现”的实意。可以说它与“V得了2”所表达的语义相同,在使用中能用“V得了2”及“能V”替换,如例句(32)—(34)。但“V成了2”因为更加口语化,故更多地被用于口语表达中,如云南方言中常说的“去得成你就去,去不成就别去了”,即是对“V得成2”的典型运用。较为特殊的是例句(35),可以说在此类例句中,两类“V得成”的界限不明晰,因为句子虽也表达“完成”“实现”义,但不突出,故“写得成好文章的同志”和“写得了好文章的同志”,以及“能写好文章的同志”语义表达效果一致。

三、结语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考察分析能够看出,能性述补结构“V得了”与“V得成”在句法功能上差异不大,但是它们在具体运用的时候存在着交叉与不交叉的地方,主要差异在于语义、语用方面。另外,关于二者的考察分析,结构中的“V”,以及两种结构的对举用法,都是值得我们继续探讨的切入点。

注释:

螺钉位置不良者,若只单纯存在神经根刺激症状,考虑先进行脱水等对症处理,部分患者逐渐耐受可避免二次手术;若患者出现脊髓受压、血管损伤等情况,建议立刻改行开放手术,若术中发现椎弓根破坏、松动无法置钉时,必要时考虑延长固定节段。术前对置钉椎体的椎弓根进行CT扫描,仔细观察椎弓根大小及有无髓腔,并对进钉角度进行测量,结合术中透视(正位椎弓根螺钉不超越脊柱中线),可降低置钉不良的发生率。

①黄晓琴.论构成补语可能式的主客观条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06):56.

②孙姃爱.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9.

参考文献:

[1]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2]孟琮,郑怀德.汉语动词用法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高增霞.可能式“V得A”的条件限制[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1).

[5]郭志良.可能补语“了”的使用范围[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01).

[6]李宗江.“V得(不得)”与“V得了(不了)”[J].中国语文,1994(05).

[7]韩书庚.“V得C”与“能VC”句法比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04).

[8]申莉.“V得/不了”与“V得/不着”的构式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02).

标签:;  ;  ;  ;  ;  ;  

现代汉语中的“V得了”与“V得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