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思路探析-基于新疆农业大学的调查论文

实践教学与基地建设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思路探析
——基于新疆农业大学的调查

张 晔,谢倩倩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 要] 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为高校实践育人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教师以及实习基地负责人进行调查,分析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协同创新理念,以产学研协同育人为核心,构建包含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科研创新体系相结合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育人体系。

[关键词] 协同创新;实践育人体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系建设

一、前言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一百年校庆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协同创新”理念。[1]高校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科学技术进步为核心,通过高校内部各部门或各主体、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其他部门主体之间以实现一定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为目的,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的过程”。[2]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发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创造更多自主创新、具有引领带动地位乃至颠覆性的科技和产业创新。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为高校实践育人提供了新思路,主要体现在学校、学生、企业或政府等各方面基于共同的目标和需要,发挥自身能力,通过实践实现资源共享,培养创新性人才,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无限的利益。

本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结合深度访谈的方法,结合创新协同理念,以产学研协同育人为核心,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的内容、思路及措施。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育人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需要和科技的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增设了许多实践环节,实践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我校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增设了许多实践,进一步满足了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育人平台建设不断加强。许多高校都建设了实践基地,并且与其他高校创建了良好的共享机制。高校与政府或企业之间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3]

实践育人环节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第一,学生的实践时间较为短且分散;第二,许多实践单位岗位少,未能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工作内容中,学生多参与勤杂类工作;第三,实践单位若是任务重、人手不足,则不会为学生安排培训与实践指导老师;第四,高校的实践评价机制与监督机制不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真正到与专业相关单位就业的人数很少。

三、新疆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育人现状调查

(一)基于本科生视角的调查及分析

2.实践教学的应用性有待提高

1.关于实践活动基本情况的调查

3.实践环节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2)实践单位的性质。如图1所示,在被调查对象中,42.15%的大学生在事业单位实践,25.62%在党政机关实践,19.01%在企业实践,13.22%在其他性质的单位实践。

(3)实践的具体内容。调查结果显示,65.29%的学生从事综合管理类的工作,从事行政执法类工作的学生占总样本数的9.09%,从事专业技术类工作的学生占总样本数的12.4%,从事杂勤类工作的学生占总样本数的13.22%。调查结果见表1。

表 1实践活动调查表

图 1被调查者的实习单位分布

(2)影响实践效果的因素。如表2所示,52.07%的被调查者认为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是影响实践效果的主要因素,14.88%的人认为理论知识的完备程度影响实践效果,33.06%的人认为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是影响实践效果的主要因素。

(1)实践效果评价。如表2所示,在被调查者中,有51.24%的人认为专业实践效果好,39.19%的人认为毕业实践的效果好,仅有10.74%的人认为课程实践(实验课)效果好。

⑮普兰查斯的这一论断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发生发展的逻辑相一致。在封建政治制度下,政治和经济并没有分离,贵族既是经济上的管理者,也是政治权力的真正的拥有者,国王只拥有形式上的统治权,实质性的权力被地方贵族所垄断,国家对社会的渗透和财政汲取能力十分弱。有论者称这种统治方式称为“离心式”统治方式,与之相对的便是资本主义现代国家的“向心式”统治方式,在后者那里,国家在军事、财政、政治上具有绝对的主权,主权不是分散的,而是“向心的”、集中的。就此,现代国家得以产生。

2.关于实践效果的调查

笔者认为,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经济发展动力变革,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经济发展动力变革,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表 2实践效果调查统计表

1.理论教学和实践内容结合度不够

(4)专业技能培训的实用性。调查结果显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接受的技术培训主要是办公系统软件的培训,有96.7%的人认为该技能在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并不全面,也不够先进。

(5)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态度。如图3所示,54.55%的学生认为实习单位是积极欢迎实习生的,44.63%的学生认为实习单位呈中立态度,还有0.83%的学生认为实习单位呈排斥态度。

图 2实践内容与理论课的相关程度

图 3实习单位对待实习生的态度

3.实践环节改进建议的调查

如表3所示,被调查者中希望学校将实习安排在寒假或暑假的人占40.50%,希望将实习时间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时的人占42.98%,希望将实习时间安排在课余时间(周六、周日等课余时间)的占16.53%。

被调查者中希望每次实践能持续1—2个月的人占51.24%,有61.16%的人希望能自主选择实践单位。对于实践单位,38.84%的人希望能由学院统一安排。在实践过程中,有92.56%的人希望能在实践单位获得校外导师的指导,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操作、人际交往、生活技能等。关于实践地点的安排,调查对象的选择无明显差异。

表 3实践过程中的改进调查

(二)基于专业教师视角的访谈及分析

我校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有专职教师9人,本次调查选择5名完成过专业实践指导的教师进行访谈。

访谈结果显示,教师一致认为专业课程的内容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设置,并尽可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专业实践的内容围绕理论课程展开,实践基地的实践内容一般都与专业相关,学生的实践任务量安排较为合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院对实践过程的监督力度不够,有学生为完成任务而敷衍实践教学。因此,学校应加强与基地的联系,保持对专业的敏感度,加强对实践环节的监督,多元主体共同监督,以保证实践环节的真实性。同时,实践基地应开展学生岗前培训,让学生系统地了解部门专业性工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实践基地认为学生存在理论知识难以结合实际、动手能力不强、积极性不是很高,工作热情持续不长等问题。同时,基地与高校的联系往往集中在开始为学生安排实习任务时,而在实习过程中,高校与基地的联系较少,关于科研相关问题交流更少。从实践基地的角度出发,学生一次实践的时间1—2个月为宜,这样既能为学生安排有质量的工作,也能一定程度地为基地节约用人成本,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基于实践基地视角的访谈及分析

目前,新疆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基地主要是社区。通过与基地负责人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基地、学校及学生之间存在对接不力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实践基地会为学生安排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也有简单的工作培训,并安排基地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实践基地对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标准主要围绕学生是否按时完成实践任务、学生是否配合其实践导师的工作、学生是否按遵守规章制度、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态度是否端正等问题进行。

赵三仓皇着脸回来,王婆没有理他走向后面柴堆那儿。柴草不似每年,那是烧空了!在一片平地上稀疏地生着马蛇菜。她开始掘地洞;听村狗狂咬,她有些心慌意乱,把镰刀头插进土去无力拔出。她好像要倒落一般:全身受着什么压迫要把肉体解散了一般。过了一刻难忍昏迷的时间,她跑去呼唤她的老同伴。可是当走到房门又急转回来,她想起别人的训告:

(四)调查结论

(3)理论与实践的关联度。如图2所示,在被调查者中,45.45%的学生认为实践内容与课程理论内容相关联,48.76%的学生认为实践内容与课程理论内容关联度不大,5.79%的学生认为实践内容与课程理论内容没有关系。

(1)基于总量控制目标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绩效宏观测算结果(265 mg/kWh和333 mg/kWh)均为热能动力学理论计算值(110 mg/kWh和160 mg/kWh)的两倍多,表明火电机组实施超低排放后,在年运行5000 h的前提下,“十三五”火电行业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完成具有一定冗余量。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理论教学与实践内容的结合度不够。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都是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如果制定之前没有对实践单位的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容易导致教学环节的内容与实践基地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次,高校与实践基地缺乏紧密的联系,这也是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的一个原因。目前,基地参与高校实践环节的程度仅限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平台,与协同发展的目标相距甚远。

本研究调查对象包括新疆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5年毕业生、2017年毕业生以及将于2019年毕业的学生,收回问卷125份,包括毕业生有效问卷93份,毕业班学生有效问卷32份。其中,有效问卷121份。

调查结果表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接受的实践技能培训在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由于培训内容不全面,也不够先进,导致学生的时间操作能力较弱。与实践基地的访谈也可看出,学生的应用能力明显不足。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发展缓慢,尤其是文科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相对落后,专业相关的仿真模拟训练难以实现。

如图3所示,对29个样品进行指纹图谱分析,标定了14个共有峰,分别是是1号(6. 51 min)、2号(9. 56 min)、3号(10. 33 min)、4号(10. 72 min)、5号(12. 36 min)、6号(12. 91 min)、7号(14. 39 min)、8号(18. 16 min)、9号(25. 36 min)、10号(25. 89 min)、11号(26. 25 min)、12号(26. 45 min)、13号(28. 19 min)、14号(28. 35 min)。峰面积较高的主要是1号、5号、8号和9号峰。

(1)实践活动的参与。调查结果反映如下:参与过课程实践(实验课)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56.2%;参与过专业实践的人数占71.07%;参与过毕业实践的人数占53.72%;参与过其他类型的实践的人数占7.44%,包括调研、房地产公司实习等。

关于抗生素用药处方行为部分共7个题项。受访者对抗生素用药的总体处方行为得分为26.97±3.17,得分范围是7~35,表明医生对抗生素的处方行为正确率处于中等水平。有38.2%的医生会一直或经常经验性的使用抗生素;有34.2%的医生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会一直或经常选择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具体情况见表4。

协同创新的目的是让各方实现共赢:基地用高校的科研成果为基地的管理方式、工作流程、机构设置等提供好的思路与方法,而高校则希望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为社会输出应用型人才,实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最终目标。但是双方的资源互动程度并没有达到双方的期望。目前,实践基地与高校的联系仅停留在为学生安排实践方面,没有实现协同,更谈不上创新发展。同时,沟通机制不健全还会影响实践的效果,如实践过程的监督和最终的考核流于形式、实践过程中学生不易接触较为专业的工作且缺乏实践指导、学生对于实践的态度较为敷衍等。

四、新疆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思路

(一)总体思路

“协同创新”是一种合作双方互利共赢,资源共享的行为。在高校依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时,就需要其他力量的参与,从而实现合作共赢目标。基于以上调查,本文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构建实践育人体系。该体系应该包括:第一,完善的理论教学体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课程的设置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与实践内容的关联度;第二,以提升应用性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基础技能与专业技能,发展创新创业技能;第三,协同发展的科研创新体系,促进各方之间资源的流动,实现资源的共享。

(二)实践育人体系总体架构

1.理论教学体系架构

协同创新理念下的理论教学体系要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要坚持专业能力培育与和综合素质培育的统一,坚持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互配合的原则。首先,学校应制定完善的、与实际相符的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完善实践教学的评教体系和考核体系;第二,学校应加强双师型教学师资培养,邀请从事实践工作的专家进课堂,开设专题讲座;第三,学校应加强教学研讨,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培养方案,提升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的匹配度。

2.实践教学体系架构

协同创新理念下的实践育人体系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应用型、创造型的人才为目标。实践教学应贯穿大学四年:大一以专业教育和岗位任职教育为主,可采取学生参观实践基地或邀请从事实际工作的专家讲座等形式;大二、大三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生产实践技能为主,可采取校内实训教学或在校内定岗实习等方式,可邀请基地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大四主要以创新创业技能提高为目标,通过课程专业(综合)实习或综合实训的方式进行,撰写毕业论文也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方式。图4为实践教学体系构架图。

第三,中层干部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新形势下,无论哪位中层干部都愿意让自己的工作轻松而高效,让自己管理的部门秩序井然,实现规范化管理。而这些都要求中层干部必须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不但懂管理还要会管理。

图 4实践教学体系构架图

3.科研创新体系架构

协同创新给高校和实践基地都带来了新的机遇。高校与实践基地的协同创新之所以能实现,主要是因为高校与实践基地能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率。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协同创新在高校、实践基地、政府部门中实现,三方的知识、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需要通过彼此的相互连接而实现。科研创新体系架构图见图5。

图 5科研创新体系架构图

(三)措施及建议

第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更新。学校应去实践基地调研,了解实践单位的需求,做好毕业生所在单位用人反馈意见的收集,在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上体现应用性。

魔芋胶(魔芋葡甘聚糖)是一种非离子型高分子多糖,主要由D-葡萄糖和D-甘露聚糖以β-(1-4)糖苷键按 1:1.6的比例聚合而成,结构高度紧密,是一种性能优异的亲水性胶体[1]。研究表明,魔芋胶具备良好的持水性、增稠性和乳化性,在凝胶食品体系中能促进魔芋葡甘聚糖大分子重建三维网络结构[2]。

第二,加快校内实验基地的建设。学校应建设仿真模拟实验室,开展公共政策决策训练、公共突发事件处理的模拟训练及公务员考试模拟训练,让学生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其公共事务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学校应完善实践环节中对学生实践质量与基地运行质量的考核体系,加大过程监督力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校、实践基地及学生都存在不够重视的问题。对此,应完善评价制度,加强实践过程监督,提高校内导师的参与度。

第四,学校应充分利用内部资源,实施高校主体内部知识层级共享,鼓励学生了解并参与到学校内部的管理工作中,提高实践能力。同时,这样的做法也便于指导学生在实践时遇到的问题,节约运行成本。

以住村工作队为纽带,为结对村的村民送文化、送科技是一八三团创新民族团结一家亲“五送”活动的具体举措。这个团还通过知识竞赛、法律讲座、节日慰问、民族运动会、创业培训班、全民免费体检、免费拍摄全家福等为载体,不断丰富“五送”活动内容,拓展为结对户服务的门路,充分营造了全团各民族群众手牵手、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到了医院,我一个人办理住院手续,一个人拖着行李在几层楼之间奔波,最后打电话预约护工,一切准备妥当后,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在病床上沉沉睡着。我梦见了爸妈。

第五,学校应加强与实践基地的合作。在协同创新视角下,双方只有协同发展,才能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创新与发展。对于高校来说,这能够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推动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实践基地而言,这有利于储备人才,实现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3 正文格式 文稿中正文汉字体为5号宋体,外文字母及符号为5号字体;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字母,数字和易混淆的字母必须书写清楚,拉丁文生物学名的属名和种名为斜体,定名人为正体,拉丁学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不能缩写。

第六,学校应尽量采取顶岗实习,这更能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学生接触真正意义上的工作,为就业后缩短适应时间做准备。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一些课程实践都完成的情况下,才能直接进入实践基地或者实习单位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过程。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EB/OL].(2012-03-15)[2019-09-20].http://old.moe.gov.cn.

[2] 喻江平,王思明.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4):150-152.

[3] 房三虎,张永亮,谢青梅.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4):219-222.

[4] 葛崇勋.“校政企协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7):72-75.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9)31-0090-04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新疆农业大学教研教改项目“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育人体系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 张晔(1972—),女,山东郓城人,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谢倩倩(1996—),女,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 2019-08-27

标签:;  ;  ;  ;  ;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思路探析-基于新疆农业大学的调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