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参与现状及对策论文_阙珊珊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参与现状及对策论文_阙珊珊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0

摘要: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国民经济,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更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十分重视对农村及农业人才的开发和培养,一大批具有农业专业知识的人士不断涌现,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与坚实的后盾。但是,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结构不合理、开发不完善等,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政策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来挖掘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势,使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参与

我国不仅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国目前有城镇人口665,575,306人,占全国人口的49.68%;有农村人口674,149,546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 。如何将大量的人口转为人力资源,是我国的当务之急。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当前我国的人力资源,为更好地建设农村做出努力。

一、政府参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1.1农村人力资源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农村人力资源是指能够创造价值的农村劳动力总和,农村劳动力则是指在农村范围之内能够从事劳动的人口总量。但是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情况严重,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在许多农村往往只有老人、小孩留守,缺乏年轻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数量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大力培养农村专业人士来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至于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农村人力资源,是我们政府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则是以发展和培养农民为目的的行为,我国农民综合素质较低,农民作为我国一种充分的人力资源,需要政府来大力的进行开发,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使农民能够有能力来从事各项农业方面的高端技术活动。

1.2政府参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技术迅速发展,我国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它基本的适应了我国目前的农业情况。我国人口数量巨多,按道理来说,当前的农村耕地水平数量完全不能够养活这么多人口,是通过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让我们用少量的土地养活了大量的人口,可以说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成就。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也随之而变强变优。十九大召开以来,我国对农业方面越来越重视,因此,继续开发人力资源迫在眉睫,我国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着力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政府参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2.1政府公共服务不到位。

政府作为一个公共组织,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时居于主体角色。政府首先要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权,为人民提供基本的生存就业保障,同时保障人民能够有尊严地生存下去,为每个公民提供其应当享有的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保障人民的健康权,在整个社会建立完善的医疗系统。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农村医疗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好学校学位供给不足,交通不便,这些直接造成对人才没有吸引力,大量农村劳动力为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医疗资源、充分的就业保障、便利的交通网络、丰富的精神娱乐设施等纷纷涌向城市务工,从而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结构单一。

各级政府在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前没有对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查分析,存在“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部分还是属于普通型人力资源,他们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很多人没有接受过系统规范的农业专业技能培训,高学历农业创新性人力资源缺乏,这些普通型人力资源在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宣传国家政策等方面力量甚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在开发过程中只注重对农民一般性常识的提升,而没有满足农村劳动力对法律、时事、文化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免费的农业技能培训少,无法长时间适应市场的需求。

2.3 政府力量过于单薄。

开发人力资源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是一个综合性、全面性的行为过程,尤其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开发。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仍以政府力量为主导,其他社会各界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仍然不够重视,出的力不多,没有认识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性,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认为是政府单方面的职责,使政府陷入人力资源开发的“瓶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关键,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些仍重视物质资源、轻人力资源,忽视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进度。

三、加强和完善对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3.1加大政策扶持,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保驾护航。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政策扶持包含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加快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全面促进小康社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政策方面,政府各部门应积极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开展生产经营和创新就业活动,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政策保障;资金方面,要鼓励和支持社会、企业、个体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保证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力度,总体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出台农业优惠政策,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技术方面,要充分发挥信息通讯技术的推动力,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在大数据环境下,鼓励农村实用人才与业务领域相近的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合作,提高人才流动性,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2强化社会保障,为农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公共职能,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优更好的公共产品,满足农民对于公共服务的要求,保障农民的正常生活水平和幸福程度。教育、医疗等都属于公共产品,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作为一个服务型政府有责任提供。首先,教育上,要打造出色的职业培训师资队伍,要求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的教师才能从事培训,同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调动师资积极性;要扩大农业教育的覆盖面,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阶段、成人教育阶段等均可涉及农业知识;充分调动学校、社会、企业、民间组织的积极性,发挥社会公众的力量,采用“俱乐部”、“沙龙”、“校企合作”等形式,增设一些免费的、低价的技能培训和信息服务,加强实践教学,组织青年农民到学校、到企业广泛学习农业技术,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其次,医疗上,要深化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健全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完善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所医疗基础设施,改善农民就医环境,缩小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建立一个医疗信息传递机构,增强农民对农村医疗水平的信心,从而有效地进行就医,增强农村人力资源的身体素质;继续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参合率,实现全覆盖;强化农村医护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此外,落实户籍制度改革、义务教育制度……做好这些公共产品的“文章”,自然可以吸引农村劳动力特别是中高层人才回流扎根农村创业就业,利用他们从城市带回来的“新鲜血液”注入到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民主选举等方式进入村两委队伍,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带动乡村振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棘手的工资,政府通过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为整个就业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对于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城镇化进程及乡村振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秀芳,张玮玮.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政府参与现状及对策[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6,13(04):67-71.

[2]袁立峰.农村土地政策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8):215-217.

论文作者:阙珊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参与现状及对策论文_阙珊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