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研究论文_苏华生,甘心荣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骨科 江西宜春 336000

【摘 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接收的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共9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有47例患者,对照组实施保守方法治疗,治疗组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对比。结果:治疗组47例患者治疗2天、治疗2周以及治疗1个月的VAS评分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47例患者治疗2天、治疗2周以及治疗1个月的JOA评分均要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止痛效果佳,椎骨功能可以较好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脊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效果

脊椎压缩性骨折属于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脊柱损伤,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老龄患者多易骨质疏松,当骨质疏松患者受到轻微外伤,则可能发生脊椎压缩性骨折。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接收的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共9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治疗组患者通过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后,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接收的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共9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次所选对象均通过多项诊断检查予以确诊。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有47例患者。对照组4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8.2±3.9)岁,患者病程1~11个月,平均病程(4.9±1.3)个月;治疗组4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69.5±4.2)岁,患者病程1.5~10个月,平均病程(4.7±1.4)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基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一定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47例患者实施传统的保守方式治疗,具体方法是:绝对卧床休养,休养时间是3~9周;用软枕垫高患椎,采用抗骨质疏松类药物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开展肢体肌肉锻炼。

治疗组47例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具体方法是:术前采用X线与CT等检查患者身体,掌握患者椎体的完整度,给患者采用鲁米那予以镇静,并给予一次抗生素预防感染;取患者仰卧位,选择椎弓根部位予以手术,使用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实施局部麻醉;按照患者实际病情,通过X线引导,给予患者单侧或是双侧椎弓根入路手术治疗;把准备好的骨水泥,通过9号穿刺针注入患者椎体前部三分之一的位置,注入量大约6~9ml,大约是椎体面积的一半;最后给予患者术后相关治疗。

1.3 评价指标

采用VAS疼痛评分【2】来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值设定是0~10分,若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强,疼痛感越大。患者的椎骨功能改善情况应用JOA评分【3】进行评判:分值设定为0~29分,若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分类与汇总,汇总数据选择统计学软件包SPSS18.0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的表示选择率(%)完成,组间率对比选择x2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选择平均值±标准差(x±s)完成,组间率对比选择t检验;如果对比P<0.05,说明两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以及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相应治疗后,治疗组47例患者治疗2天、治疗2周以及治疗1个月的VAS评分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分析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情况对比(x±s,分)

3 讨论

脊椎压缩性骨折是老龄人较为多发的一种脊柱损伤疾病,对于骨折大部分相对稳定的患者,能够使用传统的保守方法治疗,通过卧硬板床制动,将软垫垫于受伤部位,腰背后伸等方法,为了加快患者康复,医生还要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但是应用保守治疗时,会产生强烈的疼痛感,椎体恢复效果差。所以临床通常是应用手术的方法来改善与塑形患者的椎体情况,以此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质量。

经皮椎体成形术指的是经皮穿刺利用向椎弓根或是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来提高椎体的稳定性和强度,以免塌陷,舒缓疼痛感,或是将椎体高度部分恢复的微创脊椎外科手术之一【4】。该手术方法是通过向椎体注入骨水泥或是骨组织,在力学的基础上提高结构强度,提高椎体的稳定性,舒缓脊柱疼痛,并且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少,还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椎体情况,具有良好疗效【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47例患者治疗2天、治疗2周以及治疗1个月的VAS评分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47例患者治疗2天、治疗2周以及治疗1个月的JOA评分均要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以及椎骨功能,其疗效要显著优于保守治疗。

综上所述,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止痛效果佳,椎骨功能可以较好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旭东.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压缩骨折28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11):145.

[2]潘玉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27(14):1993-1994.

[3]刘新军,张惠芳.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压缩性骨折6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8):1919.

[4]肖全平,吴春根,顾一峰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转移性肿瘤的研究进展[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10):872-876.

[5]李坚,陈其昕,张金喜等.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4(15):4376-4378.

论文作者:苏华生,甘心荣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6

标签:;  ;  ;  ;  ;  ;  ;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研究论文_苏华生,甘心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