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环境影响评价模型与方法&以城市发展为例_环境评价论文

快速环境影响评价模式与方法——以城市发展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评价论文,快速论文,模式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快速环境影响评价(Rapi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REA)顾名思义突出特点是“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及时给决策者提供规划/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信息。近年,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出现一种尴尬的现象:一方面建设项目数量巨大,每年新建、改扩建项目多达数十万个,环境影响评价任务很重;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或千篇一律,或大同小异,环境影响报告书日渐增厚,造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总体质量不高,一些报告书中有相当多的内容作用不大,甚至毫无意义。事实上,有些规划或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完全没有必要编制如此充分而全面的内容,有的也根本没有时间去采用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模式。因此,针对规划/项目实际环境影响情况,有差别地对其中一些进行快速环境影响评价,快速找出主要环境问题,既省力、省时,也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模式的一种探讨。

1 快速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概况及适用范围

1.1 国内外快速环境影响评价概况

国外一些国家已开展快速环境影响评价或快速环境评价研究和实践,如固体废物填埋快速环境影响评价[1]、生物影响快速评价[2]等,其快速环境评价模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在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中列出各行业或领域的快速环境(影响)评价清单,基于REA清单,根据项目属性,以及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和环境特征等,快速评价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并明确是否应进一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如亚洲开发银行(ADB)编制的《环境评价导则》 (2003)制定了灌溉、渔业等17个行业的快速环境评价清单,并要求不断更新;另一种是对建设项目进行初步环境评价(Initial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IEE),并将IEE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部分[3]。初步环境评价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环境信息,还要明确项目潜在的环境影响及其程度和范围等。此外,初步环境评价还有一个筛选过程,即环境筛选(environment screening)和范围界定(scoping),通过环境筛选和范围界定确定某项目是否应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如果筛选结果无“重大环境影响”,则无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只需在批准项目的基础上写出无重大影响报告(FONSI),如美国、英国的EIA程序均包含环境筛选过程[4-7]。不过,也可以将上述两种模式合二为一,把构建快速环境影响评价清单作为初步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方法或一个步骤。

尽管几年前,有关人士就提出精简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的建议,并要求进行环境影响初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Initial Assessment,EIIA),但我国一直未正式开展和有效运作,关于此类的文献很少,环境影响初评价更多地以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或实施方案的形式出现。事实上,两者并不相同,前者更注重评价结果;后者更注重评价的形式和方法。环境影响初评价与国际上的初步环境影响也有区别,前者主要明确是否与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和规划冲突,是否存在明显环境不合理或不可行的规划内容或项目,一般在规划草案征求意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出来后介入;后者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部分,主要为规划项目/提供必要的环境信息,并明确环境的主要影响,同时界定影响范围,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后续的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在规划草案编制阶段和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介入。

1.2 快速环境影响评价适用范围探析

并非所有的规划/项目都需要进行快速环境影响评价,也并非所有的规划/项目都能够进行快速环境影响评价。一般来讲,基于环境影响程度,规划/项目可分为四类:①有明显的环境影响或重大环境影响,如化工行业规划、石油炼化、煤炭露天开采等;②可能有较大环境影响,这类规划/项目与区域环境敏感性有关,如港口规划、公路、铁路等;③环境—资源综合利用型规划/项目,其目的是为了产生正面环境效应,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甚至是较大的负面影响,如林业规划、植树造林项目等;④环境影响很小,或几乎没有什么环境影响,如小型建筑、小型机械制造技改项目等。对于第①类规划/项目,一般应做详细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如果环评给定时间很短,需进行快速环境影响评价;对②③类规划/项目,可以进行快速环境影响评价;对于第④类规划/项目,一般不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但必要时,如所在区域环境敏感性很高,可进行快速环境影响评价。

此外,对于某些需要在较短时间内明确环境影响的规划/项目,一般可采用初步环境影响评价或环境影响初评价。对于某些需要在很短时间内明确环境影响的规划/项目,最好采用快速环境影响评价清单法。

2 快速环境影响评价模式与方法探讨

2.1 快速环境影响评价模式

快速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向规划/项目编制部门、环评部门和决策部门提供主要的环境信息和规划/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决定规划是否需要调整,建设项目是否行止、是否易地而建等。快速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四类模式:初步环境影响评价(IEIE)、环境影响初评价(EIIA)、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Retrospec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REIA)和环境影响后评估(Environmental Impact Post Appraisal,EIPA) (表1),但确切地说,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后评估更像是为初步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初评价服务。而且,前者提供的环境信息越充分,后者需时越短,评价结论更具科学性。不过,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后评估也可作为快速环境影响评价的两种模式,提出环境准入条件和环境保护对策,快速评价下一轮规划和新建项目或项目的下一期建设中与现行规划和现有项目雷同或相似部分的环境合理性或可行性。

2.2 快速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与方法

快速环境影响评价可在规划编制/项目可研阶段介入,也可在规划草案/项目可研报告完成后介入(图1)。前者属于早期介入,一般是自我评价;后者属于中、后期介入,一般属于第三方评价。如果时间允许,也可把初步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初评价结合起来,在规划编制/项目可研阶段进行初步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相关的环境信息,并明确是否需要环评。此外,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后评估,为规划修编或下一轮规划编制、下一期项目可研提供必要的环境信息,既可优化环保措施,又避免同样的环境问题再现。

快速环境影响评价最常用的方法是清单法,一般用于初步环境影响评价中,清单中的信息一般包括环境信息、行业信息。环境信息一般可由当地环保部们和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影响后评价提供。环境影响初评价既要采用清单法,也要进行一定的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后评价一般根据实际出现的环境问题,明确其与现有规划/项目间的关系。公众参与是另一种重要方法,适用于快速环境影响评价的各种模式。

3 选择城市发展进行快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原因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复合生态系统[8],也是环境问题最复杂、最突出,人民群众最关注的地域。城市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个规划—落实—规划/修编—落实的过程,期间涉及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中的项目建设、项目运营与管理,以及环境污染的防治和生态恢复等。对城市发展进行快速环境影响评价,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城市规划是否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作出评判,又可以及时将城市已有的和新的环境问题反馈到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同时收集现有重要环境信息,为下一轮城市规划提供基础资料。

此外,对城市发展进行快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既可为其他规划/项目的快速环境影响评价模式和方法提供参考,亦可为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核查及规划/项目的后评估方法提供借鉴。

4 城市发展快速环境影响评价模式探讨

Ogenis Brilhante和Ed Frank提出了快速城市环境评价,包括三个基本步骤: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城市环境数据问卷、城市环境报告和咨询导则[9]。城市发展快速影响评价涉及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及项目建设与运营等方面。总体规划是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的依据,处在决策源头,潜在的环境影响大,因此在编制规划工作报告阶段就应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即进行初步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早期介入。环境影响初评价可在总体规划纲要和规划草案征求意见时介入,分别属于中、后期介入[10]。详细规划是项目布置的依据,处在决策的中间位置,潜在影响较大,也应进行初步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初评价。项目建设与运营是规划落实的重要部分,也是规划落实的体现。通过对规划落实过程进行回顾性环境影响分析和环境影响后评估,分析规划的有效性及规划失效的原因,分析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城市发展的环境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分别为项目环保措施的改进、详细规划和总体规划的修编,以及下一轮规划的编制提供必要的环境信息(图2)。总体规划可以调整,应调整总体规划相应的内容;总体规划难以调整的,应调整详细规划相应的内容;详细规划难以调整的,应调整项目相应的内容;项目内容难以调整的,应改进和优化项目的环保措施。

快速环境影响评价将城市发展构成一个开放而又闭合的循环系统。在一个规划期限内,通过快速环境影响评价,不断将规划及其所含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反馈给城市发展决策部门,以便及时修编规划,调整项目布置。同时,上一轮规划的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环境影响后评价结论可以作为下一轮城市规划编制的重要参考。

图2 城市规划体系和城市发展快速环境影响评价模式

5 城市发展快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探讨

城市发展快速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采用清单法和公众参与法,前者关键步骤就是构建快速环境影响评价清单,后者关键步骤是构建公众参与表,并分析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明确不采纳某些公众意见的理由。

5.1 快速环境影响评价清单法

城市发展快速环境影响评价清单应涵盖城市规划和项目建设、运营与管理方面的内容,具体参见表2。城市规划编制与项目可研报告中应回答清单中所有的问题,当规划/项目存在较大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时,需调整相关内容,并再次核对规划/项目造成的影响。

5.2 公众参与法

公众参与能够提供大量的环境信息,也是规划编制和项目可研阶段的重要参考。公众参与重点调查和回答公众关心的问题,尤其是环境问题。在初步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应重点关注公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规划/项目的相关内容。在环境影响初评价阶段,应将公众关心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规划/项目可研编制部门。公众参与调查问卷参见表3。

5.3 其他方法

在现有环境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评价。如已知区域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和国家或地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分析、评价规划/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是否满足区域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要求;区域资源禀赋、环境容量能否支撑规划发展规模和目标等。

此外,构建规划/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快速查阅表,结合区域环境特点、行业特征、项目概况等,快速选择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时评价规划/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

注:*指相关专业人士可给出具体的意见,如某些环境监测部门可提供本部门监测的数据做参考。

6 补充说明

6.1 由于城市规划潜在的环境影响较大,如果规划—实施间预留一定的时间,一般不能将快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作为规划最终实施的依据,还应进行较为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但可以通过快速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编制部门互动。

6.2 表2、表3只是一种模式,并非完整的评价清单和调查问卷,可以利用现有环境信息、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后评估等进行补充、完善。应注意公众参与的方式,充分重视公众的意见,如果未采纳,应说明理由。

6.3 如果环境影响评价给定时间很短,通常以自我评价的形式,进行初步环境影响评价,从决策源头控制环境影响,如外油中用输油管道工程,灾后重建规划或工程等,必要时以第三方评价的形式进行环境影响初评价。

6.4 本研究未涉及环评技术问题。事实上,通过创建环境基础数据库和资源共享平台,及建立环境质量模拟系统和地理信息辅助系统等新技术,可以直观地反应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重要环境问题,也就可以大大简化环评内容,缩短评价时间。

6.5 快速环境影响评价因为“快”而使其深度和广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尤其在环境基础资料缺乏或不足时更为明显。因此,为推动快速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展,应建立和逐步完善环境基础数据库或数据平台。

7 结语

我国规划繁多,建设项目数量巨大,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模式难以及时将有效的信息反馈给规划/项目的决策部门,也难以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开展快速环境影响评价是当前必需而必然的选择。在规划编制和项目可研阶段进行初步环境影响评价,在决策源头控制环境影响;在规划草稿/项目可研报告中进行环境影响初评价,及时将环境影响信息反馈给决策部门,尽可能调整规划/项目的有关内容,以减轻环境影响;在规划落实和项目建设与运营中进行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后评估,将规划/项目实际环境影响反馈给决策部门或相关部门,及时调整规划/项目的有关内容,并对下一轮规划编制和下一期项目可研提供参考和指导。

标签:;  ;  ;  

快速环境影响评价模型与方法&以城市发展为例_环境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