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_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_素质教育论文

关于素质教育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些年来,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研究、改革和实践,不仅仅是教育界而且也是社会各界乃至党中央关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热的形成,可能来自于如下二方面的主要社会背景:

其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使几乎每一个人都要面临市场竞争和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这使得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都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按照现实学校教育和家庭养育方式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能否在未来经受起市场经济特别是国际竞争的挑战。

其二,近20年愈演愈烈的考试竞争,使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处于身心极度的疲惫状态。面对日益沉重的学生负担和学生日趋明显的片面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学生、学校和社会在教育上如此巨大的精力投入和所付出的代价,是否能取得应有的回报;经过如此沉重学业磨练的年轻一代,是否真正获得了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知识积淀和良好的身心发展水平。

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回答,许多人都是否定的。正因为如此,在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全国性的有关素质教育研究和实践才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从目前的情况看,有关素质教育研究的领域相当广泛,笔者仅就其中两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以期推动更多的同志关心和参与跨世纪前后在我国教育战线蓬勃兴起的这场伟大的教育改革。

一、关于素质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由于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因此,它从一开始出现就表现出鲜明的指向性和巨大的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体系表现出若干不成熟性和不完整性不足为奇。这也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要为此作出巨大努力的重要方面。

从素质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看,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作为一对概念共同提出是最为简单明了的。

如果说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帮助少数学生通过选拔性考试为基本目标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那么,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础素质为基本目标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所以柳斌同志讲,素质教育有三个基本要点:第一,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要面向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每一个方面;第三,要帮助学生实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二)关于素质和基础素质

研究和实践素质教育不可能回避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的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征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很显然,这个定义已经不能充分表达出它在素质教育理论中所应具有的内涵特征,必须赋予其新的涵义。

国内学者目前对素质内涵的界定不下几十种,在此暂不一一例举。笔者在比较了若干专家的意见后,同意这样一种看法:人的素质是个体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人类文化在个体心理上的内化和积淀。很显然,如果从人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人类社会文化在个体身上的内化和积淀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素质的内涵,那么素质一词所包含的内容就十分丰富了。通过有限的学校教育我们不可能把素质所包含的所有内容给予青少年一代。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对儿童、青少年的基础素质的教育。

基础素质应有下列三种特性:

(1)基础素质应是和专项素质相对而言的,专项素质是建立在基础素质之上的。例如,在体育中,速度、力量、耐力、敏捷性可看作是基础素质,而与投标枪、足球、长跑直接有关的技术和能力可看作是专项素质。

(2)基础素质应具备通识和通用的特点。例如良好的性格、稳定的情感控制、敏锐的思维都可以用于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方面。

(3)基础素质应具备良好的发展空间。

基础素质大致可以包括下列一些主要方面:

第一,身体和生理的素质。主要有身高、体重的正常发育,消化、循环、神经、内分泌等主要生理系统的健康和良好教育,并应具有良好的运动和适应能力。

第二,心理素质。包括直接承担人的认识过程的智力因素和影响人的认识过程及构成人的其它心理活动的非智力因素。

第三,社会文化素质。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行为规范、科学文化知识、劳动生活技能以及审美的知识和情趣等等。

这三种素质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一般来说,生理和身体的素质是人的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人们只有良好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良好的人类文化知识的滋养正是人的心理正常和良好发育的必要条件。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所说的:“在人类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人的心理有重要作用。人的一切高级心理活动(言语的思维、逻辑记忆、随意注意)都是在活动中发展和借助语言实现的。语言具有社会历史的根源,它最初在人的共同活动中形成,以后变成一个心理工具,人借助这个工具,能够思维并可以随意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第386页)。

二、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外部保障系统

应试教育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历史传统,要想真正使应试教育全面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没有整个社会的强有力的支持是很难获得成功的。而且这个过程是一个比较艰辛漫长的过程。对此,每个人都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从西方教育发展史看,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开始的传统的文科教育思想一直在中等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它要求学生学习传统的古典文学和哲学,讲求教师权威,并在相当的程度上脱离社会生产和生活。甚至在西方工业革命开始上百年后,它仍然在西方和美国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高举起实用主义教育大旗,才在真正意义上对西方传统的文科教育思想形成巨大的冲击。杜威主张20世纪的学校教育应当完成三种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社会为中心,从以书本为中心转变为以活动为中心。而且这场改革运动整整经历了近半个世纪,西方社会才真正从传统教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全面步入现代化的发展轨道上。或许是一种巧合,或许是社会乃至教育发展的必然,在距离美国开始的那场教育改革整整100年时间,在具有悠久文明的古老中国,终于也迈开了十分相似的教育改革的坚定步伐。

笔者认为,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只不过是中国教育从传统全面走向现代的一个序曲。对于历史给予的这次机遇,我们既应当充分估计到可能面临的困境,同时又要充满信心。可以说时代将跨越世纪的教育改革的重任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的肩上。

笔者认为,为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要利用一切宣传舆论工具和必要的政策引导手段,促使传统的人才观、教育价值观和学生观发生根本的转变。具体来讲,有三种观念首先要转变:第一,在人才观和用人机制上,要从学历至上论转变到能力中心的轨道上。学历仅仅标明学习的过程,而学识和能力才是创造价值和财富的根本。应当把能否出色地完成工作看成是检验和评价人才的最终标准。第二,在教育价值观上,要从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功利主义观——即学习是为了博取功名,光宗耀祖,转变为追求学习者获得良好素质发展的轨道上。即在教育中帮助年轻一代在道德、体能、文化、人格和潜能方面获得最佳发展,而不是引导他们追求在群体中相对优胜的发展位置。第三,在学习观上,要从盲目的苦学观转变为追求科学学习的轨道上。现在看来,追求古人那种盲目的苦学,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实现最佳的发展,而且很有可能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的脑科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已经为人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学习提出过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只要遵循和应用这些研究成果,学生完全可以在高涨的学习情绪中,充满乐趣地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2.要把提高教育队伍的素质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能否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建设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是根本。这首先是由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的。教师劳动或者说教育过程与其它劳动或生产过程有所不同。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劳动过程是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共同构成的。在一般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工具是分离的,是一个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的过程。而在教师劳动中,劳动者与劳动工具是融为一体的,教师所具有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意志本身,既是教育学生的内容,又是教育学生的手段。教师失去了知识、能力、情感和意志,也就基本失去了教育学生的手段。所以,敢向于素质教育的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特别高。没有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就没有素质教育的成功。其次,教育过程是一种非常复杂和辩证的过程,目前中国许多好的教育改革模式比如成功教育、情知教学之所以难以大面积推广和普及,与我们还缺乏一支宏大的在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方面适应上述教改模式的教师队伍。

从当前情况看,造就一支适合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要抓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注意提高教师的文化层次和文化修养。小学教师学历大专化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否则的话,很多人就理解不了素质教育的深远意义,也掌握不了素质教育的方法。第二,要用当代最先进的社会和教育思想武装教师。学校是产生知识、传播知识的地方,代表了未来社会的理想和境界。如果学校媚俗,社会的未来便没有希望。要培养教师成为社会中最有远见和抱负的一批人。否则孩子们进步和成长就缺少了温暖、肥沃的土壤。第三,要注意培养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修养和职业技能。如果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有1/3的人有了一些教育家的感觉,而不是教书匠的感觉,我们的教师队伍就大有希望。

3.抓住评价这个导向。汨罗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抓评价。抓评价不能回避两个问题:一是标准,二是方法和技术。汨罗经验的核心就是将评价标准紧紧地靠向素质教育的要求,将单一的分数标准,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综合标准。比如:在德育实施54321工程;在智育中把“两全”落实到课堂;对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提出严格的考核标准;在因材施教、发展学生潜能方面,实施春笋计划;等等。

在评价的方法和技术方面,教育评价学家和教育测量学家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理论和多种可行的方法,为了配合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教师中全面普及这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必要的。但同时也应看到,素质的内涵十分广泛,对其许多方面的评价需要十分小心。比如对学生态度、情感、能力和意志品质发展水平的评价,比如对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潜能的评价,再比如,对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能力的评价,都是一些世界级的难题。另外,许多评价方式,只有在选拔时才有意义,对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自身发展没有实际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慎重使用这些方法。

(二)在教学过程中推进素质教育可供借鉴的几种主要方法

1.把良好的课堂教学与系统有效的训练、活动和实践结合起来,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方法。依据是:

第一,从世界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方法改革的历史看,它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学校教育产生到十七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了班级授课制。这是一个从个别教学逐步走向群体教学(班级授课)的过程。第二阶段,从17世纪至19世纪末,是班级授课制的成熟和规范化时期。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和旗手是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赫尔巴特对教育学所做的重要贡献就是系统地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他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a.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b.联想——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c.系统——进行概括和结论;d.方法——把所学的知识用于练习(习题、书面作业等等)。同上述四个阶段相对应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后来赫尔巴特的理论在苏联教育家凯洛夫那里得到进一步发挥。凯洛夫提出课堂教学五步骤说,强调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中心地位,重视教材、课堂教学和教师作用。赫尔巴特——凯洛夫教育思想体系对我国当代教育思想体系发生过极深刻和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支撑应试教育的重要教育思想基础之一。第三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针对赫尔巴特传统教育思想的种种弊端,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他十分重视人的自主性、活动和社会生活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价值和影响,提出活动课程论和在做中学的思想。这种教育思想在西方特别是美国风行了半个世纪之久,直到50年代末才遭到人们的批评。第四阶段,从本世纪60年代至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将课堂教学与系统的活动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美国的合作教育可以视为这一发展的典型代表。从上述的历史分析看出,素质教育应很好地吸纳国际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与活动及实践各自的优势,从而通过系统科学地组合,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的最佳模式。

第二,从人的素质形成的规律看,课堂教学活动与实践对人的发展的价值和贡献各有不同。一般来说,系统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高效率地掌握系统知识以及发展学生的记忆、演绎和推理能力,但不能很有效地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特别是个性、社会交往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而活动与实践的作用和价值恰恰与课堂教学相反。这也是我们一直努力将两者很好结合起来的重要理论根据。我们应当树立起这样一种教育观念,通过课堂教学只能促进学生的一些发展或一部分素质的形成,而不能解决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问题。

2.要把发展学生良好的基础素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

前面谈到,人的素质包括诸多方面,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应特别关注学生基础素质尤其是基础素质中的核心素质的发展。例如,在身体和生理方面,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发展是否达到适合其年龄的发展水平。在心理素质方面,要特别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个性,特别是创造力的发展。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精选人类文化精粹传授给学生。布鲁纳所讲的学科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应是我们进行选择的重要依据。那种仅用“可用”、“有用”为标准而盲目增加学生学习内容的观念必须废除。在人类浩瀚的文化海洋中,我们只能汲取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作为教育内容。

3.要重视当代关于大脑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中寻找进行素质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近些年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人类大脑的研究,日本、美国为此投入巨资。主要的研究领域有人脑活动规律、大脑开发和脑病的治疗。世界教育发展史也表明,世界上许多次重大教育改革都依托于脑科学的重大发现和发展。例如程序教学的出现就是建立在刺激——反应学说的基础上。近些年人们对右脑活动规律的研究将对我们开拓素质教育的思路有极大启迪作用。科学家们指出,左右脑不仅仅有分工,比如左脑与抽象思维、逻辑分析有关,具有语言、理念、分析和计算的功能,而右脑同知觉和空间有关,具有绘画、音乐、综合和空间鉴别的能力,而且在进行诸如创造性思维这样的高级思维活动时有更多的合作。因此,开发右脑就意味着在更广阔的意义上开发和发展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另外,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个体了解和控制自我情绪以及理解和控制他人情绪的能力(简称情商),对人未来发展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所重视。有人甚至估算,决定一个人今后是否成功的因素,大约有20%来自智商,有80%来自情商。

4.要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出现对素质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

笔者认为,日新月异的电子技术和迅速发展的国际互连网络有可能对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它有可能帮助人类实现有史以来教育家们的三个伟大梦想。(1)互联网络和高级教育软件的开发,有可能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实现大面积的因材施教,从而最大程度地开发每一个人的大脑潜能。(2)适合每一个人学习的高级教育软件,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教育。(3)通讯卫星和全球信息互联网络的日益完善,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教育资源共享。

5.倡导使用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激发、尊重和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它反映了新时代处理师生关系的新理念,即教学中教师应扮演引导者和帮助者角色,而不是充当主宰者的角色。成功的教育过程应是引导学生热烈而积极地参与的过程,也是学生由学习“他律”转向学习“自律”的过程。近些年,遵循上述指导思想,国内外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创造出许多成功教育方法,如中国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法。该方法的创造者刘京海校长提出“成功是成功之母”的新教育理念,主张引导学生从“帮助成功”逐步转向“自主成功”学习状态。国外学者所提出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尊重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方法。这种方法典型方式是,教师通过与学生鉴订学习协议的方式,使学生能选择到适合他们能力和兴趣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师要学会从“讲台圣人”——告诉学生他们必须了解的内容,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即在学生加工知识、提出假设、解决问题和尝试创造时给予及时和必要的帮助与引导。

标签:;  ;  ;  ;  ;  

素质教育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