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稳路基加固处理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论文_张永生

失稳路基加固处理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论文_张永生

张永生

(山东三山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山东,聊城,252000)

【摘 要】在重丘区及山区的高速公路建设中,由于施工等各种原因造成高填方路基出现失稳滑移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结合高速公路监理实践,分析研究失稳滑移路基采取的锚杆与注浆加固处理技术。

【关键词】失稳路基;加固技术;高速公路;应用

1.失稳路基的情况概述

产生路基失稳现象的高速公路工程开始路基施工第三年,该项目K49+530~K49+570段右幅路基发生不同程度的失稳,路基超车道和行车道出现2条连续裂缝,分布在约40cm的范围内,裂缝最大宽度达80cm,且外侧裂缝出现明显的错台现象,表现出典型的路基失稳现象。为保证该段路基的稳定性和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必须对该段路基进行加固处理。

2.原因分析

路基病害发生以后,监理工程师组织有关专家参加的专题论证会,对路基失稳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达成了共识:

该段路基位于丘陵地带冲沟台地,路基填筑前均开挖至中风化路岩,且路基K49+536处石拱涵未出现任何裂缝及沉降迹象,因此可以排除路体地基缺陷导致的路基失稳。失稳路基的平均填高约19.5m,属于典型的高填方,施工过程中局部有土石混填现象。

综合以上情况分析,该段路基失稳的主要原因:

路基过高,两侧又没有采取牢固的挡土及加固措施;当时的连日大雨是路基失稳的直接诱因,雨水使得路基局部处于高含水状态,承载力降低;受地形的影响,实际路基横断面参数未能按设计施工,也是产生路基失稳的因素之一。

3.加固处理的设计方案

基于对路基失稳原因的分析及现场实际情况,考虑高速公路通车要求,通过利用极限平衡方法,对失稳路基边坡进行反复试算,得出满足失稳条件下的岩土体主要物理力学参数,根据这些参数及注浆改性岩土体经验参数,对加固后的路基的稳定性进行验算。

由于路基边坡在沿轴线方向的变形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力学分析采用二位计算模型。根据失稳路基现场状况,路基坐落在中风化基岩上,且失稳只发生在路堤范围内,因此,模型只考虑地基以上的半幅路基。

计算过程中路面荷载按汽—超20及挂—120进行计算,取P=32kpa.为安全起见,计算中没有考虑加筋的抗拉效应。加固后路基边坡安全系数均大于1.3,满足公路路基规范要求。

设计采用侧向粘结型锚杆、压力注浆土体该性方案,进行该段失稳路基加固,设计方案主要包括:

3.1在坡面安装6排粘结型锚杆,自上而下锚杆长度分别为16m,16m,16,16m,16m, 13.5m。

3.2锚杆安装过程中,利用锚杆孔进行二次压力注浆,以提高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和路基的整体抗侧滑能力。

通过压力注浆,浆液在土体中渗透挤密劈裂,在土体中形成水泥骨架,有效地改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增加了土体的сφ值,提高路基边坡的自稳能力。因此说压力注浆对土体改性的效果尤为重要,压力过小、注浆量偏小达不到设计目的,而压力过大有可能造成负面效应,因此注浆参数的控制是本次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只要严格按本方案的设计参数和技术要求精心施工,完全可以控制失稳路基变形的进一步发展,满足高速公路安全运营的需要。

4.施工设计

4.1锚杆孔直径为90-110m,钻孔过程中如发生塌孔,可采取多次注浆,循环钻进的方式成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锚杆钢筋之间的连接,原则上可采用对焊或锥型螺纹的方式连接,但考虑到现场的施工条件,也可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不得低于300mm,焊缝应饱满。

4.3锚杆安装后,实行二次压力注浆,水泥为普硅32.5级,水灰比0.5-0.6。

4.4 1-6排(自上而下)锚孔有效注浆长度分别为12m、12m、12m、12m、12m、9m,出浆孔间距1m。

4.5第一次注浆压力以孔口溢浆为准,第二次注浆采用注浆压力控制,注浆压力设计值第1排不超过1.0Mpa。第2排不超过1.5Mpa,第3至6排不超过 2.0Mpa,但不起压时,由注浆量控制,单孔注浆量不超过2m3。

5.施工技术要求

5.1锚杆孔位、孔径、孔深及布置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孔距误差不得超过300mm,孔深误差不得超过300mm,锚杆钻孔轴线与设计偏差不大于5°

5.2钻孔应有详细记录。

5.3锚杆插入孔内长度不得小于设计的95%

5.4锚杆安装前应平直、除锈、除油。

5.5为确保锚杆位于孔径中心,沿锚杆每4米焊接穿行定位支架。

5.6锚杆注浆压力不应超过设计注浆压力,并注意路基及坡面变化,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注。

6.关于二次压力注浆

二次压力注浆技术实际上是通过采用特殊的施工工艺,在第一次整孔注浆浆液初凝的瞬间实施二次高压注浆,使浆液在特定位置(按要求设定)定点扩散,从而使浆液凝固在岩土体中形成梳妆,类似于树根状,浆体与岩土体的接触面积增加80%以上。

二次注浆时可施加压力,破碎岩体在高压下,裂隙被充填,土体在高压下被挤实、劈裂,孔壁周围的土层被逐渐固结和强化。经实际测算,一般土体在注浆压力达到2Mpa以上时,含水量可降低15%,空隙率降低20%,而凝聚力с提高20%左右,内摩擦角φ提高5~10%,其物理力学特性得到根本改善。

7.施工工艺

7.1放点位

根据设计要求放出孔位,并作醒目标记,然后根据坡度,孔轴线角度及钻机底步高度计算出钻机工作中平台位置高度,扎制脚手架。

7.2成孔

该段路基属土石混填,成孔施工难度大,需采用冲击回转、螺旋、三翼、空筒等钻具,根据地层采用不同钻具施工,有时需采用其中的两种钻具相结合进行成孔。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三翼钻头后带小螺旋并加高压风吹孔,同时由人工用钢筋勾压孔口向外掏碎石。

7.3 锚杆制作

锚杆钢筋之间的连接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不低于300mm,焊缝应饱满,为保证锚杆体居中,每隔4m焊接一级船形支架。

7.4 锚杆安装

锚杆安装前应平直,除油、除锈。因锚杆长度较长,孔口位置较高并上倾20或25度,安装锚杆需用扎制三角架,缆绳吊装等辅助手段。

7.5 注浆

设计采用水灰比0.5-0.6的单液水泥浆,使用普硅32.5R水泥,用搅拌机搅拌均匀。

一次注浆从孔底注浆,注至孔口溢浆为止,注浆管插至距孔底30-50cm处,并可缓慢上拔。

二次注浆为压力注浆,孔口需用封口器封堵,注浆至设计要求的压力,并注意路面及坡面变化,如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注。注浆完成后不能扰动锚头,锚头不得悬挂重物。

8.结语

加固处理后连续三年进行观测,综合分析该路段的处理效果,实践证明该方案相当成功,通过本工程实例,总结有几点体会:

8.1高填路基稳定问题,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就应引起重视,设计中应根据各段的地层、地形及水文条件,选择相应的加固措施,以避免完工后再处理的被动局面。施工单位应将现场的异常情况及时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反映,以便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8.2失稳滑移路基采用锚杆与压力注浆设计施工处理技术,经验收达到规范要求,较好地解决了路基不稳定问题,并且该方法较其他方法有施工方便、造价低、可缩短工期的优点。

8.3锚杆与压浆加固路基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为解决路基高填方易失稳滑移病害提供了一项简单、便捷处置方法,尤其是山谷丘陵地区路基边坡放坡受到严格限制的地带,更具有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简介:

张永生(1972-)男,汉族,山东聊城人,工程师,大学学历,毕业于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测量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为公路与桥梁工程。

论文作者:张永生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4月总第2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4

标签:;  ;  ;  ;  ;  ;  ;  ;  

失稳路基加固处理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论文_张永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