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研究_协同创新论文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学研论文,过程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产学研协同创新及其知识协同

1.1 产学研协同创新

协同学认为,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关键在于:组成该系统的各子系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能否产生相干效应及协同作用,从而实现结构及功能上的有序化[1]。协同创新是协同学思想应用于技术创新领域的结果[2]。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研究机构)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

对于企业而言,其目的是通过产学研创新链条(如技术层)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从单个企业研发,企业创新思维沟通、产业创新扩散到产学研结合,促进产业集群的创新速度与产业技术生命周期的改变,从而最大可能地通过协同缩短创新成本和提高创新能力。对于大学、科研院所而言,由于其自身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与从事创新工作的专注度,弥补了产业自身创新的不足。与此同时,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模式筹集科研经费比传统公共财政支持模式更为科学,也利于合作伙伴目标的协同与互补性资产的共享,加强知识转移,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创新产出。对各主体总体而言,大学产出技术和知识、企业有效吸收,实现创新主体从大学向企业转变,通过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利益协调来合理有效地规避风险,政府和产学研各方均事先确认各自利益范围与责任边界,设定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并辅以一定的风险投资机制。国内如北京已建立的“中关村协同创新计划”,便是以产业链为基础,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企业标准联盟、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引导和支持各类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有效运作的重要环节,不仅为实现产学研之间更为有效、合理、快速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提供了更为有利有力的创新平台,而且有利于充分实现产学研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技术转让或成果转化,以便提升各方整体竞争力。

1.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就是产学研各主体之间知识共享、知识协同与知识创造,从而形成知识优势的过程。由于协同创新中知识所体现的重要功能与支撑作用,大量学者也开始从知识管理角度对协同创新进行研究,知识协同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知识管理理论、方法及协同学的发展演化,知识协同思想及其理论逐渐为人们关注,并迅速蓬勃发展起来。从知识协同的本质特性角度,知识协同就是知识管理的协同化发展阶段[3]。知识协同也被定义为一种“活动”[4],如协作开发、协同著作和协同研发等,在活动中参与各方都积极投入知识创新。按知识活动范围不同,知识协同可分为组织内的协同和组织间的协同,“在对一复杂问题决策过程中应用协作和知识创造技术可使有组织的群体工作更加有效[5]。”知识协同是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由多个拥有知识资源的行为主体(组织、团队、个人)协同参与的知识活动过程,是组织优化整合知识资源的管理模式和战略手段[6]。正是由于产学研等主体间的知识传递与知识共享,导致了协同关系的形成,从而进一步促进信任关系的建立,为社会资本的深层次合作提供便利[7]。

本文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界定为主体之间的知识协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是一种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即在协同化环境下动态集结产学研各知识主体,达成知识整合、各取所需的共识,以知识量与质上的创新为目标,在协同创新过程中融合产学研各主体知识资源,协同能力及产学研各主体参与的知识活动过程。即实现学习、利用和创造的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主体总和效应“1+1>2”的知识协同效果。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组织形式可以是协同社区、知识联盟、知识创新型网络组织、虚拟团队、知识协同团队等。

1.3 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协同的特性

创新中的知识协同具有以下特性:①创新性。知识协同是面向创新的,其核心就是一个协同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包括知识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方面的集成创新的过程。②知识性。知识协同通常是为了完成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任务,需要对各种形式的知识资产进行运作。③互补性。知识协同主体之间具有知识互补性,这是知识协同的重要特征,也是知识主体之间进行协同的基础。④组织性。知识协同是一种网状的、虚拟的组织形式,是一种在知识主体间形成的协同关系网,可能会跨越多个传统组织的边界。⑤进化性。知识协同是一种“此涨彼涨”的演变过程,是一个正向反馈、螺旋上升的过程,知识协同可以通过各协同主体之间的知识激荡,促使每个主体协同进化。[8]

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协同除了具有以上知识协同的基本特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某些特殊性质:

①以特殊的组织形式为支撑。产学研组织一般作为介于单个技术研发实体与集团组织内部研发之间的“中间型组织”,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其组织存在的目的在于结成技术或战略联盟进行联合开发与共享优势资源而又各自保持独立的运作形式。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包括两部分:产学研各主体方内部的知识协同以及产学研各主体方之间的知识协同。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协同,以特殊的组织形式为支撑,互补各自劣势资源,比一般单个实体企业与大学或科研机构之间更加容易实现知识协同。

②知识协同的程度更深,知识创造的效果更好。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协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知识的转移及共享,实现知识的协同创新,强调充分运用现有知识,调动一切外围环境要素如政府、中介机构的辅助与支撑作用,强化协同主体的知识互动。产学研各主体方由于各自知识优势的差异性,急需对方的关键性技术和知识以推动自身创新发展。因此,以技术项目作为合作载体的产学研组织结成知识联盟形式,能使其以更积极、更开放的心态对待知识协同,增强相互付出和利用对方知识资源的意愿与主动性,知识协同的程度更深,知识创造的效果更好。

③知识协同的成本较低,效果较好。产学研组织是基于联合项目而维系存在的,产学研各主体之间通过知识互补、能力互补以及协同意愿,以期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基于这种关系,在知识协同过程中,每个协同主体不仅可以减少知识资源的运作成本和提高知识能力,获得新观念、新知识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能够获得自身知识资产的增量或增值,达到整体协同效应的最大化,知识协同效果较好。

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

2.1 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协同过程的运行机理

知识协同对应于一个动力学过程。“过程”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普遍的概念,是行为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变化,在某一时间段上产生的投影。知识协同整体运作过程体现出“知识管理+协同管理”的核心思想。即借助知识管理理论与协同管理思想在变动环境中,各参与主体根据自身知识需求与合作关系在参与统一知识运作过程中,通过资源整合、人员、组织、环节之间的关系协调以达到协同效应、实现优化的所有活动和过程的综合[9]。基于对知识协同前提条件及运作条件的分析,进一步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模型。在支持知识协同的运行环境下,协同过程总体分为准备阶段、运行阶段、终止阶段三个环节,其中准备阶段包含酝酿阶段与形成阶段(见图1)。

(1)准备阶段(酝酿阶段+形成阶段)。

通过知识协同过程的知识协同需求产生对知识资源的需求,在支持知识协同的运行环境下,准备阶段包括酝酿阶段与形成阶段,酝酿阶段的工作主要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基于内外部创新发展需求和协同创新机会识别来抉择能否开展知识协同活动。主要通过对外部的市场调查、客户需求、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等方面以及对内部协作主体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分析、预期协作效益、创新难度、所需资源及能力等方面的可行性分析,由此做出准确评估来最终抉择是否实施知识协同战略决策。当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着眼实际情况确定战略发展方向后,通过与外部市场需求的比较发现自身的知识差距,从而识别协同创新机会进一步过渡到形成阶段。形成阶段是知识协同运行的前提,即在内外部需求驱动下按协同目标寻找合适的产学研协同伙伴、明确协同所需资源、营建所需协同环境。其中在选择合作伙伴至关重要[10]。组织一般倾向于选择能够知识互补,能从中学到知识的合作伙伴以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11]。选择合作伙伴除拥有互补性知识资源条件之外,具备创新能力与具备协作能力也是重要的考量条件。

企业将自身的知识水平与外部市场需求进行衡量,找出存在的知识差距,通过建立知识识别、知识获取、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等协同动力机制来促进知识的生成与内化创新,最终形成统一的知识体系[12],有利于增加企业知识存量和提升竞争优势。

(2)运行阶段。

在准备阶段完善后开始进入运行阶段。运行阶段的知识共享与交互是知识协同的具体运作环节,是创造知识协同价值、产生协同优势的关键性阶段。协作初期,各方知识系统的相关性较弱,交流主要为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不能顺利实现共享与转移,伴随协作与磨合的推移,由于各主体内部的个体成员频繁互动,各方逐渐熟悉对方知识,通过吸收作用,去糟取精,内化再反向供给自身组织。当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的知识存量在协同过程中不断积累,积累水平达到某一阈值时,就有可能产生知识溢出,产生知识创新成果。

图1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模型

图2 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协同过程的知识共享与交互环节

(3)终止阶段。

基于知识协同目标的实现,产学研协同主体可以考虑终止阶段协同运行。对知识协同所创造价值进行评估与利益分配,并根据知识协同过程的知识协同状态、伙伴协作程度、协同绩效评价结果等反馈信息来确定下一次知识协同的可行性,若可行则研究下一次知识协同的目标及所需相关协同要素。

2.2 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协同过程的影响因素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是知识协同主体为达到其目的,在环境、知识客体、合作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下,合各种资源、协调人员、组织、环节之间的匹配关系,产生协同效应。影响产学研协作创新知识协同过程的因素包括外部影响因素与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国家内生型经济发展战略(知识需求、技术创新需求)与市场竞争环境(需求定位与产品竞争力)。外部影响因素作用于内部影响因素。内部影响因素分别从战略、战术、运作三个角度分为文化环境、产学研合作模式、知识差异三个层次。战略层强调知识协同过程知识主体的行为意识,即知识活动参与成员所表现的协同意愿;战术层强调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对知识协同行为的影响;运作层强调在产学研主体之间知识分享与交流过程中因知识差异协同行为对知识客体即知识流的作用机制。

(1)环境因素。

由于全球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知识创新活动面临的问题日益严重复杂,协同创新作为合作创新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创新行为的进一步深化与适应变革,更加侧重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研究机构)三个基本主体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的协同创新行为,更加强调各主体优势资源和能力的互补,而作为其核心的知识协同成为了各主体调整与深化其协同行为的当务之重。通过知识的协同创新可以降低研发成本,分担产学研协作创新过程中产学研组织整体的风险,提升各主体的核心竞争力。

除市场环境约束外,文化环境也是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而影响其知识协同过程的关键因素。文化环境从宏观层面上主要指社会道德风尚与价值观体系,从产学研组织微观层面上主要指影响产学研组织内契约机制正常运行的一切人为推进或阻碍因素。由于产学研各主体多数通过股权或契约形式形成彼此的合作关系,而契约的不完善与制度漏洞可能会造成各主体间通过非合作博弈来取舍知识贡献与合作参与力度。社会道德、商业道德以及各主体之间的信任,也会对作为独立利益的各主体协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合作各方从个体理性出发,而发生信息与执行冲突、出现冒进的机会主义、合作过程中核心知识的泄露等都会造成产学研组织竞争优势的削弱或丧失,甚至导致产学研合作组织的解体。

(2)协同意愿。

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协同主体的知识协同意愿是参与知识转移的动机,它是一种驱动因素,能体现出主体进行知识协同的主动性。显而易见,它能对知识协同过程起到调节作用,是顺利实现知识协同的前提。如果知识协同的主体缺乏知识转移的驱动机会造成知识转移的困难,就很难实现知识协同效应[13]。相反,如果主体的知识协同意愿越强,越有利于知识的共享、转移、交流,从而知识协同成本就越低,就越容易实现知识协同效应,而知识协同的意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激励的程度。在知识流出的情况下,激励安排的特征是“提高与其他协同主体共享知识的动力”;而在知识流入的情况下,激励安排的特征是“提高各主体方获得知识的渴望”。例如,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如果产学研各主体方获得的直接收益与主体间知识协同的效果显著正相关,则各主体方获取有价值的知识的动力越强,意愿越高,从而知识协同的成本就越低。

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协同主体的知识协同的意愿越高,知识协同的成本就越低,越容易实现协同效应。

(3)产学研合作模式。

不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会导致产学研合作不同的运行路径,对知识协同效果的影响也不同。因此,认清各个合作模式的性质与特点,具体分析所采取的适宜知识协同方法,以达到更好地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效果。产学研合作模式从结合的内容来划分,主要包括:技术转让模式、技术开发模式、共建经济实体模式、共建实验室或研发机构模式、联合培养人才(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模式、共享科技资源(包括科技文献、仪器设备等)模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模式等。目前产学研结合最主要的形式是技术开发模式与共建经济实体模式。

技术开发模式是指以企业为主导,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势资源来解决企业发展中所无法攻克的技术难关。主要形式包括合作开发、委托开发。在技术开发模式的知识协同过程中,知识协同的关键在于顺利实施知识的有效转移,因此其协同效果主要取决于知识转移中转移方和接受方的协同意愿与双方协同路径的一致性。如果转移方和接受方的协同意愿都很强烈,选取合适的知识转移工具,追踪监控知识转移路径的一致性效果,知识协同绩效会很高。

共建经济实体模式是双方基于契约的关系共建实验室进行联合攻关。由于人员来自不同的组织,自然个体的身上会带有组织的烙印,包括组织的文化、组织的思维、对待特定情境的特定解决方法,因此,双方知识协同效果会取决于双方对彼此的了解和接受程度。此外,由于该模式知识转移路径上(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传递与协同)知识涉及比较多,个人显性、隐性的,组织显性、隐性的,知识转移过程比较复杂,对某一问题的讨论,使个人的隐性知识转移至个人或组织,其中就更需要注重个人的显性知识转移至个人或组织的过程,即双方的意愿、信任关系、能力差距、知识落差、知识异同、组织文化、转移环境等,这些都会对知识协同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4)知识差异。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协同过程中,知识差异是指知识协同主体之间原有知识的异质程度,其大小不仅与知识质量、数量、结构等息息相关,而且也与各主体方知识与技术积累程度及其吸收能力密切相关,可以通过知识的重合程度来反映。重合程度大的,知识差异小;重合程度小的,知识差异大。一般情况下,当知识差异较大时,可以通过知识的互补来实现知识协同效应;当知识差异较小时,可以通过知识替代来实现知识协同效应。但是,在知识差异的影响方面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如果知识协同主体之间的知识差异过大,协同主体无法理解和吸收新知识,这样的知识协同起来就很困难,知识协同的成本会偏高,很难获得知识协同效应;另一方面,如果协同主体之间的知识差异太小,即原有的知识相似性很高,他们的知识集合几乎完全重合,那么知识协同效应也就无法实现。因此,一般情况下,在知识差异由小增大的过程中,知识协同的效应是先逐渐增大,然后再逐渐减小的。

图3 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协同过程影响因素作用框架模型

因此,知识差异会导致产学研各主体出现不同的知识增长轨迹,为了整合产学研组织间的知识资源,使各类知识要素的流动从无序走向有序,使知识差异的作用趋利避害,可以通过知识溢出的作用和技术范式的转换来规避知识差异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产学研组织的整体效益大于各主体单个效益的机械相加之和。

基于上述分析,构建图3所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协同过程影响因素作用框架模型。

3 结束语

产学研协同创新各主体通过协同创新将核心竞争优势组合起来,以知识协同为基础,构建紧密联系、目标统一、资源整合的优化组织结构。知识协同是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核心能力提升的必要途径,而基于知识在协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增值效应,以知识共享与创新为核心的协同过程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成功运行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特性及其协同过程,从环境因素、协同意愿、合作模式、知识差异四个方面研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协同过程的影响因素。针对于上述影响因素提出相关促进途径如下:营造沟通顺畅、容忍失败的诚信文化,消除知识协同的观念障碍;完善契约设计与知识产权制度,消除知识协同的体制障碍;开发科学适用的信息技术,消除知识协同的技术障碍;加强知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消除知识协同的知识障碍。

标签:;  ;  ;  ;  ;  ;  ;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研究_协同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