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配电线路的故障防范和运行维护论文_周建伟

探讨配电线路的故障防范和运行维护论文_周建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电量不断增加,对配电线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配电线路的故障对用户用电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气候、环境的影响较大。而且,根据配电线路架设地理环境及电力用户用电需求的特点,大多线路架设在道路边、工厂、建筑密集的地方,外力破坏带来的故障也逐年增多。配电线路直接面向用户,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对用户用电安全有着直接影响,为了减少和防止配电线路故障,本文在分析配电线路运行中常见故障原因的基础上,对运行维护的相关工作和故障防范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优质供电水平。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故障;防范

一、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

1.1自然原因造成故障

配电线路一般都要穿过空旷地方,附近一般没有比较高的建筑,所以,如果遇上恶劣天气,极易遭受暴雨和大风影响,出现配变烧毁以及避雷器爆裂还有绝缘子被击穿等现象。如果在台风较多的季节,还会出现跳闸、短路现象。

1.2外力作用造成故障

架空线路设备运行环境差,电力设施频遭外力破坏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如果树木在生长过程中超出了架空线路具体的安全距离,就会导致线路接地现象的发生;②如果车辆或者施工机具碰上架空线路和杆塔,也容易导致导线断线或跳闸;③气球等漂浮物的碰触,也会导致架空线路发生相间短路现象,从而跳闸;④铁塔塔材以及金属在被盗之后就容易导致杆塔出现倾斜或者倒杆的现象;⑤杆塔基础或者是拉线基础在被雨水冲刷之后就会导致倒杆现象的发生。

1.3配电设备自身原因造成故障

很多地方存在配电设备老旧,未及时更新和改造的情况。同时由于安装水平、操作不当等原因,也会导致设备存在缺陷。配电变压器自身出现故障或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出现错误都会致使绝缘材料遭到破坏,从而导致闪络以及线路放电还有绝缘电阻下降问题的发生,最终使得避雷针以及柱上开关等发生故障,在被击穿之后导致线路出现停电事故。杆塔埋深不足,没有依据相关操作要求对底盘进行设置,没有对土质比较松软的地方进行加固是导致倒杆的一个重要原因。

1.4人员技术水平、素质偏低造成故障

很多线路维护人员都是从其他部门转岗过来的,年龄普遍偏大,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加上现场经验又不足,对具体业务的理解力、执行力上存在不足,造成巡视不到位,缺陷没有及时发现,导致故障发生。

二、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故障防范措施

2.1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

(1)按照线路巡视的相关制度进行巡视。班组要结合每一条线路的具体情况对责任段进行划分,指定专人负责,对线路进行差异化巡视。同时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设定巡视周期,强化设备巡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了巡视定位清晰、巡视方法有策略、巡视工作量均衡化、发现设备隐患全面及时,使线路巡视质量得以提升。事故巡视时,必须严格按照线路事故巡视规定进行,必须检查到线路的全部,不得有漏巡的现象发生。各个班组还要对新建的线路做好移交验收相关工作,移交完成的新线路一定要及时划分至每一个班组的相关责任段。(2)加强配网的运行维护管理,检查设备安全隐患。从检查防雷和接地、配电线路走廊、设备防潮等方面入手,严格遵照执行国网公司有关的各种技术措施,结合实际,做好设备安全隐患工作。根据设备“红线”条款,制定了设备隐患排查和走廊巡视的相关管理规定,并定期检查、督促和整改,制定防范措施。同时对线路巡视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规范处理。对巡视中发现的缺陷、隐患、故障应及时录入配电生产管理系统,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对消缺全过程进行跟踪处理,并对消缺质量把关,对处理好的缺陷要及时记录归档,实现闭环管理。

2.2配电线路发生倒杆、断杆的处理

(1)在特巡中发现电杆倒杆、断杆故障后,应立即和调度部门核实故障线路运行状态,并及时做好现场必要的抢修记录和拍摄故障照片。(2)当故障危及抢修人员、线路设备、行人安全时,应立即申请线路停电并转检修,设置安全围栏,防止行人、车辆接近,防止事故扩大化。(3)应及时将故障抢修所需的设备、材料、车辆等运至现场。(4)进行故障抢修时,应严格履行工作许可制度,填用配电线路第一种工作票或故障应急抢修单,做好安全措施后进行抢修恢复工作。(5)在工作中碰到倒杆、断杆情况时,要综合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可能出现的后果,对故障点以外的剩余线路也要进行故障特巡,防止故障点的遗漏或多点产生,应根据实际故障情况,灵活机动,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防止事故扩大。

2.3配电线路发生断线故障的分析

(1)当架空线路导线弧垂过大,在受到风力或外界的作用下发生摆动,使导线发生相间短路引起断线。(2)外力破坏。当电杆被车辆或其他设备碰撞,引起导线震动导致相间短路断线。由于人为抛物、沿线建筑工地违章施工、线路附近树木因大风吹动碰触导线引起短路发生断线。(3)导线遭受雷击,产生雷击过电压,线路发生震荡引起相间短路断线。在线路遭受直击雷或感应雷时,产生的强大电弧导致导线烧断。(4)导线在施工和运行中受损,使导线的机械强度和通电能力下降,在出现大负荷(大电流)或导线拉力变大时造成断线。

2.4配电线路发生断线故障的处理

(1)在发生导线断线故障后,因立即和调度部门核实故障线路运行状态,并及时做好现场必要的抢修记录和拍摄故障照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当故障危及抢修人员、线路设备、行人安全时,应立即申请线路停电并转检修,设置安全围栏和警示标志气,防止行人、车辆接近,防止行人进入故障点8米之内,防止事故扩大化。(3)未经许可,严禁触及故障设备,并及时将故障抢修所需的设备、材料、车辆等运至现场。(4)进行故障抢修时,应严格履行工作许可制度,填用配电线路第一种工作票或故障应急抢修单,做好安全措施后进行抢修恢复工作。

2.5配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分析

(1)线路一相断线引起单相接地。此故障与上述断线故障形式基本相同,一般在故障特巡中便能发现。(2)线路绝缘子内部故障击穿。①配电线路绝缘子击穿。一般发生在针式绝缘子、悬式绝缘子和合成绝缘子。绝缘子在施工或运行中造成损坏,有时在晴朗的天气还能继续运行,但遇到小雨、重雾天气,其绝缘就急速下降,发生绝缘闪络故障。②绝缘子污秽引起闪络。在一些污秽严重地区(如化工厂、水泥厂等附近),特别是在阴雨天气发生绝缘子表面局部放电,极易发生闪络或击穿。③雷击使绝缘子击穿。雷击过电压,当电压过大,超过绝缘子本身允许的强度,就会使绝缘子发生闪络或击穿。④绝缘子老化造成故障。绝缘子经过长期运行,其绝缘渐渐老化,绝缘电阻下降,造成击穿。

三、配电线路的全景巡视监控维护调控

3.1配电线路的维护与抢修

加强故障抢修现场的标准化作业管理。坚持安全第一,强化抢修关键环节的风险管控,按照标准化作业要求,严格执行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确保作业人员安全和抢修质量。坚持统筹协调,建立配网抢修标准化作业流程,强化配网抢修各环节、各专业间工作协调配合,完善配网抢修装备及工器具标准化配置,实现抢修指挥、抢修组织、抢修流程、抢修制度、抢修作业、抢修装备和抢修物资标准化。建立全天候的故障抢修工作机制,严格监督考核,实现故障抢修全过程的闭环管理。

配电台区全景巡视监控系统(下面简称巡监系统)由终端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树枝状环网光纤通信模块、上位机监控模块三大部分组成。以淄博地区配电网为试验对象,目前己经配备的设备需要进行优化配置,并实现巡视监控。该系统集成了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及遥视的“五遥”功能,通过该系统,监控人员可以在调控中心的电脑上远程适时查看任意供电线路的电压、电流、功率、相角、功率因数等参数,以及各个开关继电保护的投入情况、退出情况和保护整定值;查看各个配电台区的现场视频,核实各个开关的遥信状态是否与实际状态正确对应对各个高压开关发送遥控命令,并通过视频信号查看高压开关的动作变位的过程更加透彻的监视高压开关的状态,避免自动化设备出现问题之后无法及时发现,从而出现危险。通过该系统,各个设备厂家的专家可以不用到现场,就可以远程观看高压开关等设备的状态,为现场施工的工人提供远程的故障解决方案,方便快捷。

巡监系统能实时、精准的对变配电台区整体进行有效的智能化监控,实现线路设备全方位、零角落的全面巡视与监控,通过持续的监管台区设备的电能质量以及运行状况,大幅提升变配电台区供电可靠性,达到了无人或少人巡视的要求,实现配电台区设备精益化管理

3.2系统总体架构

配电主动运行系统平台以配电设备管理为中心,形成了一体化系统设备状态监控和一体化运行分析为支柱,以事件中心、运行控制为纽带,全面体现配电主动运维总体架构

设备模型和量测模型是配电主动运维系统最核心的基础数据。包含了属性以及对象之间隶属、拓扑、层次、空间等复杂关系。配电主动运维系统系统显著的特点是.?设备拓扑发现,把配电物理的资产设备管理和逻辑的运行设备管理有机统一起来,确保了对运行设备的信息和资产设备的信息结合,提供了完整的资产配置管理视图;通过以设备定置图的方式来把图形和数据有机的统一,以可视化的方式,提供了直观的便捷的操作管理手段。

3.3环网的子光环之间在网络构架上的级别是相互平行的,子光环各自通过一个环内光调制解调器与监控室的千兆H3C交换机通信(24端口),在监控室内只需要一台性能一般的工作站(配备两个液晶屏幕)通过以太网连接到H3C交换机就可以“五遥”功能,不需要配备昂贵的大型服务器,这种结构的网络不会出现数据逐级上传而导致的级别较高的通讯服务器或通道因累计的数据量过大,出现服务器超负荷运作或堵塞数据通道的情况,如图2-3所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生配电线路故障时,抢修人员要认真听取调度反馈的故障形式以及报修电话反映的故障现场信息和特征,特巡处理中要准确判断故障范围,及时正确汇报,迅速隔离故障和处理,消除故障根源,尽快恢复受影响的供电线路,减少停电损失。10kV配电线路的半径比较大,检修范围比较广,散点也比较多,这是故障比较多的原因,为了提升其安全可靠性,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运行维护,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到达现场做好检修工作,避免损失扩大。

参考文献:

[1]欧江.如何规范电力抢修服务[J].大众用电.2019(07)

[2]杨阳智.对电力抢修工作中安全管理的思考[J].农电管理.2018(05)

[3]江丽霞.电力抢修村民主动请缨[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22)

[4]王景红.电力抢修系统开发和应用[J].农村电气化.2017(04)

[5]万彦俊.电力抢修作业信息化管理探讨[J].机电信息.2016(30)

[6]黄丽磊.穿梭在深巷闹市的电力抢修班[J].广西电业.2012(08)

[7]王涛.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在电力抢修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06)

[8]邢尚琛.“大检修”体系下提高电力抢修效率的措施[J].农村电工.2015(09)

[9]粟胜东.雨中抢修寄深情——电力抢修小记[J].广西电业.2016(07)

[10]刘联芳.基于叠加地图的电力抢修导航系统开发与应用[J].中国电业.2017(11)

论文作者:周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探讨配电线路的故障防范和运行维护论文_周建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