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论文_龙晓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论文_龙晓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高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的建筑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之后对该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在土地资源逐渐缺乏和节能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的社会背景下装配式建筑逐渐兴起,并且在BIM技术的作用下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以及BIM技术进行简单介绍,主要探讨了BIM技术在其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方案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建筑施工;应用探究

引言

现如今,建筑业发展的新形势会是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将完成好的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预制构件,这种新型构件不仅能够节约成本,减少施工场地的环境污染问题,还能减少资金输入,提高施工效率。

1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优点

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起步比较晚,但是近些年来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BIM技术是一种具有可视性、协调性、模拟性的三维模型技术,能够解决建筑施工中给排水、暖通、燃气、建筑结构等多种问题,不断地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施工成本。在管线的布置上,利用BIM技术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将管线分布以最科学的方式呈现出来,还能够分析建筑结构中各个节点钢筋安置的准确性以及可行性,并且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出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与此同时,将BIM技术应用于施工过程中,能够对施工进度进行模拟,针对复杂、繁琐的施工工序,可以给出指导性的建议,具有非常便利的特点。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立能够最大化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解决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2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中的应用

2.1装配式设计

系统设计需要预先定义好的组件,专业设计人员必须配合,有效率和有保障的设计方案信息,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修改;专业项目信息模块,要由专业设计人员通过BIM技术和云技术,发送到GIF项目平台。为了识别设计缺陷,专业设计师可以使用BIM技术来修改设计过程中的缺陷和错误。同时,为了方便其他员工更改项目系统,可允许操作系统装配结构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修改权限,使更多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能够参与装配结构的构建并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行修改,完善装配结构的设计模式。

2.2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运营阶段应用

在运营维护阶段就可以利用BIM技术对设计图纸进行模拟,不断地发现设计中的漏洞,从模型中对施工的过程和材料进行模拟,可以模拟出施工中材料的使用情况和设备的租赁以及设计的变更,不仅如此还可以获得在运维阶段的资产信息和设备使用的信息,对于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模拟,在模拟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对于材料的消耗,设备的使用情况和人员的管理情况也可以掌握,为企业节省成本,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运营维护阶段都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模拟,利用其可视化和优化性,对项目进行三维设计,降低风险的出现,还可以使得整个运行过程更加信息化,在管理水平上得到提高,对资产、设备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使得施工从设计阶段到最终的运营阶段都可以高效地进行。

2.3 BIM技术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与传统建筑工程项目相比,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更高,工期更短。采取合理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缩短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的间接成本。为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可利用BIM技术对各个作业面排出施工进度计划表,同时利用BIM模型以及现场监控设备实时调控、管理施工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施工组织、场地布置方面,应该合理考虑到装配式构件的安装需求,有效穿插装配工序,优化技术间隔,并对关键部位、关键节点进行施工模拟,科学地编制、指导施工进度计划。建议利用BIM技术将施工计划分解到单独的环节、工作面,突出材料消耗、劳动力消耗和设备占用情况。

从客观角度看,BIM技术在进度管理方面的应用实现了进度管理信息化。管理方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场地的动态调整方面。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要堆放装配式预制构件,导致场地内人员、设备、材料的周转困难。利用BIM技术三维模拟施工场地,使施工人员、现场负责人更清晰地观察到现场的实际情况,动态地布置施工现场,以提高现场的周转效率,达到促进施工的目的。

2.4制造构件环节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阶段与传统建筑建设相比,其最大的改进就是通过预制构件的模式对传统的施工模式进行了改进,因此构件的质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对整体建筑的现实价值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工程的管理人员为了提升建设质量,需要对构件制造环节的相关措施进行改进,而BIM技术能够通过构件制造中应用的原材料以及制造工艺等,对其能够使用的生命周期进行预测和分析,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构件的制造质量,为构件的管理人员提供了更加直观的观察方式。为了保证对构件数据的详细信息进行跟踪分析,还可以将对应芯片安装到每个构件中,在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BIM技术对其应用的具体信息进行跟踪处理,在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5碰撞检测

碰撞检测主要是利用BIM软件来控制工程阶段的管线布置碰撞,在三维协同的基础上改进工程工作,协调管线布置所涵盖的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平面布置、结构及竖向高度。为了避免组件的空间受到影响,并尽可能地将影响降至最低。项目阶段的碰撞检测可以防止在设计阶段应用较差的项目系统,这也是为整体工程的质量和造价提供基础。利用BIM技术对管线的对中系统进行改进,与传统系统相比,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设计误差,提高了各项目的性能。理论上来说,BIM技术的运用提高了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但是BIM技术并没有完全应用到冲实际施工中,尽管BIM技术在碰撞检测项目中取得了不错的实验结果,但是在实际运用和管理方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2.6使用5D模拟来保证施工过程的流畅性

在装配式建筑中融入BIM技术,把BIM技术“3D模型”向“5D模型”方向发现,施工企业可以利用“5D模型”来模拟装配式在建筑操作过程中的资源耗损状况,保证施工方案的多元化,从而更加直观、清楚的了解到装配式建筑技术的运用状况以及实际的安装情况,采取科学化的方式进行资金和资源的投入,在模拟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要采取合理化的解决方案。实际上,这样也能有效的减少资源和资金的损耗。管理人员还可以在模拟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工作质量,调整工作的顺序,保证资金和资源的最优化使用。

结语

装配式建筑在建设施工阶段能够节约大量的资源从而为建筑企业节省较多的投入资金,而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出这一优势并为相关人员的工作提供了较大的便捷程度。通过上述过程中对于BIM技术的简单介绍以及在其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方案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技术能够对设计方案起到优化的作用,能够在施工之前对其进行模拟保证不会与设计图纸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保证了施工和建筑物的安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志勇,游成林.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场地平面布置中的应用[J].绿色建筑,2017(1):20-21.

[2]卢舸.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居舍,2019(29):82.

[3]陆赟俊.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176.

论文作者:龙晓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7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论文_龙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