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学习中常见错误分析_杠杆平衡论文

杠杆学习中常见错误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杠杆论文,常见论文,错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找错支点

所谓支点,就是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但由于作业中,纸上的杠杆都是固定不动的,有些同学由于生活经验差,往往很难分析清楚哪是固定不动的点。这样,导致有些同学将一些动力作用点或阻力作用点误认为是支点,例如课本P[,157]页,第2图、第4图,如果让学生独立地找出它的支点,那么学生往往误认为,起子与瓶盖边缘的作用点为支点,人用锹上土时,前手作用为支点。此外P[,159]页(13-13乙图),他们往往误认为动滑轮的圆心为杠杆的交点,P[,163]页,(13-31图),认为羊角锤钉子与锤尖的作用点为支点。手握钢笔写字时,他们往往误认为大拇指、食指、中指与钢笔的接触点为支点。

二、分不清动力和阻力

有些题的动力和阻力较为明显,如课本P[,163]页,甲图,人用撬棒撬石头,此时人手所施的力是使杠杆转动的力,是动力;而石头对杠杆所施的力是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是阻力。但图乙中,小孩玩跷跷板,谁是动力谁是阻力就不明显了,如果男孩正在下沉,则男孩是动力,如果男孩正在上升,则男孩成了阻力。再如图13-4,杠杆的两边都有钩码,则其动力和阻力没有明显的划分了,如果任选一力为动力,则另一力就是阻力。

三、动力和阻力作用点和方向不清

有的同学受“二力平衡”前知识概念的影响,造成了负迁移,他们认为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一定相同,我们可以看一下课本P[,164]页“学到了什么”第一个方框图中,就可以看出F[,1]与F[,2]可以同方向,也可以反方向,为什么这样两种方向相反的力,都可以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呢?原来判断杠杆的平衡,不是以动力的方向来作为判断依据的,而是以动力作用效果,即正转还是反转来作为依据的,如果把使杠杆正转的力规定为动力,使杠杆反转的力规定为阻力,则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时,杠杆就平衡。

初学者往往把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点画错,如图13-2甲图,图1有的同学认为阻力就是石块的重力,因此其作用点在C点,图13-4甲图中,图2认为动力的作用点在C点,阻力的作用点在D点,这里须重点强调一下,动力和阻力是使杠杆转动和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其作用点一定在杠杆上,杠杆一定是受力物体。有的同学在分析羊角锤所受的阻力时,认为阻力就是使钉子拔起的力。图13-2丙中,把手柄对抽水机活塞向上的力误作阻力,把镊子镊砝码的时候,摄子对砝码的压力误作阻力,这里显然都在两方面发生错误:

(1)是作用点都不在杠杆上;

(2)是力的方向与阻力方向相反。

四、画错力臂

力臂容易画错的根本原因是:(1)对力的作用线掌握不牢;(2)对从支点往力的作用线引垂线掌握不牢。很多同学在作图时,不画力的作用线,画力的作用线只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射线,而不是一条直线。此外,有的同学从动力和阻力的起、始端往支点O连线,这都是错误的。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我们尽量采用较原始的方法:(1)画力的作用线时,两端都延长;(2)从支点向作用线引垂线时,都画上垂直符号,如图3、4。

五、对杠杆平衡公式的认识不全,如图5所示

在杠杆的两边同时加一个砝码,杠杆还会平衡吗?有的同学认为,既然两边所加的重力相同,则杠杆仍然平衡,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力和力臂的乘积效果,左边是3个钩码乘以4个单位距离,右边是5个钩码乘以2个单位距离,显然,左边大于右边,故杠杆向左方旋转。很显然,如果两边的钩码数或力臂同时成倍的增大或减少,则杠杆仍然平衡。

六、对有些组合机械,往往把力的方向判断错

如图6,要求画出图中的力臂,有的同学认为,此时,动力方向为CD方向,故动力臂为L[,1]',而实际上,这时杠杆所受的动力方向仍然沿BC方向,故此时的动力臂为L[,1]。

七、不会抽象杠杆

有些杠杆题,往往不明显,需要进行大脑描象才能形成,我们把它们称为隐形杠杆,初学者往往经验较差,很难一眼将其分辨出来,比如动滑轮、定滑轮,它们的实质都是杠杆。再如:已知一飞轮的质量为m千克,由实验室测得飞轮重心偏离转动轴线L[,1]米,用挖孔的方法,在离轴线L[,2]米处,挖掉一圆柱体,使它的重心移到轴线上,求挖去部分的质量应是多少?

设开始时,飞轮的重心在A点,在B点钻去质量为m[,1]的圆柱体后,其剩余部分重心将移到O点,如图7,我们将挖去的部分填回到B处,并在A处将其支住,则我们就可以将此题抽象成右图所示的杠杆,利用杠杆平衡原理可知:

八、不会找最小动力

如图8,要使杠杆平衡,请画出在B点所施的最小动力。

有的同学认为,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动力,这个动力就是所求的最小动力,如图8,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要使杠杆平衡,则F[,1]L[,1]=F[,2]L[,2],因F[,1]L[,1]一定,故要使F[,2]最小,则L[,2]必须最大,此题中,L[,2]是最大值吗?显然图9中的L[,2]才是最大值。

学生在掌握了此题的画法后,却有很多同学在一次中考上当受骗了,图10就是有些同学画出的最小动力,显然,力的方向画错了。因此,要画出最小动力,不妨按照下列“三步曲”进行。

1.先找出最大臂,在物体上找出离支点最远的一点,这一点就是力的作用点,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最大力臂。

2.过作用点作最大力臂的垂线,动力的方向就在垂线的某一个方向上。

3.根据题意,判断使杠杆平衡时的动力方向。

九、缺乏变力的分析

如图11、12、13,现要在B点施加一力,将重物提起到B'位置,某同学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垂直于OB方向拉;竖直向上拉;水平拉。问这几种不同的拉法中,力F[,2]各是如何变化的。

如图11:由于F[,1]L[,1]=F[,2]OB,∵F[,1]、OB一定,L[,1]先增加,后减小,故F[,2]先增加后减少。

如图12:由于F[,1]L[,1]=F[,2]L[,2],又∵L[,1]/L[,2]=OA/OB,故L[,2]一定。

如图13:由于F[,1]L[,1]=F[,2]L[,2],而L[,1]=OA·sinθ,L[,2]=OB·cosθ,故,故F[,2]逐渐增加。

标签:;  ;  ;  

杠杆学习中常见错误分析_杠杆平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