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论文_苗旺

探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论文_苗旺

兰陵县建设安全工程质量服务中心 山东临沂 277700

摘要:预制式装配建筑与其他建筑模式有明显的差异,不仅能够尽可能地缩短施工工期,还能够提升施工的便捷性。但在建筑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的质量问题需要解决,施工阶段的监管能力较差,无法为施工人员营造安全的建筑环境。因此,预制式装配建筑的完善已经处于迫切的状态。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是近年来建筑领域新兴的建筑类型,这类新建筑类型的出现,不仅符合住宅产业化的标准与要求,同时在环保与节能上也凸显出了很多优势。很明显,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手工制作的方式应不能满足当前建筑领域的发展需求,工业化发展已逐渐成为建筑工程建设的发展方向。与传统住宅建筑建设方式相比,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更易控制质量,施工过程更为环保,在倡导低碳生活理念的当下,体现出了很多优势,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下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

1预制装配式建筑优势

1.1社会效益

(1)预制装配式建筑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粉尘、噪音以及光污染,不仅仅可以降低施工对施工周边居民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预制装配式建筑采用工批量工厂化生产构件,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建筑垃圾地排放。在降低能耗地同时也可以满足国家对环保地政策以及对于绿色建筑施工地要求。

(3)预制装配式建筑中采用工厂进行构件的预加工,显著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

1.2经济效益

(1)预制装配式建筑智能化的工厂生产可以降低施工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从而降低劳动力的成本。

(2)预制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可以加快建筑建设的速度,缩短建筑工期成本,同时降低资金投入的时间成本。

(3)预制装配式建筑中大量减少使用模板和钢管,使得原材料成本大大较少。

(4)预制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批量生产预制构件可以使得施工过程不受天气的影响。

1.3质量效益

(1)预制装配式建筑通过机械化、智能化以及智能化的手段制造出精度比较高的构件,通过合理的作业流程和产品控制标准,可以生产出质量比较高的预制构件。

(2)施工受环境和季节的影响比较小,最大限度降低天气因素对施工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2.1预制内剪力墙施工

在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要考虑到预制内剪力墙施工,并将其作为施工的重要内容。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进度。安装预制构件的过程中,下板层需预留出一定插筋,可渗入到内墙的预留板螺栓孔中,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利用水泥砂浆灌入螺栓孔,利用螺栓固定形式有效连接建筑工程的剪力墙和建筑工程各个结构形成整体。利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需要在整体建构中心设置剪力墙和螺栓连接位置,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后续施工项目开展及剪力墙的稳定性和坚硬度。要将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还要注意保护环境。

2.2外挂式作业平台技术

传统建筑工程施工中,需在达到一定高度后设置脚手架,以确保建筑结构稳定性与施工人员安全性,同时还要设置防护网,所以这里需要用到管材、网格与钢筋等,势必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降低施工效率。而使用外挂式平台,不仅可以提升施工效率,同时还能根据施工环境定制操作,施工灵活性大大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外挂作业平台以空心管为主体,选材时应保证空心管质量,同时确保焊接规范性,为后续作业平台提升提供便利,并在外围设置防护栏与钢丝网。

2.3构件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构件浇筑之间,要根据规范要求对混凝土构件模件模具进行质量检验,提升模具工作质量,加强对构件钢筋成品的建设,通过全面的检查保障其整体质量。同时,在成本中要根据规范要求进行隔离剂的涂刷。在施工中要保障其均匀性,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观测分析,对于出现的变形问题要及时处理。重视构件表面平整性施工,在施工中要通过蒸汽养护施工,保障其整体质量。

2.4转换层的施工技术要点

(1)现浇结构的平整度与实际标高的设计要点。在模架架设施工前要保障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已经进行了技术交底工作,同时要严格利用科学仪器进行测量操作,从而获得精准的模架架设信息。当模架架设结束时,还要有安全专业的施工人员对地板、梁柱以及外墙的标高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合格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2)控制水平缝的宽度设置要点。在进行水平缝宽度设置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行业要求与标准,重视与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将水平缝的宽度保持在2.5cm左右,为后期施工提供便利。(3)控制垫片的偏差设置要点。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施工过程会用到大量的垫片,而垫片在使用前需对其进行规范的处理,确保控制垫片上无杂物,需专业人员测量演算出放置面标高的精准度,从而保证预制构件的落位处高度的精准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控制垫片的科学放置操作,提升施工操作的安全指数。

2.5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相对于其他体系来说,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质量较轻,运输也更为方便,符合我国提倡的建设方向,近年来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较为常见。在预制装配式框架中,预制叠合梁、叠合板式最关键的,这两种部件均可在工厂内制作,仅需在施工现场进行焊接工作即可。为了确保施工整体质量,需要在预先设计环节中,对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一是每个叠合梁、柱中轴线均需在同一水平面,不能出现偏差,同时要确保结构体系平整性,充分满足施工上对承载力的要求,避免出现失误;二是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合理选择各方面技术,特别是重视各构件的焊接,综合考虑多项因素,同时精确计算出各部件承载力,避免由于人为因素而出现的失误。

2.6建筑构件埋设及管线施工

由于建筑物的墙板会在振捣作用下产生一定的震动,接线盒的位置时常被改变。为了对这个问题进行防范,施工人员可以先将接线盒进行固定,应用专业品质的接线盒,提升接线盒安装的稳定性。同时施工人员也可以应用长度适合的铁丝固定接线盒。对于防止预埋状态下管线容易发生脱落,施工人员必须要在振捣前对其进行确认检查,在振捣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实时监督,并在振捣后对管线进行二次检查,提升产品的合格率。此外,建筑施工单位还需要构建完善的施工技术培训机制,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装配施工技艺,优化整体的施工质量,强化责任制在其头脑中的地位。建筑施工单位也需要提升现场监理的管控能力,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增值培训。建筑施工单位还需要对装配式预制建筑的建筑关键点进行研究,提升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2.7预制窗体施工技术

预制窗体施工是利用吊耳、螺栓等将窗体的螺母连接起来,保证窗体的严密性、稳定性。在安装预制窗体时要先对窗体上的螺母进行检测,然后测量作业面与窗体之间的距离,应在300mm的位置标准,当位置确定之后再紧密连接螺栓与窗体的螺母,进而预制窗施工完成。虽然该施工简单,但具体的注意事项比较多,特别是窗体螺栓稳定性、窗体方向的调整和控制、墙板连接的紧密性。只有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控制好,才能确保预制窗体施工符合标准,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质量。

结束语

预制装配施工技术符合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的需求,为了保障施工质量,有效缩短工程工期,在施工中要合理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通过此种技术强化成本控制,提升资源材料利用效率。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具有先进性、全面性的特征,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松山.浅谈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J].建材与装饰,2018(43):21-22.

[2]孟令宾,吕洪友.东北地区装配式住宅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6):130-131.

[3]张少春.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12):121–122.

论文作者:苗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  ;  ;  ;  ;  ;  ;  ;  

探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论文_苗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