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连锁经营推进商业体制改革和流通产业现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制改革论文,连锁经营论文,产业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积极发展商业连锁经营。我国正处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流通的作用比过去大大增强了,流通体制改革更显得十分迫切。发展连锁经营,对于深化流通企业改革,加速流通产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促进工业的现代化大生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积极意义,是带有方向性的一项重大改革。
一、连锁经营是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流通产业的一场革命,要用大流通促进大生产的发展。
连锁经营最早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它使流通产业发生了一场革命,对推动现代化的生产、引导消费、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建立有序竞争的流通秩序,起了重大作用。从世界上建立第一家连锁公司到现在,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在工业发达国家,连锁经营取得普遍成功,一般都占市场销售份额的1/3以上。美国比例最高,约占60%。例如美国最大的“沃玛特”连锁集团公司,在美国国内约有连锁商店2000家,境外还有100多家,1994年销售额达800多亿美元。日本连锁经营也是流通产业的一种重要形式,三越、高岛屋、大丸、依势丹、八佰伴等都是以连锁方式经营的,最大的大荣连锁公司年销售额超过240亿美元。自60年代以来,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先后引进连锁经营,推动了流通产业的发展和现代化,促进了经济发展。
为什么连锁经营有这么强的生命力?最根本的原因是连锁经营以其新的经营特点,适应了现代大工业发展和消费需求变化的需要,在工业化过程的早期和中期,需要分散的百货店式的流通组织形式;在工业化以后,则需要新的流通组织形式——连锁经营。连锁经营的实质,是把现代大工业、大生产的组织原则应用于商品流通领域,达到提高协调运作能力和规模效益的目的。连锁经营是大流通的最具代表性的组织形式。要发展大流通,推动大工业,提高工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就要发展连锁经营,这是一条普遍经验。这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
目前,连锁经营在国际上有许多形式,例如,直营连锁(即由连锁集团公司直接经营的连锁店或连锁超级市场、连锁百货公司等等)、自愿连锁、特许连锁和合作连锁等模式,适用范围几乎涉及到整个流通领域和服务业。以直营连锁为例,一般都要做到几个“统一”,如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商店标识、统一经营方针、统一服务规范、统一广告宣传和统一的销售价格等等。这些“统一”,旨在店名、店貌、商品、服务的标准化,采购、送货、销售、决策、经营的专业化,商品购销、信息汇集、广告宣传、员工培训、管理规范的统一化,从而把复杂的商业活动分解为像工业生产流水线上每一个环节那样相对的简单,以提高经营效率,实现规模效益。在这些“统一”当中,最重要的是统一采购配送和统一核算,将采购配送与零售经营服务分开,同时又实行统一核算和管理,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这是直营连锁经营能做到价廉物美,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关键。我们发展连锁经营,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要把握它的基本特点,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的标准运作,防止重复过去的一、二、三级批发站式的行政分配体系。否则,就谈不上真正的连锁经营,也就不可能发挥它的优越性,甚至连牌子也要砸掉。
二、发展连锁经营是我国商业特别是国合商业的一项重大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商业体制改革同其它领域的改革一样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也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的流通机制,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深化我国的流通体制改革,对一些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需要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继续坚持。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流通领域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还十分突出:一是商业网点配置不尽合理、组织化程度低、部分企业经营效益差、处境困难;二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批发企业原有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基本上已经“线断网破”,市场占有率下降,改革方向不够明确,有些企业甚至一筹莫展;三是国合商业经营方式单一,装备落后,过分依赖“出租柜台”这种弊端很多的经营方式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建立科学和高效的流通体制,更谈不上流通产业的现代化。
在这种情况下,流通领域的同志们通过探索,借鉴国外和香港等地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逐步认识到发展连锁经营的重大意义,并付诸实践,终于在我国流通领域也开始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便民连锁店、连锁超级市场、连锁百货公司和连锁专卖店、快餐店等。连锁商业从90年代初起步,据不完全统计,到今年2月底全国已有150多家连锁公司,2500多个连锁网点。据了解,目前上海共有各类连锁网点1500多家,年销售额已达14.5亿元,全市有连锁超市公司15家,连锁方便店公司14家,并已将“菜篮子”、“米袋子”纳入连锁经营系统。广东的连锁经营发展也较快,现已有连锁店集团40多家,连锁店铺300多个。东莞“美佳”连锁店已发展至26家,比连锁改造前的老门店销售额、税利分别增长了15倍和46倍。深圳“华润”连锁超市已发展到24家,“7-11”便民连锁店已发展到21家。北京市在“希福连锁店”集团带动下,连锁经营亦在起步发展,其他城市也有类似情况。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发展商业连锁经营具有重要作用:
——有利于通过流通体制改革,实现流通产业现代化。连锁经营以市场为导向,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产销关系和批零关系,从而推动建立现代化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流通体制和流通网点的合理配置。
——有利于加快国合商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连锁经营不是单纯的商业经营形式的改变,还涉及商业企业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产权关系、利益分配等一系列关系的调整与变革,将会促进国合商业转换经营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
——有利于发挥国合商业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政府对市场物价的调控。国合商业发展连锁经营,能够减少中间环节,加快商品周转,提高规模效益,降低经营成本,在搞活和稳定市场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
——有利于引导消费,指导生产,扶优汰劣,保护消费者利益。连锁经营既可以引导厂家生产适销对路商品,又可以促进计算机、包装、先进的商业设施装备、条码计价付款等新产业、新产品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连锁经营的营销方式和标准化、专业化管理,有利于保护优质名牌商品,抵制假冒伪劣商品,优化商品结构和改善服务,引导群众消费,平抑物价,维护消费者利益。
——有利于参与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成功的跨国贸易组织大多是连锁集团公司。我国商业贸易企业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必须采用连锁化、集团化方式,把自己首先壮大起来,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开拓国际市场。
——有利于借助批发主导型连锁经营,重组我们的国合商业批发体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化批零关系和工商关系,实现生产、批发、零售、运输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发挥批发企业的功能和优势,又可以改变目前那种购销一体、单店(柜台)承包核算、主要依赖经营者个人经验和技巧的小商业经营模式,提高国合商业的经营素质,引入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增强国合商业企业的竞争力和改善国合商业的企业形象。
三、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具备发展连锁经营的基本条件。
经过建国40多年特别是近16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们已经初步具备发展连锁商业的条件。
根据发展连锁经营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人均年收入达到250-600美元的水平时,连锁商业就会开始发展;人均年收入达到600-850美元的水平时,大规模、国际化的连锁商业就会出现,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去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3179元人民币,折合370多美元,沿海地区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已经达到发展连锁商业起步的水平。例如,上海199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5万元,相当于香港70年代的水平,而香港的连锁商业正是在7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商品供应日益丰富,供求基本平衡,专业化分工和标准化生产已达到一定水平,产品质量、品种、规格、包装等方面,基本适应连锁经营的需要。交通、通讯和计算机的发展,也为连锁经营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合商业承担着供给居民生活消费品的职责。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们有了一大批流通骨干基础设施,有数以万计的经营网点,有1800多万职工,在居民区内已经有了一套副食店、粮店、菜店网络,其中有些位于繁华街道,市面很好,有些批发企业具备良好的仓储设施,适于改造为配送中心。在这样的基础上,国合商业用连锁形式加以改造,进一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就会加速经营机制转换,重新焕发生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连锁店的出现和起步发展,为我国流通结构的重组、流通方式的调整和国合商业的改革注入了新的现代化经营机制。我们可以通过零售为主导的连锁经营,把大量的分散经营的国合零售企业通过连锁经营机制联合起来,联小为大,避免无序竞争,发挥规模效益,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作用。
我国的连锁经营目前尚处在发展初期,许多同志对此了解还不多。这就要特别强调它的实质,把握住它的基本特点,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的标准运作,切实促进这一新生事物的规范发展,在规范发展的前提下进行试点。具体经营方式则要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各个行业具体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要出发,既要规范,又不生搬硬套别国和别人的经验,既允许多个行业试办,又要突出重点。从我们商品流通领域现状看,以下四种形式尤其值得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和发展。一是便民连锁店,以粮油、食品和小杂货为主,这是基层的连锁经营;二是连锁超级市场和货仓式的廉价商场,规模较大、品种较多,主要经营蔬菜、肉禽鱼蛋等副食、其它食品、文具和日用百货等;三是由大中型百货公司发展而成的连锁百货商场;四是以经营名牌和精品为主的专卖连锁店。前两种经营方式是把商业的现代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好形式,应是我们连锁商业发展的重点。目前我国从总体上讲,仍处于温饱向小康过渡的阶段,连锁经营也应该主要放在以销售居民食品和日用消费品为主的超级市场和便民商店上,做到方便群众,价廉物美,优质服务,廉价多销,使广大消费者满意。后两类连锁店要有利于扶持、培养我们自己的各种名牌产品,促进国货的竞争能力,要按照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发展。除此之外,一些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其它服务领域的连锁经营,也要鼓励发展,如快餐业、洗染业和其它服务业的连锁等等。
四、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协调政策,研究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
1.要加强领导,统一思想,统筹规划。在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大中城市,要把这件事当作流通体制改革的大事来抓。首先要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我们发展连锁商业的主要目的是为民、便民、利民,而首先不是为了赚钱,可能开始搞的时候还要赔本,但只要把为民、便民、利民搞好了,受到群众的拥护,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是会盈利的。发展连锁经营的重点地区宜放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不宜也不可能一下子都铺开。对此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刮风。对于大规模的直营连锁,原则上要先发展区域性的连锁组织,待取得经验和有关条件具备后,再逐步发展为跨地区乃至全国性连锁集团。其次,要采取企业自我发展为主与国家适当扶持为辅的方针。连锁经营是一种企业行为,应更多地依托企业的力量,由企业自主地实行连锁。同时,在发展初期,有关政府部门应给予必要支持和引导。这主要是从宏观上规划指导,制定法规和政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应主要用经济的办法,兼顾到各方面的利益,促进联合,而不能“拉郎配”,强行连锁。对那些因地区保护主义和狭隘的部门利益而不愿改革的要做好工作,排除阻力;对那些因影响不正当私利而抵制改革的要采取适当措施,决不能姑息迁就。第三,要注意打破部门、行业和地区分割。在起步阶段,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网点基础,通过联营、入股、租赁、兼并等经济方式,打破行政隶属关系、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在兼顾各方面正当利益的前提下,逐步发展跨部门、跨地区和跨所有制的各类连锁形式。第四,搞连锁经营不是否定竞争,而是通过联合形成一个更高层次的有序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动力,我们搞连锁经营也必须有助于正当竞争,防止形成垄断,特别是通过行政权力的垄断。第五,国合商业企业要在发展连锁经营中发挥骨干作用,也不应排斥其它所有制的参与,以利于形成一个以国合连锁商业为主渠道的多种经营成分互补并存的现代商业体系。第六,发展连锁经营要着重于按其本身的规律进行实质性的改革,而决不是形式上的换招牌和装修改造门面,避免造成无效劳动和浪费。
2.抓紧研究连锁经营的立法和连锁业的服务规范。据了解,美国有14个州制定了连锁加盟法。我们也要加快这方面法规的研究和草拟工作。只有这样,我们的连锁商业的发展才有法可依,研究解决问题才有法可循。除了国家立法以外,地方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也可以制定相应的法规,促进连锁经营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地方在制定法规时,要有利于连锁商业的跨地区发展,不能搞地方保护主义,否则就同搞连锁经营,发展大流通的主旨背道而驰了。同时,要积极培育连锁经营的中介组织,注意发挥它们在服务规范等方面的行业自律作用。
3.抓紧人才培养和管理软件的开发应用。连锁经营是一门现代化的科学,要组织流通及有关部门的同志认真学习,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学习掌握其基本知识。同时连锁商业的发展与通讯技术和其它流通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抓紧这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的科学技术含量。加快电子计算机、收款机、条形码等设施的开发与应用,进一步改善仓储、配送中心等流通设施和提高运作效率。
4.要不断地研究、解决连锁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政策性问题,推动流通体制的改革,支持连锁商业的发展。
近年来,连锁经营已在我国部分大中城市起步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经营管理不规范、人员素质差、规模效益未充分体现等问题。我们要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扎实稳妥地推动我国连锁经营的健康发展。
(此文是作者1995年3月27日在部分省市连锁商业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