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治疗足部旋筋1例

桂枝汤治疗足部旋筋1例

一、桂枝汤化裁治疗脚转筋1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金旭[1](2021)在《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发掘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对古代医籍中运用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医案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出其主要治法,浅析名家运用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特点,并进行数据挖掘,结合中医学相关理论知识,分析组方用药规律,以此为现代临床治疗痛胀类脾胃病提供更多的思路。方法 1.在查阅调研古代医籍中记载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相关文献基础上,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图书为资料来源,广泛收集清末(1911年)以前历代名家关于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着作,同时参阅大型文献类书《医案类聚》,选取以“胃脘痛”、“痞满”、“腹痛”、“腹胀”相关症状为主症的经方医案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传统的文献整理方法,研读古代医案资料,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评议,归纳总结其治法特色及经方应用特点。2.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处方作数据规范化处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系统,建立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经方处方数据库,运用该软件集成的频次统计法、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统计高频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等,借助数据挖掘的结果来分析探讨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用药规律及选方思路。结果 1.古代医籍中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治法可归纳为调和法、温补法、消导法、通下法、补益法、清宣法等六种。医家在辨证选方及运用经方配伍时各有其特点。2.符合纳入标准的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有323则,处方360首,涉及192味中药。3.通过数据统计显示,在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数据库中,排名前七的药物均超过100次,分别是甘草、茯苓、人参、半夏、桂枝、干姜、白术。按药物功效分类,最多的是补虚药,其次为温里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4.药物四气为温热为主,少用寒凉。五味以辛、甘、苦为主。药物归经以脾、胃为主,与肺关系密切。5.出现频数最高的药对是甘草-人参,12味核心药物中能组成理中丸、桂枝汤、五苓散、半夏泻心汤、苓桂术甘汤等经方和二陈汤、六君子汤等时方。结论 历代名家运用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治法多样,选方多用理中丸、半夏泻心汤、桂枝汤、五苓散等,用药各有特点,有保留原方使用,亦有化裁加减。同时,古代名家在治疗胃脘部和腹部的疼痛胀满症状时,治法用药选方有一些区别,值得现代临床学习借鉴。

林远茂[2](2021)在《基于CiteSpace和数据挖掘的炙甘草汤当代医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梳理炙甘草汤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学术趋势和研究热点,并且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临床研究所报道的现代医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炙甘草汤临床应用规律,以期提高其临床运用的针对性。方法:第一部分:为炙甘草汤相关研究的论文报道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梳理其研究历程和趋势,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检索时间建库至2020年10月31日,使用文献计量学和Cite Space软件对文献发表年份、发表机构、论文作者、发表期刊及论文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第二部分: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现代临床所报道的医案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总结研究医案资料中的病、症、舌、脉、药等信息,研究患者年龄、发病季节、发病区域等相关因素与炙甘草汤使用的相互作用。结果:1.文献计量分析,共纳入炙甘草汤相关文献2489篇。该领域研究的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山东中医药大学(57篇)和其附属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9篇)发文最为活跃;以陈奇(19篇)、陈兰英(14篇)、毕明(14篇)等为代表的作者团体在该领域发文最为活跃。从关键词共现分析来看,聚类分析中经方、病毒性心肌炎和冠心病心律失常等聚类模块的规模较大,为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2.数据挖掘共纳入524例炙甘草汤医案,分析发现,后世医家临床运用炙甘草汤治疗的疾病以心悸、胸痹、眩晕、喘证、不寐居多;所涉主症以“心悸”、“乏力”、“胸闷”为主;主要脉象为“结代脉”;常见舌象为“淡舌”、“红舌”;原方用药药量与原文记载比例基本一致,常用加药加味药以补益药、安神药、活血化淤药为主,如:党参、黄芪、丹参、酸枣仁、五味子等;加药常用要对有(1)珍珠母、茯神、龙齿、板蓝根;(2)知母、柴胡、枳壳;(3)砂仁、枳实、檀香、葛根、龙眼肉;(4)黄精、山茱萸、桑寄生;(5)三七、甘松、黄连、柏子仁;(6)郁金、苦参、远志;(7)薤白、瓜蒌、半夏。结论:1.炙甘草汤相关文献逐年增多,该领域研究热点为“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心律失常”、“甘草酸单铵盐”。2.炙甘草汤现代治疗疾病的种类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基础上拓展,所治疾病主症和脉象仍以心悸、胸闷和结代脉为主。舌象以淡舌居多。3.后世运用炙甘草汤,原方药味多为炙甘草、麦门冬、桂枝、阿胶、麻仁、人参、大枣;生地黄偶有熟地替用或同用;生姜偶有干姜或炮姜替换。药味之间的用量比例与《伤寒论》原文无明显差异。4.炙甘草汤加味药以补益药、安神药、活血化淤药、清热药、收涩药为主,多取其健脾补肺、益气宁心、安神除烦之效,以党参、黄芪、五味子、丹参、酸枣仁居多。5.炙甘草汤化裁常用中药组有:珍珠母-茯神-龙齿-板蓝根;知母-柴胡-枳壳;砂仁-枳实-檀香-葛根-龙眼肉;黄精-山茱萸-桑寄生。6.地域对炙甘草汤原方用量有一定的影响,东北地区用量较大。7.年龄与炙甘草、生地黄、大枣、麻仁的用量呈现出正增长。8.冬季炙甘草汤全方用量均值较其他季节增大。

窦豆[3](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王畅[4](2021)在《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文中提出治法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其上承病因病机,下统方药,在理、法、方、药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独特体现。历代医家无不重视对治法的研究。采用医史文献学、考据学、归纳与总结等研究方法,构建了暖肝治法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暖肝治法的定义及适用范围,厘清其学术发展源流,系统归纳了其功效,总结其在临床中的运用。论文主体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中医“肝”相关的理论问题。具体包括(1)中医对“肝”的解剖认识概括成命名时期、功能概括时期、丰富发展时期、中西医交流互鉴四个时期。(2)“肝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3)中医文献中少见“肝阳虚”的原因。(4)关于“肝无补法”的提法有失偏颇。(5)肝为“刚脏”,是对肝脏不易见阳虚病机而易见阴虚病机的病机易趋性和病证表现的概括。(6)梳理了历代对“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认识过程。(7)对“肝藏血”生理功能的进行了阐释。(8)肝与小便的调控及生殖功能的发挥密切相关。(9)肝之所以称为“将军之官”,是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10)“罢极之本”一词主要有“耐受疲劳”和“遣散气血到周身”两种含义。(11)“肝生于左”并非指的是肝的实际解剖部位,而是对其功能特点的高度概括。第二部分提出了“暖肝”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认为暖肝法适用于治疗肝阳不足或寒凝肝脉所引起的寒性病证。暖肝法的适用范围是肝寒证,包括肝阳虚证、肝气虚证、肝血虚证、寒凝肝脉证、肝郁气滞证等诸证中有寒象者。比较了暖肝与疏肝、泻肝、补脾与补肾这几组治法,阐释了其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三部分梳理了散落在中医古籍中有关“肝寒”和“暖肝”的内容,将暖肝治法学术源流划分先秦两汉、晋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其理论特点分别概括为理论奠基、深化病机、创制新方、崇尚温补的四个阶段。第四部分归纳了暖肝治法的功效与临床运用,暖肝治法下又可以再分为八个证治原则,分别是(1)暖肝散寒,理气止痛法;(2)暖肝温阳,舒筋通脉法;(3)暖肝行血,补虚养血法;(4)暖肝通阳,行气解郁法;(5)温敛肝气,缩尿起痿法;(6)暖肝和胃,降逆止呕法;(7)暖肝通阳,化气行水法;(8)暖肝补虚,调摄冲任法。第五部分对《临证指南医案》中对暖肝法的运用进行数据发掘,数据挖掘结果与文献分析结果相互应证。

李令康[5](2020)在《基于《伤寒杂病论》相关方证的双心疾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双心医学,即心理心脏病学(psychocardiacology),是心身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心理疾患与心脏病的深层联系,也包括情绪与心血管系统之间的关联。基于中医学“形神一体”的观念,以及“心主血脉”、“心藏神”的藏象理论,所谓“双心”本是一个整体,中医一直在实践着“双心”同治。近年来,中医在双心医学领域的开展了一定的临床实践和理论阐释工作。目前中医对双心疾病病机主要有营卫不和、肝失疏泄、五脏互损几种认识,治疗上以脏腑辨证为主,但尚缺乏深入和系统的理论体系构建。本研究通过研究《伤寒杂病论》中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为运用经方治疗双心疾病开拓思路,对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有益的借鉴。本研究第一部分论述了双心疾病的内涵与中医学对心脏与心神关系的认识。第二部分对双心疾病在《伤寒杂病论》中相关病症进行系统梳理,整理出心神病症伴发心胸病症的双心疾病相关证候,分析其证候规律和病机特点。第三部分是对《伤寒杂病论》中基于原方主治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的研究。第四部分是对现代拓展应用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研究,通过文献检索《伤寒杂病论》方治疗双心疾病、常见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研究类文献,从中筛选出治疗双心疾病的潜在有效方剂。在讨论部分,着重总结和提炼双心疾病的病机和证治规律。本研究所得结论如下:1.《伤寒杂病论》中的双心疾病相关证候有:胸中窒,烦;胸满,默默,心烦;胸满,烦惊,谵语;悸;烦,悸;惊,悸;心痛,烦;胸中痛,喜太息。2.基于原方主治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有:桂枝甘草汤证、栀子豉汤证、小柴胡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小建中汤证、炙甘草汤证、四逆散证。现代拓展应用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有:桂枝汤证、黄芪桂枝五物汤证、当归四逆汤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大柴胡汤证、柴胡桂枝汤证、人参汤/理中丸证、四逆汤证、真武汤证、半夏泻心汤证、半夏厚朴汤证、黄连阿胶汤证、乌梅丸证、桂枝茯苓丸证。3.双心疾病是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失常在“心主血脉”和“心藏神”两方面的反映,发病过程符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规律。其病机可归纳为四类:(1)营卫不和,心气受损;(2)枢机不利,气滞心胸;(3)本经自病,心君受邪;(4)痰瘀内阻,使道不通。4.治法上,双心疾病初期注重调和营卫;发展期注重解郁疏机,顾护中焦;深入期一方面注重扶助真阳,交通心肾;另一方面扶正驱邪,利水、活血、化痰以恢复使道、经脉之通畅。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次系统梳理《伤寒杂病论》中双心疾病相关病症、方证,阐明了证候特征与证治规律。首次系统挖掘现代临床运用《伤寒杂病论》方治疗双心疾病的潜在有效方剂,为运用经方治疗本病开拓了思路。基于《伤寒杂病论》相关方证研究双心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中医病机演变,对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李若愚[6](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为载体,挖掘总结导师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为使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方法进行分析,提高附子类方的临床使用准确率,进一步传承名老中医经验。方法:1资料来源:收集2018年01月至2020年01月间刘铁军教授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运用附子类方诊治的患者。研究选取方剂的主要组成药物皆为原书组成,附子类方包括桂枝加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再造散、附子泻心汤、乌梅丸、大黄附子汤、温脾汤、附子理中丸、黄土汤,病例要求一般资料、初诊记录、四诊信息完整。2资料收集与处理:对于附子类方病例的病名、体征、症状、舌脉、药物名称等信息进行统一规范录入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由专人负责数据的录入,并由专人监督把关病例质量,非指定人员不得私自修改病例中的任何信息,从而确保信息的真实性,3统计学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分别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统计学结果:对500例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统计,统计结果如下:桂枝加附子汤24例、麻黄细辛附子汤48例、再造散70例、附子泻心汤40例、乌梅丸29例、大黄附子汤35例、温脾汤66例、附子理中丸134例、黄土汤54例,通过系统中的“数据分析系统”中的频次分析、黄金分割法可得出导师刘铁军运用以上9种附子类方的基本适应证及其主症、舌脉,方药;利用“数据分析系统-新方分析”模块中的药物聚类功能,总结得出导师常用的合方用药,使得潜在的合方用药得以明确详细提炼。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具体的应用,总结提炼出导师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该类方药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特点,处方特点、临床思路、辨证规律等,丰富导师使用附子类方的学术思想内涵,并将其结合中医“扶阳”理论进行相关论述。1桂枝加附子汤:导师运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十二指肠炎、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等5种西医类别。主要证型为营卫失调,阳气虚弱。主要症状:纳差、畏寒、四肢凉、心慌。主要药物:大枣、桂枝、白芍、生姜、附子、白术、甘草、黄芪、鹿角霜。次要药物:茯苓、防风、陈皮、山药、炙甘草、党参、麦冬、干姜、黄连。常用合方:桂枝加黄芪汤、炙甘草汤、异功散、白术附子汤、参苓白术散、理中丸、黄芪建中汤、玉屏风散、木香槟榔丸、痛泻药方。2麻黄细辛附子汤:导师运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肠型感冒、肠易激综合征、急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炎、胃糜烂、消化道憩室、慢性萎缩性胃炎等10种脾胃病。主要证型为外寒阳虚。主要症状:畏寒、四肢凉、无汗、纳差、乏力、胃脘喜暖、泄泻。主要药物:麻黄、附子、细辛、党参、黄芪、当归、白芍、白术、川芎、防风、柴胡。常用合方:玉屏风散、再造散、枳实导滞丸、柴胡疏肝汤、四君子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参苓白术散、理中丸、炙甘草汤、痛泻药方。3再造散:导师运用再造散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急性胃炎、急性胃肠炎、胃肠型感冒、胃息肉等9种脾胃病。主要证型为外感寒邪,阳气虚弱。主要症状:畏寒、纳差、发热、四肢凉、无汗、乏力、腹泻。主要药物:附子、党参、桂枝、细辛、大枣、炙甘草、生姜、防风、川芎。次要药物:黄芪、羌活、大黄、麻黄、白芍、白术、柴胡、当归、三棱、水蛭、甲珠、陈皮。常用合方:柴胡疏肝散、芪归甲蛭方、四物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汤、黄芪建中汤、麻黄人参芍药汤、四君子汤。4附子泻心汤:导师运用附子泻心汤主要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食管反流病、急性胃肠炎等9种脾胃病。主要证型为阳虚热结,心下痞满。主要症状:四肢凉、胃脘痛、大便黏腻、畏寒、胃脘喜暖、胃胀、嗳腐吞酸。主要药物:大黄、黄芩、附子、黄连、桂枝、甘草、白芍、陈皮、香附、藿香、枳实、佩兰。次要药物:石膏、防风、木香、厚朴、栀子、黄柏、神曲、山楂、莱菔子、连翘。常用合方:泻黄散、柴胡疏肝散、健脾丸、厚朴温中汤、防风通圣丸、保和丸、桂枝汤。5乌梅丸:导师运用乌梅丸治疗脾胃病,具体类别为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结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炎、十二指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10种脾胃病类别。主要证型为中脏虚寒兼郁热(即寒热错杂之厥阴证)。主要症状:腹痛、四肢凉、泄泻、纳差。主要药物:乌梅、黄连、当归、细辛、黄柏、桂枝、干姜、花椒、附子。次要药物:白芍、白术、党参、川芎、茯苓、泽泻。常用合方: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汤、苓桂术甘汤、四物汤、丁香柿蒂汤、木香槟榔丸。6大黄附子汤:导师运用大黄附子汤治疗脾胃病,具体脾胃病类别为慢性结肠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胆囊炎等8种。主要证型为寒积阻滞。主要症状四肢凉、腹痛、便秘、胃脘喜暖、畏寒。主要药物:细辛、大黄、附子、白芍、川芎、干姜、茯苓、厚朴、黄芪、大枣、白术、香附。次要药物:当归、炙甘草、陈皮、甘松、柴胡、炒枳壳、生姜、泽泻、桂枝。常用合方:厚朴温中汤、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四物汤、桂枝汤、保和丸。7温脾汤:导师运用温脾汤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结肠炎、不完全性肠梗阻、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十二指肠炎等9种。主要证型为素体阳虚,寒积中阻。主要症状:四肢凉、腹痛、便秘、胃脘喜暖。主要药物:枳实、炙甘草、干姜、当归、大黄、芒硝、白术、附子、党参。次要药物:细辛、白芍、柴胡、陈皮、瓜蒌、香附。常用合方:瓜蒌承气汤(自拟方)、柴胡疏肝汤、大承气汤、四君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保和丸。8附子理中丸:导师运用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急性胃肠炎、十二指肠炎、呕吐、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等16种。主要证型为脾胃虚寒较甚,或脾肾阳虚。主要症状:胃脘喜暖、四肢凉、畏寒、胃脘痛、恶心、纳差。主要药物:干姜、炙甘草、附子、党参、炒白术、白芍、桂枝、大枣。次要药物:黄芪、当归、茯苓、陈皮、柴胡、川芎、白术、香附、大黄、枳实、生姜、鹿角霜、防风。常用合方: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汤、黄芪建中汤、桂枝汤、四物汤。9黄土汤:导师运用黄土汤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溃疡、不完全性肠梗阻、慢性结肠炎、胃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等7种。主要证型为脾肾阳虚,统摄无权。主要症状:便血、胃脘痛、四肢凉、面色萎黄、乏力。主要药物:生地黄、黄芩、阿胶、赤石脂、附子、炒白术、甘草、黄芪。次要药物:柴胡、白芍、大蓟炭、当归、荆芥穗炭、干姜、桂枝、陈皮。常用合方:四物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完带汤、甘草干姜汤、槐花散、柴胡疏肝汤。结论:导师运用附子类方特点可归结如下:1经典为纲,临床循迹:通过对《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的熟悉,以此作为临床用药的基础环节,临床诊疗过程中,尊经论治,察阴阳,别脏腑,活络中医思维,提高辨病准确。同时,对于经典方药的使用,强调勿随意减改,以维持方药间的结构。2未病先防,扶阳祛邪:从运动的眼光看待疾病的发生、发展,通过扶阳的思想与治未病理论相结合,从阳气充足的角度御(祛)邪与外,防治疾病加重。本文涉及的附子类方所致疾病可看做逐渐进阶的,为体外寒邪逐渐侵入人体,造成体内阳气不足且不断发展并加重的发展过程。在使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时候,根据疾病发展情况,选择适合处方,添加合适防止疾病进展的药物。3灵活用方,优化疗效:导师主导在遣方用药时,以合方、对药的模式进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附子类方主方的不足,同时最大程度保持原方的原汁原味,故在使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时候,常常根据患者症状使用不同功效的合方,数量较多、主治不一,疗效甚佳。4注重调护,兼顾情志:导师认为治疗脾胃病是中医的优势:疗效佳病程短。同时导师也认为脾胃病是一种反反复复的疾病,“三分治,七分养”脾胃病的关键在于治愈后长期的预防顾护。同时脾胃病与情绪精神关系密切,二者可以互为因果,影响甚至加重躯体与情志问题,注重精神调畅也是治疗脾胃病的关键。

陈世泠(TRAN THE LINH)[7](2020)在《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经验与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1)以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多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门诊医案为基本资料,运用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对医案进行研究,探讨周仲瑛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辨治思路、用药经验,总结、整理、提炼周仲瑛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学术思想,以利于临床运用,为进一步提高中医药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疗效打下基础。(2)运用周仲瑛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主要治法及组方用药,进行疗效观察,验证治法方药的确切疗效。研究方法:(1)收集并整理1985-2014年间周仲瑛教授诊治的所有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门诊病案,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114诊次病案,建立病案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等方法研究病案中症状、舌象、脉象、病机、方药之间的规律,结合周仲瑛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进行分析归纳。(2)采用周仲瑛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学术思想、主要治法治疗30例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证患者,予中药汤剂口服,每日一剂,3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月后、2月后、3月后采集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于治疗前、治疗3月后采集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指数(DAS28),并根据中西医疗效评价标准判定疗效,观察治疗效果。运用Excel2016以及SPSS 24.0软件分析包分析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疗效评价。研究结果:(1)共收集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病案50例,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22-69岁,平均48.07±10.35岁。共有114次诊次,在所有诊次中频率较高的症状依次为肢节疼痛、怕冷、关节僵硬、关节肿胀、汗出、畏寒、屈伸不利、关节疼痛、怕风,分别占61.40%、29.82%、20.18%、15.79%、14.91%、13.16%、12.28%、11.40%、10.53%,主要舌象为苔薄、苔薄腻、质暗、质淡,主要脉象为细、弦、滑;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脏腑病位多在肾、肝,病理因素以湿、风、寒、痰、瘀为主,病性虚实参半,实性病机可归纳为风寒湿痹、痰瘀互结,虚性病机可归纳肾阳不足、肝肾亏虚;所有诊次中共使用药物有124种,其中祛风湿药所用药物种类以及所占频次最高,频次最高药物为青风藤,其次为补虚药,频次最高药物为黄芪。关联规则研究显示,症状关联度较高的组合是腰痛与肢节疼痛、遇寒加重与肢节疼痛、关节变形与肢节疼痛、肢冷与肢节疼痛、晨僵与肢节疼痛、发麻与肢节疼痛、关节肿胀与肢节疼痛、关节僵硬与肢节疼痛、屈伸不利与肢节疼痛;舌象关联度较高的组合是质暗紫与苔薄腻、质隐紫与苔薄、质淡紫与苔薄、质淡有紫气与苔薄、有齿印与苔薄;脉象关联度较高的组合为细滑、细弦;病机关联度较高的组合是风寒湿痹与痰瘀阻络、风寒湿痹与肝肾亏虚、痰瘀阻络与肝肾亏虚;最常用的药物组合有桂枝、生黄芪、细辛、制川乌,两两之间有较高的关联性。(2)采用周仲瑛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学术思想、主要治法治疗30例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证患者,治疗1月后、治疗2月后、治疗3月后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3月后患者DAS28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1月后、治疗2月后、治疗3月后,患者关节疼痛积分、关节肿胀积分、关节压痛积分、畏/恶风寒积分、腰膝酸软积分等中医症候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经治疗1月后,总有效率33.33%,有效10例,显效0例,20例无效。治疗2月后,总有效率达96.67%,其中有效27例,显效2例,无效1例,与治疗1月后数据相比总有效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月后,总有效率达96.67%,其中有效18例,显效11例,无效1例,与治疗1月后数据相比总有效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结论:(1)周仲瑛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医案患者主要症状是肢节疼痛、怕冷、关节僵硬、关节肿胀、汗出、畏寒、屈伸不利、关节疼痛、恶风等,其中肢节疼痛是最主要的症状,病性总属于本虚标实,气血亏虚、肝肾亏损为本虚,风、寒、湿、痰、瘀为标实,治法以祛风除湿散寒、通经活络、化痰除瘀、蠲痹通络、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为主。用药种类上祛风湿药物较多,辅以补益气血药扶正,尤其善用藤类药物,活血化瘀药、化痰类药物、虫类药物,并围绕以“病机证素”为核心,归纳为三大治法,并列出基础方剂。以病理因素风、寒、湿为主要病机的治法为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代表方有麻黄加术汤、乌头汤、薏苡仁汤、麻附细辛汤、阳和汤等;以病理因素痰、瘀为主要病机的治法为化痰祛瘀、蠲痹通络,代表方有青州白丸子方、桃红饮:以气血亏虚、肝肾不足为主要病机的治法为扶正祛邪、治本顾标,代表方有独活寄生汤、蠲痹汤等。(2)运用周仲瑛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思路与方药治疗30例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证患者,经中药汤剂治疗3月后,患者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病情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患者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观察结果表明,周仲瑛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邢如意[8](2016)在《经方解郁文献及临床运用探讨》文中认为郁证是中医学中的疾病概念。在悠长的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关于郁证的学术思想与论着卷帙浩繁。关于“郁”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的《黄帝内经》中,在此之后,东汉的张仲景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在继承与发扬《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临床实践所得,创制了半夏厚朴汤、百合地黄汤和柴胡类方等解郁经方,丰富了郁证的病因病机理论以及临床辨证论治体系与方法,为后世认识与辨治郁证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义。现代以来,经方在郁证治疗中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这与其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以及精巧灵活的制方思路是分不开的。因此,本文收集了30种经方在郁证治疗中的古今应用文献,分析了其中的证治及方药运用情况,探讨了其在病理、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的相关规律性,为郁证的临床治疗开拓了广泛的经方思路。

龚少飞[9](2016)在《经方治疗中医外科阴证方面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方的运用规律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古人制定的"方"是有相应的"法"支持的,经方并非内科疾病的"专经专方"或"专病专方",中医的整体观念也提醒了临证各科之间理、法、方、药的互通性,"机-脉-证"相符,则"方"的互参互用是符合法度的。本次研究力求梳理出经方在中医外科阴证诊疗中的证型诊断、治法、选方、加减、预后情况和日常保健建议等,使之更好地运用于中医外科的临床实践。本课题以经方和中医外科阴证为研究对象,将经方运用于中医外科阴证的理论研究作为出发点,通过搜集、整理经方治疗中医外科阴证的医案作为临床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医案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运用经方指导治疗中医外科阴证的思路,学科交叉互参互用地研究经方。本文通过以上方法,在经方治疗中医外科阴证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论证了经方运用于中医外科阴证的理论有效性和临床实用性,为今后中医外科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帮助。同时合理的解读了经方,并发现了《伤寒论》条文的一些新视角。

万鹏[10](2014)在《《金匮要略》“理法方药”在中医外科学的传承与发扬》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了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只关注临床而不重视经典的医疗现象、保护中医经典着作的自身生命力、提高中医药临床工作的疗效,本研究以中医外科学为切入点,研究其与中医经典着作《金匮要略》之间的关联,以期帮助提高中医学科特别是中医外科学科的理论和临床水平,同时为促进中医经典着作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深入研究:一是挖掘和整理《金匮要略》有关杂病的因机证治理论体系、诊断与辨治方法、及经方配伍与运用特征,即《金匮要略》诊疗杂病的“理法方药”体系;二是挖掘和整理后世外科有代表性的医家着作及其学术思想、及现代外科的应用研究;三是归纳和总结《金匮要略》“理法方药”体系在中医外科学医疗实践中的传承和发扬情况,以及两个学科间的关联性。结果:1.《金匮要略》作为诊疗杂病的临床专着,为中医临床各科奠定了理论基础且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2.《金匮要略》“理法方药”体系的理论思想(发病、病因、病机、治则、预防、调护、预后、配伍组方等)和方法规律(四诊、辨病、辨证、治疗、服药等)等均对中医外科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金匮要略》有关部分外科病证的病脉证治论述,对于后世外科医家认识和诊疗相关病证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4.后世外科医家的学术思想特征、临床实践经验和现代应用研究,无不是在《金匮要略》“理法方药”体系基础上的继承和发扬。结论:1.《金匮要略》对中医外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诊疗杂病的范围涵盖了外科疾病。2.《金匮要略》在理论思想、方法规律和外科病证等三个层面均对中医外科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金匮要略》“理法方药”在中医外科学领域中被广泛地传承和发扬。4.《金匮要略》“理法方药”与中医外科学密切相联,二者之间存在着基础指导和应用发扬的关系。

二、桂枝汤化裁治疗脚转筋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桂枝汤化裁治疗脚转筋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发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治法及特点分析
    (一) 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治法举要
        1. 调和法
        2. 温补法
        3. 消导法
        4. 通下法
        5. 补益法
        6. 清宣法
    (二) 古代医籍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特点
        1. 胃脘痛
        2. 痞满
        3. 腹痛
        4. 腹胀
二、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用药规律研究
    (一) 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方药数据库的规范及建立
        1. 数据来源
        2. 数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3. 数据处理
    (二) 处方用药数据统计结果
        1. 高频药物统计结果
        2. 高频药物类别频数统计
        3. 药物四气分布
        4. 药物五味分布
        5. 药物归经分布
        6. 基于关联规则的处方组方规律分析
    (三) 数据分析
        1. 胃脘痛、痞满、腹痛、腹胀高频药物分析
        2. 痛胀类脾胃病高频药物分析
        3. 43味高频药物属性和功效分类及其体现治法
        4.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结果探讨
        5. 用药模式及关联规则分析
        6. 核心药物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现代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基于CiteSpace和数据挖掘的炙甘草汤当代医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基于CITESPACE的炙甘草汤文献计量学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数据整理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年分布情况
        2.2 机构分布情况
        2.3 作者分布情况
        2.4 期刊分布情况
        2.5 关键词分析
    3 讨论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炙甘草汤当代医案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资料收集标准
        1.3 资料整理规范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统计
        2.2 主治疾病统计
        2.3 主症和舌脉象统计
        2.4 炙甘草汤原方的用药统计
        2.5 炙甘草汤的加味药物和合方统计
        2.6 关联规则分析
        2.7 聚类分析
        2.8 复杂网络分析
        2.9 炙甘草汤药量相关的其他因素统计
第三章 讨论
    1 炙甘草汤原文的方证研究
        1.1 炙甘草汤原文条文解析
        1.2 炙甘草汤原方解析
        1.3 炙甘草汤原方证治小结
        1.4 炙甘草汤类方鉴别
    2 炙甘草汤医案数据挖掘结果讨论
        2.1 炙甘草汤治疗疾病的统计结果分析
        2.2 炙甘草汤所治主症与舌脉象的统计结果分析
        2.3 炙甘草汤原方用药统计结果分析
        2.4 炙甘草汤常用加味药物统计结果分析
        2.5 炙甘草汤合方统计结果分析
        2.6 炙甘草汤关联结果分析
        2.7 炙甘草汤药量相关的其他因素统计分析
    3 意义与创新
    4 不足与展望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炙甘草汤治疗心系疾病的药理研究及临床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七节 上篇总结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4 小结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第四节 下篇总结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第三节 结果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2 生物信息分析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4 本研究的结论
    第五节 附篇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中医“肝”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中医对“肝”的解剖认识
    第二节 “肝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
    第三节 “肝阳虚”源流及文献中少见“肝阳虚”的原因探讨
    第四节 “肝无补法”之说的探讨
    第五节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考释
    第六节 “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再认识
    第七节 “肝藏血”生理功能阐释
    第八节 肝与小便及生殖功能的关系
    第九节 肝为“将军之官”的理论内涵
    第十节 肝为“罢极之本”的理论内涵
    第十一节 关于“肝生于左”的考释
第二章 暖肝治法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暖肝治法的定义与适用范围
    第二节 暖肝治法的相关概念解析
    第三节 暖肝与疏肝、泻肝、补肾、补脾的区别与联系
        1. 暖肝与疏肝
        2. 暖肝与泻肝
        3. 暖肝与补肾
        4. 暖肝与补脾
第三章 暖肝治法的学术源流
    第一节 先秦两汉——理论奠基
    第二节 晋唐时期——深化病机
    第三节 宋元时期——创制新方
    第四节 明清时期——重视温补
第四章 暖肝治法的功效与运用
    第一节 暖肝散寒,理气止痛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二节 暖肝温阳,舒筋通脉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三节 暖肝行血,补虚养血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四节 暖肝通阳,行气解郁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五节 温敛肝气,缩尿起痿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六节 暖肝和胃,降逆止呕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七节 暖肝温阳,化气行水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八节 暖肝补虚,调补冲任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五章 《临证指南医案》运用暖肝法的数据挖掘
    第一节 暖肝治法相关医案的频数统计
    第二节 暖肝治法相关药物的频数统计
    第三节 暖肝药物关联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一节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暖肝治法的代表药物整理
    第三节 暖肝治法的代表方剂整理
    第四节 小茴香历代本草文献整理
    第五节 缩泉丸用茴香考
        1《魏氏家藏方》中有关“缩泉丸”的原始记载
        2 后世传抄过程中将两首“缩泉丸”混淆
        3 现代《方剂学》教材因袭讹误
        4 缩泉丸配伍茴香的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介

(5)基于《伤寒杂病论》相关方证的双心疾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双心疾病研究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双心疾病的内涵与中医学对“双心”的认识
    1.1 双心疾病的内涵与临床特点
    1.2 中医学对心脏与心神关系的认识
2 双心疾病在《伤寒杂病论》中相关病症研究
    2.1 《伤寒论》中心神症状与心胸症状
    2.2 《金匮要略》中心神病症与心胸病症
        2.2.1 心神症状与心胸症状
        2.2.2 心神疾病
        2.2.3 心胸疾病
    2.3 双心疾病在《伤寒杂病论》中相关原文证候分析
        2.3.1 胸中窒,烦
        2.3.2 胸满,默默,心烦
        2.3.3 胸满,烦惊,谵语
        2.3.4 悸
        2.3.5 烦,悸
        2.3.6 惊,悸
        2.3.7 心痛,烦
        2.3.8 胸中痛,喜太息
3 基于《伤寒杂病论》原文主治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研究
    3.1 桂枝甘草汤证
    3.2 栀子豉汤证
    3.3 小柴胡汤证
    3.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3.5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3.6 小建中汤证
    3.7 炙甘草汤证
4 现代拓展应用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
    4.1 桂枝汤证
    4.2 黄芪桂枝五物汤证
    4.3 当归四逆汤证
    4.4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4.5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
    4.6 大柴胡汤证
    4.7 柴胡桂枝汤证
    4.8 人参汤/理中丸证
    4.9 四逆汤证
    4.10 真武汤证
    4.11 四逆散证
    4.12 半夏泻心汤证
    4.13 半夏厚朴汤证
    4.14 黄连阿胶汤证
    4.15 乌梅丸证
    4.16 桂枝茯苓丸证
讨论
    1 双心疾病在《伤寒杂病论》中相关病症的规律与特点
        1.1 心神、心胸病症与六经病
        1.2 心神、心胸病症与杂病
    2 《伤寒杂病论》方在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疾病领域应用规律
    3 双心疾病在《伤寒杂病论》中相关方证的辨证论治规律
        3.1 营卫不和,心气受损
        3.1.1 营卫不和与心脏病证
        3.1.2 营卫不和与心神病证
        3.1.3 辨治絜要
        3.2 枢机不利,气滞心胸
        3.2.1 枢机不利与心脏病证
        3.2.2 枢机不利与心神病证
        3.2.3 气机郁滞与火热内郁
        3.2.4 辨治絜要
        3.3 本经自病,心君受邪
        3.3.1 本经自病与心脏病证
        3.3.2 本经自病与心神病证
        3.3.3 辨治絜要
        3.4 痰瘀内阻,使道不通
        3.4.1 水饮
        3.4.2 血瘀
        3.4.3 痰饮
        3.4.4 辨治絜要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伤寒论》心神症状相关原文
    附录二 《伤寒论》心胸症状相关原文
    附录三 《金匮要略》心神症状相关原文
    附录四 《金匮要略》心胸症状相关原文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试验研究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2 数据库的建立
        3 数据挖掘
        二、研究结果
        1 桂枝加附子汤证治规律
        2 桂枝加附子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桂枝加附子汤一般情况分析
        2 桂枝加附子汤适应证
        3 桂枝加附子汤症状规律
        4 桂枝加附子汤药物规律
        5 桂枝加附子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治规律
        2 麻黄细辛附子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麻黄细辛附子汤一般情况分析
        2 麻黄细辛附子汤适应证
        3 麻黄细辛附子汤状规律
        4 麻黄细辛附子汤药物规律
        5 麻黄细辛附子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再造散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再造散证治规律
        2 再造散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再造散一般情况分析
        2 再造散适应证
        3 再造散症状规律
        4 再造散药物规律
        5 再造散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四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泻心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附子泻心汤证治规律
        2 附子泻心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附子泻心汤一般情况分析
        2 附子泻心汤适应证
        3 附子泻心汤症状规律
        4 附子泻心汤药物规律
        5 附子泻心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五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乌梅丸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乌梅丸证治规律
        2 乌梅丸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乌梅丸一般情况分析
        2 乌梅丸适应证
        3 乌梅丸症状规律
        4 乌梅丸药物规律
        5 乌梅丸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六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大黄附子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大黄附子汤证治规律
        三、讨论
        1 大黄附子汤一般情况分析
        2 大黄附子汤适应证
        3 大黄附子汤症状规律
        4 大黄附子汤药物规律
        四、小结
    第七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温脾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温脾汤证治规律
        2 温脾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温脾汤一般情况分析
        2 温脾汤适应证
        3 温脾汤症状规律
        4 温脾汤药物规律
        5 温脾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八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附子理中丸证治规律
        2 附子理中丸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附子理中丸一般情况分析
        2 附子理中丸适应证
        3 附子理中丸症状规律
        4 附子理中丸药物规律
        5 附子理中丸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九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黄土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黄土汤证治规律
        2 黄土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黄土汤一般情况分析
        2 黄土汤适应证
        3 黄土汤症状规律
        4 黄土汤药物规律
        5 黄土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总体讨论
    1 导师运用附子类方比较分析
    2 附子类方方证对比
    3 导师运用附子类方病证关系
    4 导师运用附子类方证治规律比较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7)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经验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类风湿关节炎的理论研究
    1 类风湿关节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 类风湿关节炎流行病学的特征
        1.2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的认识
        1.3 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征
        1.4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2.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2.1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名的历史沿革
        2.2 中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各个时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代表性认识
    3. 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中医治疗
        3.1 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治法
        3.2 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中医内治方法
        3.3 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中医外治方法
        3.4 小结
第二部分 周仲瑛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病案回顾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数据采集
        3.1 数据录入
        3.2 数据检索
        3.3 数据清洗
    4 医案数据分析
    5 研究结果
        5.1 入选医案的基本资料
        5.2 入选医案临床资料频次频率分布
        5.3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第三部分 周仲瑛教授从病机辨证角度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经验探讨
    1. 周仲瑛教授构建病机辨证新体系的意义及内涵
    2. 病机证素与复合病机
        2.1 病机证素学说
        2.2 复合病机学说
    3. 周仲瑛教授对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病机认识
        3.1 复合病机的认识
        3.2 审证施治
    4. 周仲瑛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用药规律
        4.1 常用药物解析
        4.2 症候用药规律
        4.3 病机辨证用药规律
        4.4 围绕以“病机证素”为核心的基本治法及基础方剂
        4.5 复法组方的用药经验
        4.6 小结
第四部分 30例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证中医药治疗临床观察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疾病诊断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案
        2.2 治疗时间
    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
        3.1 观察和评价方法
        3.2 观察指标
        3.3 安全性指标
        3.4 不良反应评价
    4 统计学分析
    5. 研究结果
        5.1 剔除、脱落情况
        5.2 一般资料
        5.3 临床评分结果
        5.4 疗效结果
        5.5 安全性评价
        5.6 小结
结论
    1. 研究亮点
    2. 研究结论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医案症状分布
    附录2 医案药物分布表
    附录3 DAS28疗效评估表
    附录4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评分表
    附录5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评分标准
致谢

(8)经方解郁文献及临床运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伤寒杂病论》中郁证的概念内涵探讨
    1《伤寒杂病论》中郁证的渊源
    2《伤寒杂病论》中郁证的概念内涵
    3 后世至现代中医学郁证概念内涵认识
        3.1 隋唐宋时期
        3.2 金元时期
        3.3 明清时期
        3.4 现代认识
    4 郁证中常见的病因病机
        4.1 病因
        4.2 病机
第二节 郁证的经方方证文献研究与应用分析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太阳病篇的解郁经方
        3.2 阳明病篇的解郁经方
        3.3 少阳病篇的解郁经方
        3.4 少阴病篇的解郁经方
        3.5 厥阴病篇的解郁经方
        3.6 杂病中的解郁经方
第三节 讨论
    1 经方解郁中的病理观
    2 郁证的经方病机分类总结
        2.1 郁闭型
        2.2 气逆型
        2.3 血热互结型
        2.4 枢机不利型
        2.5 营卫不调型
        2.6 阳虚型
        2.7 阴虚型
        2.8 寒热错杂型
    3 解郁经方中的“八法”
        3.1 汗法
        3.2 吐法
        3.3 下法
        3.4 和法
        3.5 温法
        3.6 清法
        3.7 消法
        3.8 补法
    4 解郁经方中的类方
        4.1 桂枝汤类方
        4.2 柴胡类方
    5 解郁经方中的药物
第四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着作

(9)经方治疗中医外科阴证方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与理论研究
    1.1 经方、中医外科与阴证在本文的含义
        1.1.1 经方的含义
        1.1.2 中医外科的含义
        1.1.3 阴证的含义
    1.2 仲景书对中医外科病的记述
        1.2.1 《伤寒论》对中医外科病的记述
        1.2.2 《金匮要略》对中医外科病的记述
    1.3 经方治疗中医外科病的情况
    1.4 医家与专着
    1.5 中医外科病的辨证方法
    1.6 中医外科病的辨证整体观
    1.7 中医外科病的局部辨证
    1.8 全身症状阴阳证辨证与经方选择
        1.8.1 恶寒
        1.8.2 发热
        1.8.3 头痛
        1.8.4 流涕
        1.8.5 头眩
        1.8.6 汗出
        1.8.7 口渴与不渴
        1.8.8 咳嗽
        1.8.9 身重和身痛
        1.8.10 悸
        1.8.11 心下痞满
        1.8.12 胸胁满痛
        1.8.13 呕吐
        1.8.14 腹满和腹痛
        1.8.15 能食和不能食
        1.8.16 欲寐与不寐
        1.8.17 烦躁
        1.8.18 下利与便结
        1.8.19 小便利与不利
        1.8.20 妇科症状辨证
    1.9 舌脉辨证
    1.10 经方的应用方法
    1.11 中医外科阴证备选经方
第二章 医案研究
    2.1 医案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2.1.1 资料来源
        2.1.2 纳入标准
        2.1.3 收集结果
        2.1.4 整理规范
    2.2 桂枝汤类方医案
        2.2.1 桂枝汤方医案
        2.2.2 桂枝加附子汤方医案
        2.2.3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医案
        2.2.4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医案
        2.2.5 葛根汤方医案
        2.2.6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医案
    2.3 五苓散方医案
    2.4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医案
    2.5 真武汤方医案
    2.6 四逆汤类方医案
        2.6.1 四逆汤方医案
        2.6.2 附子汤方医案
        2.6.3 白通汤方医案
        2.6.4 通脉四逆汤方医案
    2.7 当归四逆汤类方医案
        2.7.1 当归四逆汤方医案
        2.7.2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医案
    2.8 乌梅丸方医案
    2.9 理中丸类方医案
        2.9.1 甘草干姜汤方医案
        2.9.2 理中丸方医案
    2.10 桂枝茯苓丸方医案
    2.11 肾气丸方医案
    2.12 其他方医案
        2.12.1 小青龙汤方医案
        2.12.2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医案
        2.12.3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医案
        2.12.4 四逆散合四逆汤方医案
        2.12.5 四逆散合真武汤方医案
        2.12.6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医案
        2.12.7 防己黄芪汤方医案
        2.12.8 越婢汤合五苓散方医案
        2.12.9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医案
        2.12.10 排脓散方医案
        2.12.11 排脓汤方医案
        2.12.12 芎归胶艾汤方医案
        2.12.13 当归芍药散方医案
    2.13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医案检索表

(10)《金匮要略》“理法方药”在中医外科学的传承与发扬(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金匮要略》诊疗杂病“理法方药”体系概述
    1.1 “理”
        1.1.1 发病
        1.1.2 病因病机
        1.1.2.1 论杂病病因注重“风”
        1.1.2.2 论杂病病机注重“传”
        1.1.3 治疗原则
        1.1.3.1 治病求本
        1.1.3.2 先后缓急
        1.1.3.3 固护正气
        1.1.3.4 攻其所得
        1.1.3.5 掌握禁忌
        1.1.4 预防
        1.1.5 预后
    1.2 “法”
        1.2.1 四诊方法
        1.2.1.1 望诊
        (1) 望面色
        (2) 望舌
        (3) 望形体
        (4) 望肌肤
        1.2.1.2 闻诊
        (1) 闻声音
        (2) 嗅气味
        1.2.1.3 问诊
        (1) 问病史
        (2) 问治疗史
        1.2.1.4 切诊
        (1) 脉诊
        (2) 按诊
        1.2.2 辨病
        1.2.3 辨证
        1.2.4 治法
        1.2.4.1 内治法
        (1) 汗法
        (2) 吐法
        (3) 下法
        (4) 和法
        (5) 温法
        (6) 清法
        (7) 消法
        (8) 补法
        (9) 涩法
        1.2.4.2 外治法
        (1) 药物外治法
        (2) 器械外治法
    1.3 “方药”
        1.3.1 药物配伍
        1.3.2 组方原则
        1.3.2.1 以法统方
        1.3.2.2 君臣佐使
        1.3.2.3 灵活化裁
        1.3.3 服用方法
        1.3.3.1 分次数服药法
        1.3.3.2 分时间服药法
        1.3.3.3 分体质服药法
        1.3.3.4 药食互助服药法
2 《金匮要略》“理法方药”对中医外科学的指导及其传承与发扬
    2.1 《金匮要略》对中医外科学的普遍指导
        2.1.1 《金匮要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1.2 《金匮要略》的杂病范围涵盖了中医外科疾病
    2.2 《金匮要略》对中医外科学的重要指导及其传承与发扬
        2.2.1 理论思想
        2.2.1.1 从“风”与“传”到外科“三因”
        2.2.1.2 从“固护正气”到外科“重视脾胃”
        2.2.1.3 从“养慎”到外科病后调护
        (1) 安神定志
        (2) 环境整洁
        (3) 顺应天时
        (4) 饮食有节
        (5) 随证药调
        (6) 愈后禁忌
        (7) 注重预防
        2.2.1.4 从“入脏即死,入腑即愈”到外科“善恶顺逆”
        2.2.1.5 从配伍组方到外科遣方用药
        2.2.2 方法规律
        2.2.2.1 四诊合参
        2.2.2.2 以病为纲
        2.2.2.3 灵活辨证
        (1) 脏腑经络辨证
        (2) 阴阳辨证
        (3) 三焦部位辨证
        (4) 局部辨证
        1) 辨疮疡
        2) 辨肿
        3) 辨脓
        4) 辨疼痛
        5) 辨瘙痒
        6) 辨麻木
        7) 辨痂
        8) 辨结核
        9) 辨出血
        10) 辨二阴
        2.2.2.4 分期治疗
        2.2.2.5 注重外治
        2.2.2.6 随证服药
        2.2.3 外科病证
        2.2.3.1 浸淫疮
        2.2.3.2 狐惑病
        2.2.3.3 阴阳毒
        2.2.3.4 肺痈
        2.2.3.5 痔疮
        2.2.3.6 肠痈
        2.2.3.7 金疮
        2.2.3.8 阴狐疝气
        2.2.3.9 妇人阴疮
        2.2.3.10 其他病证
        (1) 瘾疹
        (2) 瘰疬
        (3) 脱发
        (4) 阴囊潮湿
3 《金匮要略》“理法方药”在中医外科学的现代应用研究
    3.1 “理法”应用
        3.1.1 基于《金匮要略》病因病机认识现代外科疾病
        3.1.2 运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辨证方法辨治外科疾病
        3.1.3 依据《金匮要略》特色治法指导外科疾病治疗
        3.1.4 《金匮要略》综合调护思想在外科领域的临床实践
    3.2 “方药”应用
        3.2.1 药理学研究
        3.2.2 临床疗效观察
4 结论
5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外科着作目录
参考文献
附表
    1. 《金匮要略》望面部色泽诊病总论
    2. 《金匮要略》望面部色泽诊病各论
    3. 《金匮要略》望舌诊病
    4. 《金匮要略》望形体诊病
    5. 《金匮要略》望肌肤诊病
    6. 《金匮要略》闻声音诊病
    7. 《金匮要略》问病史诊病
    8. 《金匮要略》问治疗史诊病
    9. 《金匮要略》寸口脉诊
    10. 《金匮要略》趺阳脉诊
    11. 《金匮要略》少阴脉诊
    12. 《金匮要略》少阳脉诊
    13. 《金匮要略》重证脉诊
    14. 《金匮要略》按诊诊病
    15. 《金匮要略》分次数服药法举例
    16. 《金匮要略》分体质服药法举例
    17. 《金匮要略》辨疮疡
    18. 《金匮要略》辨肿
    19. 《金匮要略》辨脓与治则预后
    20. 《金匮要略》辨疼痛
    21. 《金匮要略》辨瘙痒
    22. 《金匮要略》辨麻木
    23. 《金匮要略》辨出血
    24. 《金匮要略》辨二阴
附图:《外科正宗》痈疽图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四、桂枝汤化裁治疗脚转筋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发掘研究[D]. 陈金旭.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CiteSpace和数据挖掘的炙甘草汤当代医案研究[D]. 林远茂.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4]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D]. 王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基于《伤寒杂病论》相关方证的双心疾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D]. 李令康.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D]. 李若愚.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经验与临床应用[D]. 陈世泠(TRAN THE LINH).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经方解郁文献及临床运用探讨[D]. 邢如意.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
  • [9]经方治疗中医外科阴证方面的研究[D]. 龚少飞.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6(06)
  • [10]《金匮要略》“理法方药”在中医外科学的传承与发扬[D]. 万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桂枝汤治疗足部旋筋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