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期权文化走向何方?_股票期权论文

美国期权文化走向何方?_股票期权论文

美国期权文化向何处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期权论文,美国论文,何处去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7月16日,格林斯潘在参议院作证,称“传染性的贪婪”在90年代的股市泡沫中控制了美国企业界,原因是很多高层管理人员接受了“股票期权”(stock options)作为他们收入的一部分:“那种高级企业管理人员普遍持股的现象,荒谬地刺激公司在其盈利报告中加大水分,以抬高股票价格。……并不是现在的人比过去更贪婪,而是现在我们有了这种渠道使人类的贪婪得以充分地滋长。”

谋取暴利的工具

根据调查,40%的美国大企业给予自己的雇员“股票期权”,而高科技公司在这方面尤为积极。2000年,美国企业中的“股票期权”值1600亿美元。而这些“股票期权”主要为高层管理人员持有,因为他们对公司的运营最为关键。而且,为了鼓励这些高层经理们拥有这些股票,公司常常自愿给他们低息贷款。久而久之,弊病丛生。

大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通过这一“股票期权”拥有大量公司股价,于是处心积虑地虚报盈利,抬高股价,并且在公司经营状况逆转之时,利用内部情报,在股票下跌之前把手中的股票抛空,谋取暴利。像安然、世界通信这些顶尖大企业的经理就不用说了,就是在竞选时以“小石油商”自居的布什,在1986年底和1988年就从他所在的Harken公司获得两笔这样的低息贷款,通过“股票期权”而持有公司股票,并在公司亏损曝光的前几天把股票抛掉。

期权制度亟需改革

如今,投资者痛定思痛,纷纷要求改革。但是由谁来改、如何改,这些问题成为美国媒体和政界争论的焦点。

一般而言,民主党喜欢政府干预,要求通过一系列立法来控制企业的行为;共和党则倾向于限制政府的角色,让企业自己在市场经济中自我修正。但目前看来,要求政府干预的呼声虽高,但政府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却远不如已经声名狼籍的企业界有效。

在参议院,共和党著名的非主流派参议院麦凯恩试图推动立法来管制“股票期权”,但无功而返。布什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有所表示,但一直是“说话硬行动软”,消极抵抗必要的改革。与此同时,被公众声讨的企业界,却静悄悄地开始了有效的改革。

比如,布什在华尔街号召企业停止向自己的高层管理人员继续提供贷款。但在他讲话之前,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这样作了,虽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最近,可口可乐、波音、《华盛顿邮报》等大企业集团又宣布,将把给本企业雇员的“股票期权”计入自己的经营成本。这可谓是一个非常大胆的举动,立即在美国企业界引起一场大地震。美国的一个大企业仅给上层经营人员的“股票期权”就可能价值数亿美元,但这笔财产不像工资、奖金那样,过去一般都不出现在企业的收支中。这笔隐藏的成本,使企业盈利有了很大水分,抬高了股票的价值。

但是,如果企业全都施行这样的改革,对许多企业将会带来比可口可乐大得多的损失。其中高科技产业由于给职工的“股票期权”最多,所受的打击也最大。比如,如果把“股票期权”计入成本,英特尔2001年的盈利将不是13亿美元,而是2.54亿美元,其股票每股收益将不是19美分,而是4美分;微软的盈利将从72亿美元掉到51亿美元;电子港湾将从盈利9050多万美元变成亏损1450美元;思科2001年的总收入就不是46亿美元,而是27亿美元,亏损额从10亿多涨到26.7亿。

为什么会如此?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高科技产业属于新兴力量,强调创意,必须给自己的关键雇员大量的“股票期权”,让他们为公司干就像是为自己的股票干一样,能够挖空心思、竭尽全力、废寝忘食,不这样就难以保持竞争的势头。而可口可乐等传统大企业则不同,它可以把自己的配方锁在保险柜里120年,就依靠着这一配方赚钱,一切按部就班,不太需要大量的“股票期权”来激发职工的创意。在这次股市泡沫的破灭中,纳斯达克跌得最惨,如今面对可口可乐的攻势,高科技产业可谓雪上加霜。

期权应由谁来决定?

虽然存在种种弊端,目前人们仍然认为“股票期权”是把职工和企业绑在一条船上,使职工可以对企业更加投入的一个有效策略。财长奥尼尔在接受公共电视台采访时公开表示,他当年当大企业总裁时,工资在百万美元以下,但他要求更多的“股票期权”,因为这样能保证他为公司创造的财富越多,自己分的越多。他的钱就是这么挣的,没有什么不对。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第一,如何让投资者,即股票持有者,来决定应该给公司雇员多少“股票期权”;第二,如何让投资者监督这些“股票期权”的运行,及时知道公司内部人员对“股票期权”的买卖;第三,如果把“股票期权”计入成本,而这些“股票期权”的价值又随着股市而变幻不定,那么如何对之定价。可口可乐的改革不是要取消“股票期权”,而是要让投资者知道这一“股票期权”的代价。

信心修复的开始

如今华尔街风雨飘摇,投资者止步不前。为了恢复信誉,证明自己的股票货真价实,企业必须主动出击,说服投资者相信自己的账目,可口可乐等公司对于“股票期权”的改革,也仅仅是企业全面改革的开始。格林斯潘预言更多的企业将自愿追随可口可乐进行改革,不必通过国会的立法而强制推行政府的管制,也基于他对自由经济这种自我修正能力的信心。

但是,政府的介入和管制,并非没有必要。一些必要的立法,特别是关于审计独立的立法,将对经济在长时段内的健康至关重要。只不过这种立法的主要受益者,也许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的投资者而已。面对目前的熊市,不用政府出面,企业自己就会设法整顿、清理自己的财会,否则将没有信誉,无法融资。可怕的是如果现在政府任何事情都不做,几十年后人们好了伤疤忘了疼,“股票期权”又会被滥用,财会再次松懈,同样的丑闻、同样的危机又会重演一遍。

标签:;  ;  ;  ;  ;  

美国期权文化走向何方?_股票期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