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与探讨论文_娄莉

常德市鼎城区妇幼保健院儿科 湖南常德 415101

【摘 要】目的:分析与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20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研究组),根据年龄分为A、B、C、D四组,对每组病因进行分析;与同期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0例(对照组)相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中,病因主要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和感冒后咳嗽;年龄<3岁的患儿病因以感染后咳嗽为主,4~6岁患儿病因以咳嗽变异性哮喘为主,7岁以上患者以呼吸道综合征为主;研究组患儿慢性咳嗽的影响因素中特应性体质、呼吸道疾病住院史、被动吸烟、居室内花草/宠物、居室新装修、家族过敏史/哮喘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呼吸道疾病住院史、居室内花草/宠物、家族过敏史/鼻炎史是小儿慢性咳嗽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不同年龄的儿童患者应在查明病因之后及时实施合理的治疗。

【关键词】小儿;慢性咳嗽;病因

目前对于小儿慢性咳嗽的防治措施主要为病因诊断、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及避免接触危险因素,但由于该病病因多种多样,因此治疗起来较为困难[1]。本文对我院120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病因和环境因素进行调查,为进一步了解儿童慢性咳嗽的特征、病因学研究和诊治提供理论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慢性咳嗽患儿120例为研究组,其中男67 例、女性患儿53例,平均年龄(7.34±3.27)岁,体重指数(BMI)(21.98±2.86)kg/m2。按照研究组患儿的年龄分为4组,A组为≤1岁患儿(15例),B组为2~3 岁患儿(26例),C组为4~6岁患儿(52例),D组为7~14岁患儿(27例)。选择我院同期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0例为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92±3.05)岁,BMI(22.21±3.27)kg/m2。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年龄、性别、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①年龄4个月~14岁;②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2],咳嗽症状>4周;③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④未合并肺部其他体征;⑤患儿家属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肺部X线检查出现异常;②合并慢性基础疾病;③出现除咳嗽外的其他症状;④患者家属不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方法

①病史询问:咳嗽的诱因、起病时间和症状,咳嗽的性质、程度,个人过敏史、异物史、传染病接触史,既往患儿的诊治过程,家庭环境和湿疹史;②体格检查:患儿营养及发育情况,卡介苗瘢痕,鼻道有无脓液,咽后壁有无分泌物和滤泡,胸廓有无畸形,心胸肺检查;③诊断项目: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胸部X线、皮肤变应原、肺功能、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核杆菌抗体及支原体抗体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支气管舒张试验。

收集病史后,根据患儿咳嗽特点、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并根据病因探讨与年龄的关系。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差异性分析。

1.5 观察指标

统计研究组不同年龄患儿病因,并计算各类病因在4组患儿中的分布。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发生慢性咳嗽的影响因素。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组患儿病因分布

4组慢性咳嗽患儿病因中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呼吸道综合征(UACS)和感染后咳嗽(PIC)所占比例较多,其次为变应性咳嗽(AC)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而心因性咳嗽(PC)和多发性抽动(TS)为少见病因。A组和B组以PIC为主要病因;C组以CVA为主要病因;D组以UACS为主要病因。见表1。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影响因素(见表2)

2.3 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以家族过敏史、个人药物过敏史、特异性体质、哮喘、环境烟草暴露、既往呼吸道疾病、房屋花草/异味/宠物和空气污染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环境烟草暴露、既往呼吸道疾病和家族过敏史是慢性咳嗽的主要影响因素。见表3。

3 讨论

3.1 慢性咳嗽发生机制

慢性咳嗽是指4周以上的持续或反复咳嗽。咳嗽是机体自我保护性的神经性反射过程,当机体受到刺激时,咳嗽放射弧的咳嗽感应器或传入神经通路的疾病均可引起慢性咳嗽的发生,通过咳嗽可清除咽部及下呼吸道中的有害颗粒和过多的分泌物。咳嗽的感应器分布较广,主要包括喉、气管,还包括鼻窦、心包膜和膈肌等,它们对轻微刺激均较敏感,当呼吸道受刺激甚至心、食管和胃等受到刺激时均可引起咳嗽反射。儿童处于发育当中,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慢性咳嗽存在不同的病因,这就决定了儿童慢性咳嗽诊治的复杂性。

3.2 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

本次研究中,120例慢性咳嗽患儿病因中以CVA、UACS、PIC为主,分别有32 例、37例和31例,占26.67%、30.83% 和25.83%,该结果与国内文献[3-6]相似。本次调查中,UACS占病因中的第1位,这与国内一些研究结果[3-6]不相似,猜测可能与地区环境差异及样本特异性有关。1岁以下的患儿病因以PIC和GERC为主;4~6岁患儿病因以CVA为主,占32.69%;7~12岁患儿病因以UACS和CVA为主,该结果与《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关于患儿与慢性咳嗽病因的分析一致。

3.3 慢性咳嗽的影响因素

在儿童慢性咳嗽的影响因素中,环境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分析原因可能为儿童呼吸道较狭窄,支气管较直,肺泡容积小,环境中的烟雾及有害物质容易进入细支气管和肺泡,极易导致呼吸道产生炎症反应,增加护理阻力,进而影响发育。环境烟草暴露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多项研究的证实,儿童是家庭被动吸烟的主要受害者,香烟含气雾和颗粒相物质,成分主要为水、烟碱、焦油、尼古丁及多环芳烃化合物,这些物质多数有强致癌性,且被动吸烟能直接影响儿童的肺功能,导致咳嗽、感冒和哮喘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儿童。本次研究也显示:研究组环境烟草暴露、家族过敏史、哮喘等因素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呼吸道过敏史、家族过敏史、哮喘均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环境因素在儿童慢性咳嗽中的重要作用,儿科医生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应给予重视。

综上所述,引起本院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前3位为UACS、PIC、CVA,3个月~1岁和2~3 岁患儿主要病因为PIC,4~6岁患儿主要病因为CVA,7~14岁患儿主要病因为UACS。因此,由于小儿慢性咳嗽病因多种多样,我们需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病因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尽早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争取早日康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艳.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J].哈尔滨医药,2012,32(4):280-281.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1,10(9):623-626.

[3] 吴琳玲.成人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5):85-86.

[4] 张慧芳,潘家华,李倩,等.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14(9):667-670.

[5] 贺俊军,彭畅.150 例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病因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3):13-15.

[6]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4-107.

论文作者:娄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3

标签:;  ;  ;  ;  ;  ;  ;  ;  

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与探讨论文_娄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