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论文_郑祖俊

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论文_郑祖俊

云南润滇节水技术推广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切实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发展,是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要求,对于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是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基本情况入手,介绍了其内涵、重点内容以及工作进展情况,并提出了一些提升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策略,为全面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效果提供良好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生态文明建设

引言

处于对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考虑,生态问题的有效解决,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发展,也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打下了基础。在面对现今的恶劣环境时,需要注意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及生态文明建设。将环境的优劣问题摆在发展经济的前面,给环境最有效的保护措施,真正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基于这个目标,本文将会就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展开阐述。

1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及生态文明建设阐述

1.1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概述

对于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概念,就是指针对土壤侵蚀问题显著的区域,通过对生态系统的承受负荷压力进行缓解,同时结合生态学的各方面知识定制解决方案,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在人为调控和自我调节的情况下,生态环境的质量会有明显的提高。对于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实践过程中,应该将多方面的环境因素都考虑进去,例如: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稳定性,可保护等。在保障生态恢复的大前提下,要注重其自我调节能力,在人工辅助的配合中最大程度上发挥其自我调节能力。实现水土资源,经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给修复计划制定详细方案时,应该具有针对性。在当地应该抽样考察广泛调查,根据生态系统中实际使用情况,采取对应的恢复措施,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具体的措施有:退耕还林,封育禁牧等,确保生态系统能在自我的条件下恢复。重视人工草地建设,实施水土流失的遏制工作。

1.2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在十八大代表大会中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内容旨在建设过程中要将环境承载力纳入考虑范围,找到环境规律,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达到建设友好性生态环境的社会需求。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树立正确长久的目标,把握好建设方向,充分考虑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等多方面的发展关系,不能顾此失彼有失偏颇的去思考问题。为了做到多方面的和谐相处,我们就得做到优化产业结构,废弃对环境破坏严重的工业和工程,满足资源型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要求。同时,应该广泛的传递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思想,做到人人都考虑到环境建设方面的问题。环境资源的问题,在本质上是社会的发展方式去配合生态环境的发展和稳定,在不会对环境生态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去发展经济和社会。在实践中,结合多方面的问题去发展生态文明。

2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要点分析

想要使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作取得理想的成效,必须对其要点进行精准的把握,并在实践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其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其一,对生态修复和人工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对于一些受损较为严重的自然生态系统而言,其结构合理性和功能完整性都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依靠其自主调控完成修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以人工营建和保育措施进行辅助,加快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恢复速度。其二,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实施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衔接和协调,以此推动当地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其三,倡导人文生态伦理,建立现代生态价值理念。相关单位应该以水土保持法为指导,创新生态按机制理念,结合区域水土流失情况,有针对性制定与生态自然修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推动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分析

3.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思想认识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充分重视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制定和出台一些相关管理政策,为有效推进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前提支持。同时环境管理部门需要不断转变和更新管理观念,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更好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并且需要不断加大水土保持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升社会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系统的认识。当全民意识到生态修复工程的重大意义,将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相应的保护工作之中。通过电视公益广告、网络宣传以及海报、标语宣传的方式,都能够充分吸引社会公众的注意力,促进社会公众自觉投身于水土保持工作之中。牧民能遵守相应的放牧规范和要求,合理放牧,当地群众也会减少乱砍滥伐行为,更好的保护水土资源。

3.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在对水土流失区域进行治理时,也要考虑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当地民情、地情的生态自然修复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道路,以满足日后区域发展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也要从制度建设等方面作为另一个切入点,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区域人群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认知,促使相关举措能够顺利实施。

3.3因地制宜

我国是世界上土地大国,也是世界上的物资大国,地质地形也较为特殊,从整体地况来看,我国山地居多,在这些地区海拔不均匀,土质疏松,风化也比较严重,常年四季降雨量不均匀,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加上我国现在的状况,土地绿化率较低,高大乔灌木较少,沙漠化也较为严重,在如今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的环境下,气温在不断升高,每年的降水量不断减少,因此,水土流失的状况也在不断增强。为了能更好的保持水土的状态,就要加强提升自然界的自我修复能力,保持生态平衡。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就要提升植被的绿化程度,预防水土流失,严禁砍伐树木,降低植被数量。其次,我国地广,在进行植物绿化修复的过程中,要根据每一个地理位置的不同实行不同的治理方式,例如海拔较高的地区要多栽种高大的乔木,而荒漠化严重的要多种较矮的植物来防风固沙。

3.4发挥自然自我修复能力

自然界的生存与人类生存是一样的,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为了保持生存生态平衡,就要充分了解自然界的生存法则。首先为了能更好的防止水土流失就要充分认识自然界各个环节的衔接,了解生物与自然界共存的法则,自然界的生存规律和自然状态下物种互相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持生态平衡,提升物种的繁衍能力,加强自然界的生存循环。其次,现阶段,自然修复能力较差有很大一部分的因素是由于人为因素破坏造成的,致使生态失衡。因此,为了能充分保护自然界的原始状态,就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和谐共处,互相推动发展。最后为了能更好的发挥自然界的自我修复能力,根据自然界的状态,利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完善的生态检测系统和评估方法,在高科技的支持下,充分解决自然修复过程中无法克服的困难,定期进行检测评估和分析,提升自然界的自我修复能力。

结语

根据我国的环境现状整体来看,环境保护力度不大,环境恶化程度还在加深,因此为了能更好的保持水土质量,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而在这个过程中,地理位置的不同造就了在保护环境的时候必须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根据土地的状况进行规划,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提升环境的附加价值,将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充分结合起来,利用法律的武器来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执法,监督每一个公民,从而有效提升水土保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强勇.浅析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及其生态文明建设[J].科技风,2018,(26):157.

[2]姜德文.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意见推进水土保持新发展[J].中国水土保持,2016,(2):1-5.

论文作者:郑祖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论文_郑祖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