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机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探讨论文_杨森

对机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探讨论文_杨森

身份证号:37022319690617xxxx

摘要:就现阶段的情况进行分析,机电工程整体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从业人员不断的增加,成为国家经济支柱性的产业,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整体的水平较高,自主及创新技术的不断增多,监管机构较为完善,国际影响力逐步的增强。因此,加强机电工程施工安全十分重要。若想有效的保证机电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控制工程施工质量,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相关的部门必须给予充分重视。下面就对机电工程施工安全不到位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了机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的措施,为提升机电工程的企业施工安全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 机电工程施工安全不到位的原因

1.1 安全管理组织不完善。虽然安全问题重于一切,政府和企业都加强了安全督查,企业也加强了安全意识教育,但浩大机电安装工程量,导致安全检查的人力物力尚显薄弱,不规范的操作方式和操作流程时有发生。在机电工程上缺乏一个系统的安全控制系统,导致安全存在漏洞。

1.2 安全管理缺少经验与研究。在长期的机电安装安全管理中,部分企业只注意成本控制,不注重安全管理的投入,不注意收集安全事故案例,作为下次防止发生的案例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不注意即时予以改进,导致安全管理材料缺失。而新的技术、新的工艺及新设备等的使用,又带来了新的不可预测性,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

1.3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机电工程中,人永远是第一位的。管理好人,就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实际机电工程安装施工中,大部分人都要是学历较低、低技术含量的技能劳动者,他们教育程度不高,安全防范意识较差,接受能力也差,而对突发问题也不能临场解决,长时间作业也容易产生疲惫,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2 对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在经济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机电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也给别的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在建筑施工中因为触电导致伤亡的事故屡见不鲜。所以说我们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药学会辨别危险源,对存在危险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治理,否则不仅会影响企业发展质量还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人身安全。

2.1 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平常施工中最常用的危险源辨别法。其主要是一切有经验的施工者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对危险源的产生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再对施工环境、工艺流程、设备状态以及工作人员的状态进行辨别,并根据所呈现的状态做出相应的分析评价。

2.2 安全检查表。这种方法主要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参加施工的工作人员进行分组作业,有针对性的对每一个作业单元进行排查,然后再根据一些坑内出现危险的因素制定相应的项目安全检查表,最终形成的是整个工作活动的安全检查表。

2.3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这种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一些与系统危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危险大小的半定量评价方法。

3 加强机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保证各种基本配电部件的使用安全

机电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药特备注意安全规范,使用机电设备的时候要设置两级漏电保护装置,一级设在总配电箱上,一级设在开关箱上。与此同时,电箱的设置和接线必须符合安全用电规范。在机电施工过程中进行漏电保护安装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机电施工人员所在的施工环境一般都是非常恶劣的,一旦设备发生短路或漏电现象可及时关闭电源来避免漏电电流对其他设备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也就说明了总配电箱漏电电流相关保护参数必须大于设备配置开关箱的漏电动作参数,两级电路保护器必须要符合规范要求,并进行规格、参数的合理搭配,这样可以在发生意外情况时方便寻找原因。漏电保护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要由专业电工对其每月进行一次漏电检查,并对其性能做出准确判定,如果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的就能行修理或更换。

3.2 机电安全综合管理网络化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是一个系统的实践过程,需要进行综合网络化管理。我们在实际施工中安全管理需要各项规章制度来进行制约,要不断的时间和研究,从中找出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来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工作。要想适应当前机电工程的管理要求就要将机电工程安全和工程收益挂钩,将相关信息就能行统计并汇入电脑,进行网络软件集中管理。对所使用的电气进行安全防护,比如漏电保护、继电保护,对其进行串联改造。当机电施工过程中发生故障湖综合操作失误的时候仍然可以保障人身安全以及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各项目负责人要加大对机电施工的重视,转变管理理念,积极引进一些懂业务、善于管理的高素质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支持他们搞好多元化综合管理。

3.3 电焊的安全性分析

作为电工在接电工作中,必须实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制度,而电焊工在接线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配电柜应装设漏电保护器,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电焊是一种常见的工种,但是对于其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却是远远不够的。从理论上来讲,安全技术规程对于电焊机的一次侧接电源线的长度做出了明确地规定,这个长度的范围不得大于3米,这是为了保证遇到意外情况时可以及时停电,是一种保护措施。同时,焊接工作现场的面积也不得超出4平方米的大小。施工现场的墙壁不得使用具有易燃特性和易爆特性的材料,施工现场应该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电焊是一种经常在室外进行的活动,如果在室外进行露天作业需要对作业现场进行挡围,最好选用轻便的并且不易燃的材料作为挡围材料,避免造成周围人员的眼睛损害。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在焊接的操作现场5m以内杜绝堆放容易引发燃烧以及爆炸的材料。如果是进行高空焊接作业,则必须要设置一定的保护措施,比如用栏杆或栏板围起的吊篮内,或在脚手架上进行,脚手板宽度不得小于80 cm。电焊工作业时应该注意绝缘性的保护,以及对于人身伤害的避免。可以选择用手持面罩挡住飞溅的金属和电弧中的有害光线,保护眼睛和头部,要戴手套用来保护电焊工的双手不受弧光和飞溅物的损伤,并具有绝缘作用,焊接工作时应穿绝缘鞋以便降低触电时的危险。

3.4 保证各种基本配电部件的使用安全

在施工现场中施工机械设备和照明电源都应该是一致的。临时用电必须是在符合安全操作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开关与负载之间必须要装有漏电保护器,在漏电保护器安装好之后才可以安装再进行保护器。总之,在进行漏电保护器安装的时候不仅要保证操作正确还要保证安装位置正确,规格合理,并且还要保证每隔一个月左右就要对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检查,以确认其性能正常,对存在问题的漏电器要及时更换和修理。

3.5 规范施工现场用电

特别的在建中施工现场用电是一个特别需要注意问题,由于施工现场用电量大以及现场中可以导电的物质太多,所以说一定要引起注意。尤其是在一些临时性用电的情况下更要保证用电的安全性。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都是从一个电源引入,不可以出现线路杂乱无章现象,这些不良现象都有肯能使保护措施在关键时刻无法发挥作用。电源线从变压器到总配电箱不得出现三相四线,这是先行规定中明令禁止的,一般应该选择为三相五线。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并且是经过了特殊处理和深重考虑之后才可以将工作零线分为二路,一路进入总配电箱漏电保护器。另一路重复接地后作为保护零线进入用电系统。

结束语:

总之,在实际的机电工程施工中,广大的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务必要齐心协力杜绝违章操作,最大限度减少触电伤亡、电气事故,保障机电施工的质量和效益,保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持续性与科学性,尽最大可能的减小损失,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庆华,杨东伟,现代化矿井机电安全管理的浅析[J].经管视线,2011,(04).

[2]季平,孙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J].中国建设信息,2010(2).

论文作者:杨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对机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探讨论文_杨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