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深入发展--陕西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_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论文

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陕西省贯彻落实《纲要》情况调查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陕西省论文,公民道德建设论文,贯彻落实论文,纲要论文,实施纲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9月,党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思想宣传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纲要》颁布近一年来,全省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认真组织学习宣传,扎实进行安排部署、努力营造舆论氛围,不断强化道德教育,突出推进道德实践,有力地促进了《纲要》的贯彻落实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新发展。

一、全省贯彻《纲要》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从了解的情况看,全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纲要》,总体上呈现出了党委重视、行动迅速,措施有力、开端良好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省委重视,认真制订《实施细则》

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之后,省委常委会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组织学习讨论。并专门制定了《陕西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细则》于2002年元月28日以陕西省委“陕发[2002]2号”文件正式印发。文件下发以后,在全省上下引起很大反响,大家普遍认为《实施细则》紧扣《纲要》精神,提出的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扎实有力,在许多方面都有新的认识和要求,突出反映在:对全省道德建设的现状有比较客观、准确的把握;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有新的认识;对公民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对公民道德建设的组织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加强指导、牵头部门精心组织部署

按照《纲要》和《实施细则》的要求,各级文明委、宣传部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担负着指导、协调、组织的具体职责。中央《纲要》颁发以后,特别是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电视电话会之后,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立即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多种形式,扎实认真地进行了学习、宣传和贯彻。

1.认真组织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纲要》印发之后,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迅速分层次采取不同形式组织学习讨论。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讨论,领会《纲要》精神及重要意义,交流加强道德建设的经验做法和意见建议,为贯彻落实好《纲要》进一步奠定了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

2.精心制订方案,明确工作要求

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在组织力量起草《陕西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细则》的同时,从三个方面精心制订并印发工作方案。一是制订“两个要点”。在制订下发的《陕西省2002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和陕西省2002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中,对贯彻落实《纲要》和《实施细则》,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专项列出明确的目标任务。二是印发学习教育方案。三是印发新闻宣传方案和《道德实践方案》。

3.扎实动员部署,明确落实责任

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省文明委、省委宣传部分别召开相关党议进一步动员部署。2001年11月5日召开了全省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电视电话会,2002年2月23-24日召开了全省宣传部长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2002年4月2日召开了全省公民道德建设年活动电视电话会。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

4.注重工作结合,依托载体促进

在工作实践中,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注重工作结合,充分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有力地促进《纲要》的贯彻落实。

5.加强督查指导,推进活动深入

为了推进贯彻《纲要》各项工作的落实,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从三个方面加强协调指导。一是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年度考评进行检查督导;二是调研走访;三是汇报交流。

(三)注重实效,各地贯彻落实开端良好

今年以来,特别是省里两次电视电话会召开之后,全省各地按照省里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纲要》和《实施细则》,具体反映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认识充分,学习宣传迅速及时

《纲要》颁布之后,各市委、各厅局、单位党组(党委)都召开了党委会或党委(党组)扩大会,认真学习讨论,并组织召开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分析本单位道德建设现状,结合贯彻《纲要》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各地各行业机关、单位还联系购买公民道德建设学习读本、光盘等学习材料发给干部职工,并组织职工参加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学习培训。

2.结合实际,工作方案详实可行

截止目前,全省十个市委和杨凌示范区党工委都结合《纲要》和省上的《实施细则》制订出《实施意见》下发到基层贯彻落实,参与“创佳评差”竞赛活动的24个厅局和省国防工委、机关工委以及部分大型企业党委也都分别提出了比较具体的意见和措施,陆续贯彻落实。各市委、各单位、各厅局在制订工作方案时密切结合实际,体现出了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强化引导,舆论宣传有声有色

《纲要》颁布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宣传舆论阵地的作用,大张旗鼓地宣传《纲要》的主要精神,反映各地工作动态,树立道德建设先进典型,批评不讲道德的不良现象,为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特别是省级新闻单位认真制订具体报道方案,精心确定采访选题,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

各市、县,各单位在运用新闻媒体开展宣传引导的同时,纷纷组织张贴标语、横幅,悬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挂图、黑板报、墙报等多种方式,全方位营造声势,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重点突出,道德实践活动掀起热潮

各市(区)、各行业、单位认真按照全省公民道德建设年活动的安排部署,以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重点,密切结合实际,利用多种形式,推进道德实践活动。一是精心制订公民道德建设年活动的具体方案。二是认真组织示范活动。三是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总的来看,在省委的高度重视下,在牵头部门的精心组织和积极推动下,按照省里公民道德建设年的总体部署,各地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纲要》和《细则》,不断加强道德教育,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使全省的公民道德建设在比较集中的一段时间有了新的明显的发展。从工作的发展态势上看,各级各单位认识更加深刻,行动更加自觉;从外部环境上看,社会更加关注,氛围更加浓郁;从取得的初步成效上看,有三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道德意识进一步增强。

——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

——社会道德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从目前情况看,全省各地在贯彻落实《纲要》和省委《实施细则》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反映在:

1.工作落实不够得力。一部分单位的工作部署上虽有规划,但一般性要求多,结合实际少,针对性不强,工作方案还缺乏操作性。一些单位工作方案很细很实,但落实不够,遇有中心工作或其他工作任务较急、较重时,许多活动有取消或走形式的情况。一些地区、行业基层单位的具体道德规范制订还不够完备。

2.活动进展不够平衡。在公民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开展中,一些行业、地区、单位进展不够平衡。从行业来看,参与“创佳评差”竞赛活动,厅局抓得紧一些,其他行业稍差一些;从地域看,中心城市、省市县区镇机关所在地抓得紧一些,其他地区稍差一些;从基层单位看,获得各级、各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或正在创建的单位,经济状况较好的单位抓得紧一些,其他单位稍差一些。

3.教育引导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各级舆论媒体和出版、文艺、文化单位在围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宣传教育中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出精品、求深度、上水平,以掀起更大声势,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

分析上述不足之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识还有差距。一些领导干部还没有站在一定的高度来认识贯彻《纲要》,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两手抓的意识还不够强;一些职工群众还没有彻底从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所衍生的模糊的、错误的、扭曲的道德意识中解脱出来,因而出现了在贯彻《纲要》中积极性不够高的情况。二是机改有一定的影响。今年以来,全省市县机构改革中,市县文明办机构降格,编制大幅度削减,个别市县文明办干部仅剩下机改前的十分之一。队伍削弱,人心不稳,使得精神文明建设包括贯彻《纲要》的工作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三是工作创新不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更需要对大量的普通职工群众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工作方式方法不够灵活生动、丰富多彩,沿用老套路,满足于发文件,讲大道理,必然会影响效果。

三、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贯彻《纲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结合近年来全省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下一步贯彻落实好《纲要》,应在工作中注意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1.工作认识上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对贯彻《纲要》认识要到位。必须站在全面落实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纲要》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二是对本地、本单位道德建设现状要正确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有步骤地采取对策,增强实效。三是要重点解决好领导层的认识问题。这是贯彻落实好《纲要》的重要保证。

2.工作机制上必须坚持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是关系全局的社会性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融汇在各项工作中整体推进。

3.工作途径上要注重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运用载体,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二是营造舆论,强化社会引导。三是活动示范,加强辐射带动。

4.工作步骤上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社会性、实践性很强的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活动的进展上必须在立足长远,统筹规划,注重养成,坚持党抓不懈的同时,立足当前,抓住重点,以阶段性目标实现进行扎实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使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在量的不断积累之后产生质的进一步飞跃。

5.工作部署上必须进一步突出重点,务求实效。贯彻《纲要》,要注意抓重点人群,抓重点行业,抓关键位、抓薄弱环节。

6.机构编制,经费投入上应当从加强工作的角度,进一步提供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部门必要的机构、编制、经费等都是在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好协调、组织、指导职责的基本保证,必须从加强工作的角度,妥善解决。决不能“一阵风、一刀切”,以牺牲精神文明建设为代价来换取某一项工作的阶段性发展。

与时俱进

作者:李冰冰

标签:;  ;  ;  

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深入发展--陕西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_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