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研究力作:《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研究-兼论现象学对经济学的影响》评介论文

现象学研究力作:《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研究-兼论现象学对经济学的影响》评介论文

现象学研究力作 :《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研究
——兼论现象学对经济学的影响 》评介

孙 凡

(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研究——兼论现象学对经济学的影响》一书是栾林博士在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现象学对经济学作用的路径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现象学与经济学关系研究”和博士论文的共同基础上完成的一本力作,也是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问题研究”的重要前期基础,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

现象学起源于德国著名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并以“面向事情本身”的精神,启发了一大批思想家,影响了众多学科,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现象学运动。目前学术界对胡塞尔现象学的研究越发深入、系统,在研究胡塞尔现象学的众多方向中,发生现象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种发生既存在于现象学内在的逻辑进程中,又存在于现象学的外在运动中,当下学术界尚缺少对此问题的系统化研究成果。

广西航运服务业作为其航运主业的主要支撑,是广西建设北部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西江黄金水道的保证,也是发展广西现代航运服务业的重大依托。广西因其具备突出的区位优势,其快速的港航主业发展速度,为广西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奠定了厚实的基础。结合广西航运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船舶情况和地理区位特点,广西应把船用商品的供应服务、船员服务、船舶交易服务、航运金融服务、航运信息产业发展等作为其航运服务集聚区的重点发展功能。

本书是国内首部以胡塞尔发生现象学为专题进行研究的著作。本书认为胡塞尔现象学是一门追求自身明证性和彻底性的学问,正是由于对自身明证性的追求,使胡塞尔现象学表现为一种不断发展的理论,并由早期的静态现象学转变为发生现象学。在此基础之上,本书对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胡塞尔对时间、意识等问题的分析为发生现象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并影响到之后现象学的发展,本书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第一,角度新颖。学术界对胡塞尔现象学的研究往往从“前现象学阶段、认识论研究阶段、纯粹现象学阶段”的角度,或者从“早期描述现象学阶段、先验现象学阶段、后现象学阶段”的角度进行研究。本书以最新发现的胡塞尔研究手稿《静态的与发生的现象学方法》为理论依据,抛弃了共时性的“立义——立义内容”平行论分析模式,加入了时间性因素,以历时性的“统觉”纵向分析模式对胡塞尔现象学进行了重新诠释,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研究胡塞尔思想发展的新角度。

第二,研究系统。本书对发生现象学的“统觉”分析模式进行了历时性的系统研究。胡塞尔发生现象学开始于被动性阶段,通过联想和触发为被动性阶段向主动性阶段的过渡提供了契机和动因,主动构成阶段里自我直接参与到认识活动中,经过认识的不断深入,自我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从而形成单子式自我,并进而对更深层的发生问题,即主体间性、历史观念和经济学领域中的现象学发生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认识了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之后,再来探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便可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第三,视野宽广。本书不仅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胡塞尔生前公开发表的著作和未发表的文稿,而且还广泛参考了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利科、德里达等著名现象学家的观点,使本书的研究具有深厚的广度。另外,本书还从现象学角度出发,从历史和逻辑两个角度考察了现象学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影响,并从意向性对人的行动的影响、对时间和不确定性问题的理解,对实证主义和先验性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证,拓展了现象学运动的领域,展现出广阔的跨学科视野。

收稿日期 :2018-10-29

作者简介 :孙 凡(1983-),女,辽宁抚顺人,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外文化比较研究。E-mail:sunfan30117@163.com

(责任编辑 :兰桂杰 )

标签:;  ;  ;  ;  ;  ;  ;  ;  ;  

现象学研究力作:《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研究-兼论现象学对经济学的影响》评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