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马尚未动,草料须先行浅谈写作中的素材积累论文_李福实

人马尚未动,草料须先行浅谈写作中的素材积累论文_李福实

李福实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138000

一、通过观察积累素材

“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文的源头就是生活,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生活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有着无穷无尽的现实,如果在生活中处处观察、事事留心,就能够在作文时有内容可写。这就要教导学生善于观察。所谓的观察,是指用感觉器官去感受并获取信息。观察并不是单纯的看,是指调动各种感觉器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舌头舔,用手脚去触摸,这些都是观察。不要让学生片面地认为观察就是看一看而已。观察的对象是人,是事,是物,不要只看到他们的表象,要看到其内涵。观察人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的特点,观察到他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既要观察到局部,更要观察到整体;既要观察到此时此地的言行,更要观察到其在一定场景中的发展变化,要通过外表看到实质,要通过外貌看到心里。操场上,两个同学在打闹,让学生不要看热闹,看他们的动作和神态;课堂上,老师在讲课,让学生观察不同老师讲课的语气、语调、神态以及不同的表现方法……对事物的观察, 布置学生跟踪观察,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才能取得对该事物的全面认识。跟踪观察某一观察对象在一个阶段的变化特点,就能有效地锻炼观察的目的性,提高认识能力。对小动物、周围景物、大自然的变化的观察要抓其特点。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观察。学生最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这时教师就应时时提醒学生留心事物发展的过程、特点。为了强化观察训练,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的不同特点组织定向观察。运用阅读课中学到的定向观察的方法去观察生活,逐步做到会看、会听、会问,及时记录见闻和感受。要求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把平时看的、想的择要记下来,就是每次三言两语,也会成为作文的好素材。这样,既丰富了生活积蓄,又能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二、通过阅读积累素材

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除了观察积累还可以进行阅读积累。读书就是在积累素材。读一篇文章,可以让学生按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来认识,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寻找作者思路、划分段落、归纳中心等,然后将其迁移到作文中。这就是让学生写作时按事物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表达。描写大自然奇观的文章很多,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借此教给学生有序地认识事物的方法,掌握规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海上日出》第三自然段用5句话描绘出海上日出的壮丽画面:先是写太阳露出了小半边脸,接着写太阳向上升,再写太阳冲破云霞,然后写太阳光,最后写太阳旁边的云。类似这样按时间或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也就是作者思路、观察顺序写成的文章很多,结合这样的文章进行思之有序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有序地认识事物的能力。在对文章的诵读中,通过理清段篇的内在联系,可以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能力。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理清各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掌握了这些规律,迁移到作文中,学生就会围绕事物中心有条理、有详有略地表达。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从读学写、以读促写,实现读写迁移。但只靠课内的教学或课内的读写结合是不够的,还要进行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奇妙的自然景象,丰富多彩的家庭、学校、社会生活,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等,是作文取之不尽的源泉,也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课文,对文中的好段落、好词句要注重引导学生记忆,引导学生记忆的同时要让学生活学活用,将其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通过这样的迁移,再进行加工处理,使之变成自己的语句,这样也可以让自己的写作素材更丰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量,拓宽眼界,增长见识。读的同时让学生做好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将有用的名言警句、生动的词语、有趣的歇后语、细致的描写的句段、有实用价值的数字或事例、典型的论据等都记到自己的笔记中积累下来,找时间牢牢地记在自己的脑海中,这也是有效地积累自身的写作素材。

三、通过日记积累素材

日记不像写作文,它没有命题限制,没有内容限制。日记写什么都可以,不必有头有尾有过渡,也不必端起架子一本正经地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把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种无拘无束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好段落、好篇章。这些也是作文所需的素材。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日记进行积累,一旦作文时找不到好的素材,可以把那些日记中的好素材拿过来,适当修改,往往可以成为一篇好作文。一本本丰富而充满乐趣的日记,正是一个储满各种真实材料的大仓库。有了这个仓库,危难时可以补养学生的饥渴。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周围生活敏锐的观察力,而且学生能迅速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日记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家庭情况一一得到反映,对学生而言,日记成了他们吐露心声的朋友。学生通过写日记,懂得了更加细心地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人,他们的思想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自我锤炼,对生活、身边的人、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更多的理解和关爱,日积月累,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就积累了素材。只要我们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学生那种“腹中空空,无话可说”的局面就会得到改善,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论文作者:李福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9月总第2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8

标签:;  ;  ;  ;  ;  ;  ;  ;  

人马尚未动,草料须先行浅谈写作中的素材积累论文_李福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