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界文化中芭蕾舞的审美观察_芭蕾论文

跨国界文化中芭蕾舞的审美观察_芭蕾论文

芭蕾舞在跨界文化中的审美观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芭蕾舞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绪言

中国几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是厚重的民族发展史,也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 要积淀和见证。

20世纪50年代以来,芭蕾舞艺术对民族艺术及新中国舞蹈教育事业的影响,以及对我 们当代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影响,既是中国现实社会政治、文化、人文的多元化需要, 也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同文明的必然碰撞所演绎出的精彩对话。从形而上层面来看,有 其广阔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传统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所蕴含的生命意义与西方超现实主义对个体生命有 限存在和有限意义的超越,二者有许多共同之处,都是以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意义为出 发点,以人的本质对象化的形式——舞蹈形态,追求“最终极美”的精神境界,从而也 阐释了人类的生命美学和生命哲学。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在借鉴芭蕾舞科学的训练方法和人体美学思想的艺术实践中,让我们透过中国传统文 化的丰富内涵,来比较和观照芭蕾舞与民族艺术交汇中的文化现象。

一、芭蕾舞与民族文化的历史一瞥

舞蹈是人体的艺术,以其精湛的动态形象体现着生命线条构成的无穷意蕴,鲜活、灵 动却又不失含蓄。有生命的、运动着的人体是舞蹈的物质基础,所谓的物质基础就是自 然人经过专门训练而得以修塑的艺术人体材料。

18、19世纪之交,欧洲北美浪漫主义思潮兴起,浪漫主义芭蕾飞升古典芭蕾的巅峰, 是人自觉的运用艺术并使其成为自身本质对象化的典型产物。它所建构的一种既是理想 的又充满幻想的超现实人体美学形态,对世界各民族的现代舞蹈美学都产生了广泛的影 响,其古典芭蕾舞体系所呈示的运动审美原则,体现了现代人体规范的一切特点。

20世纪,是一个跨界文化交流的世纪,芭蕾舞对中国舞蹈艺术和新中国的舞蹈教育事 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和深刻的影响。上世纪50年代,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芭蕾 舞被全面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新中国成立了芭蕾舞团,并有了舞 蹈学校和芭蕾舞相关的学科建设,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被首次搬上中国舞台,以芭 蕾舞剧创作方式为范例的第一部民族舞剧《鱼美人》的诞生等,开启了中国芭蕾舞艺术 的新时代。同时,以芭蕾舞体系为参照物,民族舞蹈艺术的创作、排练、教学也在系统 的学科建设中起步和发展。

六、七十年代,以《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沂蒙颂》等为代表的革命历史题 材芭蕾舞剧的出现,虽然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但是,作为西方文化的浪漫主义形式与 中国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有机结合,仍不失为经典之作。它的芭蕾舞民族化的成功实践 和走向,不仅在中国首开先河,在世界其他民族的艺术发展中也不曾看到。从当时的文 化层面而言,芭蕾舞的审美体验在中国的全社会得到了空前的普及。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芭蕾舞民族化的实践又有新的发展。《大红灯笼高高挂》、《黄 河》等剧目的相继推出,使芭蕾舞这一艺术形式与民族艺术相结合的文化融合,又有了 新的飞跃。西方芭蕾舞的美学形态以及审美定势,在异域文化中得到提炼和升华。在中 国社会转型和变革的历史时期,它的古典浪漫主义的人体规范和高度理想主义的审美倾 向,适应了此时中国求新求变的社会心态,浸润了新一代舞者们的艺术境界和精神家园 。借鉴中国舞、西方芭蕾舞、现代舞等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当代舞形式的出现和兴然, 就充满了高度理想主义的审美倾向。现代人体规范的审美理念和技术方法被融化和吸取 ,为民族文化的时代性增添了异彩。

长期以来,反映军营生活、表现军人风采的军旅现实题材的舞蹈创作,更加凸显了这 种文化内涵的时代性。作为国家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立具有军队特色艺术教 育的历史进程中,以借鉴芭蕾舞科学方法为手段,突出基本技术功能为目的的舞蹈技术 课,在舞蹈人才的培养及综合性艺术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1世纪的历史机遇中, 如何借鉴好这门外来的艺术,更好地为人才培养的主旨服务,有必要从挖掘内涵上下一 些功夫,有必要从多层面去探索一些问题。古人云“形而下为器,形而上为道”。如今 ,“大文化”概念的提出,使我们能够从形而上的层面,用跨界文化的眼光去看待“他 者”,认识“自己”,在比较中“悟读”,在比较中鉴别,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相 互借鉴、相互补充、精神共振)中寻找答案,使芭蕾舞这块“他山之石”在东方的文化 语境中、在雕琢我们自己的舞蹈材料时,焕发出它更加璀璨的价值。

二、中国传统文化整体观中的生命情调

舞蹈作为人类艺术渊源的一支主脉,它与人类文明社会的起源有着共同的基因。

反观人类整个艺术史,是一部轰轰烈烈的思想史,舞蹈作为人类最初的原始动作形态 ,发展到今天具有一定审美法则的表现性艺术,无不透彻着历史的重负和文化的斑斓, 而作为其主要载体的身体所蕴含的文化以及所彰显的规范原则,则向世人昭示着她无可 比拟的生命情调和无尽魅力。

(一)舞是生命情调的衍展

在语言还未出现的遥远年代,当舞蹈刚刚诞生于人类初始阶段时,最伟大的舞蹈家不 是别人,正是人类最早的领袖——酋长和巫。他们能通过与神的对话,把别人看不懂的 事情弄清楚,而他们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舞蹈。他们的舞蹈天赋使人确信,就是这些最早 的部族领袖,是人类最古老的舞蹈传承者与创造者。他们使人类野蛮时期的诉求方式, 在农耕、医术、星相、音乐的传播交流,在祭祀仪式、图腾崇拜的社会活动中,逐步衍 展成为人们抒情达意的动作形态和传唤手段。

舞蹈的长于行情而拙于叙事,使其总在寻求种种的方式表达情感、体悟,她是用其特 有的形式向世人一一述说。《毛诗·序》所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 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人将语言、 嗟叹、咏歌与舞蹈分成四级,视舞蹈为表达情感的最高境界,但最终都归于情的启动上 。“情,本是艺术的一大共性,何以成为舞蹈的特性?情,虽是一切文之‘经’,文之 ‘质’,但最为突出、情感表现最为强烈的莫过于舞蹈了。”(吕艺生:《舞蹈学导论 》)

(二)生命与自然和谐生息的宇宙观

古代中国人所发现的“宇宙旋律”即是一种和谐的折射人生又充满爱意的生命律动, 作为中国哲学一大命题的“天人合一”,将“天”与人的距离拉近,以人体节律与宇宙 节律相共鸣的哲思,将人类生存的有限性融进世界的无限性之中。中国艺术正是以最生 动的形式去表达这种不可名状的生命律动。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因为正是“ 舞”,用最高度的生命旋动和热情,使宇宙间那种不可名状的律动具象化了。

千百年来,谓之于人类情感的象征——舞蹈以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传统 美学,以示古人、昭来者。

至此,中国的传统美学与传统哲学使人感言:舞蹈是人与生俱来之生命情调的放大, 是宇宙旋动及大自然妙趣在人类生活的折射。

认识到舞蹈与人统一体的原因,不仅是东方传统哲学的整体观使然,也是舞蹈这一特 殊工具所具有的与人体的天然契合,使我们观照到它们之间最为生动又最具本质联系的 生命状态。它是超越地缘文化和族群社会的人类生命本质对象化的阐释,正如西方美学 家马丁先生所说:“舞蹈先于所有其它艺术形式,因为它采用的不是什么器具,而是每 个人永远随之携有的,说到底是所有器具中最有力的和最敏感的身体本身。”(马丁着 :《舞蹈概论》)。

舞蹈艺术的情感与形体自然构筑的整体,也使我们确立起对身体的整体观念。它使肉 体生命与精神共存于一艺术整体之中,使它成为人的生命方式的最具代表性的对象化形 式。

三、西方芭蕾舞古典浪漫主义情结探源

舞蹈虽是人体动作,但它不是一般的人体动作,而是经过艺术家组织过的、注入了情 感与意识观念的具有某种运动规律的动作。观赏者对舞蹈的认同就是通过这种舞蹈动作 进行识别、猜度、联想和意会的结果。读过中外舞蹈史,我们都会感觉到,当舞蹈逐渐 从人的天性自我袒露向表演性转化,特别是进入宫廷被规范成固定模式时,它就带着明 显人为的功利性质。这是一种自在向自为的转化。在这次转化中,舞蹈教师发挥了很大 作用。

“西方芭蕾审美的建立,就要归功于舞蹈教师与编导们对它的整合和规范。什么是舞 蹈规范呢?舞蹈规范就是合乎舞蹈动作审美规律的标准、法式、规形,它带有模范性和 典范性。”(吕艺生:《舞蹈学导论》)

规范化在现在舞蹈教学中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没有规范,就不可能有相对稳定的教 材,没有稳定的教材,就谈不上教学活动,更无法谈科学教学。

(一)古典芭蕾舞传统美学之印象

18—19世纪之交,在欧洲、北美对资产阶级变革的失望,使浪漫主义醉心于内在感情 的自由表露,让自己的想象与灵感自由翱翔。洁白的“白纱裙”,梦幻般的足尖技术、 双人舞托举技巧,在华尔兹旋律与节奏营造的情调中向着虚无缥缈的仙境飞升。“独具 特色的芭蕾舞蹈的身体美学、充满幻想的超现实的身体形态;将‘黄金分割’作为身体 比例、造型、构图的原则;以‘开、绷、直、立’作为基技术原则;以典雅、和谐、流 畅作为其运动审美原则,从而体现了古典主义高度的理想精神。”(刘青弋:《国家规 训下的超人身体》)

16—17世纪前期,在舞蹈教师的努力下,古典舞蹈建立起了许多规范化的动作和舞姿 。其中,例如《小步舞》和《加沃特舞》中的Attitude(芭蕾舞一种基本的大舞姿)、

Arabesgue(古典芭蕾舞中最基本的大舞姿)、pasde bourree(舞步)、Balance(舞步)、

pas assemble(单起双落的小跳)、pas jete(踢脚的动作)、pas emboite(换脚跳)、

changement de pied(空中互换位置的跳)、entrechat guatre(空中双脚击打的跳)、

brise(移位的打击小跳)和pas sissonne(一种双起单落脚的跳)等等。从此为演员的训 练提供了科学、经典的依据,以及有章可循的教材。

“人体训练中,胯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都须呈外旋转180度的‘外开’状态,不仅是 技术与功能的问题,也成为审美风格的重要部分。腿无论站立、伸出的完美状态,克服 了人体自然状态的曲线与弯曲,而在一条直线中将腿部的比例展示到最佳的状态。肩关 节与胸部关节的柔软与外开,使手臂和身体连成一气,达到视觉形态上‘黄金分割比’ 。”(刘青弋:《国家规训下的超人身体》)

无所不在的“黄金律”渗透在芭蕾人体动态的每一个细节,无所不在的芭蕾最优美的 舞姿Arabesgue(音译“阿拉佩斯克”),将芭蕾美妙的黄金分割比例的舞姿体现到极致 ,在这种极致中,将人体的对称、和谐、典雅、高贵展示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二)动作姿态“外拓”性审美倾向

Arabesgue这一芭蕾舞中最著名的舞姿。据说,这一名称源自古摩尔人创造的一种叶方 状的连续花纹图案,做这一动作时,舞者以一脚足部为支点,另一脚足面绷直向后尽量 高抬、伸展;一臂沿高抬腿伸展的相反方向前伸,形成身体水平方向的一直线,另一臂 向侧后面抬起,与支撑腿与直立的躯干基本成一直角,从而产生平衡。Arabesgue中, 人的四肢几乎伸展到了他们的极限,作为支点,踮起的脚尖以其岌岌可危的平衡强化了 纵向的伸延感,使人体最大限度的向四个方向拓展,拓展到了人体的稳定性发生危机的 程度。这正如我们将其译为“迎风展翅”所表明的那样,Arabesgue造成了在不稳定中 求稳定的延伸感,一种升腾的“漂浮感”,从而创造了其独特的意境。

另一个有代表性的动作是Ecarte,其西文的原意是“分开”或“宽广的伸展”。前

Ecarte,我们译为“攀峰式”,要求离观众较接近的一腿与胸、腹成锐角高抬,与高抬 起腿位于同一侧面的手臂也做出相应的辅助动作,向上高举。整个姿态重心向上,躯干 与支撑垂直,高抬的手臂与腿形成向上的放射线。如果说谓之“攀峰式”失之于具体的 话,努力向上展开的趋向却是明显的。

除了这些典型静止的姿态之外,“开、绷、直、立”,向空间的延展,放射的原则也 普遍存在芭蕾舞的细节之中。最恰当的说法是体现在舞者的举手、投足与起、承、转、 合之中。

(三)芭蕾与宗教

巴蕾的产生与基督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基督教所宣扬的“原罪论”,使得信 奉基督教的西方人士向上帝忏悔他们的原罪的过程中,就必须进行将肉体与精神向上去 寻找上帝、接近上帝、与上帝合为一体的宗教实践。于是他们就在芭蕾中进行最极端的 表现,极端地改造自己的肉体,改变人体自然状态,无论身体各个关节上的向外转开, 还是各个方向上的向外拓展,都是从自己的心灵起始的,只有这样才是虔诚的、神圣的 。

因此,西方基督教义中的“罪感文化”成为芭蕾舞人体“外开”理念的精神实质,所 谓芭蕾舞的基本形态呈“外拓性”,也就是说,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姿态所表现出人体努 力向空间伸展的理想主义倾向。

四、舞蹈在跨界文化中的审美异同

在西方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实用功能性的考虑、物质材料的限制 、人体解剖学与人体生物运动力学的必然规定性都发挥了作用。但是,仅仅这些因素不 足以说明两种古典舞形态形成的根源。我们最为关注的是审美心理方面的成因,更值得 感兴趣的是渗透于艺术形态之中的东西方不同的舞蹈意识及舞蹈文化。

(一)不同语境所产生的舞蹈符号

从中国古代论舞的文字中,“舞”是表示舞蹈的最常见的符号,“舞蹈”一词则很少 出现。当“舞”和“蹈”不作为统一的概念而是作为动词分别出现时,如“手舞足蹈” ,则“舞”表示上肢运动,而“蹈”表示下肢运动。

表示舞蹈这种特殊行为方式,西方人最常用的词是“ballet”和“dance”。“ballet ”一词源于意大利语“ballo”,意为“跳跃”;“dance”一词源于古代高地日尔曼语 “danson”原词义为“伸展”。中国人常用来表示舞蹈的“舞”,同时也包含专指上肢 运动的意思,而西方人却从表示下肢运动的“danson”引出舞蹈的意思,显示出中国人 舞蹈意识中对上肢的重视,西方人则偏重下肢。其次,中国人注重持物而舞,(剑、袖 、扇)这种运动难免呈现圆形和弧线形运动路线,而西方人注重“伸展”,暗示放射的 倾向。对于下肢,中国舞重“践”,即是向大地的跺踏,西方人重跳跃,注重人体摆脱 大地的努力,前者是向大地的收敛,后者却是向空间放射。

语义和语源的追溯可以表明,我们的祖先与古代欧洲人不约而同地注意到舞蹈首先是 一种人体运动。因此,他们都选择了包含人体动作意味的词作舞蹈的记号。语言符号, 是人们赖以凝聚,负载其对世界的理解,进而把握世界的最基本媒介。我们从中国人与 西方人表示舞蹈的这种基本媒介入手,分析出两种不同的人群对于舞蹈理解之中的差异 性与共同性。然而,舞蹈作为身体文化标志的特殊性,使不同族群的人们在生命现象和 生命意义的层面上找到了认同。

(二)“内聚”与“外拓”的审美心态

无需否认,在芭蕾的动作姿态中存在肢体一定程度的弯曲、拧倾,恰如中国古典舞也 可以找到一些伸直的动作一样。芭蕾姿态中的曲和圆、中国古典舞中的直和绷,首先可 以在人体解剖学与运动力学的同一性中找到解释。

任何类型的舞蹈,无论风格多么迥异,它们都必须接受人体解剖学的事实,人类相似 的生理结构,同样的运动机能使人的舞姿必然出现某种相似性。例如在跳跃之前,舞蹈 者不可能不弯曲下肢以积聚腾空所必须的力量。在大幅度摆动臂膀时,无论舞者怎样地 力求上肢伸直,臂膀的运动轨迹也必然是弧线形的。然而我们相信,欣赏者对由解剖学 所规定的人体姿态大多有了某种直觉的把握,这种把握作为一种心理定势存在于欣赏过 程中。人们可以依据它剔出必然出现的动作姿态,从而辨认出什么是舞者所追求的动作 与造型,把对舞姿的感受上升到风格的审美高度上来。

中国古典舞的“拧、倾、曲、圆”与古典芭蕾舞“开、绷、直、立”这两类分别由内 聚与外拓的人体运动力形成的舞蹈形态,对于舞蹈者而言,它们是由两类大体上也可称 为内聚与外拓的心理力所转换的两类人体力的样式;对于欣赏者而言,它们是两类可以 唤起内聚与外拓性质的心理活动的视觉形式。概言之,它们是内聚与外拓的两类心态的 人体表现。

中国古典舞的形态更多地于内聚性心态相关,西方芭蕾舞更多地与外拓性心态相关, 对两类古典舞形态产生的根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比较,以身体美学与运动力学的概念 而言,心理水平上内聚和外拓的倾向,可以为任何民族所同时拥有。

为此,对中国古典舞艺术作一概略的、与对西方芭蕾舞艺术的思考比较起来的审视, 使我们能够用跨学科界别的方法来梳理思路,避免纯粹民族意识上的偏狭,或对外来艺 术的简单照搬。

五、芭蕾舞美学思想对我们现实主义艺术活动的影响

我国著名的芭蕾舞教育家张旭在《中国芭蕾舞三十年一瞥》中回顾:“芭蕾舞基本训 练对培养我们自己第一批民族、民间舞蹈演员确实起到过积极作用。中国第一套古典舞 、民间舞教材,也是在苏联芭蕾舞专家帮助下,借鉴了芭蕾舞、性格舞教材的训练方式 ,组织方法,由一批当时尚年轻的教师完成的。中国民族舞剧的创立,则可以说是直接 受芭蕾舞剧的影响。芭蕾舞确实对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著名舞蹈教 育家吕艺生在《舞蹈导论》中指出:“中国古典舞既然产生于40年代末50年代初,那它 自然会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有芭蕾这样一个参照物, 其训练方式、内容以及它与舞剧的关系都与芭蕾影响有关,古典芭蕾的训练体系与芭蕾 剧成为从教室到舞台的一条贯穿线,中国古典舞也形成这种一条线的训练体系。”

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在学科建设的初期,选择了以芭蕾舞 教材为主要内容的技术课形式,同时,技巧课、民族舞身韵、民间舞、排练课构成了学 科建设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又增设了现代舞课程,完善了以“红星杯”舞蹈比赛为契 机的人才选拔方式,并开展了本专业课程的内部挖潜和各专业课之间的跨界教研。这些 具有学术创新的举措,进一步丰富了综合性艺术教育的内涵,拓展了复合型人才成长、 出现的途径。

舞蹈系多专业课程的学科建设以及“军艺”多学科设置的综合性特点,为教学提供了 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这种独特的教学模式及多元性的艺术氛围,蕴涵着跨专业教育、 跨学科类别的军旅文化的办学特色。近几年,人才不断地脱颖而出,学院在国家及军队 艺术活动中所获得的多项殊荣,使“军艺”不仅在国家艺术教育的行列中独树一帜,其 得天独厚的办学特色也为社会和同行所瞩目。

在艺术以外的社会活动中,现代人体美学形态显现出向人类生活其他领域浸漫的趋势 。杂技、体操花样滑冰、跳水、水上芭蕾,运动员所采用的许多动作都是来自芭蕾的, 是对芭蕾舞姿动作的吸取与发扬在我们社会生活中也可以看到,有一定文化层次的白领 丽人,通过芭蕾舞的练习,提升其生活品质。新一代宠爱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很愿意让 自己年纪尚小的女儿接受芭蕾训练,不是为了使她成为一名演员,而是想使他具有优雅 的体态和接受一种在他们父母看来是值得接受的文化。

美国《舞蹈研究》杂志编辑,加拿大约克大学教授G·B·斯特劳斯女士在为中国同行 写作的题为《芭蕾舞姿势美学》一文中告诉我们,“什么东西使芭蕾舞姿的进化和流行 跟其它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笔者认为,促使整个社会废除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下跪、鞠 躬和叩头的是政治和思想气候,同样,这种气候也引导人们赞赏和发展诸如第一

Arabesgue和Attitude、Craise、Derriere这样一些表现人的形象的抬举最高、伸展最 远的舞姿。”斯女士近一步指出:“把芭蕾舞的意义和芭蕾舞姿看作是以姿态延伸为特 点的纪元的一部分,并且造就了一个社会,政治和经济变化的重要时代。缩小和卑躬屈 膝起关键作用的美学已经被支配身体伸展的美学所取代。”

芭蕾美学的建立,不管它离开原态生活多远,都没有离开人体这一根本载体。“不论 它走向形式化,表面更容易接近本体,还是在边缘游离,去与其它各种各样的艺术相结 合,它都因为它这种内容与形式的高度融合透发着舞蹈本体作为一种舞蹈种类,芭蕾的 审美定势最不易被推翻,在芭蕾史中,论其冲击莫过于20世纪的现代派舞蹈了,但是现 代芭蕾中那些各种各样的探索,即是尼金斯基将脚抠起来,人们仍然认定它是芭蕾的变 形,经过半个世纪不到的挑战者成了知己朋友,芭蕾审美是不可摧毁的。”(吕艺生; 《舞蹈学导论》)

近些年,著名编导张继钢编创的杂技芭蕾化的艺术作品《飞翔》;著名编导赵明在“ 全军第八届文艺汇演”中,所推出的杂技版《天鹅湖》,不仅拓展了艺术创作的空间, 也是他们多年艺术积累所感悟的“单一文化解构” + “多元文化重建”的新锐所为。 在中国古老传统的艺术形式——杂技与芭蕾结合的表现中,我们看到演员运用“

Arabesgue”等芭蕾的经典舞姿及足尖技术,以站在男伴的肩膀、头顶和道具上的精彩 表演,以柔术、叠罗汉等杂技特有的形式更加拓展了芭蕾舞无限延伸的审美倾向,把芭 蕾舞的浪漫主义情调和人体美学意蕴发挥到了极致。对杂技这一古老的中国艺术形式来 说,也赋予了超现实主义的生命力和人体美。

这种跨艺术门类的结合,不仅没有使人觉得蹩脚,反而使我们体验出两种文化碰撞中 的激情四溢所演绎出的人体艺术的登峰造极。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的改 革是最具根本性的改革,在这个基础上,政治领域的民主空气日益宽松,科学文化的世 界性交流日渐广泛,一个长期僵化的社会模式正在变革着……也就是在这时,舞蹈家们 开始更加伸长他们的肢体,采用或部分采用斯特劳斯所谓“支配”与“渴望”的身体姿 态。如改革开放初期所出现的优秀舞蹈作品:《刑场上的婚礼》、《割不断的琴弦》、 《渴望》等作品,以对历史凝重的反思和追溯的思想性,表现了人们在新时期渴望未来 的期许。而《再见吧 妈妈》、《怀念战友》则以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表现了年轻一 代军人的民族牺牲精神。

我们可以看到,浪漫主义审美倾向蕴含在上述作品当中那自由、奔放、高雅的意境, 现代人体规范的审美原则和技巧,渗透在演员的肢体语言中的优美质感。

借鉴芭蕾舞科学、规范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又融入民族情感、神韵的综合性体验,使 新一代舞者们成就了一种现实主义创作的独特魅力和身体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芭蕾 舞人体美学思想以另一种形式融入到中国的二次文化复兴中。

近些年来,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优秀革命历史题材舞剧《闪闪红星》、《红梅 赞》以及20世纪舞蹈精品《溪、河、海》以及“桃李杯”舞蹈比赛指定剧目《囚歌》为 例,我们无法用舞种的界定对它们加以归类,但是,作品理想主义的审美情趣,超现实 的人体美学形态,以及现代舞蹈的运行节律,都反映出跨界文化的审美特征。长期以来 ,这种审美特征的时代性,在现实军事题材创作的军旅文化中更加凸显。

以军旅舞蹈力作《海燕》、《走、跑、跳》、《穿越》等,以及大型全景式音乐舞蹈 《士兵日记》中的舞蹈片段和军旅舞蹈诗《成长》的艺术创作特点来看,都反映出一种 集芭蕾舞、民族舞、现代舞浸润的多种文明融合的身体文化。古典芭蕾舞开放却不失典 雅的风格,无疑是代表西方文化的艺术形式渗透于我们民族艺术中的缘由,对于“信而 好古”喜好“中和之美”的我们来说,它比狂乱、怪诞、离经叛道的现代主义艺术更富 于可接受的魅力。

以时代精神为特征的军旅文化,正是在广阔文化背景下,鉴于军队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实主义创作中的多元性是它的特点,也是不可或缺的。

结语

透视这一中西交流中的文化现象,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从深刻的文化传统和广阔的 时代背景来看,中国文化传统观中“天人合一”的辩证思想与西方芭蕾舞超现实浪漫主 义的理想,是一种殊途同归的生命哲学,它们都以人性为出发点,以自由、奔放的人的 本质对象化形式,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生息的宇宙观;以对世俗和邪恶的反叛,来追 求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同时,这种跨界文化审美也反映了古代“君子和而不同”的 哲学思想,体现出中华民族心态中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和跨界文化的可塑性。

或许它最初会以古典舞、新古典舞叛逆者的面目出现——会从两类古典舞和我们各民 族民间舞中吸取大量的元素,因为它是民族舞蹈文化历史发展序列的结果,重要的是这 种新的舞种是借鉴芭蕾舞、西方现代舞编排方式和训练方法的终极形式。因为,成熟了 的现代中国文化是广泛联系而非闭锁孤立的文化,这种联系表现在人们的审美心理中, 也表现在这种心理的身体表征之中。纵向的历史联系使它无法脱逸于民族性,横向的联 系又使它包含了更多人类共同的东西,它是应运和升成于广阔文化背景中的审美形态。 我们欣然看到这种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审美形态,更益于被现代人的情绪和情感所接受。

21世纪是一个多元兴盛的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不同民族间文化的 交流、碰撞、融会将更加普遍和深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单一文化的解构, 而多种文化的重塑和呈现,是一种必然趋势。在新的军事变革的历史时期,如何使军旅 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处在先进文化的前沿,更好地反映和服务于我军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命 命,也取决于我们对世界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比较文化、跨界交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窗 口和平台。我们只有植根于民族时代的文化沃土,博采世界文明之众长,在跨界交汇的 多极世界,朝着先进文化的方向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标签:;  ;  ;  ;  ;  ;  

跨国界文化中芭蕾舞的审美观察_芭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