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参与热情几点策略论文_闫宝山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参与热情几点策略论文_闫宝山

黑龙江省侬安县富饶乡兴俭小学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523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而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课程,就要需要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充分的重视,通过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本文主要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参与热情的策略与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热情;策略方法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开展的,只有使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学生才能够得到了全面的进步发展。特别是对于小学数学课堂而言,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要比较的抽象复杂,只有当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

由于数学是有着加强逻辑性与抽象的学科,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反复的推理与演算。对于这一特点,教师要想使学生的参与热情得到提升,就需要对问题情境进行有效创设,通过合理问题的设施,使得学生能够高度的参与到数学的运算推理中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体来说,就是需要数学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问学生一些有关的教学问题,使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解答。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提出的数学问题要根据整体的认知水平进行设置,但需要具有一定的引导性。这样,就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在对“等边三角形”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与正方形的概念进行结合,指导学生先对正方形的概念进行回顾性的学习,并提问“什么是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就是正方形。”继续提问,“那么大家看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都相等呢?”之后,学生就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对于通过画图等方式对等边三角形的概念进行学习了,同时也回顾性的学习了正方形的相关概念。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推理能力,也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的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学习,从而促使其参与热情的充分提升。

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结合展开教学

由于数学学科有着极强的抽象性,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要能够通过一些教学方法的应用,使得教学知识更加的直观具体,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与掌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紧密的结合,通过与学生熟悉的内容,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利用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情境模拟所具有的生动性特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得到充分的提升。比如在对“乘法”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情境进行结合,使学生学会乘法的应用。比如,在超市买东西的过程,就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类似的情境。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出超市的情境,使学生都成为售货员,问“一盒酸奶5元,那么我想买6盒酸奶一共是多少元。”之后,小学生就能够根据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列出“5x6”的算式,并得到“一共是30元。”的正确答案。在小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为学生创设出生动的生活情境的同时,也可以使得学生感到非常的熟悉,从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对于学生参与热情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通过分层教学,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因材施教,从而使得学生参与热情的有效提升。但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开展因材施教,会导致学生学习的进度出现差别。这也是在传统的教学制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为了保证教学进度的一致,导致很多的学生实际上是无法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在其无法保证学习进度的情况下,老师还会批评,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丧失了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正确的认识,还需要对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进行适当的分层教学的方法。而这里所说的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实际上是要让优秀的学生进行一些较为困难问题的结合,一般学生的问题要难度适中,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应该进行一些基础问题的练习。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提升其兴趣,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四、保持课堂学习环境的民主和谐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着绝对的地位和权利,学生往往智能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不仅无法对抽象的知识更好的了解,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提出,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大与学生的互动力度,从而增进师生情感,提升学生的教学兴趣。想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比较轻松和谐的学环境,使得学生能够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真正的成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良好互动的课堂。这样,还能够对学生对于未知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激发出来,从而使其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去。

(三)教师要积极发掘学生的亮点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白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来自于教师的鼓励及表扬往往是小学生持续学习的最直接的动力。所以不论是在什么时候,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对学生的动态进行关注,并认真的倾听学生内心的实际想法,积极的发掘学生身上的优势之处与亮点,使学生能够建立起对于数学的自信心,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对数学进行学习。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孩子,其有着鲜明且独特的个性。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想要使学生的参与热情得到充分的提升,就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不断的肯定与鼓励,充满爱心与耐心的陪伴学生的每一次成长。使学生在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的同时,认可老师,从内心激发出对于数学的热情,实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程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就要能够对学生在学习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进行足够的尊重,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具有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也能够使得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与信心,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项如榕.如何提高农村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参与热情[J].内江科技,2016,37(07):136-137.

[2]汪祝芳.如何提高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参与热情[J].学周刊,2016(02):148.

[3]黄春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4):114-115.

论文作者:闫宝山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12月总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  ;  ;  ;  ;  ;  ;  ;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参与热情几点策略论文_闫宝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