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41001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项目呈现出投资规模巨大。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造价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建设经济,应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要依靠科学估算方法和合理管理措施,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保证每一阶段是造价都被控制在合理范围,才能使投资控制目标能够实现。本文在此从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竣工等几个不同的阶段对如何做好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做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全过程;造价;工程量清单
一、建筑工程各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
建设工程从决策、规划、设计到建成投用包括如下阶段:即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以及后评估,各阶段的造价控制具有各自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在项目决策阶段,根据总体建设目标,考虑各种建设条件和费用,通过多方案比选和可行性研究,确定建设方案,并形成投资估算;在设计阶段,实行设计方案招标或竞选,运用技术经济方法评选设计方案,在设计过程中进行限额设计和设计优化,形成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在工程招投标阶段,认真编制工程量清单、招标文件和控制价,利用市场机制,确定工程承包价,使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具体落实到承包商;在施工阶段,严格按图纸和施工规范施工,控制工程变更,审核期中付款签证,处理承包商提出的索赔,将工程造价控制目标通过工程实体物化地体现出来;在竣工验收阶段,对承包商提出的工程量和竣工决算进行审核,防止承包商高估冒算,如实体现该工程的造价。
二、做好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几个控制要点
1、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项目决策的正确性的前提是造价合理。项目决策正确,意味着对建设项目做出科学决策,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对施工的全过程造价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是投资选择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决定项目是否可行及主管部门进行项目审批的参考依据。批准的投资估算是投资控制的目标,是成本控制的源头。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涉及到很多的的行业,包括一些大量的经验数据,工作量大,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参与人员应由经济专家、市场分析、工程技术人员、土木工程师、企业管理、造价工程师等,必须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必须保证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可靠性,以确保成本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2、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1)优化设计方案。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设计要尽可能地满足工程的多方面功能,并能实现经济合理、效益可观等原则。在优化方案时要尽可能地衡量价值与功能的平衡,在确保必要的功能的前提下,消除投入资金较高的功能,因此,在进行优化方案时,要认真评估各种方案的经济、技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
(2)实行限额设计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分解投资和工程量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将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分解到各个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各分部工程,通过层层分解,实现对投资的限额的控制和管理,也同时实现了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数量、及概预算指标等方面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推行标准化设计
标准化设计又称定型设计、通用设计,是指将大量在实践中行之有效成熟的科技成果按简化优化的原则,提炼上升而来采用标准设计,不仅加快了设计的周期,也使得建筑产品能在工厂批量生产,实行工业化,同时加快了施工的进度,缩短了建设周期,提高了劳动效率,从而大幅度降低工程成本。
3、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
(1)加强工程招投标,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在评标过程中,应在合理低价中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投标单位的社会信誉、资质情况、施工能力、设备状况、业绩等进行综合评定,以便选择一个既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又能保证工程按质按时完成的中标单位。工程招标应采取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杜绝议标或变相议标。招标书条款应严谨、准确和全面,工程造价及相关费用应合理、明确。
(2)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
经评审的合理低报价中标的评标法,可保证投标价(合理低价)不低于企业个别成本价中标。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将工程实体和措施费分开,加上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采用综合单价计价,这对承发包双方都是有利的。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建设单位必须提供准确的工程量清单。同时招标文件还应规避易产生活口的缺陷,要约定、限制、说明清楚。这样通过公平、公开的招标程序,可以避免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不规范行为,使中标价更趋合理、准确。
4、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1)加强合同管理
合同中任何一处的缺陷和疏漏,都会使工程投资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合同条款的完善,文字表达的准确,索赔和反索赔的灵敏度都是造价控制的关键。建设单位对施工合同须持慎重认真的态度,合同签订要细致、严格,无论是施工合同、材料订购合同,还是设备购置合同,都要对每项条款逐句逐字推敲,掌握合同起草的主动权。
(2)严格审核工程施工图预算
根据施工图设计的进度计划和现场施工的实际进度,及时核定施工图预算。对于预算超相应概算的施工图设计部分,要加以详细分析,找出原因,并及时与项目负责人通气,调整或修正控制目标不,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控制。
(3)工程变更
为防止在施工图设计中产生漏洞,除在审核时把关外,还应在甲乙方的图纸会审、设计院的技术咨询中消除,尽可能将变更消灭在开工之前。对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要进行有效控制,要重视方案优化,尽早发现问题,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提前出具变更签证。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账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4)工程索赔
首先,通过对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相关条款的分析,界定业主和施工方应承担的风险范围,判断索赔费用是否成立。对于固定总价合同模式,投标单位投标报价时所测算的工程量,为对应施工图设计的工程量,对于错算、少算产生的差异,均不作调整。其次,审核索赔手续是否齐全、合理。第三,审核索赔费用的计量是否准确,是否严格按照施工合同中索赔费用的计算依据和计算方法,是否已剔除施工合同中明确应由施工方承担的风险范围。
5、竣工结算阶段造价控制
竣工结算是项目施工完毕后进行的最后核算。工程结算首先以施工图纸、施工合同、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依据进行结算,结算中还应参考施工方案、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及有关地方性法规及政策性文件进行审核,在审核过程中,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结算,对与争议问题可由双方出具认可的文件进行解决,或去现场实地考察,掌握第一手结算资料。对设计变更认真进行审核,没有施工的项目进行审减,施工单位增加的施工项目进行计算,做到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对结算资料进行整理归档,为将来类似工程的工程造价控制起到良性循环作用。
三、结语
综上,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贯穿于项目从决策到竣工的整个过程。施工中应将合理的投资目标层层落实到每一个实施阶段当中,采用科学的计价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毓复.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施工阶段要点分析[J].中国工程咨询,2013,(08)
[2]陈幼霞.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探讨[J].福建建材,2013,10:102-103+99.
论文作者:苏凤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施工图论文; 限额论文; 目标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