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对策研究论文_赵楠1,代秀龙2

新时期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对策研究论文_赵楠1,代秀龙2

1广州市白云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2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新时期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的提出,广东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及绿道的规划建设,对市域城乡绿地建设与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予以落实和对接;新形势下新一轮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对湛江城市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进行了调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适应新的城市空间发展要求;《城乡规划法》、新版《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亦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目标、绿地指标及规划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现行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已不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发展要求。在此背景下,新时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转变规划理念,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与途径。

1 现状绿地评价

在现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实施以来,湛江市新建、扩建金沙湾观海长廊二期、绿塘河湿地公园、中澳友谊花园、南国热带花园等一批城市公园绿地,逐步形成了“生态自然、植物多样、节约高效、特色鲜明”的城市生态园林景观。但同时也面临众多问题和挑战,主要如下:

(1)现状市域生态绿地不断遭到挤压,缺乏生态联系廊道;

(2)城市绿地未与外围山海生态体系有较好地联系通达,城区缺乏社区公园和滨海带状公园,绿地未形成网络体系;

(3)老城区绿地紧缺,难以满足居民需求;

(4)公园绿化未充分从整体上考虑塑造城市风貌、体现城市特色的需求,绿地文化特色亦不突出。

(5)规划可操作性不强,因现状建成区空间资源短缺、权属问题等难以落实;与下层次规划难以衔接与继承;同时,近几年实际建成绿地与规划出入较大,规划指导建设作用不明显,规划绿地难以落地实施。

2 规划构思

实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从传统典型“点、线、面”的规划方式到注重生态性、人文性以及防灾避险等综合理性规划思路的转变。在市域生态绿地规划、中心城区绿地规划两个层次的基础上,特增加第三层次-建筑立体绿化规划,并融入到其他两个层次中,重点构建生态型、游憩型、人文型绿地系统。针对现状空间特征,寻求绿地空间落实策略;重点明确与相关规划衔接、对下层次规划控制等规划落实要求,结合规划管理制度形成绿地控制要求,强化规划指导建设的作用。

3 规划对策

3.1 划定区域绿地,构建城乡生态型绿地系统

针对现状生态绿地遭到侵蚀、缺乏生态廊道联系问题,构建城乡生态型绿地系统。

按照《广东省区域绿地规划指引》,规划提出划定区域绿地,包括生态保护区、海岸绿地、河川绿地、风景绿地、缓冲绿地、特殊绿地6大类绿地,并实施严格管制,并长久性严格保护和限制开发。根据区域绿地的生态敏感程度、重要程度和功能兼容程度,将区域绿地划分为三级管制区,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强度管制要求,重点提高区域绿地的交通可达性和景观可达性,使居民方便使用生态绿地空间。

充分利用自然山体丘陵、河湖水系、基础设施廊道,强化生态板块之间廊道的建设,保证绿地生态资源和海岸资源最大限度向市民开放。规划通过建立城镇组团间的防护、缓冲绿地系统,阻隔城镇的线状延伸,结合城镇之间的丘陵、台地基本农田保护区及河道设置隔离绿地,控制湛江城区与周边城镇的空间发展态势,抑制城镇的无序蔓延;在自然保护区、沿海防护林、红树林湿地和风景旅游区建立沿海(滨海、海岛)的生态绿地系统。

加强对镇村绿地规划建设的引导。鼓励镇村结合地方文化建设,把当地文物古迹、古树名木或其他历史特征景物的周边地段开辟成公园或绿化小游园,以提高各镇村绿地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议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框架下,专门编制《湛江市村镇公园规划建设导则》,以指导相关规划和建设。

3.2 建立符合湛江实际的“大公园体系”

针对现状城区绿地层次不完善问题,规划提出建立符合湛江实际情况的“大公园体系”,重点拓展城市郊野公园、社区公园,构建城区游憩型绿地系统。针对现状公园绿地文化、景观特色不明显问题,规划以古树名木保护、植物配置与树种选择、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点,强化公园特色,建设人文景观型绿地系统。公园绿地不仅满足居民观赏、休闲、娱乐需求,还应满足健身、交往的需要。“园林体育化、体育园林化”对城市绿地的多渠道建设和城市绿地资源的复合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实现公园多功能转化。

针对老城区现状空间特征,公园绿地无法按照点、线、面体系进行布局,规划在深入分析其现状,包括空间资源分布、城市更新情况等的基础上,提出老城区绿地空间落地策略。重点选择结合路网、水网布局带状绿地,不求绿地类型“全”,但求“专”。同时,强化建筑立体绿化建设,提高老城区绿化覆盖率,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3.3 分区差异化提出控制与引导,明确提出刚、弹性内容

为保障总体指标的可操作性,有效衔接下层次规划,根据中心城区的行政分区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将中心城区划分为七大片区,即赤坎片区、霞山片区、麻章片区、海东新区片区、坡头片区、南三岛片区和东海岛片区。基于各分区绿地现状基础,对七大分区绿地规划因区而异,把总体规划肢解,提出控制与引导。明确提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为刚性控制内容,以绿地率保障绿地总量,以人均公园绿地保障绿地服务于市民的有效率,以公园可达范围覆盖率保障绿地质的要求。需刚性落实总规层面的市级公园、区级公园、防灾公园、生态廊道绿地等,并提出近期实施项目建议,并制定分区绿地建设控制表。

3.4 与绿道网络进行对接与融合

规划结合省、市绿道网规划的要求,利用区域绿道联系城市与区域绿地,作为居民月游憩康乐活动路径;利用城市绿道串联城区及周边各类公园绿地与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承担城市游览、游憩功能,作为居民周游憩康乐活动路径;社区绿道联系小游园、街头绿地与社区活动公共设施,实现便捷的近距离游憩、休闲,作为居民日游憩康乐活动路径。

3.5 构建防灾避险系统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开敞空间,在地震、火灾等重大灾难发生时,能够作为人民群众紧急避险、疏散转移或临时安置的重要场所。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应与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相对接,以均衡布局、就近避险为主要规划原则,结合广场、体育场、操场、人防工程等防灾避险场所统筹安排,对防灾公园、临时防灾绿地、紧急防灾绿地、避难通道、防灾通道等进行布局,达到防灾避险场所在建成区内服务范围满覆盖的规划目的。

3.6 制定绿地控制导则,为公园建设开发提供指引

结合规划管理制度形成绿地控制导则。将湛江中心城区划分为若干个规划管理单元,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基本单元,制定绿地控制表,作为规划管理部门对相关规划的审批依据,提高绿地系统规划的可操作性。

严格划定城市绿线。应由城市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予以界定, 并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和建设部的要求,对城市绿线管理范围内的绿地基本要求以及禁止行为进行管理。

4 结语

新时期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基于现状绿地评价和现行规划存在问题,转变规划编制思路,注重生态性、人文性以及防灾避险等绿地系统的构建;重点解决绿地系统规划可操作性问题,提出分区绿地刚、弹性内容,制定绿地控制导则,建立规划、管理、实施三者的对应关系,确保规划的落地和实施。不同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存在不同的问题,需要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并无通则可言,笔者只希望通过湛江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以求提供一种新时期、新形势下规划编制的策略方法和“事无巨细”的规划策略。

参考文献

[1]周慧聪,金云峰. 城市绿地系统中线性要素的规划控制途径研究[J]. 规划师, 2014(5):96-102

[2]罗玉雯,母少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可操作性的思考及编制策略——以杭州绿地系统规划修编为例

论文作者:赵楠1,代秀龙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7

标签:;  ;  ;  ;  ;  ;  ;  ;  

新时期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对策研究论文_赵楠1,代秀龙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