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符号二重性的辩证关系论文

语言符号二重性的辩证关系论文

语言符号二重性的辩证关系

蒙思颖

(重庆医科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16)

摘要: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特征一直以来是语言学家争论的话题,直至今日还未能统一。其实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是辩证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二者有机统一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和范畴中。

关键词: 语言符号;任意性;象似性;辩证关系

一、引言

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ure)的伟大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问世,这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本书集中体现了他的基本思想,为语言系统的阐释提供了一个新的把握世界的方式,即结构主义的方法和原则。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语言最基本的特征,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这一观点几乎支配着整个20世纪的语言学界。

直到70年代末认知语言学隆重登场,以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对传统的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在语言和现实(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认知”这一媒介,语言的发展经历了“现实—认知—语言”这一过程,即客观现实经过体验和认知加工而逐步形成语言。因此,对现实的感知是认知的基础,认知又是语言的基础。语言形式不仅与客观现实之间,还与人们的经验结构、概念框架、认知方式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王寅,2007)可见,象似性理论的提出无疑是对任意性原则的挑战和威胁。

然而,任意性和象似性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应该是一种辩证的关系。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也有象似性,它们互补共存。因此,语言象似性是对任意性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语言任意性的研究

口语先于书面语,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形式。对于这一点没人提出质疑。索绪尔从语言能指和所指的角度出发认为:“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指能指和所指相连结所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的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高名凯译,2002)索绪尔例举了“牛”这个单词,法语用“boeuf”,而英语用“cattle”,对于这一点我们勿庸质疑。又比如“狗”在英语里读做“dog/dɔg/”,在日语里读做“犬(inu)”,汉语普通话里读做“gou”。汉语中同一种事物也有不同的指称,比如人们常吃的红薯,北京人叫做“白薯”,东北人称为“地瓜”,上海人叫做“山芋”,而川渝两地称为“红苕”。可见,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重要特征。

药师拥有药柜的管理权,包括药品的入库、盘点、退库。药师根据药品使用的频次、包装体积、化学性质、常用合并用药组合等将药品进行分类放置。医院将各病区麻醉及精神药品单独贮存于智能药柜固定抽屉中进行管理,体现了智能化的“五专”管理,即专人管理、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药柜还可以与冷链设备连接,满足相关储存要求。

中药材真伪、质量与患者生命安全直接相关,所以临床上必须做好鉴定工作、提升药材质量。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鉴定方法为中药材鉴定提供技术支持,但是,传统中药材鉴定方法依然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并且可以取得较好的鉴定效果,鉴定准确率较高[2、3]。这与本次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本次研究中共计对12种药材进行了鉴定,现代化鉴定法鉴定的对照组其鉴定正确率是83.3%,传统中药材鉴定法鉴定的观察组其鉴定成功率是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语言象似性的客观存在

早在20世纪初,美国符号学的创始人皮尔斯(Pierce)提出了符号三分法,首次使用了“icon”一词,并用“iconicity”来指符号形式和所指事体之间的自然关系。此后,俄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森(Jacobson)于1965年在《语言本质的探源》一书中强调了皮尔斯有关拟象象似的观点,在当代语言史上第一次对语言任意性提出了实质性的挑战。到了80年代,海曼(Haiman)出版了两本书《自然句法》和《句法象似性》,系统地对语言句法中所存在的象似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极大地推动了象似性的发展。在我国,许多语言学家对象似性也做出了肯定的论述。先后有陆国强(1983),戴浩一(1989),沈家煊(1993),文旭(2001),王寅(1999,2003)等。文旭曾指出:“象似性指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或概念结构之间有一种自然联系,即能指与所指之间是非任意性的,有理可据的。”王寅将语言符号从语音、词形和结构三个方面对能指与所指之间象似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可见,象似性的探讨已经向纵深发展,它的快速崛起使曾经风靡一时的任意说相形见绌,然而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语言任意说的提出在整个20世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致语言的象似性研究被人忽视,暂处下风。然而随着近来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语言学家开始逐步转向象似性研究,欲从语言结构探讨人类认知。象似性研究的不断深入使人们开始质疑任意性的普遍性,可见象似说对任意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但同时更是一个有力的补充。

相对于语音,词汇层面,句法现象中的理据性将更多。句法结构是非任意的,有动因的,跟人的经验之间有一种自然的关系。(沈家煊,1993)目前国内外学者已总结出的原则有: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等。先来看数量象似性。语言中存在一种“形式越多,内容越多”的句法隐喻,这已得到学界普遍认可。比如英语中可数名词后面加“s”表示复数,这就是形式上对数量多少做出的直接映射,像cups,desks,apples,windows,airplanes等。但是有些名词的复数并不是用加“s”的方法表示,而是变换其中几个字母甚至是单复数同形,例如:

四、任意性与象似性的辩证关系

词汇层面的象似性讨论得比较多,而且不少人曾用词汇层面的象似性去否定音义层面的任意性,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

(一)词汇层面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由此可见,任意性和象似性都应该是语言符号的重要原则,我们不能以其中一项去否定另一项,这样的做法过于极端,也不符合事实。任意性和象似性是辩证的关系,两者对立统一于语言符号的各个层面和范畴。下面我们从词汇和句法层面对此进行分析。

趾板形式采用水平趾板。趾板宽度按高程分成8 m、6 m、4 m,相应厚0.8 m、0.6 m。为防止温度与干缩造成的裂缝,在距趾板顶面15cm处布置一层双向钢筋,含筋率为0.4%。趾板内设置锚筋,将趾板锚固在基岩上,锚筋直径30mm,间距、排距均为1.2m,伸入基岩4 m。

苏联普通语言学家布达哥夫在《语言学概论》(1956)中提出词的内部形式的可论证性。他举法语dix-nuef(19)为例,由于它可分解为dix(10)和nuef(9)两个部分,说明它是“相对的可论证的”。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有人提出汉语和德语是世界上象似性最强的语言,合成词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如:

黑板之所以叫“黑板”,是因为它通常由一块“黑色的木板”做成;教室之所以叫“教室”,是因为它是用来“教学的场所”。书桌是指与读书相关的工具;手表则是指带在手上的物品。这些都是有理据的,可以论证的,它们之间明显存在象似性。当然,通过分析也可以看出象似性只是相对的。黑板为什么一定要叫“黑板”,从内部结构上看,它与“白板”的区别是不明显的,只是人们先任意地把一种颜色定义为黑,另一种颜色定义为白罢了,才有了黑板和白板的区别。可见语言的象似性和任意性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

书桌—书+桌 手表—手+表

继索绪尔之后,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在1921年出版的《语言论》中同样指出“符号和所指的关系不是内在的,而是任意的,语言研究是要讨论语言这个任意性符号系统的功能和形式。”之后,霍凯特(Hockett)在1958年出版的《现代语言学教程》中也持相同的观点,并用了几乎是“完全任意”的字眼。乔姆斯基更是将索绪尔的任意性发挥到极至,认为语言是一个自治系统,与外部世界、人类认知没有任何关系。我国语言学界的大多数学者也接受了这一派的观点。

黑板—黑+板 教室—教+室

(二)句法层面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对于带有公益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李晓峰建议,要想补齐短板,必须充分了解不同种植户的差异性需求,并贴近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因地制宜,按需设计多层次的险种,并通过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科学嫁接,提升精算能力,从而更加精准地控制风险、提升效率,从而更好地发挥农业保险的“稳压器”和“保护伞”作用。

man—woman child—children;foot—feet oasis—oases;fish—fish Japanese—Japanese

这些例子就是语言符号在句法层面上任意性的体现,任意性和象似性共同作用,相辅相成。

再来看顺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的认知基础是按事件发生的顺序叙事,这符合人们直接体验的认知规律。一个句子倘若是按自然顺序来组织信息,信息提取就较为容易,认知加工量也较小。顺序象似性在汉语中尤为突出,例如:我看完电影再给你回邮件。很明显,“看完电影”这个动作应该发生在“回邮件”这个动作之前。而句子中的语序和概念领域中的顺序也是一样的,这正好说明了句法层面的象似性。当然,但这一原则也不是万能的,例如:给你回邮件时,我已经看完电影了。这个句子就不符合顺序象似性,虚词的增加使这一原则削弱了。在还没有找到理据来解释这一现象之前,我们只能暂时把它看成是任意性作用的结果。关于从句成分先后的问题,Behaghel和Jespersen曾提出两条对立的语言普遍性原则。Behaghel(1932)认为旧信息或已知信息在前,即话题常置于句首。比如英语条件句中,条件从句一般先于后果主句,这是旧信息先于新信息。而Jespersen则提出“现实原则”,认为焦点成分(重要新信息)常放在句首。例如在英语疑问句中,疑问词一般放于句首,这是焦点先于其他成分。很多语言都同时遵循这两条冲突原则。显然,这些都是象似性和任意性的对立统一。

图1中,根据成像关系,为了提高测量范围和精度,需要满足条件: 1)光栅1的前景深和光栅2的后景深要有较大的重叠区域; 2)保证正交光栅投影像中水平和竖直频谱能够被分离.在几何光学近似条件下,将两个光栅像的光强近似描述为

五、结论

通过对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探讨,我们发现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并非是任意的,其也有象似的一面。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矛盾体,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两者统一于语言符号的各个层面和范畴。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文旭.词序的拟象性探索[J].外语学刊,2001,(3).

The Dual Nature of Linguistic Symb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al Relation

MENG Si-y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6,China)

Abstract: The arbitrariness and iconicity of linguistic symbols have always been the subject of debate among linguists until today.In fact,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is dialectical.They are mutually contradictory and complementary,and are unified in all aspects and categories of language system.

Key words: linguistic signs;arbitrariness;iconicity;dialectical relation

中图分类号: G642.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9)06-0082-02

收稿日期: 2018-05-28

作者简介: 蒙思颖(1984-),重庆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标签:;  ;  ;  ;  ;  

语言符号二重性的辩证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