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到行 掌握沟通的艺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艺术论文,知到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沟通不论在管理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同样重要,好比人的血脉,如果沟通不畅,就会血管栓塞,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许多企业中,领导者和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往往有一堵厚厚的、无形的墙,阻碍了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也阻碍了企业效率的提高和团队凝聚力、合作力的形成。一项调查表明,现代企业的领导者,70%的时间都是用在沟通上,例如开会、谈判、做报告等等。但是,在企业中70%的问题又都是由于沟通障碍引起的。比如企业最常见的效率低下问题,往往是由于员工有了意见后,缺乏有效的沟通引起的。另外,企业的执行力差、领导力不高等问题,归根结底也与沟通不力有很大关系。
对于身处于企业中每个人,沟通的重要性体现在方方面面。
下行沟通的重要性:如果你没有和对方、同事、上司、下属实现良好的沟通,那么你们的合作就不会很好,工作的开展也就不畅,同事也不会真的服你。也许他会一时尊重你的职务,但长期良性的合作就不大可能了。
上行沟通的重要性:如果你没有和你的上司有良好的沟通,那么你的上司就有可能看不到你全面的能力,从而使你失去很多机会。
平行沟通的重要性:也就是人际关系了,如果你的人际关系不好、沟通不畅,工作就不会顺利,更不会顺心。因为没有人会和不懂沟通的人有良好的合作的。
在管理中,沟通是相当重要的。生活中没有沟通,就没有快乐人生;事业中没有沟通,就没有成功;工作中没有沟通,就没有效率;而在管理中没有沟通,就谈不上管理,不懂沟通也就是不懂管理。
沟通——将无形的思想有形化
沟通是一种带有目标的交流形式,“沟”是过程,“通”是目标。但要真正实现“通”的目标,沟通的双方就要把沟通形成的无形思想做成有形的“产品”,所以,沟通——就是把思想做成产品。
相关资料
知名企业成功沟通经验
现代企业都非常注重沟通,既重视外部的沟通,更重视与内部员工的沟通,沟通才有凝聚力。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好做法:
1、讲故事 波音公司在1994年以前遇到一些困难,总裁康迪上任后,经常邀请高级经理们到自己的家中共进晚餐,然后在屋外围着个大火炉讲述有关波音的故事。康迪请这些经理们把不好的故事写下来扔到火里烧掉,以此埋葬波音历史上的“阴暗”面,只保留那些振奋人心的故事,以此鼓舞士气。
2、聊天 奥田是丰田公司第一位非丰田家族成员的总裁,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奥田赢得了公司内部许多人士的深深爱戴。他有1/3的时间在丰田城里度过,常常和公司里的多名工程师聊天,聊最近的工作,聊生活上的困难。另有1/3的时间用来走访5000名经销商,和他们聊业务,听取他们的意见。
3、解除员工后顾之忧 某航空公司总裁凯勒尔了解到员工最大的担心是失业,因为很多航空公司都是旺季时大量招人,在淡季时辞退员工。凯勒尔上任后宣布永不裁员。他认为不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员工就没有安全感和忠诚心。从此,该公司以淡季为标准配备人员,当旺季到来时,所有员工都会毫无怨言地加班加点。
4、帮员工制订发展计划 爱立信是一个“百年老店”,每年公司的员工都会有一次与人力资源经理或主管经理的个人面谈时间,在上级的帮助下制订个人发展计划,以跟上公司业务发展,甚至超越公司发展步伐。
5、鼓励越级报告 在惠普公司,总裁的办公室从来没有门,员工受到顶头上司的不公正待遇或看到公司发生问题时,可以直接提出,还可越级反映。这种企业文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相处时,彼此之间都能做到互相尊重,消除了对抗和内讧。
6、动员员工参与决策 福特公司每年都要制订一个全年的“员工参与计划”。动员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此举引发了职工对企业的“知遇之恩”,员工投入感、合作性不断提高,合理化建议越来越多,生产成本大大减少。
7、返聘被辞退的员工 日本三洋公司,曾经购买美国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日本管理人员到达弗里斯特市后,不去社会上公开招聘年轻力壮的青年工人,而是聘用那些以前曾在本厂工作过,而眼下仍失业的工人。只要工作态度好、技术上没问题,厂方都欢迎他们回来应聘。
8、培养自豪感 美国思科公司创业时,工资并不高,但员工都很自豪。该公司经常购进一些小物品如帽子,发给参与某些项目的员工,使他们觉得工作有附加值。当外人问该公司的员工:“你在思科公司的工作怎么样?”时,员工都会愉快地说,“工资不高,但经常会发些东西。”
9、口头表扬 表扬不但被认为是当今企业中最有效的激励办法,事实上这也是企业团队中的一种有效的沟通方法。日本松下集团,很注意表扬人,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如果当面碰上进步快或表现好的员工,他会立即给予口头表扬,如果不在现场,松下还会亲自打电话表扬下属。
从沟通有效性上分,沟通可以分为有效沟通和无效沟通;从工作阶段性上分,沟通可以分为启动阶段沟通、过程阶段沟通和结束阶段沟通;从管理角度分,沟通可以分为战略型沟通和战术型沟通;从是否有形性角度分,沟通可以分为思想理念沟通和执行操作沟通等;从管理阶层分,沟通可以分为上下级够通、同事沟通等;从沟通的广泛性上分,沟通可以分为个人沟通和群体沟通等。其实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沟通,最终都要把一个思想统一或协调到另一个思想上来,这里面,包括理解的或不太理解的或根本不理解的文化或程序等。对于沟通的双方,都应该把沟通的思想做成“产品”,才真正完成沟通的实际目标。
将思想做成“产品”的主要介质是信息及其表现形式。正如韦恩·佩思所说:“沟通是人们和组织得以生存的手段,当人缺乏与生活抗争的能力时,最大的根源往往在于他们经常缺乏适当的信息,不充分吸取组织的信息,除了本身的努力之外,很大程度在于他们是否拥有重要的信息和完成工作的技巧,而这些信息和技能的获得,又取决于在技能学习和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沟通的质量。”因此,将无形的思想固化为可见的产品,离不开古老的文字、离不开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离不开完善的沟通机制和管理平台。
把沟通思想做成“产品”,这个逻辑可以指导我们在多个工作领域应用。它类似于我们在沟通过程中要求“注重解决问题”的含义,但比单一的“注重解决问题”的思想有了更大的升华,它用“产品”定义了沟通的结果,表明了它追求沟通的有形性和沟通的品质性特征。所以,在我们平时的沟通中,对于领导,要立足于把员工反映的实际管理问题,做成制度性或流程性的“产品”,以便同类的问题在制度或流程管理中使之杜绝;对于员工或执行层面,必须把领导沟通的意向或思想做成领导愿望的“产品”,也才算沟通的目标达成,而不是沟通完毕,出门了之。
“沟通——把思想做成产品”的理念,使之具有了管理的语境和意义,管理学大师西蒙曾经这样描述沟通:“沟通可视为任何一种程序,借此程序,组织中的一员将其所决定的意见或前提,传送给其他有关的成员。”这里所讲的沟通已经不仅仅出于一种礼貌或情感的需要,而是为了完成共同的工作目标,寻求最有效的模式、路径以及表现形式。
有效沟通的行为法则
实现沟通的目的,对于个人而言,需要恰当的方式和良好的心态,以下是有效沟通中需要遵循的行为法则。
自信的态度 一般经营事业相当成功的人士,他们不随波逐流或唯唯诺诺,有自己的想法与作风,但却很少对别人吼叫、谩骂,甚至连争辩都不是很多。他们对自己相当了解,并且肯定自己,他们的共同点是自信,日子过得很开心,有自信的人常常是最会沟通的人。
体谅他人的行为 这其中包含“体谅对方”与“表达自我”两方面。所谓体谅是指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并且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要。在经营“人”的事业过程中,当我们想对他人表示体谅与关心,惟有我们自己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由于我们的了解与尊重,对方也相对体谅你的立场与好意,因而做出积极而合适的回应。
适当地提示对方 产生矛盾与误会的原因,如果出自于对方的健忘,我们的提示正可使对方信守承诺;反之若是对方有意食言,提示就代表我们并未忘记事情,并且希望对方信守诺言。 有效地直接告诉对方 一位知名的谈判专家分享他成功的谈判经验时说道:“我在各个国际商谈场合中,时常会以‘我觉得’(说出自己的感受)、‘我希望’(说出自己的要求或期望)为开端,结果常会令人极为满意。”其实,这种行为就是直言无讳地告诉对方我们的要求与感受,若能有效地直接告诉你所想要表达的对象,将会有效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网络。但要切记“三不谈”:时间不恰当不谈;气氛不恰当不谈;对象不恰当不谈。
善用询问与倾听 询问与倾听的行为,是用来控制自己,让自己不要为了维护权力而侵犯他人。尤其是在对方行为退缩,默不作声或欲言又止的时候,可用询问行为引出对方真正的想法,了解对方的立场以及对方的需求、愿望、意见与感受,并且运用积极倾听的方式,来诱导对方发表意见,进而对自己产生好感。一位优秀的沟通好手,绝对善于询问以及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与感受。
一个人的成功,20%靠专业知识,40%靠人际关系,另外40%需要观察力的帮助,因此为了提升我们个人的竞争力,获得成功,就必须不断地运用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技巧,随时有效地与“人”接触沟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你事业成功。
沟通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其知性的一面体现在它的思想性、目的性及注重结果、质量和效率;感性的一面贯穿于与人沟通过程中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无不透着人性的关怀和理解。把握沟通的实质、摆正沟通的心态、掌握沟通的方法,不仅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同时也是解放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
相关资料
沟通技巧15条
1、讲出来 尤其是坦白的讲出来你内心的感受、感情、痛苦、想法和期望,但绝对不是批评、责备、抱怨、攻击。
2、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不攻击、不说教 批评、责备、抱怨、攻击这些都是沟通的刽子手,只会使事情恶化。
3、互相尊重 只有给予对方尊重才有沟通,若对方不尊重你时,你也要适当的请求对方的尊重,否则很难沟通。
4、绝不口出恶言 恶言伤人,就是所谓的“祸从口出”。
5、不说不该说的话 如果说了不该说的话,往往要花费极大的代价来弥补,正是所谓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甚至于还可能造成无可弥补的终生遗憾。所以沟通不能够信口雌黄、口无遮拦;但是完全不说话,有时候也会变得更恶劣。
6、情绪中不要沟通,尤其是不能够做决定 情绪中的沟通常常无好话,既理不清,也讲不明;尤其在情绪中,很容易冲动而失去理性;对峙已久的上司下属,尤其是不能够在情绪中做出情绪性、冲动性的“决定”,这很容易让事情不可挽回,令人后悔。
7、理性的沟通,不理性不要沟通 不理性只有争执的份,不会有结果,更不可能有好结果,所以,这种沟通无济于事。
8、觉知 不只是沟通才需要觉知,一切都需要。如果自己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如不想造成无可弥补的伤害时,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我错了”,这就是一种觉知。
9、承认我错了 承认我错了是沟通的消毒剂,可解冻、改善与转化沟通的问题;
10、说对不起!说对不起,不代表我真的做了什么天大的错误或伤天害理的事,而是一种软化剂,使事情终有“转圜”的余地,甚至于还可以创造“天堂”;其实有时候你也真的是大错特错,死不认错就是一件大错特错的事。
11、让奇迹发生 如今自己愿意互相认错,就是在替自己与家人创造了天堂与奇迹;化不可能为可能。
12、爱 一切都是爱,“爱是最伟大的治疗师”。
13、等待转机 如果没有转机,就要等待;急只会治丝益棼;当然,也不能空等,还是要你自己去努力,虽然努力并不一定会有结果,但不努力就什么都没有。
14、耐心 等待唯一不可少的是耐心,有志者事竟成。
15、智慧 智慧使人不执着,而且福至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