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农业的系统思考与实践_农业论文

中国传统农业中的系统思想及其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传统论文,思想论文,农业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S-09;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4459(2008)01-0017-07

系统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诞生的一门具有综合性、横断性和功能性的学科。与经典科学孤立、静止的思想和还原、分析的方法不同,系统科学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由多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的状态、功能、行为、秩序、演化等。

令人深思的是,在西方科学与文化的土壤中产生的系统科学却与东方中国的传统农业文明具有诸多的相通之处,中国传统农业中的许多思想与观点不仅与系统科学的原理不谋而合,而且还被付诸于农业生产的实践之中。本文拟就中国传统农业中的系统思想与实践作一些探讨。

一、有机整体性

所谓系统观点,首先是整体观点。若干事物按某种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系统,就会产生出它的组分和组分的总和所没有的新性质,这种性质只能在系统整体中表现出来,一旦把系统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便不复存在,这种性质就是系统的整体性。整体性是全部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石。

(一)生态系统的整体观

整体性是中国古代具有的一种普遍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中国古代用“天地人”即“三才”来概括整个宇宙系统。在《周易》、《老子》、《庄子》、《吕氏春秋》等古代著作中明确地阐发了天地人宇宙系统的整体性思想:整个宇宙是一个由天、地、人三大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大系统。天、地、人又是三个各有其结构与功能,而又相互联系与配合的子系统。宇宙大系统的整体性,正是通过天、地、人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结而呈现出来的。

“三才论”在农业哲学中则表现为天地人物相统一。由于“天变于上,物应于下”,是一个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以天地人物相统一,也就是天象运动、气象变化、物候表征和农事活动的和谐与统一。中国古代各种“月令”中所体现的就是这种天地人物的和谐与统一。古历书《夏小正》把天文、气象、物候和农事诸种知识融于一体,它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又把每个月的天象变化、气候情况、物候特征、农事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把人的生产活动与自然界的运动联系为一个有机协调的统一体。形成了天、地、人、物相统一的生态观。这种天、地、人、物相统一的生态观,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的整体思维方法。①

(二)系统和谐、协调的思想

系统的整体性要求系统的各要素的行为要相互协调,保持相互关系的和谐一致。现代系统理论的分支协同学就是着重研究要素的协调与和谐问题的。中国传统农业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协调与和谐的思想。

《王祯农书·农桑通诀·授时篇》认为:“人与天合,物乘气至,则生养之节,不至差谬。”②因而人们的各项农事活动都要和自然规律相吻合,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阴阳二气进退消长的规律是相适应的。只有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做到了“人与天合,物乘气至”,才能真正实现天、地、人、物的和谐与统一。

《庄子·在宥》中说:“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③农业生物就很难生长发育良好,因此,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就必须“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这里的“六气”指的是:阴阳风雨晦明,只有阴阳、风雨、晦明这三对相反相成的气,都能协调的合和,才能培育群生,使之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三)整体性思想在农业生产中的实践

中国古代人将自然系统和农业系统构成一个整体,使耕、种、耘、收、藏等农事活动同自然系统中的季节变化相适应。《陈旉农书·天时之宜篇》中说:“万物因时受气,因气发生,其或气至而时未至,或时至而气未至,则造化发生之理因之也。”④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感受着阴阳之气的深刻影响,它们就是在阴阳之气的影响之下生长和发育的。在不同的年分里,“时”和“气”并不总是同步的,有的时候节气到了而农时未到,有的时候农时到了节气未到,在这种情况下,“造化发生之理”也就因之而发生变化了。由于“阴阳有消长,气候有盈缩”,所以人们在农业生产中要达到“百谷之成,斯可必矣”的目标,必须“顺天地时利之宜,识阴阳消长之理”。⑤

《三农纪·月令》还观察到生物与天象、气象之间的整体联系,描述了草、木、鸟、兽、虫、鱼等生物,随着季节、天象和气象的变化而发生生态学演替的规律,从而给人们提供了根据物候表征来掌握天时变化和从事各种农事活动的可能。在中国古代农业中,天体运行、气侯变化、物候表征和农事活动是和谐与统一的。⑥

在公元前256年修建的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整体性思想的一个十分成功的实践。都江堰工程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当地与成都平原的自然条件进行了综合的系统规划:“凿离堆,辟沫水之害”;“此渠皆可行舟,余则用溉浸”;“开成都两江,溉田万顷”。将人工渠与自然河道沟通,实现了控制或调整天然水的分布。都江堰水利工程从渠首起,直至千支万流的渠水末梢,未见一坝一堰,完全利用天然地势,所有水量都是自然到位,没有任何外力强制,所谓“水到渠成”。对于岷江的分水、泄洪、排沙等问题,在总体规划上作了全面综合治理的考虑,创造出一套合理、奇特、费省效宏的枢纽工程布局。

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元素或组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撇开与组分基质有关的特性,广义地讲,元素之间一切联系方式的总和,叫做系统的结构。结构是元素之间相对稳定的、有一定规则的联系方式的总和。系统的结构是系统特性、功能、行为等的内在依据。

(一)系统结构的学说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对系统的结构论述得非常清晰,所谓“五行”即是“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知本提纲·一本帅元章》中说:宇宙中万事万物“均属阴阳著体,尽由五行变迁。”⑦这是说,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二气著体成形的,并且是由天、地、水、火、气这五大要素变化而成的。五行学说认为,一切事物在内在结构上具有发生学上的共同根源,并具有统一的结构形式,这就是“五行”。依据五行法则,则可推知事物的某些性质和关系。颜色有五色,五行刺激人的味觉会有五味,牲畜、人等动物有五脏。⑧气候上四季也分属五行,庄稼有五谷,作物的生长分为五个阶段生长周期:“生、长、化、收、藏”等等。⑨五行学说力图证明,一切事物内部都有一定的结构,因此,人们在研究某种事物时,要从结构关系的总体上及其与外界环境的联系上研究它。这样才能够获得事物整体的某些规律性。

结构的思想古已有之,但在西方通常只是作为既存的现实而接受,仅限于事物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而将宇宙万物看成按一定的规则和秩序组成的,即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整体,还决定着事物功能等其它方面的特性,并且在中国古代农业中还将结构的思想引申到时间的序列、事物属性的构成等方面则是中国古代先哲的天才思想。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

系统结构的外在表现就是系统的功能,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过程称为系统的功能。系统功能体现了一个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变换关系。

中国古代农业将农业生产视为由“天、地、人”组成的系统,而获得好的收成是农业生产要实现的目标,也即农业生产系统的功能。要实现农业生产系统的功能,必须“上因天时,下友地利,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蕃殖。”也就是说,在农业生产中,只有做到天地人物的和谐与统一,才能实现“群生遂长,五谷蕃殖”的目标。

《知本提纲·修业章》中说:“盖独阴不生,孤阳不长。阳施阴承,阴化阳变,阴阳交而五行和,五行和而万物生。故犁秒灌溉,必勤其功,斯璧理裁成,自尽其妙。”郑世铎注解道:“阴阳交济,五行合和,自然万物生育。”⑩这就是说,“五行”的和谐结构,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群生遂长,五谷蓄殖”的功能。结构决定功能是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

三、系统的状态

系统存续运行中表现出来的状况或态势,称为系统的状态。系统的行为是通过状态的取得、保持和改变来体现的。系统理论研究系统,主要关心的是它所处的状态、状态的可能变化、不同状态之间的转移等。

(一)系统的动态平衡

《吕氏春秋》认为,只有注意各子系统的稳定,才能保证整个大系统的稳定。但是,这种稳定性并非静止不动,凝固不变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节律运动变化,保持运动的一致与和谐。用现代系统科学的术语,就是天地系统是一动态平衡的系统。《吕氏春秋·大乐》指出:“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11)这就是说,天地就像车轮那样,循环往复地不断运动着。正是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中,各子系统保持了一致与和谐,保证了宇宙大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是如何实现其动态平衡的?从五行生胜说和作物生态演替规律的阐释来看,五行结构系统具有保持动态平衡的能力,它是通过五行生克胜复的反馈联系实现的。联系五行与气及万物的关系,我们可用下图表示:

在当代系统理论中,反馈是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的重要机制,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在其理论奠基著作《控制论》中将典型的反馈系统用图表示为:

如果我们将五行看成一个系统,上面两图就是完全相同的。

(二)动态平衡的思想在农业生产中的实践

动态平衡是我国传统农业贯彻始终的一个原则。芍陂是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人工水库。设计者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组织当地人民修建工程,将东面的积石山、东南面龙池山和西面六安龙穴山流下来的溪水汇集于低洼的芍陂之中。这样既保证了芍陂的充足水源,同时还能够调节滞蓄淠河的洪水。为了便于灌溉和控制陂内水量,芍陂共建有五个水门,“水涨则开门以疏之,水消则闭门以蓄之”,不仅天旱有水灌田,又避免水多洪涝成灾,使这一地区水量始终保持在动态平衡之中,使芍陂达到“灌田万顷”的水利效益。

动态平衡的系统对人们行为与行动的要求就是“尚中”,所谓“尚中”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这就是说,在处理各种事物时,都要反对两个极端,即“太过”和“不及”,而对各种事物作出最佳选择或者优化处理,也就是“用中”。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寻求最佳的生态关系;从耕作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优化耕作制度。

《抱朴子·至理》中说:“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12)天地人物都是由气化生的,而天地人物四大要素都是农业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做到天地人物的和谐与统一是非常重要的。黄宗羲认为:“草木之荣枯,寒暑之动行,地理之刚柔,象纬之顺逆,人物之生化,夫孰使之哉,皆气之自为主宰也。”(13)《淮南子·泰族》认为:“阴阳和,而万物生矣”。(14)为了实现“阴阳和”的目标,人们就必须“仰取象于天,俯取度于地,中取法于人,……,以调阴阳之气,以和四时之节,以辟疾病之菑”。(15)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达到五谷丰登,财用充足,就必须协调天地、阴阳、四时之气,在物质形态的转变中,使各要素保持一个稳定的比例关系。

四、系统的生成与演化

不论何种系统,存续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永远保持其基本结构、特性、行为不变。演化性是系统的另一基本属性。对系统演化的研究是当代系统科学的很重要的内容。

(一)天地万物系统的生成

中国古代把气作为天地人物共同的本原。《老子·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16)天地人物都是由“气”化生出来的,气是天地人物的本原物质;气分化为阴阳二气之后,在阴阳二气交感运动的推动下,才化生出天地人物。阴阳二气的和谐运动是天地人物正常化生的前提。

中国传统农业遵循“气论”的思想,认为农业生产四大要素“天地人物”都是由“气”产生的,“气”是“天地人物”的本原物质。“天地始一气,施生本相资。用道以分利,所贵在适时。时既有盈缩,气因为盛衰。盛气忽已及,顷刻不可遗。”(17)天地是由气产生的(天地始一气),天施气,地生物,是相辅相成的(施生本相资)。用天之道,分地之利,最重要的就是不违农时(用道以分利,所贵在适时)。清代戴震对此论述道:植物“根接于土壤肥沃以通地气,叶受风日雨露以通天气”,动物则“呼吸通天气,饮食通地气”。这就是说,农业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都是通天气和地气而生的。如果“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农业生物就难以生长发育良好。中国古人从万物的共同源头来定位农产品和环境的关系,安排生产过程,建立了自然的生态农业,体现了他们对天地万物,包括生态系统的生成和演化有着认识和理解。

(二)万物化生的动因

当代系统演化理论认为,系统的生成与演化是一自组织的过程,指在没有特定外力干预下系统从无到有地自我创造、自我产生、自我形成。系统是在没有样本或母体的条件下,一种全新的结构、模式、形态从无到有地自我产生出来。

老子认为,由道化生出混沌的气,而气的特点是“冲”,就是不停的运动。《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8)老子在这里所说的“一”,就是宇宙混沌未分的气,“二”则是“气”分出阴阳二气,而“三”则是由阴阳二气化生出天地人,进而化生出万物。如果结合“五行”学说,我们可将万物化生的路线用下图表示出来:

道→气→阴阳二气→五行→万物

我们看到宇宙的系统演化在每个阶段都有新的性质、新的形态、新的模式产生,而这些新质是物质系统自身化生出来的,并不需要外在的力量强加或干预系统。

《易传·咸·彖》指出:“天地感而万物化生。”(19)也就是说,天地阴阳之气,相互感应而化生万物。《易传·系辞下》中说:“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20)《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21)天地之气的交感合和,不仅产生了自然界的万物,而且产生了人类。

中国古代关于系统自我生成、自我组织的思想极为丰富。正如自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之一普利高津说:他的理论“对自然界的描述,非常接近中国关于自然界中自组织与和谐的传统观点。”(22)

(三)系统的演化具有周期性的规律

具有重复特征的周期性或循环是系统演化的基本思想,M·艾根的《超循环论》就是研究这一问题机制的系统理论的重要分支。周期或循环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表述就是“圜道”。所谓“圜道”,即循环之道,如《荀子·王制》中所说:“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23)“圜道观”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永恒地循着周而复始的环周运动,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人事的发生、发展、消亡,都在环周运动中进行。《吕氏春秋·大乐》指出:“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24)这就是说,天地就像车轮那样,循环往复地不断运动着。正是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中,各子系统保持了一致与和谐,保证了宇宙大系统的稳定性。

在圜道观认识下,中国古代人对事物的许多周期性变化,都做了细致的观察、探索和研究。例如,对天体的运行,气象的变迁,节气的更迭,生物的发育,以及各种物能循环等,都作了独到的研究和探索。中国古代农家之所以能在很久以前就采用了作物循环、耕作循环、用养循环和物能循环方式,可以说是圜道观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圜道观”在农业生产中的体现就是:天体的运行,气候的变迁,四季的更替都是按一定的节律周期性运动的。天动而地应,生长在地面上的植物和动物,其生长化收藏和生长壮老死的生命周期也是同“天地”的周期相适应的。例如,植物的发芽、出苗、长茎、开花、结果都是同天象、气象的周期性变化相对应的。动物的活动、毛羽、猎食、鸣声、生殖等状况,也都灵敏地反映着天象和气象周期性的循环变化。这就是人们依据物候的表征,来准确地掌握季节和农时的原因。人们在农业生产中,根据“天变于上,物应于下”的客观规律,来安排农事活动,实现天地人物的和谐与统一。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农业中有着丰富的关于系统的思想,几乎包括了现代系统理论研究所有重要方面,其中许多与现代系统理论的研究结论十分接近和相似,尤其是系统思想在中国古代不仅是作为一种学说或观点贯彻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之中,而且还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用来指导水利建设、作物种植、土地耕作等农业生产的实践活动。当然,现代系统理论是在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对世界的部分有了足够的把握而达到的一种综合,古代人的系统思想不能与现代的系统理论等同。但正如近、现代科学与哲学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能找到思想的渊源一样,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也会从古代,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先哲那里,从中国传统农业的实践中得到启迪。这从系统理论的开拓者们的论述中可得到验证:突变论的创始人托姆认为,他的突变理论起源于中国古典哲学,“在老子的理论中,有很大一部分关于突变理论的启蒙论述”。(25)创建耗散结构理论的普里高津说:“中国的思想对那些想扩大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26)创建协同学的哈肯也说:“协同学与东亚对世界整体性的观察方式相一致。看来,对中医学……都能找到有意义的联系”。(27)

注释:

①王筠:《夏小正正义》,商务印书馆,1936年。

②缪启愉:《东鲁王氏农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458页。

③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中华书局,1983年,第283页。

④万国鼎校注:《陈旉农书校注》,农业出版社,1965年,第27页。

⑤万国鼎校注:《陈旉农书校注》,第29页。

⑥邹介正等:《三农纪校释》,农业出版社,1989年,第123-154页。

⑦杨双山:《知本提纲》卷一,崇本斋藏板,1923年,第13页。

⑧谢华:《黄帝内经(白话释译)》,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裴耀卿:《司牧安骥集语释》,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

⑨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47页。

⑩杨双山:《知本提纲》卷五,崇本斋藏板,1923年,第13页。

(11)《吕氏春秋》卷五,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明刊本,第30页。

(12)葛洪:《抱朴子内外篇·二》,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96页。

(13)《四库全书·明儒学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6页。

(14)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下》,中华书局,1989年,第666页。

(15)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下》,第671页。

(16)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第100页。

(17)《王祯农书·农器图谱·授时指掌活法之图》,见缪启愉:《东鲁王氏农书译注》,第601页。

(18)朱谦之:《老子校释》,第174-175页。

(19)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第110页。

(20)周振甫:《周易译注》,第265页。

(21)谢华:《黄帝内经(白话释译)》,第389页。

(22)伊·普里高津:《从存在到演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第6页。

(23)《荀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8页。

(24)《吕氏春秋》卷5,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明刊本,第30页。

(25)赵松年:《突变理论:形成发展与应用》,《世界科学》1989年第4期。

(26)伊·普里高津:《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3页。

(27)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四版前言。

标签:;  ;  ;  ;  ;  ;  ;  ;  

中国传统农业的系统思考与实践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