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路桥设计的构思及其问题论文_杨帅伟

简述路桥设计的构思及其问题论文_杨帅伟

浙江宏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本文结合自身经验,对及存在路桥设计的思路以的问题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路桥设计;交通事业;存在问题

如今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路运输日益发展,而公路运输是离不开路桥建设的。又因为我国丘陵较多,所以修建路桥成为了一项复杂的工程。

1路桥设计构思

在路桥工程建设中,如果桥梁与道路连接处存在沉降现象,那么车辆在通行过程中则容易出现跳车问题,所以在路桥设计中应对沉降量进行合理管控,避免沉降问题引发危险事故。设计者在前期设计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之间应当加强合作,并进行良好的沟通,充分考虑施工中软基沉降等各方面的因素,从而保证路桥沉降问题能够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路桥设计的过程中,设计流程为:第一步,详细计算工程相关参数,以此获得较为准确的桥坡软基的沉降速率,使用经济性较强的桥坡软基处理技术,明确软基的沉降量和桥坡软基的沉降速率。第二步,严格检测,确保桥梁沉降速率计算的准确性,之后将计算结果与桥梁桩基沉降量和速率予以对比,确定路桥的最大沉降值。

2路桥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路桥工程是由道路和桥梁两部分构成的,在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路桥工程质量,有必要对道路和桥梁衔接处实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免错台或者坡面角度突变导致桥头跳车问题的产生。下面将对其具体分析。

2.1桥头引道软土地基

路桥工程建设的跨度相对较大,经过的区域较多,其中难免会存在软土地基的情况,如不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很容易引起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在现阶段路桥结构物以及路基过渡段中,以往地形有较大的起伏,而且长期受到水的侵蚀,软土较多。在通车以后,由于路堤自重和行车荷载的作用,软土地基变形,而且地基出现了严重的沉陷问题。同时,因雨水侵蚀对路堤造成不利影响,比如使路堤强度变小,甚至出现严重的变形。实践中可以看到,桥涵、路堤之间的衔接位置存有缝隙,一旦雨水沿着该缝隙渗透,则必然会对填料造成侵蚀,使其变得非常的松软,最终因承载能力减弱而导致变形。再者,车辆荷载以及外力的冲击作用下也会导致路基下沉,出现桥头跳车问题。为消除桥台和台后填方段的沉降变形,技术人员需严格处理软土以及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准确把握地基结构层性,对土的含水量、剪切和密度进行试验,确定地基沉降及其变形特点。并对填方自重压力进行分段计算,根据地层情况优化设计地基处理方案,以确保台后填方路段地基沉降变形与地基沉降相同。

2.2调料压缩、压实以及构造差异

路桥过渡段位置上由于荷载以及自重的影响,使其孔隙率相对较低,填料在压缩过后很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再加上过渡段回填较高,增大了压缩变形几率。另外,因填土量较大、工作面太小,以致于压实质量不达标,特别结构物台后、翼墙内侧等处无法有效利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过渡段路堤沉降。桥台结构是一种刚性体,本身具有较大的刚度,特别是对以钻孔灌注桩为基础的桥台来说,其本身压缩性非常的差,完工后不宜发生沉降。路桥工程台背填料需现场优选使用,以粗颗粒材料对桥头路堤进行填筑,以此来改善其压实性能,从而使其更加容易达到技术要求。在挖方段台背回填过程中,由于施工场地空间相对较小,因此建议填料厚度不超过20c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搭板设置

通过搭板的搭设可以避免路桥桥头出现跳车问题。通常情况下,搭板的长度会控制在3到8米左右,宽度和深度分别控制在0.4米和1米,以保证过度效果。不过由于搭板需要直接设置在路面基层上,所以需要对其实施加固处理,以此来避免基层变形导致的搭板滑落问题。同时在接缝位置上,还要设置排水槽,保证桥头形成的舒适性。

3路桥设计中的新技术

3.1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现阶段,我国路桥工程设计中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辅助性技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完成路桥结构虚拟模型的建立,通过对立体模型的有效分析,获取更多精准的数据参数,并根据参数对路桥建设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与适当修正。比如,BIM技术的在路桥概念设计时的应用,可有效利用虚拟建造技对拟建路桥结构外观、所处的环境和功能信息等先建模,然后再综合分析其基本情况。虚拟建造路桥模型,可以客观而又准确地反映拟建路桥工程的物理原型、外观以及空间和力学特性,从不同的视角或者按不同的比例对虚拟模型予以设计,从而准确判定模型操纵及其功能要求。

BIM技术建立虚拟模型,可优化施工方案,并且对施工操作方法事行试验和模拟操作,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在当前的形势下,通过不断完善和健全三维建筑模型,可以实现全周期以及分阶段的模拟,为路桥工程施工提供可视化帮助。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各种方案的模拟,比如基坑围护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业等。开工前利用BIM技术展示工艺技术方案,尤其是那些比较复杂的工程节点可以实现全尺寸展示,这有利于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偏差,对于技术交底的理解更为准确。值得一提的是,BIM技术在路桥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实践,可以有效完善路桥工程设计,改善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3.2GIS技术在路桥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实践

在现代路桥工程设过程中,GIS技术的应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尤其在路桥前期地质状况勘察时,利用GIS技术来实现对路桥施工地段的准确测量。通过提高地质勘察效率,可提高勘察精度和路桥优化设计效果。再如,GIS技术在现代路桥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可借助GIS技术图像的生成功能,对路桥所在地段的各种地理信息予以全面展示。同时,路桥设计过程中利用三维的GIS技术手段,可为路桥设计提供更为直观合格全面的地理信息,对于,道路基础设施的优化以及全面推动路桥工程规划设计效果具有非常显著的成效。GIS技术在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可利用这一技术手段对地形参数信息,比如平面坐标点以及位置和高程等信息实行准确测量。在路桥优化设计过程中,利用GIS技术可以实现对线路的规划设计,且路桥施工信息资料的获取非常重要,这有利于提高路桥整体施工质量。

4结束语

总之,在路桥工程设计中,应当结合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开展综合性考量,并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来强化整体设计效果,以此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加强路桥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郑朝林.路桥设计的构思及对新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532(23)

[2]黄余阳阳.试谈新技术在路桥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1)

[3]陈苏.路桥设计的构思及对新技术的研究[J].交通世界.2017(34)

论文作者:杨帅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  ;  ;  ;  ;  ;  ;  ;  

简述路桥设计的构思及其问题论文_杨帅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