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068119880923xxxx
摘要: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具有强度高、热稳定性高、噪音低等工程特点,是市政道路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程技术要求,规范化施工作业,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本文立足市政道路施工实践,对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分享工作经验,提升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上升,交通运输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工程质量问题。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市政道路的常见路面形式,具有使用时间持久且耐性好,便于后期维护等优点。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道路整体质量,也对国家基建状况及人民的出行息息相关。在现状的迫切要求下,我国的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不断提升,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想要研究出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还亟需解决不少问题。
1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优势与缺陷
1.1优势
沥青混凝土面层技术具有较突出的优势,目前在我国的高等级道路大多以沥青混凝土面层为主,使用广泛。首先,沥青混凝土面层路面平整有弹性,能减震降噪,驾驶舒适性高。面层还有一定粗糙度,即使雨天也有较好的抗滑性。黑色的沥青无强烈反光,行车比较安全。其次,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维修快速方便,能及时开放交通,适合我国道路使用率高的现状需求。再者,从材料性质来看,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弹塑粘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基本不需要设置伸缩缝。最后,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比较经济实用,并可分期改造和再生利用。
1.1缺陷
沥青混凝土面层技术因材料原因,有不可避免的缺陷。沥青混凝土面层有遇水老化、耐水性差的缺点,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设计寿命通常为15年,但我国道路路面较难达到设计寿命,一两年内就需要开始维修的状况非常普遍,特别是重载交通、坡度较大的路段,这与建造质量不够高和超重现象普遍有关。因此,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及材料配比技术还亟待进一步的提高。
2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关键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2.1前期准备
①在市政道路施工准备期间,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指派专业的场地勘测人员,对施工环境的岩土质量和水体环境进行专业细致的勘察,确保数据能够全面准确地传送至设计单位,才能避免设计图纸内容与工程实际状况出现偏差的情况。②所有进场原材料都要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各项指标都能满足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规范要求和设计标准。并根据施工进度需求,合理控制材料进场速度和数量。另外沥青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试验报告应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审批。③市政道路基层应具有足够密实度,表面平整,路基的宽度、压实度、平整度等需严格符合施工设计要求,由监理人员检验合格后的基层上恢复中线,并对边线外侧钉边桩做好水平测量。④将道路基层表面的垃圾、杂物清理干净,均匀地摊铺稀浆封层,为下道工序的施工奠定基础。⑤准备好试验仪器和机械设备,仔细检查,做好安装调试,使其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另外,需根据市政道路要求的配合比,对沥青混凝土材料进行试拌。
2.2沥青混凝土的搅拌
对市政道路面层进行施工前,施工人员应该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最后的检验,保证施工材料质量达到施工标准要求。其次,要做好沥青混合料的搅拌工作,保证沥青混合材料搅拌均匀,提高面层的施工质量。在调配沥青混合料时,应注意控制摊铺时的温度,沥青混合料摊铺时的温度不得低于160℃,搅拌时间不得低于50s。在摊铺沥青混合料前,应该保证有充足的沥青混合料储备量,确保摊铺工作一次完成,以有效保证市政道路面层的施工质量。在摊铺沥青时,施工人员应根据市政道路的不同层面,采用相应的施工材料,采取相应施工工艺。在市政道路的基层使用水泥、碎石与沥青的混合材料,在市政道路的上基层使用沥青与碎石的混合材料,在市政道路的中下面层及表面层使用热拌沥青混凝土,同时对各层面采用不同的摊铺工艺,最终完成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作,具体施工标准如表1所示。
表1:市政道路各结构层的施工标准
2.3运输沥青混合料
运输沥青混合料时,需要使用自卸汽车。在进行运输前需要将车厢打扫干净,使用柴油和水的混合液涂刷车厢表面,并对行车时间进行精准控制。另外,沥青混合料运输到施工现场时的温度一定要保持在140℃左右。
2.4机械摊铺
运至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通过摊铺机进行全幅摊铺作业。摊铺机按要求自动调节自动找平,同时开动夯锤,振幅需符合初平要求,并利用熨平板加热,以免粘料。进行混合料摊铺时,要保证连续、匀称,有效调控沥青混凝土的实际摊铺速度,并派专人全程检测摊铺厚度。根据测量结果有效地调整平衡梁的传感器,并派专人看管,避免扰动影响摊铺厚度。待机械就位后选择垫木铺设,其中垫木顶面高程便是该点设计高程和摊铺面层虚铺厚度之和。当沥青混合料转送至现场后,其摊铺温度不允许低于120℃,并指派专人负责卸料指挥工作,需依据现场指出的线路规范行驶。在摊铺过程中,卸料车和摊铺机接触时应防止碰撞,将卸料车挂空挡,由摊铺机不断前进推移,逐步卸料。在摊铺环节,禁止变动行驶速度,以免摊铺厚度不均,降低层面平整度。若混合料外溢至储料斗时,应及时清除。待摊铺机正式启动后,相关的测量人员应认真检查标高和厚度,若发现问题应马上当场调整。
2.5碾压技术
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应选用合适的碾压机械设备,加强碾压施工技术管理。碾压工序需要经过初压、复压、终压三个主要过程,只有做到全程控制,才能保证压实效果。利用轮胎式压路机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反复碾压两遍,相邻碾压带之间应保持1/3~1/2 轮胎宽度的重叠区域,碾压速度约2~3km/h,碾压温度约160℃。初压完成以后,要仔细检查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路拱和平整度,适当修整处理,然后进行复压。初压和复压应密切配合、紧密衔接,使用钢轮压路机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一次稳压,接着两次振压,横向保持1/3~1/2 轮胎宽度的重叠区域,纵向保持20cm 重叠碾压带,确保沥青混凝土面层能达到市政道路工程要求的强度和压实度指标。而在碾压过程中,温度需控制在130℃之上,碾压的速度控制在2~3km/h 的范围内,碾压完成时的温度同样应控制在130℃以上。压路机的碾压速度、摊铺机的摊铺速度,二者必须是平衡的,摊铺完成之后应立即进行碾压。在沥青混凝土的摊铺过程中,对于没有成型的混凝土,不允许压路机进行碾压。对于比较平缓的路段,驱动机应靠近摊铺机,减少波纹和热裂隙的出现。复压施工完成以后,使用振动压路机或者双轮钢筒压路机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多稳压几遍,直到没有明显的车轮痕迹。
2.6路面施工中的接缝技术
2.6.1纵向接缝处理
纵向接缝处理是面层施工中的重要步骤,相邻两幅的摊铺应有宽度为5-10厘米左右的摊铺重叠,两台的摊铺机器前后的距离要控制在5-10米,使混合料在高温状态下能更好地连接。而上下层的纵缝应该错开,并且控制在20厘米左右。表层的纵缝一定要顺直,并在接缝细节上进行优化。
2.6.2横向接缝的处理
与纵向接缝处理一样重要的还有横向接缝的处理,这方面的技术改进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有着重要作用。相邻两幅的接缝,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需错位1m以上;上、中、下面层应全部采用垂直的平接缝,并且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从接缝处继续摊铺,并用相关辅助工具,使平整度达到设计及工艺要求。当不符合相关要求时,必须予以清除,重新进行作业,以确保施工质量。
3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市政道路的使用性能,影响到市政道路来往车辆的安全,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以及质量的控制。将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切实应用到市政道路施工建设之中,需要注意合理控制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并科学设计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同时还需要严格按照工程施工标准,不断改进和优化面层施工技术,提升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等工序的施工水平,从而更好地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常健.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以市政工程为例[J].四川建材,2018,44(11):164-165.
[2]高友彬.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中、下面层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8(07):22.
[3]杨孝伟.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23):264.
论文作者:程孔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沥青论文; 面层论文; 混凝土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卸料论文; 压路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