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福利性住宅发展目标及模式研究

我国福利性住宅发展目标及模式研究

陈煜红[1]2004年在《我国福利性住宅发展目标及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福利性住宅是我国在房改的过程中,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政府主导,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在相关部门和组织的协同下予以实施,面向中低收入家庭和最低收入家庭的具有福利性质和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早在1991年,国务院就提出了要优先解决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1998年,国家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为契机,扩大内需,鼓励居民住房消费,果断地提出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尽快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至此,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步入了一个崭新时期,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这种多层次呈梯级发展的住房供应体系已经形成。由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都具有社会福利保障性质,故笔者在此统称为福利性住房,它对解决我国中低收入及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具有重大意义。选此课题作为笔者的硕士论文研究和写作题目,其目的是为福利性住房政策制定者提供一种可行的思路。本论文从我国福利性住宅政策出台的背景、内容及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入手,通过开发量、销售量、投资额等一系列开发数据的历史现状分析,从它在活跃房地产市场、拉动经济增长、平抑商品房价、保障中低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利益、促进住宅梯级消费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福利性住宅自实施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隐性市场行为、价格、保障范围、补贴方式等方面指出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然后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建立一系列预测模型,以历年来统计资料为基础,确定了未来我国福利性住宅的发展目标。最后,从福利性住宅的组织运作模式、定价模式、金融模式、完善福利性住宅的有关政策建议等方面提出了我国未来福利性住宅的发展模式,通过整个福利性住宅的开发链的各个环节来分析并提出其相应对策措施。

李小云[2]2012年在《面向原居安老的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是二十一世纪两大显着趋势,也是政府和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在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快速发展、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框架和老年居住及长期照护供需矛盾日益深化的背景下,论文综合社会、人口、生理、心理、行为、建筑、规划等多学科的知识,将老年社会学与社区规划内容相结合,研究面向原居安老的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有利于完善城市老年居住研究理论体系,以及完善城市规划研究中“需求—规划”、“社会—空间”关联方法的认知;可以推进老年友好城市在社区层面的规划建设;也有助于老年人更加友好和谐地与其他年龄群体共处,促进社会融合;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还可以更具体地从社区层面完善城市规划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调控机制,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实现社会公平。论文首先探讨了老年社会学、人与环境、精明增长、社区规划等相关理论及其对本次研究的指导意义,然后就境内外城市老年居住模式及老年友好社区的研究与实践进行回顾和梳理,通过国际比较,提出原居安老模式应成为中国未来老年人的主要居住模式,以及应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结合中国国情,构建能同时满足物质性和社会性设施及服务的老年友好社区,从而建立原居安老模式与老年友好社区规划建设的互动关系。同时,基于“需求—规划”研究主线,论文对原居安老模式下老年人需求特性进行分析,并结合调研内容构建了满足老年人不同需求的,包括社会支持、物质环境支持、政策支持、信息技术支持等内容的老年友好社区支持体系,以及基于社区支持体系的老年友好社区规划内容体系。论文提出了包含住房、健康与安全、老年文化、老年服务体系、年龄融合等规划内容的老年友好社区社会服务规划策略;以及包含土地使用、居住单元、友好开放空间、友好交通环境、老年服务设施、旧社区适老改造等规划内容的老年友好社区物质环境规划策略。为了让老年友好社区的社会服务规划和物质环境规划更好地融合,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的整合与调控策略通过规划整合、主体利益调控、促进政策和措施等内容,促进规划从社会服务目标到空间资源配置的全过程落实。论文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基本观点,并指出本研究可以从老年人需求的差异、地区城市的不同、迁移机制、居住满意度、评估体系等视角和内容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胡圣磊[3]2005年在《上海城市福利性住宅发展和特点研究》文中提出上海城市福利性住宅的发展呈现了剧烈摇摆的曲折过程,又总是走在全国的前列,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研究价值。住房问题伴随着上海近现代城市的发展。1928年,由于恶劣的棚户区问题,上海市政府开始了安置棚户的平民住所项目,揭开了上海城市福利性住宅的建设序幕。1949年解放后,上海通过建设全国第一个工人新村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住房体制,福利住宅成为社会住房的主体。但在经历了35年的长期发展后,单一的福利住宅制度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最终没能够解决上海的住房问题。住房问题反而有恶化趋势。政府对社会住房体制进行了两次改革,实行住宅商品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设,基本满足了上海城市住房数量上的需求。原有公有住房体制逐步终止。但是由于社会住房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和市场分配结构的不完善,中小型廉价住宅数量偏少,社会住房价格偏高,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状况仍然的不到改善。生新的住房问题产。福利性(政策性)住宅重新受到社会关注。 本文以上海城市福利性住宅发展历程为主线,结合国外社会住房福利发展经验,通过史实证明单一的出租住宅、商品住宅或是福利住宅发展都不能解决上海住房问题。只有叁者共同作用,合理分工服务于不同层次的城市居民,社会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才有保障。这也证明城市福利性住宅在上海当今和未来的重要作用和存在意义。在概述发展的同时,选取典型福利性住宅案例分析比较,从户型平面、功能设置、建筑选型、总体规划等方面进行研究,归纳若干上海福利性住宅设计和规划特点,为以后的福利性住宅设计提供参考和启发,希望能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福利住宅。

陈先毅[4]2006年在《城市政府住宅发展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住宅是人的最基本生活用品之一。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住宅生产就一直是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基本内容之一。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城市的出现,商品化的住宅生产逐渐成为城市住宅生产的基本形式,住宅生产逐渐演变成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住宅的土地承载属性,住宅的商品生产活动始终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制度紧密相连。工业革命以后,在英国的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劳工住宅短缺和城市公共卫生状况恶化为表现形式的住宅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政府当局被迫制定专门政策介入住宅发展问题,成为最早住宅政策的形式。此后,住宅发展政策逐步纳入政府公共政策范畴,成为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法律对于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性质规定,形成了城市和农村地域上明确隔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住宅发展一直纳入城市计划经济运行体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住宅发展转入商品化、社会化生产生产体系。由于法律体系的规定,我国目前的住宅商品化生产仍然局限于城市地域,由城市政府代表国家政权出让土地使用权,是城市住宅发展的源头。住宅商品生产的市场监管、有形市场、登记管理等职能也集中在地方城市。城市政府成为住宅发展的主体和管理者,城市政府的住宅发展政策成为住宅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城市政府的住宅发展政策为研究对象,从保障城市住宅发展的经济良性运行和社会发展要求出发,借鉴经济学、公共政策科学、城市经济学和房地产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分析城市住宅发展基本特征和城市政府住宅政策特征,分析城市住宅经济运行的需求特征、供给特征、市场特征,揭示住宅发展中市场机制的不足,揭示城市政府住宅发展政策的必要性,提出城市政府住宅发展政策的基本方面。并以上海为例进行城市住宅发展政策的案例研究,分析上海住宅发展政策的不足,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共分叁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基本理论借鉴研究(第二章)和市场经济国家(地区)住宅政策实践的借鉴研究(第叁章),旨在进一步明确城市政府

彭晓华[5]2007年在《基于效率与公平的我国城镇住房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住房发展了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市场本身的缺陷和转轨阶段市场发育过程的缺陷,以及我国城镇住房社会保障发展不足,住房领域暴露出了房价泡沫、两极分化等许多问题。对我国城镇住房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国理论界尚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本文旨在以效率与公平为基点,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制度分析、博弈分析等工作,探讨我国城镇住房发展的模式选择与政策取向。论文全文共六章。第一章根据本文研究需要,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效率与公平及其辩证关系的认识,新制度经济学产权和交易费用分析方法、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分析理路,以及国内学者关于我国城镇住房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第二章对住宅经济领域内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效率与公平作了细致探讨,得出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有机结合是实现住房良性发展的唯一选择的结论。否则,若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脱节,则公平、效率皆不可得。第叁章对国际上效率优先型、公平优先型、效率公平兼顾型叁类住房发展模式中的代表性国家,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出住房发展的若干一般性规律。第四章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回溯了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历程、商品住宅开发的发展历程和城镇住房社会保障的形成过程;对我国商品住宅开发模式、住宅市场及现有主要住房社会保障制度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进行了评析:分析了我国城镇住宅价格螺旋式上涨的原因,证明只有通过进一步的制度创新才可能构建有效的住宅市场。第五章研究了提高我国城镇住宅市场效率所需的制度环境与市场条件。清晰界定的房屋和土地产权、商品住宅与公共住宅相容的产权安排、不断降低的交易费用、有效的市场信息提供机制,以及非对称的业主结构有利于提高住宅市场效率。第六章提出了我国城镇住房发展应遵循的原则,从商品住宅开发、住房社会保障、住房金融、政府行为等几个方面描绘了我国城镇住房发展的目标模式,并揭示其政策含义。

王立青[6]2013年在《需求驱动视角下西安市养老住宅开发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和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空巢化,几千年来根植于家庭的单一养老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养老住宅应运而生,并且需求群体日益庞大。广义上的养老住宅不仅包括养老院、敬老院为代表的福利性质的养老机构,还包括独立式老年公寓以及老年住区等形式,既是老龄产业的一个分支,又是房地产业的重要细分市场,属于老龄产业与房地产业的结合产业,因而发展好养老住宅不仅具有社会意义,还具有经济意义。本文基于前人对养老住宅的研究,结合陕西最大的老龄化城市西安,通过对西安市人口老龄化环境、老年人养老模式和住宅特征、养老住宅发展现状的定性分析,得出西安市发展老年住宅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并对西安市非机构养老住宅发展缓慢的成因做了深入分析。对于如何开发养老住宅,本文从消费者实际需求的角度进行研究,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并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得出西安市老年居所适老化不足、养老住宅供需不对称,需求呈多元化状态,29.48%的老年群体对可购买性养老住宅感兴趣等结论,并为可购买性养老住宅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分析基础。利用李克特的5分量表对考察养老住宅项目的老年群体进行“养老住宅购买意愿”的深度调研;在借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十五个研究假设,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运用SPSS、LISREL软件,对影响购买性养老住宅购买意愿的因素和影响路径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感知风险对于养老住宅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大于感知质量的影响程度,产品知识、感知价格、消费情境、品牌认知、广告认知、参照群体感受这六个外生潜变量通过对感知质量和感知风险的影响进而影响购买意愿;根据相关分析得出年龄与购买意愿具有负相关关系,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与购买意愿具有正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提出西安市养老住宅总体开发对策;结合结构方程模型中影响购买意愿的各个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从多角度提出西安市可购买性养老住宅的开发对策。

李巍[7]2014年在《福利视野下的城市老年人居住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快速老龄化的深刻变革,在“未备先老”的现实国情下,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日渐瓦解和社会养老资源的供需失衡使得老年人居住问题愈发严峻,如何保障老年人有尊严地安享晚年,并真正实现“住有所居”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课题。老年人居住问题不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本文突破建筑科学领域以往从个体需求角度出发的物质空间形态研究的局限,从社会福利视角出发,自上而下地对城市老年人居住问题的根本动因、形成机制和解决路径进行系统性研究。论文首先对社会福利和老年人居住相关概念及理论作出归纳和辨析,对有代表性国家(地区)的福利模式特征、老年人居住政策沿革及建筑类型划分进行国际比较,梳理其在不同福利制度指导下差异化的应对策略和实践路径,归纳共通的发展趋势及经验成果。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福利思想的城市老年人居住对策体系框架,明确各个要素间的必然联系及其作用形式。其后,分别从福利制度、政策法规、设计策略叁个方面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展开论述。在传统福利文化影响下,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补残型”特征明显,养老主体定位不清是目前存在问题的制度根源。在“适度普惠型”福利改革背景下,本文厘清了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基本思路,对家庭、国家、市场和非政府组织等养老主体重新定位;通过我国涉老政策法规的系统研读,在政策导向与建设实践间建立应有联系,明确我国政策导向的方向选择,并对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的居住政策和包括养老保障、长期照护、以房养老等相关配套政策法规作出合理化建议;在设计策略方面,养老设施布局、道路交通、公共空间等规划要素是城市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要内容。社区作为老年人居住生活的基本载体,应在明确老年社区规划基本原则下,对新建社区、既有社区更新及社区照护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通过对设施类型、设计标准、居住标准、运营方式的多角度分析,厘清现有规范中老年住宅的模糊定义,对老年人居住建筑的类型划分作出合理定位。最后,论文对解决我国城市老年人居住问题的对策建议作出归纳总结。该研究不仅弥补了我国老年人居住研究体系中宏观影响要素的缺失,而且为规划建筑领域的设计实践提供了切实的理论依据。

郭玉坤[8]2006年在《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在优化住房资源配置和提高住房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由于市场失灵问题的存在,中低收入家庭在居住方面往往表现为支付能力不足,仅靠其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基本居住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城镇商品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使得住房价格已远远超出了中低收入居民的正常经济承受能力,要解决这部分居民的居住问题,政府必须建立和实施住房保障制度。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为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特别是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住房公积金政策共同构成了我国目前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这叁项政策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叁项住房保障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均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现有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很不明显,难以令人满意。这要求我们对现行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根据我国城镇社会经济和住房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更为科学、合理、高效、公平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以更好地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目前,城镇居民的住房保障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但研究多集中在如何对现有住房保障制度进行改革方面,对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探索全新住房保障模式的成果很少。本论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本论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国内外住房保障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对不同住房保障方式进行经济效应比较分析,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住房保障政策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变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以满足住房困难的城

宋明星[9]2016年在《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迄今为止,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已有叁十多年历史,其中同步进行了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保障性住房制度经历着从无到有,从计划到市场的过程。本论文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视角,对保障性住房的制度构建、城市空间分布、建筑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试图提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涵盖从体系建设到建筑细节全过程的策略。论文按“国内外保障房制度建设比较研究——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分析保障房城市空间形态——保障房体系制度、城市空间、保障房住区设计等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设计策略”路线开展研究。首先,梳理出保障性住房制度在住房制度改革五个阶段中扮演的角色和发展过程,对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棚户区改造、城中村进行了专项研究。这部分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城市关联性视角下的保障房建设,与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构建、城市非平衡性、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等内容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也是相比其他建筑学背景的研究者而言,本文花了更多笔墨于这个过程分析的原因。选取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境外地区和国家的保障性住房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的启示包括: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设计严密的保障性住房运行机制;准确把握市场与政府角色;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注重资金平衡;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体系;提供租用和购买的渠道;“体面住房”标准的全面性;更新计划的公众参与度、关键工作者的住房保障问题等。论文结论部分借鉴了他们的先进做法和理念。很多学者的研究都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显性问题,如边缘郊区化、大型化趋势、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给城市形象和社会治安带来负面影响等。传统研究方法是从城市选址和规划层面分析,但得出的结论往往失之于表面。本研究基于保障房与城市关联性视角,提出了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之间、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之间、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之间这叁个彼此关联的本体间存在的问题,其关系对保障房在城市空间中规划、建设、分配、运转等会有深层次的影响,形成了保障性住房与相应城市空间的关联性,包含:城市非平衡性、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混合居住模式和空置房等方面。从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密切程度来看,保障性住房小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了叁大类型和六种子型:自我完善型中的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城市迭加型中的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主城区迭合发展子型;斑块融入包含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论文对每个子型的存在基础、规模、与主城区距离、配套设施完善度、就业岗位特点和交通方式等方面都做了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保障性住房形态构成分析是本文主要创新点之一。通过前文的分析,研究尝试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层面的宏观策略,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营造与住宅设计微观策略。这几个方面同时也是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宏观策略。包含立法和制度两个方面。首先确定保障性住房体制社会公平性、保障适度性、长期动态性、地区非平衡性等基本属性,这些属性有的是各国之共性,有些则是我国特有的。从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保障方式等几个主要方面做出法律构建的建议,尤其针对农民工、新就业大学生、各类引进人才、老龄化人口等保障对象做了长期趋势的预判。制度建设主要是操作层面的构建,包括:资金筹集的方式、建设与管理的框架建设、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信息系统建设和公开等几个方面。2、中观策略。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提出: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公共交通导向;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复合界面等四大方面十叁点针对性策略。针对这些通用性的策略在叁种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中的具体应用,又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细则,例如自我完善型中提出了产业与生活安置的关系、相应的大运量交通体系、相对疏离与城市的邻里单元塑造、产业远景下的住区更新等策略。城市迭加型提出了快速聚集人气带动发展的方式、构建网络化交通、推动居住中复合化社区模式等策略。在斑块融入型中,棚户区改造等方式如何与保障对象和空间结合、当居民置换后,中心城区二次开发中保障性社区的社区活化方法和原则等策略。3、微观策略。保障房设计策略主要提出了小区总图层面的空间策略,户型和单元层面的类型和组合设计策略,单一空间内部的利用与改造策略,总体而言也是一步步将空间尺度由大及小,全方位对保障对象的居住条件进行研究。在小区整体空间层面重点在于提取了保障房与普通商品房不同的特点开展研究,这也是改变设计师只看到二者居住的共性,忽视了保障对象特殊性,从而提出的专门的设计策略。户型与单元策略上,收集了近百种近年来实施的保障性住房户型与商品房小户型,通过ldbk的功能体系分类法,对各种不同户型做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同时按多层与小高层、高层住宅研究了外廊式、内廊式、单元式、塔式、跃廊式等不同单元的组合特点。另外从人体行为需要的具体空间尺度、关联空间尺度、单一空间的综合利用方面,提出了套型间的空间置换、套型的合并与拆分、套型内部空间的局部重组、空壳支撑体等方式。

钟敦字[10]2007年在《产业化促进与普通住宅设计策略》文中研究指明不容质疑的是,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和住宅建设模式,以及产业化进程都出现了问题。要实现“居者有其屋”的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在中国的特定国情下,要促进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重提住宅工业化和工业化住宅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国今天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国家宏观住房政策调整的过程中,采用怎样的设计策略来促进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是建筑师应该探索的问题,同时建筑师必须关注社会问题,担负起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国家建设部在很久以前就成立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但在产业化促进的某些方面比计划经济年代还倒退了,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呢?本文在这种宏观背景下,选择普通住宅作为研究载体,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反思,力图寻找我国住宅产业化的阻滞因素,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住宅产业化发展模式,以及与工业化生产方式相结合的普通住宅设计策略。以期对当前的普通住宅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论文第一章首先简述了选题的背景和重大意义,对住宅产业化及普通住宅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阐明了研究思路和方法,确定了研究内容和框架;然后在第二章简要回顾了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历程和普通住宅的建设历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作了归纳分析;接着第叁章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解决居住问题的实践的解析,找出他们在普通住宅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同时得到思考和启示,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普通住宅发展模式;第四章根据我国住房建设改革调整和住宅产业化发展趋势,提出我国普通住宅设计在促进产业化中应采取的设计原则;第五章具体探讨促进产业化的普通住宅设计策略,提出解决多样化与标准化矛盾的具体方法,以及满足工业化建筑体系和工厂化部配件要求的设计应对措施,同时以科技进步来推动普通住宅品质的提高。结语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论文认为,住宅作为特殊商品,全盘市场化带来的房地产商短期行为和劳动力素质低下以及劳动力资源密集廉价是阻碍住宅产业化推进的主要障碍。今天的普通住宅应由政府主导提供,形成政府融资管理、统一研发规划设计、工业化建造施工、工厂化部配件制造、体制内维护流转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才能真正做到优化配置节约资源,促进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而建筑师在此体系中担负着重要的的角色,必须重视规划设计中的产业化促进策略,使建筑设计为产业化促进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我国福利性住宅发展目标及模式研究[D]. 陈煜红. 重庆大学. 2004

[2]. 面向原居安老的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研究[D]. 李小云. 华南理工大学. 2012

[3]. 上海城市福利性住宅发展和特点研究[D]. 胡圣磊. 同济大学. 2005

[4]. 城市政府住宅发展政策研究[D]. 陈先毅.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 基于效率与公平的我国城镇住房发展模式研究[D]. 彭晓华. 暨南大学. 2007

[6]. 需求驱动视角下西安市养老住宅开发对策研究[D]. 王立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7]. 福利视野下的城市老年人居住对策研究[D]. 李巍. 天津大学. 2014

[8].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研究[D]. 郭玉坤. 西南财经大学. 2006

[9]. 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D]. 宋明星. 湖南大学. 2016

[10]. 产业化促进与普通住宅设计策略[D]. 钟敦字. 重庆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我国福利性住宅发展目标及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