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困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论文_贺丽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困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论文_贺丽

(许昌市建安区第三高级中学,河南 许昌 461100)

摘要:物理学科作为一门思维逻辑性较强的理科学科,在培养高中学生完善的科学综合素养及创新探究精神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物理学科所需理科思维逻辑性较强,且相关知识概念较为抽象,致使很多高中学生在对于物理学科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甚至有部分高中学生因为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从而排斥对于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的深入了解和学习。这既不利于学生对物理学科专业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方面的发展。因此当前高中物理教学必须要密切关注对于学困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贴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角度开展教学设计,使得教学真正应用在提高学困生学习成效及质量方面。本文将对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学困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相关策略,为切实推动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做出努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教法革新;学困生;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一、投其所好;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对于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无法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将没有十足的动力驱动学生深入探究并学习学科课程内容。因此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有效提升学困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科深入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学习“曲线运动”课时,如果只按传统教学过程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进行讲解,只会使学生对于曲线运动概念及相关知识点的认识感到枯燥生硬,并不能起到有效激发学困生对于物理学科深入学习兴趣的目标。此时教师可以投其所好,对于学困生的学情及思想动向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析,掌握学生在当前课程教学内兴趣所在,并以此为切入点,投其所好,切实培养学困生对于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个球从高处垂直下落和一个球从高处以抛物线形式下落,二者间速度与运动曲线的关系等等内容,启发学生对于这一问题开展探讨,此时学生通过相对比的运动激发了对于物理学科深入探究的心理,在有效培养学困生解决并攻克高中物理课程问题能力的同时,有效深化学困生对于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的吸收和掌握。

二、引人入胜;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于学困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很多学困生由于自身对于物理学科产生的畏难心理和抗拒心理,使得其在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过程中不扎实不牢靠,因而在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无法参与到问题环节的解决过程中,从而使得对于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走了下坡路,因此在对于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密切把握学困生的这一心理特征,通过创设创新有趣的教学情境,引人入胜,磨灭学生学习自卑心理,切实提升学困生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例如在教学“万有引力定律”这一课时,由于这部分内容涉及到了天体和宇宙方面的知识,且在受力分析过程中过程较为复杂,使得部分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困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自卑心理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时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困生最近发展区的接受程度,设计一些较为基础的万有引力相关知识应用内容,也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应鼓励学生在课堂过程中大胆发言,在充分消除学困生自卑心理对课程学习阻碍影响下,切实提升学困生物理学科学习参与度,为有效培养学困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精心设计;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对于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来说,很多人认为其是理综部分最难以攻克的一门学科。因为对于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还需要学生具备发散的立体思维,通过对于学科整体知识进行归纳和整合,在有效将其转移并内化为自身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应用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因此,在高中物理学科学困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对于学生基础知识及学科整体体系的构建,通过对于课程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将物理学科知识更加简明生动地展现出来,从而有效降低学困生对于物理学科课程内容的学习难度。例如在学习“惯性”这一课时,部分学生可能只是在生活中听过这一名词,但对其所产生的原因和全面的概念了解的并不透彻。此时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对照教材内容进行惯性概念的解释,不仅无法有效引导学困生深入理解惯性相关知识内容,甚至还会打乱学困生原有对于惯性部分知识的掌握。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大球和小球在轨道运动的实验,启发学生观察质量较大的球体同质量较小的球体在轨道运动过程中的区别及特点,在学生观察和讨论之后,再对于惯性相关概念及定义进行讲解。通过较为直观简明的教学设计,有效降低学困生对于惯性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对于学科整体知识进行归纳和吸收。

四、相得益彰;推动课堂学习生活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对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不应仅停留在理论知识传授方面,还应注重对于物理课堂学习生活化的推动,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物理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在有效激发学生物理学科学习体验感的同时,有效辅助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例如在课堂开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一根冰棒为什么吃到最后味道越来越淡了?”,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识解决课程中的问题,此时教师在对于物理性质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化,有效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看到其暗存的物理性质。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生活实际与高中物理学科知识有机结合,二者相得益彰,有效推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生活化,切实推动高中物理学困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五、总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于高中物理学困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特点,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循序渐进推动高中物理学困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和综合物理实践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中物理学中案例教学的分析.《中学物理(高中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1期.廖燕情.

[2]高中物理学中的“桥梁”.《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年14期.王长波.张辉林.益军.

[3]谈谈高中物理学蕴含的美.《中学教学参考》.2015年17期.丁映春.

作者简介:贺丽,女,河南省许昌市人,学历:本科,职称:中教二级,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

论文作者:贺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困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论文_贺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