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联合血塞通治疗中风后遗症研究论文_霍育清,肖祖英,霍筠

湖北省鄂州市三医院 436001

摘要:目的 补阳还五汤联合血塞通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117例中风后遗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3.6%、27.2%、90.9%;对照组分别为49.1%、29.4%、78.4%,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血塞通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作用明显,死亡率低。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联合;血塞通;治疗;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是指有脑血管意外病史半年以上。经过中风急性期的救治,神智清醒后留有语言蹇涩不利,口眼歪斜和半身不遂或双手笨拙,行走失灵,站立不稳,手足震颤,思维迟钝,健忘,神智恍惚等症状。

补阳还五汤出自于《医林改错》,主治中风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血塞通分注射器和滴丸,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苷。主要用于中风偏瘫,淤血阻络之心脑血管后遗症。

我们经过社区入户建档调查和临床门诊诊治病人中筛选出117例因缺血性脑血管引起的中风后遗症病人,按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其治疗组按照以上药物联合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两年时间对社区三万六千人入户建档进行慢病调查和门诊诊治病人中筛选出117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病程在一年以上,其中66例为治疗组,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88岁,平均年龄50岁,男女14例照组51例,其中男45例,女6例,年龄最小的41岁,最大86岁。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病因:脑梗塞72例,脑栓塞45例。出院后,不同程度偏瘫,长期卧床,部分病人生活不能自理,语言不利,神志尚清,血压不稳,头痛,头晕,肢体麻木,伴胸闷,胸闭,心悸,身躯晃动,站立不稳,手足震颤,健忘,昏糊等

1.2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符合罗云坚等主编《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广东科技出版社内容①。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66例以补阳还五汤根据不同患者体质对药量进行调整,联合血塞通注射液200-400毫克加入5%葡萄糖250-500毫升静注,有糖尿病患者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使用,15天为一疗程,停药2天后观察有无反应和效果,无反应再连用15天,各种症状改善后将补阳还五汤制成蜜丸或水泛丸,每日2-3次,一次9克,血塞通注射液改成滴丸服用,一次10粒,每日3次联合应用,连续治疗5个疗程。结合功能性锻炼,必要时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51例,根据病人病因不通,给与相应综合治疗,包括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脉络灵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降压、口服大活络丸、华佗再造丸结合针灸及对症治疗。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比较采用X?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评估标准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标准评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残程度和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②,疗效评定标准。①基本痊愈标准:神志清楚,偏瘫失语基本恢复,生活能自理,能独自下床活动,原发病、冠心病得到控制,留有轻度神经损害。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95%,病残程度1级。②显著好转标准:神志清楚,血压基本平稳,偏瘫,失语恢复完全,可依托拐杖下床大小便或活动,原发病和冠心病得到好转,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2-3级。③好转标准:神志时清楚时不清楚,时失语,能在人的帮助下服药,偏瘫,清醒时能依拐杖或人的帮助下下床活动,大小便在人帮助下能完成。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效或死亡:偏瘫,失语,治疗没有进展,甚至死亡。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内或以上。其中基本痊愈、显著好转定为显效,好转定为有效,无效和死亡定为无效。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3.6%,90.9%;对照组为49.1%,7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

2.3不良反应 治疗组用血塞通注射液,部分病人有头面部发红,服用滴丸有轻微头胀痛,余未见不良反应。

3讨论

中风是以卒然昏扑,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症,中风后遗症是指经过急性阶段抢救治疗后其神志渐清,诸症有所缓解、改善。但还是有半身不遂,语言蹇涩不清,思维能力减退、迟钝,肢体不利等。出院仍需积极治疗加强护理,预防复发。本文所治之中风后遗症主要是针对缺血性脑梗塞和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气虚血瘀型而言。缺血性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壁动脉粥样硬化或其它因素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而导致局灶脑梗死。大量资料表明,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均是促进脑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③,多见于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是有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变并心房纤颤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肌梗塞,心脏粘膜瘤病史等④,其血栓斑块、脂肪、气体、细菌、寄生虫卵、肿瘤细胞等各种栓子随血流入脑动脉造成血流堵塞,脑组织缺血、坏死造成中风。多见青壮年。

缺血性脑梗塞和脑卒中虽经治疗后,神志清楚,病情稳定,失语好转,但是很多病人难以承受其住院治疗费用,故未很好地进行根本治疗,所以留有偏瘫,言语蹇涩,肢体肌力很难恢复到Ⅱ级以上标准就出院了,以致反复复发留有中风后遗症。通过2年多的入户随访,建立家庭档案,发现此例病人均未进行恢复期治疗,大多用丹参片,大活络丸,华佗再造丸,血压高者用尼群地平片等控制,没有医生制定系统的诊疗方案,收效甚微。笔者从2014年起在病人中整理出66例作为治疗组,又随即在门诊和各医生治疗中整理出51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经过以上方法制定的治疗方案效果突出,症状明显好转。

补阳还五汤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七位药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还可根据病人病情随证加减,主治中风后遗症。中风后遗症主要是因正气亏虚,淤血阻络所致,故治法以补气为主,兼以活血通络。在方中重用黄芪,取其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并助诸药之力,为君药;当归取其尾活血,有祛瘀而不伤好血之妙,使为臣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均为佐使药。血塞通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之功效,主要用于中风偏瘫,淤血阻络及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其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苷,根据研究:三七总皂苷能够抑制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使家兔血浆中t-PA活性显著升高,达到促进纤溶,防止血栓形成的目的○5。并可抵抗树鼩局部脑缺血后的脑水肿,降低缺血性组织中的钙含量及缩小梗死范围,而且有明显的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6。三七“善化血冷淤,又善止血妄行”,通脉行血,经过科学研制,使针剂更加灵活,滴丸服用方便,两方联用,功效卓著。明显改善中风后遗症的半身不遂症状,恢复了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现象,同时抵抗中枢兴奋性,增加镇静作用,增强记忆,提高辨别能力,从改善思维迟钝,智力减退,健忘等,正气渐复,则诸症向愈○7。再通过肢体功能锻炼指导,辅以康复治疗,最终达到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罗云坚,张英哲主编.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第1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686。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习会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标准[j].中华医药杂志,2003,3(4:304)

[3]余宗颐等.现在神经病学诊疗手册.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3-14

[4]陈三友主编.新编内科临床指南.第1版.湖北科技技术出版社.1993,141.

[5]沈映君等主编.中药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99

[6]李麟仙等主编.三七总皂苷对急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中国药理学报.1991,7(Ⅰ):56.

[7]张磊等.参三七等对小鼠记忆的易化作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10):610

论文作者:霍育清,肖祖英,霍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补阳还五汤联合血塞通治疗中风后遗症研究论文_霍育清,肖祖英,霍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