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WT)的预防分析论文_张淑艳,林美丽

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WT)的预防分析论文_张淑艳,林美丽

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W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共192例接受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强化血栓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能达到预防的作用,对护理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性。

关键词:妇科手术;护理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

妇科手术术后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WT)等并发症,而且随着临床中全身麻醉方法以及阴式子宫切除手术应用逐渐增到,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也明显提升,因此,选取我院1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行护理干预,观察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共192例接受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6例:男49例,女47例,年龄21至45岁,平均年龄(34.3±0.6)岁。行开腹手术36例,阴式手术46例,腹腔镜手术14例。

观察组96例:男51例,女45例,年龄23至46岁,平均年龄(35.4±0.7)岁。行开腹手术33例,阴式手术42例,腹腔镜手术21例。两者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术前进行疾病讲解,具体内容下肢深静脉血色形成的因素、注意事项、如果不及时治疗的后果,让患者和家属对此病重视起来,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配合度。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

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强化血栓的护理方法。具体操作为:患者在进行手术操作的时候,护理人员要摆放好患者的体位,以免静脉受到压迫。完成手术后,患者回到病房,护理人员要定时定期的按摩患者的下肢,尽量保持每小时按摩10-15min,垫枕之后,时间可改为每2小时按摩15-20min,同时对患者进行翻身一次,以免对小腿垫枕导致小腿部的深静脉血液进行回流。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抬高腿部25°C左右,下肢穿上弹力袜,弹力袜可以缩压小腿肌肉,从而对血管施加压力,提高静脉血液的回流到心脏,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由于术后卧床以及麻醉引发的下肢静脉血流瘀滞,保证了静脉血液的正常循环。但是,在穿着前要对患者的下肢皮肤、知觉以及活动度进行评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正确的弹力袜,保证穿着时平整,并把脚趾露出,护理人员定时观察患者脚趾的颜色,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在晚上的时候退去弹力袜观察下肢的肤色、是否水肿和温度,同时做好相应的皮肤护理。让患者白天多活动脚趾和踝关节,直到患者可以下床走动为止,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尽早的下床走动,并进行适当的鼓励,提高患者的自信心,舒缓患者心理的不安情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中,对于年龄较大、有三高以及较为肥胖的患者可进行重点的护理,调整患者的饮食规律,禁止食用过于油腻和脂肪和胆固醇较高等食物,尽量多食用洋葱、木耳和海带等富含吡嗪的食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氧粘稠度。术后让患者多饮水,有助于稀释血液,预防血液产生凝集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对下肢进行输液,对患者进行操作时候严重执行无菌操作,预防静脉炎等不良情况发生,护理人员要定期对患者进行观察,特别是下肢的颜色、温度、对腿部进行按压、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如果出现可疑之处立刻通知临床医师进行处理,达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的目的。

1.3观察指标

用菌斑指数分度法对患者进行检测,具体检测为:菌斑指数、牙周袋的深度和龈沟的出血指数,定期让患者进行复诊,并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X2检验,两组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出现活动受限6例,下肢肿痛1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7.71%。

观察组:患者出现活动受限2例,下肢肿痛3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5.21%。通过对比两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由于下肢筋膜内的静脉血栓而形成的,同时也是妇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有血管内膜受到损伤[1]、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流速较慢。

下肢深静脉血栓一般情况都是发生在术后早期,发生在术后第一天约为60%,术后第二天约为30%[2],有的患者甚至在术中就开始形成血栓[3]。所以,对于妇科术后的患者而言,要尽早下床活动同时进行预防血栓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术中摆放好患者的体位以及术后进行正确的按摩,控制患者的饮食,加强护理观察,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等护理干预,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步骤。

术后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预防的措施有:在术中时要尽量避免对血管的刺激,术后尽早进行下肢活动,对患者多食用高蛋白、容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从而缓解血液的粘稠情况,提高血流速度,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于保持血管壁的完整性[4]。患者的手术时候超长的患者可进行术后按摩等被动活动下肢。

综上所述:对妇科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能达到预防的作用,对护理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性。

参考文献:

[1] 冯慧霞.综合康复护理对截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护理研究,2007,21(4B):986

[2] 潘晓云,倪信乐,谢强丽,等.医用弹力袜预防开胸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46.

[3] 游红霞.妇科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及预防的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0):1231-1232.

[4] 郭树平,孙玉琴,穆培霞.肿瘤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22(6):619-620.

论文作者:张淑艳,林美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WT)的预防分析论文_张淑艳,林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