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哮喘经鼻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的抢救效果研究论文_李云

李云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哮喘经鼻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的抢救效果。方法:把42例重症哮喘患者纳入研究,全部患者均经鼻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进行抢救,同时在抢救期间对患者血气和循环情况进行密切地监测,观察抢救效果。结果:经抢救,患者pH,PaO2,PaCO2明显改善,抢救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后,有37例患者显著好转,有5例加重而改施其他有创通气后有所改善。结论:联合经鼻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对重症哮喘患者进行抢救,操作快捷,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建议在临床中使用。

【关键词】机械通气;重症哮喘;经鼻;气管插管

哮喘病作为一种常见呼吸科疾病,发病迅速且影响大,容易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需及时予以治疗[1]。在重症哮喘临床治疗中所用支气管扩张剂通常为β2受体激动剂以及糖皮质激素,但实践研究发现常规药物治疗所获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对此及时构建有效且合理的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实施抢救也变得尤为重要[2]。本研究就重症哮喘经鼻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的抢救效果进行探讨。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把42例重症哮喘患者纳入研究,入住本院实施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7月-2015年6月,其中有25例患者为男性,17例患者为女性,年龄范围为24-68岁,平均年龄为42.67±4.28岁,病程在2-1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2.1±2.4年。全部患者均满足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二届哮喘会议所制定的关于哮喘诊断标准[3],无显著心律失常、低血压、心力衰竭以及气胸等,症状表现以显著紫绀、大汗淋漓以及喘促等为主。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经鼻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实施抢救,主要如下:当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病情进行合理地评估,于纤支镜的引导下实施氯化聚乙烯低压套囊导管经鼻插入,将气道内黏液栓以及分泌物及时地清除干净,并准确进行定位,接着对导管进行固定实施机械通气,经气管导管交替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以及痰液稀释剂。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采用低潮气量辅助通气或者压力支持通气,通常情况下,潮气量在3-7mL/kg之间,而呼吸频率则控制在每分钟9-16次,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5-8L,呼出压和吸气压分别为3-5cmH2O、10-20cmH2O。机械通气最初通气量应比较低,且气道压力不可超过4.9kPa,当患者气道阻塞得到缓解,同时PaCO2降低后,结合PaO2梯度对氧吸入浓度和通气量进行调整,以便动脉PaO2可逐渐恢复到正常。待患者低氧血症得到好转后,结合其血pH考虑是否需要静注碱性药物。本次研究有19例患者加施了呼吸末正压通气,基于心率以及血压均稳定的情况下,呼吸末正压通气压力自0.1-0.2Kpa开始,结合呼吸音响度逐步增加,一般每次递增量为0.2kPa,一直到患者气道阻力降低、动脉血气好转以及喘息显著缓解时,可逐步降低呼吸末正压通气压力。如果通过抢救患者症状依旧未得到改善,或者好转后又突然恶化,应检查其是否存在通气禁忌症状,比如肺损伤、气胸或者纵隔气肿等。此外,通气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神志、呼吸频率、咳嗽、哮鸣音、紫绀、心率以及血压等)、自主呼吸情况以及和呼吸机相协调情况,如果存在显著人机对抗现象,可使用麻醉镇静剂,如力月西、右美托咪定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抢救前后患者pH、PaO2以及PaCO2。效果评价:抢救后,患者动脉血气明显改善,呼吸音增强,双肺哮鸣音基本消失或者减少,喘息症状缓解和基本消失,气道阻力显著下降表示明显好转。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分析本次研究全部数据,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以t比较检验,结果显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2例患者通气后20-60min内清醒,有5例患者通气后血压降低,通过潮气量以及频率的调整以及血压的纠正,均有所好转。抢救后,有37例患者显著好转,有5例加重而改施其他有创通气后改善。抢救前后患者pH、PaO2以及PaCO2比较见表1,从表1数据来看,经过抢救,患者PaO2和pH显著升高,PaCO2显著下降,抢救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抢救前后患者pH、PaO2以及PaCO2比较( )

注:和治疗前对比,*表示P<0.05。

3.讨论

在重症哮喘患者临床中机械通气作为重要抢救方法之一,成功抢救的关键就在于构建人工气道,于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实施气管内湿化,可准确地根据患者情况对通气量以及通气频率进行调整,耗氧量少,创伤小,操作快捷[4]。本研究就重症哮喘经鼻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的抢救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42例患者经抢救,37例患者显著好转,有5例加重;抢救后患者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0.05)。可见,采用经鼻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哮喘患者,所获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敏芳,洪旭初,徐顺贵等.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在抢救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0,6(4):47-49.

[2] 崔丽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危重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的作用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5):104-106.

[3] 刘莉,罗晨,周辉等.气管插管辅助利多卡因治疗危重支气管哮喘患者28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4445-4446.

[4]陈义平,唐艳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危重型哮喘机械通气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9(44):233-234.

论文作者:李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  ;  ;  ;  ;  ;  ;  ;  

重症哮喘经鼻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的抢救效果研究论文_李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