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对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分析论文_姜梓豪,沈康龙

水文地质对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分析论文_姜梓豪,沈康龙

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 310005

摘要:这些年我国地质灾害频发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问题带来了严重的障碍,地质灾害备受国家及人们的关注。由于水文地质因素引起的熔岩塌陷、砂土液化及地面沉陷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对人们生活及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国家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障碍。同时,在目前所得到了地质灾害引发因素中,水文地质因素占据重要地位,其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不可小视。本文就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进行了说明,为后期地质灾害的预防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水文地质;预防;检测

1前言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相对较为特殊,每年均有可能发生不同的地质灾害,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由于水文地质因素导致地质灾害的情况相对较多,同时由于地下水的不规则运动及变化使得国家对灾害防御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为避免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必须加大对水文地质因素的调查。据有关资料统计,由于水文地质异常而造成的地质灾害相对较多,且预防困难。因此,为有效的预防水文地质因素而导致的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我们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认识地下水运动的规律,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2水文地质的概念及运功特点

水文地质属于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其主要研究自然界中的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规律。水文地质学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通过研究上述规律,有利于地质灾害的预防。随着这几年科学的发展和建设需要,学术界对水文地质学又进行了细分,经细分后有包含区域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供水水文地质学、矿床水文地质学、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学等分支学科。近年来,水文地质学与地热、地震、环境地质等方面的研究相互渗透,又形成了若干新领域。

通常地下水贮存在地层空隙中,地下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岩石裂隙、孔隙,以及溶洞水。地下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为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用水提供了主要水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需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反过来,地下水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引起各种自然灾害,但其主要的引起原因主要来自于人类过量开采及不合理利用,如对地下水进行大量的使用则极易形成地下水位下降,最终造成地面沉降。此外,人们日常现实生活中使用过的大量废水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不断排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直接危及到地下水资源。

通常由于地下水的稳定性常被用作农业灌溉、城市用水、工业矿产用水等。但贮存在地下的地下水也容易受一些特殊原因干扰引起地质灾害,例如滑坡、地面沉降、盐渍化等。地下水的运动通常通过渗透的方式汇入地表、流入江河中。同时再通过蒸发,降水流入地下,促进了地下水循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目前对地下水的使用中由于造成了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及不合理利用使得地下水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在城市建设中,有可能出现地面沉降影响施工;此外,工业污水的排放也对地下水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

3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及成因说明

3.1水文地质因素造成岩溶塌陷影响岩体稳定性

岩溶塌陷是水文地质因素所造成的。但其形成条件必须具备以下几点:首先熔岩必须为开口型溶洞和碳酸盐岩,因为这些条件容易改变地下水动力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地下水运动平衡,形成巨大水流冲刷力,破坏溶洞底层结构,最终出现岩溶塌陷,使得岩体结构失稳而引起整个岩体塌陷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

3.2水文地质因素造成砂土液化引起地质灾害

砂土液化是水文地质因素影响的结果。在地震的作用力下,饱水细砂土和疏松粉瞬间破坏,产生液态流动现象。据了解,在不同的地质条件,砂土也可能会产生液化,会造成不同程度地对地质结构的破坏。如,在沉积颗粒较粗的地段,增加了土层的水压力,使其超过盖层强度,地下水破盖层而喷出地表,出现了喷水冒砂的地质灾害。

3.3水文地质因素造成地面沉降影响人类日常生产需求

前面提到,水文地质因素会引起地面沉降。通常来讲,造成地面沉降因素很多,自然因素会让地质造成沉降、地震、海面上升等现象,人为因素则体现在过量开采引发地面沉降现象。可以说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是地下水的开采,同时随着地下水位变化,地面沉降速率和随之变化,最终形成地面沉降。这几年由于水文地质因素而引起的地面沉陷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3.4水文地质因素造成地基变形影响建筑物稳定

地基变形是水文地质因素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在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是最为常见的问题,因为这种土体结构缺乏稳定性,无法受地下水影响。如软土存在触变特性,一旦振动原状土会破坏结构的连接导致土成稀释状态。对于该类地基采用加载的方法,在加载初期,地基中存在孔隙水压力,地基强度深受影响,在剪应力作用下,土体缓慢产生剪切变形。由于这种地基变形的存在使得建筑物在施工中会造成地基不稳等最终导致建筑墙体开裂,甚至发生垮塌等事故。

4水文地质影响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

4.1采取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方针实现对水文地质灾害的预防

这些年关于水文地质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不胜枚举,其带来的损失更是惨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未能有效的对水文地质因素进行有效的监控与预防,使得未能形成有效的应急预案导致事故的扩大。目前,我国相关管理部门为有效的预防由于水文地质因素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制定了“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方针,以防治结合的角度最大程度上控制灾害的发生及减小由于灾害所导致的损失。

4.2实施有效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政策

针对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地质环境决定。我国地下水资源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但如储量过大则会冲击地质结构造成地质灾害。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积极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对防范由于水文地质因素而引起的地质灾害是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经过采取合理的开发利用政策可有效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维持地表结构的稳定,更能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4.3制定合理的紧急处理措施防止灾难事故的扩大

国家相关部门应针对水文地质的特点制定有效的紧急处理措施,建立水动力学预测预报模型实现对灾害的提前预测预报,降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为突发性灾害治理提供安全保障。如,地质灾害发生后,现场工作人员应根据预案,采用紧急处理措施,杜绝一切不良影响,最大程度上保证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5结语

这些年由于水文地质因素发生异常而引起的地质灾害较多,不仅对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造成了影响,还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因此,对于地质灾害,除了采取充分的应急措施以外,更应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控,采取有效的手段促使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杨子生.论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及其有关概念的界定[J].山地学报,2013(05).

[2]高富,段尚彪,许建初.西庄河山地流域滑坡灾害初步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5(02).

论文作者:姜梓豪,沈康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7

标签:;  ;  ;  ;  ;  ;  ;  ;  

水文地质对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分析论文_姜梓豪,沈康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