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事业的不断进步,电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越来越现代化。目前,配电网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也在不断地实现。从现阶段的电力工作来看,配电网运维的主要目的是提升电力系统的服务质量,而电力营销的最终目标也是实现服务效果的提升,所以说配电网运维和营销服务具有目的一致性。为了实现二者根本目标的结合,积极的对两者进行无缝对接意义重大。因此本文就配网运维与营销服务的无缝对接的技术进行探讨,旨在通过研究,构建起二者对接的综合体系,从而保证其实施的效果。
关键词:配网运维;营销服务;信息集成;服务协同
引言
电力是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力系统新技术应用程度的提升,我国电力系统的现代化标准越来越高,而智能化和自动化也成了配电网发展的一大趋势。目前,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供电企业在市场因素的影响下,电力营销策略和配网运维理念也有了显著的变化。根本原因是电力企业为了占有市场更多的份额,需要提升其营销水平和服务能力,做好配电网运维是提升营销服务的坚强依托,因此,积极做好配电网运维和营销服务的无缝对接意义重大。
1、配网运维与营销服务无缝对接的意义
对于供电企业来讲,实现配网运维与营销服务的无缝对接意义远大。主要来讲有如下意义:
1.1适应外部电力市场需要
随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高度垄断性的供电企业不再适应市场需求,需要逐步向市场化、法制化的运作模式转变,并最终演变成电力市场的竞争主体。目前,国家电力市场还没有实现市场化机制,电力企业也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垄断本质,所以对生产运营进行集约化管理为电力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1.2供电企业自身发展需要
供电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获得竞争优势,势必要适应市场的变化,让电网管理在安全可靠这一约束条件下,力求达到利润最大化。供电企业在是市场化条件下,只有转变传统供电方式,将供电方式逐步过渡至科学调度及竞价决策上来,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管理,利用市场竞争力让企业获得更客观的经济效益。
1.3客户用电需求需要
随经济不断发展,电力客户的用电需求发生了改变,不再单纯满足有电就行,更关注供电服务是否到位,电能的质量是否合格。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供电企业不断优化运营管理,满足广大客户需求。
1.4提升客户满意度需要
市场经济下服务营销得到企业界确认。而服务营销的本质是为达到客户满意的前提下,为顾客提供更真诚优质、方便快捷的服务。供电企业由生产型转变为服务型,建立服务营销理念模式,努力满足客户需求。
2供电企业营销服务的支持体系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体系总体思路为:在科学发展观下,以安全供电为中心,确保电网稳定,深化供电服务,最终达到效益突出,和谐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电网运维管理同电力营销业务进行有效整合,建立流程顺畅、责权清晰的大营销服务体系。从这点讲,电网运维管理是供电企业营销服务的支持体系。要实现配网运维与营销服务的无缝对接必须做好电网的运维管理。
2.1建立电网运行管理预防体系
对电网运行管理进行预防最主要的是做好超前控制,通过事前预防降低设备缺陷发生率,降低供电事故发生率,让设备运行实现高效率及高效益。要实现这点需做到:1)完善数据库信息:建立并完善数据库信息,并最终实现网上汇报、查询,能够对数据进行及时修订,并实现资源共享,以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建立巡回检查制度:要做好电网运行管理就要在巡检中做好巡检记录,让维修人员能够根据记录分析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掌握好设备运行规律,实现设备运行可控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做好电网设备的检修管理
对电网设备严格检修能有效消除缺陷隐患,确保良好运行,避免重大事故。为了将状态检修贯彻到位,让状态检修操作更为容易。
2.3健全设备缺陷管理
对设备缺陷的管理主要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1)对设备缺陷的超前控制:对配电网来讲,设备缺陷管理为运行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设备缺陷当作是设备管理基准点,进行超前控制,让设备管理由以往的被动管理转变到对设备的维护检修、技术改造及巡回检查等,对设备进行全程动态管理,这样才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2)建立设备缺陷的分析体系:建立设备缺陷的分析体系,将统计分析扩展到整个检修班组,对设备缺陷分析全员参与,让以往的对设备缺陷被动消除转变成对设备缺陷的主动控制。3)对设备缺陷分析的管理:对设备缺陷分析体系严加管理,如出现一类设备缺陷,企业内班组需认真讨论分析,了解缺陷原因,掌握缺陷解决方法。
3配网运维与营销服务的无缝对接
在配网运维管理这一有力支撑平台下,将配电网的运维管理同营销服务结合起来,对用电营销的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整合,让配网运维与营销服务实现无缝对接,以为用户更好服务。经过探讨分析,我们对企业内机构进行优化整合,在优质化服务、专业化经营原则下,对原有机构重组,最终组建成集输电、变电、配电管理及用电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体系。这一体系能够为用电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业务服务。
3.1营销服务体系的构成
供电企业对机构调整升级后形成了以“发电一供(变输配)电一用电一售后服务”为依据的营销服务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用电部门(电力客户服务中心)是同客户最初进行直接接触的部门,在此部门为中心下,同用电相关的生产部门、电调中心、各级调度部门、线路运行维护部门、配电抢修部门形成了体系主线,并在人、财、物、制度、技术的有力支撑下,形成了以电力建设施工、修试、活动发电等为辅助支撑的系统营销服务整合体系。对客户服务来讲,则形成了“一口对外”的客户服务体系,让客户从报装的申请、业务的变更、抄表收费或者是运行维护等业务达成了内转不外转的“一条龙”式的服务体系,不仅大大提高了企业内部工作效率,更方便了广大客户。
3.2机构整合的效果
供电企业机构整合,建立服务营销服务体系之后,从生产管理来讲,协调的工作量大大减少,更便于企业内各个工种间的协作。从客户用电管理来讲,业务管理的流程得到了极大简化,让电力企业的客户服务中心形成了“一口对外”。从供电企业整体业务来讲,企业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员工工作积极性高,且各项经营指标在同类综合性公司间更具可比性,企业能够完成由成本中心向利益中心的过渡。
3.3营销服务保障体系
供电公司为让上述营销服务体系得以顺利实施,应加强同客户间的联系,并在实施过程中全程接受客户监督。在体系实施过程中需要将服务承诺贯穿于管理、服务及监督的全过程。为方便同客户联系,可以开通举报投诉热线,设立意见箱、举报箱,为企业及客户间搭建沟通桥梁。成立客户关系委员会,增加工作透明度性,聘请行风监督员,召开座谈会、恳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接受监督,掌握客户需求落实情况。
3.4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集群
供电企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信息系统,输电、变电、配电、营销、调度和人员管理均需要现代化的信息系统进行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集群体系就目前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通过信息系统体系的建设,对每个专业建立符合专业管理要求的信息系统,可以使得电网企业管理数据库的信息更加完善。数据库信息是电网运行管理的重要参考,通过信息数据的完善,业务开展效率会进一步的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会明显的提升。第二是建立系统集成交互平台,构建信息系统集群。通过集成交互平台的完善,使信息系统集群内部实现无障碍跨专业交互,整个企业管理更为精益化。
结语
配网运维和营销服务的无缝对接是现代供电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二者的结合,不仅可以实现企业精益化管理的需求,同时也使得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林.电力配网运维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
[2]孙滔.浅谈配电网改造原则及其运维管理[J].低碳世界,2015
论文作者:张晓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设备论文; 缺陷论文; 电网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体系论文; 电力论文; 客户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