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对慢阻肺患者戒烟情况及肺功能的干预价值论文_刘雪娥

刘雪娥

衡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衡阳 412001

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戒烟情况以及肺功能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出院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定期的常规随访,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出院6个月后,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检测,并观察患者的戒烟情况。结果 与出院时相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的肺功能均明显得到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戒烟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出院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延续护理,使患者成功戒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效改善预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延续护理;肺功能;戒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呼吸系统多发疾病,其发病特征为患者呼吸受到不完全可逆性的限制,多发于老年群体,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性的发作[1]。引发慢阻肺的因素较多,其中吸烟是主要危险因素之一[2]。本次研究选取10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0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其中50例患者进行延续护理,以探讨延续护理对慢阻肺患者的干预价值,为慢阻肺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41~76岁,平均年龄为(53.7±11.4)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43~75岁,平均年龄为(54.1±10.9)岁。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均有吸烟史,排除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患者、认知障碍患者、有肺部手术史的患者。进行研究前,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与研究。统计分析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P值大于0.05,差异不显著,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由医护人员对其肺功能进行检测并记录,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常规随访,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如患者出现剧烈的咳嗽并且无法停止,建议患者尽快返院进行复诊。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出院前,医护人员对观察组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临床评估,并对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的进行完善,对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情况进行记录。选取较有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延续性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连续6个月的健康随访,为患者讲解相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药物。对患者进行家庭氧疗护理,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鼻腔导管进行辅助吸氧。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患者的睡眠进行护理。督促患者做好口腔的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护理人员还应定时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动态,督促患者进行戒烟。

1.4观察指标

出院6个月后,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检测,并观察患者的戒烟情况。肺功能检测项目主要包括1秒内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肺活量(FVC)。

1.5统计学方法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各项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17.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性别比例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使用[n(%)]表示,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使用( )表示。当P值小于0.05时,则可以认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肺功能改善情况

与出院时相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的肺功能均明显得到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一。

表一 出院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

注:与出院时对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戒烟情况

对照组中,共有36例患者成功戒烟,戒烟成功率为72%;观察组中,共有44例患者成功戒烟,戒烟成功率为88%。观察组患者的戒烟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特征为气流受限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多发于老年患者,死亡率较高。有关调查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吸烟者的比例高达90%[3]。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因素中,吸烟为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戒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戒烟的督促,使患者成功戒烟,以巩固疾病的治疗效果。

延续护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延续护理将护理的时间和范围进行了适度的延伸。临床上将延续护理定义为:通过实施科学的护理计划,保证患者从医院到家庭能够享受到连续性的护理[4]。护理延续部门主要是医院,在护理的过程中和社区进行沟通、协调,从而保证护理计划有效实施。目前,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医学技术也在不断革新,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逐渐缩短,在这期间,延续护理也被应用到部分医院的护理工作中。电话随访是延续护理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电话等方式,医生能够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动态的掌握,同时也便于医生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目前在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无法完全根治的疾病,但在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出院后进行了延续护理,随访6个月后,该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随访组,其患者的戒烟成功率也较高。这说明,在出院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延续护理,能够使患者成功戒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效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刁祥玉.延续性护理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提高其戒烟率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0):83-83,84.

[2]吴燕梅,谭素琴.院外延续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5):17-18.

[3]夏玉兰,李小莉,刘雨村等.家庭延续性护理对COPD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5(11):2935-2937.

[4]黎彩云,江发英.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4,22(3):21-22.

[5]于美玲,付长友,颜燕等.延续护理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7):738-739,741.

论文作者:刘雪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3

标签:;  ;  ;  ;  ;  ;  ;  ;  

延续护理对慢阻肺患者戒烟情况及肺功能的干预价值论文_刘雪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