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职院校篮球选项课小团队教学实验研究-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

广东省高职院校篮球选项课小团队教学实验研究*
——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姜志军,郝庆伟,李 虎,张成云,景怀国,陈 辉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摘要: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各2个篮球选项课班级,共计142名学生为实验对象,经过15周教学实验,对学生的主体感受、团队凝聚力、专项身体素质、篮球专项技能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等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篮球选项课中小团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感受,提高学生掌握篮球专项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

关键词: 篮球选项课;小团队;教学模式

小团队篮球教学核心理念是在篮球选项课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小团队紧密相连的一部分。在这个小团队中,学生之间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每位成员要学会在合作与竞争中增进交流和感情,提升自己的篮球技战术水平,在课堂教学这个舞台上让自己的小团队变得更加成功精彩。基于此,本研究试图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将篮球选项课的班级拆分成4个8~10人的小团队,遵循篮球项目的规律,探究小团队教学模式的理论,在指导篮球选项课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其理论,用创新的理论指引实践中的应用,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全面推广小团队教学模式的经验。

1 实验设计

1.1 实验对象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篮球选项课采用的是在给各个学院开设的体育公选课通道内,各专业的学生按照体育课开设的项目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自发选择相应项目的授课教师。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共计10个篮球选项班,这3个学院的篮球选项班人员组成相似,男生多女生少,作为本次实验的抽样样本比较合适,通过抽签随机选取其中2个班作为实验班,2个班作为对照班,其中实验班72人,对照班70人,共计142人。

矫直工艺对蒸汽发生器690合金传热管拉伸性能的影响······················王永东 蔡志刚 杨义忠 苏 诚 闫生志 曹 萍 (3,430)

1.2 实验调查与测试

(1)篮球选项课学生主体感受和团队凝聚力的调查。为了较全面地调查学生运动参与的主体感受,更好地掌握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以及课堂气氛的情况,笔者编写了《篮球选项课学生主体感受调查表》。为了较准确地调查学生运动参与中对团队凝聚力的体验、感受和看法,笔者编写了《篮球选项课学生团队凝聚力调查表》。并邀请8位专家对2份调查问卷进行内容和结构效度的检验,通过反复修订最终令问卷达到较好的内容和结构效度。研究采用重测信度检验,在第1次测试2周后,再次发放问卷,两次测量的相关系数r=0.886,P <0.01。

(2)篮球选项课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专项身体素质和篮球专项技能水平的测试。课题组通过反复讨论和修订,结合相关专家的意见制订出可以反映学生专项身体素质和篮球专项技能水平的测试指标,在实验前对2个实验班和2个对照班进行了考核测试并严格记录。按照实验的设计要求,挑选出来的2个实验班运用小团队教学模式教学,2个对照班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15周的教学实验后,按照同样的考核测试要求,对2个实验班和2个对照班再次进行专项身体素质和篮球专项技能水平的测试,严格记录测试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通过小团队教学模式的学习,实验班的学生在团队凝聚力方面比对照班有显著性提高(P <0.05)。这说明小团队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班级的团队凝聚力,也符合小团队篮球教学的核心理念,即强调个体在小团队中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最终让自己的团队变得更好。小团队间经常进行交流竞赛,学生对小团队有较强烈的归属感,将自身紧紧地融入团队中,在团队中扮演特定的角色,与团队其他成员进行积极沟通互动,促使团队成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他们为了完成团队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因此较容易增强团体凝聚力[2]。由上述分析可见,学生更喜欢在小团队教学模式下去学习篮球的知识技能,在小团队中能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分工和定位。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自己的主体地位。

1.3 实验方法

按照课题组制订的实验方案,实验班运用小团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其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对照班则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其中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将篮球选项课的实验班拆分成4个8~10人的小团队,这个小团队的成员中有篮球水平比较高的、有篮球水平中等的、也有篮球水平一般的,就像一个篮球队中有主力、替补之分。大家的责任不同、分工不同,但是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让自己的小团队变得更好。实验时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月,教学时间15周。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内容均参照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统一编订的《篮球课程标准》,且教学进度保持一致。测试时间1周,测试内容包括反映篮球专项身体素质的指标:全场见线折返跑、连续快速推举、连续半蹲跳、助跑摸高;反映篮球专项技能水平的指标:全场综合运球上篮、全场3人传接球上篮、1分钟罚球线附近跳投。实验班和对照班测试成绩采用相同的评分标准。

1.4 实验假设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应付方式问卷t检验如表5所示,从表5结果可以看出,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后测分较前测分明显提高,P ≤0.05,即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班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后测分较前测分略有提高,P >0.05,即前后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前后实验班对照班学生求助方面后测分较前测分有小幅度提高,其他4个方面则后测较前测略有降低,说明经过一学期的小团队教学实验,实验班的学生面对问题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心态更加积极阳光,心理更加健康稳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主体感受和团队凝聚力的差异

由14位作者署名的论文1篇;由6位作者、5位作者合撰的论文各1篇;由3位作者合撰的论文8篇,由两位作者合撰的论文189篇;合作完成的论文共200篇,占22.650%。另外有32篇论文未反映作者信息,占3.624%。其余为一位作者独立完成(其中包括7篇集体作者,按1人计算)。按署名作者文献851篇计算,篇均作者1.261人次。论文合作度为22.650%。

图1 小团队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图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主体感受方面的差异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团队凝聚力方面的差异

实验前学生专项身体素质和篮球专项技能水平的比较分析如表3所示,由表可以看出,实验前反映学生专项身体素质的指标:全场见线折返跑、连续快速推举、连续半蹲跳、助跑摸高,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平均测试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实验前反映学生篮球专项技能水平的指标:全场综合运球上篮、全场3人传接球上篮、1分钟罚球线附近跳投,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平均测试成绩同样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因此,可以认为实验开始前,参加测试的4个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相同,确保了实验具有较高的效度,实验的设计合理科学。

(3)篮球选项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实验前后,课题组通过制订和发放《学生应付方式调查表》,组织学生认真填写并按时回收,确保了对实验班、对照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的真实有效性。

2.2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专项身体素质和篮球专项技能水平的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小团队教学模式的学习,实验班的学生在学习兴趣、主体感受和课堂气氛方面前后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 <0.05);而对照班的学生在学习兴趣、主体感受和课堂气氛方面前后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 >0.05)。其说明通过一学期的小团队教学,学生在学习兴趣、主体感受和课堂气氛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因此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学生上课更充实、愉快,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小团体练习以合作为主,团体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并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又愉快[1]

表3 实验前学生专项身体素质和篮球专项技能水平的比较分析

在实验后篮球专项技能水平方面,实验班和对照班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 ≤0.05)。这进一步验证了实验之初的假设,小团队教学模式在学生篮球专项技能水平方面较传统教学模式优势更加明显,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篮球专项技能。

表4 实验后学生专项身体素质和篮球专项技能水平的比较分析

实验后学生专项身体素质和篮球专项技能水平的比较分析如表4所示,从表4结果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在专项身体素质方面都有了一定提升,这说明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专项身体素质都有促进作用;但是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测试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P >0.05),主要是因为篮球专项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全面、长期训练的过程,而且受先天遗传方面的影响较大。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NBA联盟里面身体素质劲爆的球员基本上都是黑皮肤的。

2.3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差异

在广东省高职院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开展小团队教学模式教学的学生比运用传统的篮球教学模式的学生学习兴趣更浓,主体的积极感受更强,课堂气氛更好,班级的团队凝聚力更强,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篮球专项技能水平。

实验开始和结束两次发放《篮球选项课学生主体感受的调查表》和《篮球选项课学生团队凝聚力调查表》问卷,回收整理分析数据,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顺应论视角下的美剧字幕翻 译 ………………………………………………………………………… 安 红(62)

2)从1∶50 000动态更新数据中提取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域界线数据,根据乡镇变更资料、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村级界线数据成果,对坐标转换后的乡级行政区域界线数据和乡、镇、街道办等乡级居民地名称进行调整更新。

表5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应付方式问卷t检验

3 结论

(1)在广东省高职院校篮球选项课中开展小团队教学实验成效显著,通过小团队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专项身体素质,特别是提高学生的篮球专项技能水平。

产供销运用快速联动机制是指企业的生产、采购、销售、物流等单位和企业产品的主要用户共同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联动反应。充分利用好区域差、时间差、品种结构差、市场价格差,把握好每一个机会,实施生产、采购、销售、运输、用户5个环节快速联动。紧密贴近资源、产品、物流3个市场,动态持续进行原燃料结构、炉料结构和品种结构的优化,实现公司生产经营效率最佳、成本最佳、效益最佳的目标,确保用户利益也得到切实保证。

(2)小团队教学模式对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适用于高职院校篮球普修课的应用,今后可以逐渐推广到广东省高职院校及其他体育教学科目中。

参考文献:

[1]赵士华.小团体合作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1(5):23.

[2]翁凤瑜,张凯,章朝辉.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健美操课教学中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34.

中图分类号: G8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2789(2019)17-0207-03

基金项目: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立项项目(GGJG2017B007)

作者简介: 姜志军(1980—),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体育社会学。

标签:;  ;  ;  ;  

广东省高职院校篮球选项课小团队教学实验研究-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