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业综合体是城市建设中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商业综合体的特殊定位,其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质量与施工质量,往往决定了综合体的整体风貌形象。因此,大部分建设单位选择设计施工一体化委托建设的模式,以求得两者的最大叠加效益。商业综合体中往往存在多种场所功能与场景需求,位置又多处于交通出入要津(例如地铁上盖),其景观工程实施对象的平面布置位置、综合形象展示、软硬景比例、景观建筑(包含园路、休憩场所)的功能性指标等均需遵循一定的设计规则,在施工中也充分考量项目施工团队的落地能力。
本文以笔者对中外商业综合体景观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建设历程的比较和分析为出发点,结合自身的工程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从设计管理和施工管理两大方面,展示笔者对如何呈现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阶段的效果、如何在建设过程中协调设计施工一体化、如何确保园林景观施工要素受控等方面的认知,论述了在解决商业综合体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中若干问题的的方法。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园林景观;设计施工一体化
引言
商业综合体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但在国外发展历程较长。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综合体建设浪潮起自20世纪90年代,以商城+商业街的形式起步,逐步发展至今,商业综合体又称“销品茂”,已成为“城市中心”或“CBD”的地标性象征。大量的客流涌入,地标性的展示需求,使建设单位对于景观质量的追求不断推升。境内外的景观设计单位也将此类型项目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营业务加以打造,施工单位也趋之若鹜,成为在市政园林、地产园林之外,独具特色的又一类园林景观产品线。
1.中外商业综合体园林景观风格比较
1.1欧美、日系商业综合体园林景观风格
日本园林自成一派,枯山水世界闻名,但在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与施工的发展过程中,其受欧美的影响极大。以东京都商业圈为例,主要的商业综合体在园林景观方面的设计特点主要集中在建筑环境与硬质景观形式设计方面,多运用一些单纯直线、几何形体以及小波浪形状等等,展示出建筑美学的意境以及空间的功能效果。在整个综合体的室外绿化、照明等设计安排上,相对从属于建筑,成为点缀,尽管这样的风格同样也能形成视觉艺术空间。但从园林景观风格角度来看,相对生硬的建筑线条,既不能避免在设计风格上的模仿与抄袭,又欠缺了园林景观所特有的自然美与生态美。更有甚者,施工中以建筑比例尺度为参考标准,将园林本身应有的灵活性与自然组合弱化,转变成规则布局,使得景观面貌趋于僵硬,尽管仍具备简单、实用的特性,但未能与城市园林景观应具备的协调环境、优化环境的需求相结合,没有更好的发挥出园林景观美化建筑环境的基本功能。
1.2我国商业综合体园林景观风格
我国的商业综合体园林景观,在经历了以西方设计事务所为主的风格导入之后,发展至今,本土设计院或施工单位,已意识到园林景观仍必须实现其自身作为城市景观环境建设的主力所应具备的职能,即通过植物配置、软硬景结合,来营造丰富多彩、季相分明的园林特色景观。既满足作为综合体景观形象的功能性要求,也实现提升综合体自身文化地标特点的景观功能。
以笔者负责营建的上海世博园区绿谷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施工一体化工程为例,该工程在总体设计上,集合了功能性和景观性的需求,结合上海地域景观文化风格的特点,在设计指导思想的确立上,就以实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优化美化建筑室外小环境为首要任务。在具体设计工作中,就将植物配置涉及、公共设施布置、小品与景观节点营造等要素与建筑设计的风格一并考虑,同时突出园林景观工程自身的特点与亮点,通过平面与立体的设计布置展示出来,并借助于建筑楼宇多变的立体空间应用,营造出要素合理、覆盖一体化的景观风貌。
2.商业综合体园林景观设计效果的呈现方法
2.1可视化景观设计
传统的商业综合体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以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传统表现方式,结合效果图或手绘局面效果等形式,作为向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设计交底与图纸管理的主要内容。在笔者所营建的绿谷项目中,通过设计技术手段的提升,引入了BIM技术,使得整体环境得以立体化展示,所有的园林景观施工内容,均可以通过软件建模,按照实物比例,呈现在立体的建筑BIM模型之上,直观的景观建设完成效果,使参建各方得以在设计评审阶段,高效率地完成讨论与方案确定,为设计阶段顺利推进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后期并通过可视化技术,制作了三维的景观区域动态视频,让预期建成的景观面貌,在参建各方的直接感受中完成评审。
例如在绿谷B区塔楼的多个屋顶花园区域,根据设计功能需求,分为开放式、半开放式与封闭式,以往的设计手段只能提供各个区域的平面图或效果图,在立体模型技术与可视化技术的支撑下,设计所制作的动态视频,将游人视线作为第一视角,自楼宇进入直至全部的屋顶花园区域游览路线,制作成为三维动画形式。简单直观的视频内容,充分展示出各个屋顶花园之间的位置关系,使用需求与视觉观感,细节至一桌一椅、一花一木,都可以在可视化的设计手段中得以修改,拟真的模型,不仅满足局部的审视,更可以拉升至俯瞰模式,使得整个商业综合体的整体景观与建筑布局之间的互补一览无遗。设计所需要展现的景观效果,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示在参建各方眼前,为后期指导现场施工,提供了充分的直观依据。
可视化技术,使设计能够展示园林景观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景观面貌。一年四季的绿植区域色彩变化,气候雨雪对于大面积铺装或景观节点构筑物的效果,都通过模拟技术得以展示。尤其是在光影变化上,考虑到商业综合体有夜景营造的需求,对于照明效果,利用可视化的模拟技术,自日出到日落,自华灯初上到灯火通明,整个景观区域的光影效果,通过模拟技术展示出极强的可视性特点,评审只需要顺着时间轴的变化,便可以对整个效果的光影艺术全景进行了解。这对于以灯光为主的观赏性景观,其设计预期效果的特点展示的更加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可视化景观设计技术的利用,使整个综合体的景观平面与建筑立面等相互统一,各类景观元素融汇贯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这种可视化景观打造,确保了园林风格与实际建筑风格保持在一致性状态,让景观空间设计成为可视化艺术品类型之一[1]。
3 商业综合体园林景观施工一体化的协调要点
3.1设计先行,施工同步
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设计固然先行,但效果好坏,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施工是否同步。等到图纸出完,施工再介入,无论是理解的程度上,还是消化的深度上,都存在时间与能力的紧迫性。
在绿谷项目中,笔者总结了设计施工一体化管理的协调要点,在设计方案阶段,就将设计任务作出分解,对于确实需要后期深化的设计内容,提前列出明细清单,例如对于屋顶滴灌系统、地面照明系统、雨水处理系统等,一般属于传统园林景观设计单位薄弱方面的设计任务,提前组织相应的专业施工单位或设计团队介入,共同配合做好与整体园林景观设计的匹配工作,为后期的施工进度节省了大量的设计等待时间,不仅确保了图纸的及时出具到位,也提高了图纸与实地之间的符合程度,包括将与幕墙、消防机电、市政管路等相邻交叉单位的区域,也列出具体深化范围,提前对接,大大降低了因交叉施工导致工期进展缓慢的情况。
3.2图纸深化到位、材料清单、方案齐全
在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中,尽管笔者已经考虑到了深化工作同步开展的布置,但在工作的逐步推进中,也摸索出了深化工作的标准以及应用的关键要点。那就是深化的图纸必须与实地一致,所需要使用的材料、工艺工法,必须与图纸同步出具。
深化并不难,难在施工单位获取深化图纸后,如果还需要对图纸所载明的材料进行征询,或是对相关施工工艺作出讨论,那么工期和质量都将得不到保证。因为笔者在工作中,组织深化团队对接施工管理团队,出一次深化,就匹配一次材料和工艺工法,确保汇报给建设单位的图纸后面必定附有材料选用建议和施工说明,这既体现了设计施工一体化单位的专业程度,也大大节约了建设单位反复论证审核的时间,为按期保质完成工程提供了显著的效益。
4 商业综合体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要素管控要点
传统意义上的施工要素是“人、机、物、料、环”,在商业综合体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管理中,这五大要素仍是管控的首要因素。商业综合体的参建单位众多,施工队伍庞杂,优选能力强的管理人员班子和技术熟练的劳务班组是落实“人”这一要素的基本原则。在楼宇化的现场施工,对于机械的运用要尤其重视,现场情况错综复杂,吊运作业、动火焊接作业等,要求项目管理班子严格按照有关安全法规不折不扣地执行,方能确保现场安全无事故。而作为营造工程的各类材料,尤其是具有生命的植物材料,更是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施工进度,优选树形,严格保护土球,在现场施工中更是步步谨慎,无论是树穴定植还是后期修剪绑扎,均严格遵照行业技术规范实施。而在硬质景观营造上最常用的石材,也是精益求精,无论是进场包装,还是在铺贴前的处理环节,均严格要求班组人员仔细小心,确保石材完整与处理到位,对于类型众多的景观小品,也借助于平面布局,用以强化人们的方位感和立体感,形成围合空间里的视觉焦点,与商业体中的建筑产生相互依托的作用,增添整个环境的艺术文化气息,让周围的景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从而塑造一种美观的空间[2]。
在要素控制中最体现难度的是“环”,也就是空间处理。在具体平、立面空间的景观风格过渡与营造上,考验设计与施工团队的主要涉及到的就是地面空间。由于绿谷项目建筑体平面布局呈现出明显的不规则特性,而且其分割出的各个单体呈现出不同的几何规律。从实际景观要素中可以看出,景观铺地必须将园林景观的整体性特点展示出来。在该项目中,管理团队利用多种不同形式和不同颜色的花岗岩,最终构建出几何形的铺装图案,并根据不同的用处和性质情况,与其他空间功能相结合,巧妙地将地坪铺设和其他造景因素相结合,构建出新颖的广场景观,最终实现了园林景观和建筑风格的协调统一。
5.小结
5.1商业综合体园林景观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的核心模式
在营建商业综合体园林景观的过程中,对设计而言,应该首先明确综合体的景观功能定位,确定相应的园林文化风貌标签,随后引入新技术手段进行各区域的深度设计开发。比如可以将屋顶花园区域作为各种主题活动区域,而主要的地面广场区域则作为具有浓厚城市特色的景观地标。对于施工而言,想要赋予商业综合体以园林文化特色,并提高其吸引力,仅仅通过沿袭西方模式或简单的按图施工,是无法实现的,为此还应该对商业体所处的城市景观文化风格进行准确定位,通过设计与施工的一致努力,塑造创造出每一个商业体独特、潮流的景观文化面貌。
5.2构建和谐的商业综合体园林景观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数量还将不断攀升,人们对环境和商业景观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于笔者而言,全部参建者对于园林景观和商业体自身建筑的整体关系理解一致,以及在具体工作中的互相协调、互相监督、共同发展,也是将商业体园林景观工程管理的越来越好的重要途径。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单位将商业综合体园林景观项目托付给具备设计施工一体化能力的单位,其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设计+施工的最大效益,而对于设计或施工单位而言,无论你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还是重视过程中的协调与要素控制,最终仍应以打造以人为本的园林景观面貌为目的,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展示出以人为本的特点,将人的需求充分满足,利用景观营造手段展示出来,以一景一物为主线,满足游人的多样化需求,让商业体景观建设显得更加自然[3]。
参考文献:
[1]李雷立,刘蕾.景观视角下传统商业步行街的复兴策略[J].建筑与文化,2018(07):130-131.
[2]罗彬.新建社区商业街规划与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9):71-72.
[3]龚子航,李陈贞,戴维敏.传统商业街景观风貌改造初探——以老司城“土王御品”为例[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6):242.
论文作者:蒋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综合体论文; 景观论文; 商业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建筑论文; 图纸论文; 效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