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指导课堂”建设的基本策略--以“实际问题与一维方程(1)分配”教学为例_数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导学型课堂”构建的基本策略——以“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调配问题”教学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新课程论文,方程论文,实际问题论文,初中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更强调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2014年10月31日,在广州市玉岩中学,笔者为全区七年级数学教师上了一节“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的公开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4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本文在听课、评课、课例研讨的基础上反思而形成,期待探寻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导学型课堂”构建的基本策略.

      一、教学实录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调配问题”.在本节课里,我们期望至少达成以下学习目标:①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②会通过列方程解决“调配问题”;③感受“数学建模”的一般思路.(教师多媒体展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一)预习反馈,成果展示

      教师:请同学们组内交换“课前预习学案”,对照投影上的答案提示,交流自己预习后的收获及困惑.(投影“预习学案”及答案提示)

      第一部分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①能熟练运用代数式表示数学条件;

      ②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请用含有字母x的代数式或方程填空:

      (1)在甲处劳动的有27人,在乙处劳动的有18人.若要从乙处调x人到甲处,则:

      ①调动后,甲处变为:27+x人;乙处变为:18-x人;

      ②调动后,若甲处劳动的人数是乙处劳动的人数的2倍,则可列方程:27+x=2(18-x).

      (2)在甲处劳动的有27人,在乙处劳动的有18人.若现调来20人支援,从20人中往甲处调x人,其余人全部调往乙处,即从20人中,调往乙处20-x人,则:

      ①调动后,甲处变为:27+x人;乙处变为:18+(20-x)人;

      ②调动后,若甲处劳动的人数比乙处劳动的人数的2倍还多2人,则可列方程:27+x=2[18+(20-x)]+2.

      2.自主探究.

      探究问题1:在甲处劳动的有27人,在乙处劳动的有18人,现要从乙处调多少人到甲处,才能使甲处劳动的人数是乙处劳动的人数的2倍?

      分析: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1)寻找等量关系;(2)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未知量.

      本题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根据此条件列方程.

      因此,必须分别表示出“调动后,甲处变为________人;乙处变为________人.①

      解:设从乙处调x人到甲处,才能使甲处劳动的人数是乙处劳动的人数的2倍,则调动后,甲处变为27+x人;乙处变为18-x人.②

      列出方程为:27+x=2(18-x).③

      解之得,x=3.④

      可在草稿纸上进行检验.⑤

      答:要从乙处调3人到甲处,才能使甲处劳动的人数是乙处劳动的人数的2倍.⑥

      归纳:结合上述解题过程及步骤序号,分别用一个字来作答“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第1遍读题——①审:审清题意,标记、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寻找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条件.

      第2遍读题——②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该等量关系中的相关未知量.

      ③列:根据条件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

      ④解:解这个方程.

      第3遍读题——⑤验:检验是否为所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第4遍读题——⑥答:写出答案,包括单位名称.

      学生:对照答案提示,自查和同组互批;优秀学生帮助后进学生,8分钟.

      (二)新知探究,体验感悟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探究问题2.你能模仿探究问题1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步骤,求解此题吗?(投影“课堂探究学案”的探究问题2)

      第二部分 探究学案

      探究问题2:在甲处劳动的有27人,在乙处劳动的有18人,现调来20人支援,要使甲处劳动的人数是乙处劳动的人数的2倍还多2人,应往甲、乙两处各调去多少人?

      学生:独立思考,2分钟.

      教师:(点拨1)用方程解应用题,应先设未知数.通常求什么量,就可直接设该量为未知数,但有时也可间接地设未知数.本题该如何设未知数呢?

      学生1:直接设未知数——设从20人中应往甲处调x人,其余人全部调往乙处,才可使甲处劳动的人数是乙处劳动的人数的2倍还多2人.

      教师:(点拨2)很好!调动后,甲处和乙处的人数分别怎么表示?

      学生2:由题意知,从20人中,调往乙处20-x人.所以调动后,甲处变为27+x人,乙处变为18+(20-x)人.

      教师:(点拨3)非常好!可是,根据哪个条件可建立等量关系,并列出相应方程呢?

      学生3:根据“甲处劳动的人数比乙处劳动的人数的2倍还多2人”,可列方程为27+x=2[18+(20-x)]+2.

      教师:大家都很棒!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分析,尝试独立完成解答过程,然后组内相互交流——检查并指出对方解题过程中错误和遗漏的地方,老师将请同学上台展示.

      教师:(学生独立求解,小组交流,5分钟)将上述“分析流程”转换成简洁的“分析表”(投影),提示学生.

      教师:(点拨4)(实物投影,展示某一学生解题过程)“解:由题意可得方程27+x=2[18+(20-x)]+2,解之得x=17.”大家认为这个过程,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吗?

      学生4:没设未知数,需加上“设从20人中往甲处调x人,其余人全部调往乙处,才可使甲处劳动的人数是乙处劳动的人数的2倍还多2人”.

      学生5:还需要作答——“答:应往甲、乙两处分别调去17人、3人.”

      教师:对,上述同学都说得很好.我们列方程解应用题一定要注意过程的规范性,按照“课前预习学案”中“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来落实.

      教师:归纳小结——本例这类问题称之为“资源调配问题”,解决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呢?

      学生6:关键是审题,弄清题意,(需读题4遍,边读边用笔在关键处标记)寻找等量关系,并对该等量关系中所涉及的未知量列出代数式.

      教师:说得好!“调配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要弄清是从“内部”还是“外部”调配,如何调配,以及调配前后相关量的变化,以便准确用代数式表示出相关未知量;另外,还要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在实际情境中,应该怎样寻找等量关系?一般分下列几类:

      ①数量类——总量等于各分量的和,或同一量用不同代数式表示时,其量相等;

      ②客观规律类——图形或数式之间隐含的等量关系;

      ③公式类——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浓度问题等.

      请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不断总结、体会.

      (三)限时训练,演练反馈

      分层题组训练.A、B组必做,C组思维拓展——选做,学生当堂限时15分钟完成,组内互批,教师抽检,个人展示等方式反馈,略.

      (四)总结归纳,提炼升华

      教师:本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调配问题”的解题规律.从这类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难发现——我们都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设未知数,列代数式和方程,建立数学模型——元一次方程),再利用数学知识求“数学问题的解”(解该一元一次方程),最后回归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这个处理过程就叫建立数学模型(简称“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思想是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常用方法,以后我们会经常遇到,请大家好好体会.

      二、课例问题诊断

      (一)课堂“导学”的过程目标达成情况,缺乏有效反馈方式,降低了“导学型”课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实际问题(“调配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以及用适当的未知数、代数式表示未知量并用方程来描述刻画事物间的等量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强化训练是重中之重,全面反馈及时点评是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抓手.

      在“课前预习学案”中,将“课堂探究学案”中的新知(探究问题的“未知量的代数式表示和等量关系的寻找”)前置于此,集中强化训练,有利于分散问题探究的难度,便于探究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但将反馈信息全面收集、及时点评这个重要环节,仅通过“答案投影,学生自查、小组互批”,显然是轻描淡写、粗糙不够的.因为,它会忽视学生预习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而弱化了典型问题的剖析、规避和示范的作用.此处应浓墨重彩:设置更加深入、广泛、有效的学生问题汇报,以及展示教师针对性的点评活动.

      再如,在“课堂探究学案”的“探究问题”系列中,探究问题2因难点内容——问题条件的“翻译”已前置,难度已经降低.教师可不需以“点拨一问一答式”的方式处理,而让学生充分模仿探究问题1的分析方法和解题过程,直接板演,或者实物投影,学生自己直接讲解,其他学生补充完善,教师总结点评.

      最后,“限时训练,演练反馈”和“总结归纳,提炼升华”部分,也可考虑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类似“反馈报告”的反馈提纲于学案中,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落实学生的展示活动.

      (二)课堂“导学”的探究问题,缺乏探究的典型性和深刻性

      以“课堂探究学案”的探究问题2为例.因为初一学生刚开始学习用方程解应用题,受思维定势影响,大多数还习惯用算术方法思考问题.而同探究问题1一样,这两题恰好都可以用算术方法快捷解决.

      例如,探究问题1的算术解法:由于调动后,“甲处劳动的人数是乙处劳动的人数的2倍”,可知:调动后,乙处有

×(27+18)=15人,故要从乙处调18-15=3人到甲处.

      如此一来,学生就会疑惑:此题老师为什么要用列方程如此相对复杂的方法来求解?学生更不会体会用方程思想求解问题的优越性.教学主题和实效会因此而冲淡降低.实际上,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求解、比较.从而使学生得以体会方程解法的独特魅力.这一点,恰恰被教师忽视了.此为“探究问题”缺乏典型性.

      “探究问题”缺乏探究深刻性.如,作为课堂探究的主阵地——探究问题2,由于此题偏易,又有“课前预习学案”前置新知的预习,学生基本可以独立模仿、易于上手,而不需探究和合作即可完成.所以没有了探究的深度,课堂失去高潮.

      (三)课堂“导学”的探究活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不够广泛和深入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课前预习学案”和“课堂探究学案”双案合一、功能齐全的“导学案”为载体,以系列“探究问题”为探究活动线索,分别展开探究活动,循序渐进逐层推进.利用探究问题1的预习反馈和点评的自主探究活动,“手把手”地教学生解题,并为其树立模仿、示范的样板;利用探究问题2的现场指导活动,“半放半扶”地对学生进行模仿实践、强化训练.教师都给出了问题分析的“脚手架”,学生回答,然后代表板书展示过程,集体纠错、完善答案.这种“拐杖+问答式探究”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只经历了“感受(样板式示范)—实践(依赖性模仿)”,还欠缺较高级层次的“自主探究(拆掉脚手架)—合作交流(反思提高)”.所以,还需要进一步设计探究问题3作为这个高级层次的探究载体.加大探究问题的深度和难度,设计问题串,增加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评价的时空.

      (四)课堂“导学”的学生自我反思过程,缺乏有效的设计和足够的重视及深入

      每个阶段的“小结”,大多数是教师独自总结性的陈述,而缺少“引导”性的“问”和“导”,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没有进一步被激活.可设计引导性问题、总结归纳或者反思性表格明确记在导学案相应位置,课堂留足“展示时空”.

      三、教学再设计

      (一)预习反馈,成果展示(“限时训练,演练反馈”同理)

      “课前预习学案”的第1题增加问题(3),如下;增设“表1:课前预习反馈表”;“课堂探究学案”增设“表2:课堂作业反馈表”.

      (3)在甲处劳动的有27人,在乙处劳动的有18人.若现在甲处每天调出3人从事其他工作,乙处每天新调进6人支援,则:①x天后,甲处变为:27-3x人;乙处变为:18+6x人;②x天后,若乙处劳动的人数是甲处的2倍,则可列方程:2(27-3x)=18+6x.

      

      “表2:课堂作业反馈表”同此表,此处略.

      设计意图:问题(3)的增加,与探究问题3相呼应.小组讨论、交流,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之一,反馈表使学习情况真实有效地反馈给老师,从而落实“学在教之前,教在关键处”的原则.

      教学建议:让全体学生相互批改学习、共同促进,“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对于未解决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记载到反馈表,及时提交、汇报给老师.老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反馈表,结合教学目标,及时进行“二次备课”,合理组织,落实“讲什么,怎么讲”.

      (二)新知探究,体验感悟

      “课前堂预习学案”反馈点评完毕后,增设活动1.

      活动1:“课前预习学案”中的探究问题1可否用算术解法求解?与方程解法相比,你认为哪种解法较好?探究问题2呢?请组内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思维,两种方法比较,体会方程解法的独特魅力.为后面探究问题3突出方程解法的优势埋下伏笔.同时,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教学建议: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教师随机选代表讲解、展示方法即可.探究问题2的算术解法:由于调动后,“甲处劳动的人数比乙处劳动的人数的2倍还多2人”,可知:调动后,乙处有

×(27+18+20-2)=21人,往乙处要调21-18=3人,故要往甲处调20-3=17人.教师给足学生探究的时空,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评价,剩下的关键点、易错点和难点“硬骨头”可适时提醒、点拨,教师力求“惜言如金”,“四两拨千斤”为宜.

      探究问题2的反馈点评完毕之后,教师在归纳小结之前,增设活动2(含选做“思维拓展”题).

      活动2:请用刚才所学到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合作探究(投影展示“课堂探究学案”的探究问题3).

      探究问题3:在甲处劳动的有27人,在乙处劳动的有18人,现在甲处每天调出3人从事其他工作,乙处每天新调进6人支援,问:几天后,乙处劳动的人数是甲处劳动的人数的2倍?

      思维拓展:(选做)在甲、乙两处有不同数量的人劳动.如果从甲处调1人到乙处,那么乙处的人数就是甲处的2倍.如果从乙处调1人到甲处,甲乙两处恰好人数一样多.问:甲处原来有多少人劳动?

      设计意图:加大探究问题的深度,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评价的活动深入开展.同时,通过此活动,体会方程解法的优势地位和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合理使用方程思想解题的自觉性.深化学生对“调配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思维拓展”给有兴趣、思维水平较高的学生提供训练思维的机会.

      教学建议:教师设问——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是否都可行?哪种解法比较合适?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教师随机选代表讲解、展示方法.教师点评时,要让学生体会方程解法的特点和优势:可将未知量用未知元或代数式替代,直接代入题目条件,使我们在理解题意和思维时更顺畅自然.“思维拓展”问题,教师可个别指导或课后完成,视情况而定.

      (三)总结归纳,提炼升华

      增加“活动3”,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活动3: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今天的学习目标达成了吗?还有哪些困惑?请小组内互相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并且重视反思性学习过程.通过对知识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找出得失,以便寻求补救措施,同时,将新知活动经验较好地融入原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使得其知识经验网络更系统,更牢固.

      教学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小组内部交流、展示,突出以学生为主的展示活动.

      四、几点思考

      (一)“导学型课堂”要体现“学案”和“课堂”两块阵地“导”的有效性

      “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课堂探究学案)是构建“导学型”课堂的主要载体.“课前预习”承前启后、温故知新,为“课堂探究”做好思想心理、知识技能、探究方法上的铺垫和准备;“课堂探究”又是“课前预习”的释疑解惑和深度延伸.二者是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其内容的设计既要充分利用学习(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导学(导教)”,又要充分利用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培育“新知生长点”.重在“导”——为学生“导学”、为教师“导教”,贵在“效”——学生有实效地“学”、教师有实效地“教”,因此“导学型”课堂的实效性要充分体现出:通过“学案”为学生提供“先学,先练”、“学在教之前”有实效性地“导”;将目标达成情况真实而有效地“动”在“课堂”,使“课堂”为学生提供“后教,后讲”、“教在关键处”有针对性地“教”.

      (二)“导学型课堂”要体现“探究问题”的典型性和“探究活动”的深刻性

      探究问题是学生、教师共同探究新知的主要载体,是探究活动的主要阵地,更是一节课的高潮内容.如果探究问题不具有典型性,则会削弱本节课学习(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如果探究问题偏易,就不需探究而丧失探究价值,课堂就会平淡而无高潮;探究问题偏难,就会加大探究的难度,而降低学生探究的参与度和效度,学习(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探究问题要处在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范围,最好是能有一些半开放式、开放式的问题,从而能够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

      “探究活动”的“动”就是要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通过问题串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展示,教师精讲精评等方式,将重难点问题、拓展性问题在“动”中逐一解决.

      (三)“导学型课堂”要体现学生探究过程的全面有效反馈和探究结束后的反思性学习

      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要密切跟踪,仔细、全面挖掘并剖析反馈出来的典型问题,不断激励,现场帮扶.重视、鼓励学生对新学知识和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性学习、交流.学生经历反思的过程,实质就是学会“悟”的过程.有了“悟”,课堂所学才会真正纳入学生主体的意识和思维,学生的理解就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课堂的有效性才可以真正落到实处.

标签:;  ;  ;  ;  ;  ;  ;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指导课堂”建设的基本策略--以“实际问题与一维方程(1)分配”教学为例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