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论文_陈海英,郭萍(通讯作者),翟文慧

关于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论文_陈海英,郭萍(通讯作者),翟文慧

陈海英 郭萍(通讯作者) 翟文慧

(武汉市武东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84)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理论在输液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通过识别、评估可能存在的或潜在的可引发风险的因素;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进行预防和控制,使门诊输液室的护理风险降到最低,确保病人的安全。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输液室;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311-02

1.护理风险管理概念

1.1 护理风险

是指从事医疗护理服务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与危害,受其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存在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

1.2 护理风险管理

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护理风险分析,寻求风险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在门诊输液室的护理治疗过程中,有相当多潜在或明显的护理风险,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对各种护理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减少护理风险,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

2.门诊输液室护理风险的组成

2.1 管理层的风险因素

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上级对下级的监控缺乏力度,对潜在的护理风险缺乏预见性,没有对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使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缺乏有章可循。

2.2 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人力资源不足,频繁的日、夜班交替使护士处于紧张的身心疲惫状态,生理、心理压力增大,过度的工作和劳累会引起注意力和警惕性的下降,导致错误的增加。

2.3 门诊输液室的特殊性

病人密度大,医生书写处方不规范,环境嘈杂,护士呼叫时患者容易出现错误应答。

2.4 护理人员自身的风险因素

2.4.1法律意识较淡薄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易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如对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等没有在思想上产生足够的重视;

2.4.2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执行医嘱后没有及时签名或履行好告知义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3服务态度差或方式不当 对患者及家属生、冷、硬;对患者的反复询问不耐烦、不体谅,表现为懒于解释或说话不注意语气、方式,使患者难以接受。

2.4.4责任心不强,工作粗疏,巡视不严密 由于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精力不集中,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巡视不到位而导致接瓶不及时、输液速度过快、输液药物外漏致肢体、头皮肿胀等。

2.4.5缺乏娴熟的专业技能 护士静脉穿刺技术水平低、穿刺前未对血管进行认真评估或进行穿刺时思想不集中,造成穿刺失败,失败后未及时向患者做好道歉沟通,而引发不满情绪。

2.5 给药的风险因素

2.5.1药房发错药,护士未认真核对药物引起配药的错误及给药的错误。

2.5.2药品种类因素 护士对新药知识信息了解不够,无法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等。

2.5.3药物的皮试因素 过敏试验药物多,护士无法尽数掌握。有时因医生的原因,需行皮试而未注明,护士注射时亦未及时询问皮试情况。

2.6 患者及家属方面的风险因素

2.6.1患者及家属期望值过高 由于患者对疾病诊疗期望值过高,易发生怀疑医生诊断错误,拒绝护理人员的治疗计划,从而导致了护理的不安全因素。

2.6.2患者的自身素质 由病人所受教育的程度差异,不排除会有人出现过激行为。

3.门诊输液室护理风险管理

高质量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起到预防为主、消除医疗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护理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功能的有效发挥。

3.1 预防和控制护理风险

3.1.1细化并规范护理过程管理:建立各个环节流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并严格执行,了解护理风险的现状, 风险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对潜在的护理风险在护理过程中进行分析、总结。制订输液室“意外事件护理应急预案”,使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有章可循。

3.1.2制定科学、动态、弹性的排班制,工作繁重时根据科室病人情况和工作量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弹性排班,增加病人高峰期的上班人数。制定应急状况下输液室护理人员调配方案。

3.1.3为科室人员树立质量控制观念和增强法制意识 组织《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的学习,对科室人员特别是新上岗护士进行法规知识培训。

3.2 实行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每周对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书面总结汇报,建立检查、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及时杜绝护理风险。

3.3 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3.3.1鼓励年轻护士参加多种形式的临床实践学习及继续再教育要求护士掌握药品的名称,剂量,性质,配伍禁忌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不定期地对护士进行考核强化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鼓励参加专业知识深度进修。

3.3.2制定层级培训计划 采取新老搭配、以老带新的排班方式。

3.4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改进输液流程,在输液过程中层层严格把关。

3.5 对患者严格执行知情同意制度

3.5.1设立缺陷登记本,以制度规范约束护理行为,建立风险管理告知制度,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告知病人。

3.5.2对自带药品来本院注射时与患者签订医患协议书。

3.5.3加强医患沟通学习:注意语言艺术,使患者感到可靠和信任,自愿接受和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4.结论

护理风险贯穿整个护理操作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护理纠纷的发生,因此,我们要将护理风险管理理论运用于输液室管理工作中。识别、评估可能存在的或潜在的可引发风险的因素;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对护理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使门诊输液室的护理风险降到最低,确保病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临床护理风险事件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李晓惠,邹清.2005,40(5):375-377.

[2]推行医疗风险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蔡铜山,钟德富,张海林等.2001,8(5):342-343.

[3]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林菊英.2003,167.

论文作者:陈海英,郭萍(通讯作者),翟文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  ;  ;  ;  ;  ;  ;  ;  

关于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论文_陈海英,郭萍(通讯作者),翟文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