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益智区自制循环材料与数学活动的趣味性论文_孙雪波

论益智区自制循环材料与数学活动的趣味性论文_孙雪波

孙雪波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第三幼儿园 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实施《指南》应坚持以下原则: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开展市级科研课题《益智区自制循环式材料开发与使用的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把各年龄段的数学领域内容细化成各种动手操作的游戏活动,数学游戏材料由各种废旧材料和孩子们喜欢的东西制作而成,材料丰富多元化,组织形式富有游戏趣味性,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反复操作游戏材料,把一些枯燥泛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了,学习效率也明显提升了。

【关键词】益智区;自制循环材料;数学活动;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1-148-01

数学是一门概括性、抽象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心理学研究指出:儿童对数理逻辑知识的掌握不是来自于被操纵的对象本身,而是来自于儿童的行动以及这些行动的协调。他们是通过活动,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的。字里行间无不向我们透露着“学习不是告诉,是感悟、更是体验。”

一、幼儿数学活动中趣味性存在的必要性

作为教师我们常常会发现,即使你觉得平时再“笨”的孩子,只要一到玩游戏,或听好听的故事时,他也会活动变得十分高兴和投入,且教育效果也会有所不同。这说明每个人的骨子里多多少少都有快乐的因子,只不过有些人比较显性,有些人比较隐性而已。因此我们在完成益智区自制数学材料的教育目标时,设计、提供的材料力求做到角度不同,充分多样,使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以满足幼儿反复练习操作的需要。

二、自制循环材料的游戏化能有效提升益智区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一)为幼儿投放多元化的活动材料

幼儿的发展是有个体差异的,教师应该正确的观察、评估每一位幼儿的发展现状,为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数学活动材料,以满足每一个幼儿的需要,开发每一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如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中,我提供给幼儿木珠、钮扣、图形片、贝壳、干果等,让幼儿自选自用,根据选用物品的大小、颜色、形状等自编加减法题目。在操作区中投入了许多类型的操作材料,从1到10数量不等的积木、珠子、废旧小汽车玩具,还设计出了八组《抢车位》停车卡,鼓励幼儿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玩具进行分解与组合的操作练习,思索着如何进行分解与组合,正确停放玩具小汽车,模拟生活中的停车,既然要停对车位,孩子们就必须算对分解与组合的各个算式,拿起积木等操作材料,孩子们左右摆弄着,答案马上呈现出来。在肯定他们成功的同时,启发他们注意将各种操作材料都使用一遍,既复习了实物点数,又在游戏中练习操作了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整个操作活动都是在操作游戏的过程中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让幼儿参与投放动态性的材料

首先,不同年龄的幼儿发展水平不同,相同年龄的幼儿发展水平也不完全相同。在现实中,教师往往注重两头,即发展较好或较弱的幼儿,而忽视中间的那一部分幼儿.为了真正做到因村施教,我们让中等偏强的幼儿比较两个不同质地的物体,让中等偏弱的幼儿比较两个不同质地的物体,以满足他们不同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帮助中等偏弱的幼儿获得成功。其次,幼儿的材料投放也要作出调整和补充。如对初入园的小班幼儿,可提供一些用于比较多少、1和许多、分类等联系生活实际的简单材料。随着学习的深入,可以由浅入深地投放有利于培养多维度思维的材料,让幼儿饶有兴趣地、循序渐进地获得发展。再有,我们还提倡让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更新材料,并按实际需要在自然环境中寻找适合本阶段学习目标的各种材料。

(三)为幼儿投放有美感的材料

提供富有美感的材料能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具体、有趣,使幼儿愿意走近数学、喜欢数学,在数学王国中流恋忘返。如:水、沙、石子、树叶、果子、豆子、缉子等无不渗透着美的意味,幼儿在摆弄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许多数学经验。更能尽情地“玩”,较少有顾虑,更有利于积极探索。然而,材料的投放要尽量考虑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如,幼儿会将三个内切的圆想象为气球、肥皂泡、贝壳、孔雀全新羽毛、弹簧、面包、井、海螺等。这些图像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极好材料,它使数学变得形象、有趣。

三、益智区自制材料的趣味性应遵循两大原则

(一)层次性原则

幼儿的发展是有个体差异的,投放的材料也应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教师按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多种具有不同功能、不同难度的材料,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起点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速度选择,逐步达到发展目标。对于同一目标内容,材料的难度也应有层次差异。以满足每一个幼儿的需要,开发每一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二)自主性原则

相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我们更应注意幼儿思维发展的主动性、自主性的培养。在设计操作区《认识钟表》活动时,我选用了幼儿废弃的手工钟表模型。这些小小的钟表,在大人眼中可能就是再普通不过的手工模型了,觉得孩子们只是随便摆弄一下而已,其实不然,这些小钟表是集空间概念、数理逻辑、人际合作、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位一体的综合游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指出,“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孩子们从活动中探索到一个玩具的多种玩法和合作的益处。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有了一定的想法,这样有趣的活动,孩子们到底学会了什么?首先,是玩具的玩法是可以一物多玩的。孩子们从自主游戏中得知钟表模型的特性,哪些可以用来干什么,可以怎么更改,有了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并根据自己对钟表模型的特点,与同伴合作、分工一起完成设计工作,发现更加适合的方法进行调整,在无数次的探索中,寻找好玩、有趣的玩法,不断的思考和创新。通过好奇到认识再到想象再到操作最后到统一认识,一步步达成了目标。

参考文献

[1]《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

[2]《方鸿霞谈幼儿园数学教育》.陕西省学前教育,2016.12.

[3]《幼儿数学思维培养,从“趣玩”开始》.趣玩思维,2019.

[4]《幼儿数学学习,从操作材料开始》.小猪,2019.9.

[5]《幼儿园益智区常见材料的投放指导及玩法》.名师课堂,2019.3.

论文作者:孙雪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论益智区自制循环材料与数学活动的趣味性论文_孙雪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