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慢性右心衰竭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论文_王涛艳,邹优兰,张惠淋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心血管二区 广西 南宁 530023

【摘要】目的 观察甘遂贴敷神阙穴辅助治疗慢性右心衰竭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 选择9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右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对照组、空白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空白组采用安慰剂,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甘遂穴位贴敷神阙穴,14天为一疗程。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治疗后第7天、治疗后第14天分别评估患者水肿情况、心功能分级、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结果 三组治疗14天后心功能分级、水肿改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无损害。结论 甘遂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慢性右心衰竭患者疗效肯定、安全。

【关键词】甘遂;穴位贴敷;慢性右心衰竭

[中图分类号] R586.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5)11-261-02

右心功能衰竭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症候,呈进行性发展,预后不佳,任何原因导致心脏和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损害右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均可导致右心功能衰竭。右心衰竭的发病率、患病率、病残率和病死率均很高,是对人类健康具有严重危害的疾病之一。在以往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中对右心功能和右心衰竭的认识大大落后于左心,所以要求医务工作者以及科研人员亟须加强临床诊治研究,共同努力提高右心功能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1]。现代医学对慢性心衰的短期疗效确切,但是由于疾病特点,经过一般西医治疗该病患者5年存活率仍旧很低,是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难题之一[2]。本研究报道在西药治疗慢性右心衰竭基础上,加用甘遂贴敷神阙穴辅助治疗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心血管科住院及门诊诊断为慢性右心衰竭90例患者,年龄在50—80岁之间。排除恶性肿瘤、肝功能异常、肾功能衰竭或其他严重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严重电解质紊乱者;已知对研究药物过敏者;正在服用口服中药或其他中成药者均不列入观察对象。随机分对照组、空白组、观察组。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1.2±3.2)岁;病程1~8年,空白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0.9±6.2);观察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1.1±5.7)岁;三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因及心功能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三组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空白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面粉与黄糖、姜汁混匀做成6g大小丸子(颜色、气味、形状与治疗组相似)穴位贴敷神阙穴,用一次性敷贴固定,外敷3h,每天一次;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中药:甘遂粉2g、姜汁2g、面粉2g做成6g大小的丸子)穴位贴敷神阙穴,用一次性敷贴固定,外敷3h,每天一次。药物制备:甘遂粉购自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面粉、姜汁、黄糖购自市场,14天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

三组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治疗后第7天、治疗后第14天分别评估患者水肿情况、心功能分级、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

1.4疗效判定标准

心功能情况:按NYHA心功能分级评定心功能疗效,疗效标准:(1)显效:心衰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者。(2)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及2级者。(3)无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者。(4)恶化:心功能恶化1级或1级以上。

水肿程度改善情况:(1)无水肿;(2)轻度水肿:水肿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见组织轻度下陷,平复较快;(3)中度水肿:全身疏松组织均有可见性水肿,指压可出现明显或较深的组织下陷,平复缓慢;(4)重度水肿:全身组织严重水肿,低垂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此外胸腔、腹腔、内可见积液,外阴部亦可见严重水肿。按水肿改善情况计算有效率(显效:水肿消失;有效:水肿程度减轻;无效:水肿程度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统计检验方法均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NYHA心功能分级水平情况比较见表1。

3讨论

右心衰竭是发生在右心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不足以产生机体所需要的心排出量或不能形成正常充盈压时所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多见于右室心肌梗死、继发于左心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3-4]。此外,右心衰竭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临床上右心衰竭治疗效果远不如左心衰竭,由于对右心衰竭的发病机制认识的缺乏,使很多治疗只是对症性的[5]。心功能衰竭病位在心,但与肾、肺、脾、肝密切相关,心与小肠构成表里关系,中医临床常见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下肢水肿、按之凹陷等症,涉及脏腑为心、肝、脾三脏,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属于瘀血之征,下肢水肿为水湿内停之象,但究其血瘀、水湿的成因,乃由于气虚运血无力,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所致[6]。甘遂归肺、脾、肾、膀胱经、大肠经、小肠经,具有泻水逐饮、破积聚、通二便等功效。利用甘遂泄水逐饮作用穴位贴敷右心衰竭水肿患者神阙穴可疏通经脉,推动气血运行起到利尿作用,且脐部表皮角质层最薄,无脂肪组织,和筋膜、腹膜直接相连,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脐下腹膜有丰富的静脉网,药物透脐后直接扩散到静脉网或腹下静脉分支而进入体循环,吸收快[7]。

为了观察甘遂贴敷神阙穴辅助治疗慢性右心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本组研究中将9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右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对照组、空白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空白组采用安慰剂,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甘遂穴位贴敷神阙穴,14天为一疗程。通过对比三组的各方面情况,结果显示:三组治疗14天后心功能分级、水肿改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无损害。

综上所述,穴位贴敷方便、简单、护士容易操作、无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适宜心衰患者长期治疗。

参考文献

[1]沈节艳,孙灵跃.右心衰竭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的补充说明[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11):4667.

[2]左亚东,刘新灿,李明.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Meta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02:11-14.

[3]王爱东.前列地尔对慢性右心衰竭的治疗作用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3):326-328.

[4]卢云良.前列地尔在慢性右心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作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3(1):57-58.

[5]王娟,杨艳.右心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12,27(1):75.

[6]林敬梅,林跃东,顾敏杰.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治疗体会 [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8(2):64.

[7]黄华.药物外敷法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J].宁夏医学杂志,2005,27(2):99.

论文作者:王涛艳,邹优兰,张惠淋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1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  ;  ;  ;  ;  ;  ;  ;  

甘遂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慢性右心衰竭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论文_王涛艳,邹优兰,张惠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